• 12月23日 星期一

论看书这件事

初高中周围的同学们都沉迷于各种中古言情小说的时候,我就喜欢看随笔,唯一看过的一本言情小说是《天使街23号》。那个时候的我也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只是那会没那么多钱,买的书自然也不是太多。也不知道那会为什么喜欢买那么多书,而且还就喜欢买名家著作,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所以买来的书也没有怎么去看过。

小学的时候我就有逛书店的习惯,那会应该是很喜欢看漫画,6年级的时候买了文学性比较强的一本书《朱自清散文》至今没看多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课本里的《背影》,但这本书现在在哪我也找不到了,可能是借给别人了吧,别的或许还有吧,但也记不起了。初中的时候则是喜欢看动漫,对于喜欢的动漫就会买动漫同人小说以及轻小说,还记得当时特别喜欢《虫之歌》,动画看不过瘾就开始看小说了,这本小说还是我大四的时候才连载完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执着,就一直追完了,还好完结了,不然就真是要难过了。

论看书这件事

《背影》

初中,碍于学习任务,终于开始看书了。那时老师要求我们必须买每一期的《读者》,不怎么看里边的文章,但是还是每期都买,这个习惯一直到初中毕业才完全放弃了。当时每周的语文作业就是一篇读书笔记,每个假期都会被老师要求读几本书写读书笔记,因为不喜欢读书,于是买了一本名著导读,看看里边的介绍假装自己读过了,于是便开始写读书笔记了,没想到在若干年以后才知道原来有一本叫做《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而且里边对每一本书的介绍都相当的详细,要是当初知道的话,可能就再也不用担心假期的读书笔记该怎么办了。有一个学期,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必须每周一篇《文化苦旅》,写读书笔记并在课前十五分钟上台演讲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每个同学轮流来),于是被迫看了两遍或者三遍《文化苦旅》,可惜的是我满是笔记的那本被我扔了,不然倒是蛮有纪念价值的。书里的文章都不太记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篇《道士塔》跟最后一篇的《望乡》(文章名记不清了,或许不叫这个,新买的书也没找到,或许同样是借人了吧),对《望乡》感触深不止是因为看了日本侵略新加坡那段历史的纪录片,同样还是因为章子怡《艺伎回忆录》,电影我没有看,但是知道讲的内容,也看过很多很多的片段。同样,也因为《文化苦旅》,哪一篇我不记得了(或许我该重买一本书了),因为那一篇文章,我现在只要一下雨就惆怅,特别讨厌下雨天,下雨天就会想:路上的行人没有带雨伞的怎么办,被淋湿了怎么办。现在看来就是莫名其妙的,但就是改不过来。对了,但是还被迫买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一系列,还有毕淑敏的书,至于看没看就真的不记得了。

论看书这件事

我买的两本都是这个封面的

高中以后我基本就不怎么看书了,但是我的小伙伴却沉迷言情小说无法自拔,跟我说了很多,起不起来了,现在能说上名字的就只有《凤求凰》、《东宫》了。当同学们沉浸于郭敬明、饶雪漫之类的疼痛文学的时候,我也不怎么来电,被洗脑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跟同学们借书,郭敬明的书唯一看过的一本就是《夏至未至》,别的要么就是不想看,要么就是看不下去。不过那会有看杂志的习惯,班里经常一本杂志全班传阅着看,《红袖》《飒漫画》就是那会最爱买的杂志,大概在高二的时候,我沉迷上了《博物》几乎每一期的都会买,不说全看,但是每本的内容都会看一些。那时候偶尔还是会看一些小说的,只是相对于其他女同学,我就是个不看书的人。可能是吃老本的原因吧,那会的我不看书也不背书,但是写作水平还算不错,相较于大学时代以及现在,妥妥就是一个文化人。

论看书这件事

博物还是蛮好看的

大学的时候读得相对多一些,一个是因为没事做,再来就是跟宿舍的人说不上什么话,再来就是想要养成看书的习惯,因为我很喜欢的一个同学就一直在劝我多多看书,那会就看了很多阿加莎的书,因为比较喜欢侦探小说,高中的时候也就看过她的书了,于是就接着看了,还看了《三个火枪手》之类的名著。

论看书这件事

《尼罗河上的惨案》

因为那个同学的缘故,毕业以后多多少少还是会看书的,起初看了很多学习方面的书,当时我老爱买大箱大箱的书,工作中为了打发午休时间,看了很多东野圭吾的书,也有那么一两年基本没看几本书,这两年又开始看起,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真的想买书了,再一个就是真的想要完成自己的读书计划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养成读书的习惯,每天至少阅读1-2小时,想要通过书本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想法。想要排解内心那份不知道如何去表述的情感。

论看书这件事

东野圭吾的入坑书

本来想要说说《须臾》的,但没想到一不小心废话太多,只能留到下一篇了,万

万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个话痨,写个文还是这样,啰啰嗦嗦。

上一篇新闻

夜游模式,乡村旅游的下一个爆破点

下一篇新闻

陈天桥:昔日BAT导师,跑得太快,快到四周没有敌人,也没有了路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