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阿昌族大妈照片刊登外文封面
▲阿昌族大妈照片刊登外文封面
书名:《探访云南》
封面人物:曹金焕(阿昌族)
拍摄作者:吉姆•古德曼[美]
拍摄时间:九十年代初
拍摄地点: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
这本书叫《探访云南》,也有的译为《云南探秘》,也有的叫《秘境云南》,作者吉姆•古德曼[美],全英文,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向世界发行,比较畅销供不应求。2001年9月第一版,2008年重印第二版,2009年1月第3次印刷。全书629页,人民币180元一本。
《探访云南》,封面的这个人物,戴高包头,戴银器大耳钃,穿蓝色上衣,袖口有一块浅色碎花布镶嵌,篾背箩背掌带斜挎在右肩膀上。这是滇西阿昌族梁河支系妇女形象。这个可能是阿昌族人物第一次上外国人写的书的封面。在昆明市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商品部前和一些外文书店,这本书与中外书刊展售。作为阿昌族人,十分好奇。购买到这本书,认真翻阅。关于此书此文此老外摄影师此阿昌族老奶奶是谁,我们与梁河县阿昌族学会专门寻找过。
在微信群里发布寻找线索,许多同胞给以积极配合与响应。梁河籍在芒市孙媛,小时候,与外婆朝夕相处,曾经记忆深刻,现在外婆已经去世,见到此慈祥人像马上联系我们辨认,她刚开始以为是她外婆,情绪激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发现不是,她怀念亲人之深情也是十分感动。梁河县民政局阿昌族干部曹民芹,又给我们说是九保阿昌族乡永和自然村的一个老人嫁到老关璋村,现还在世。于是,我在关璋找到她,这个老人叫赵小翠,现已80岁,我们采访了她,拍摄了她本人照片与书本照片认真比较,她没有任何印象,发现也不是她。
寻找封面人物的事情并不顺利。看阿昌族服饰支系,应该是梁河区域,以及腾冲新华乡境内,也是有一些阿昌族有这样的服饰。我们继续在梁河县范围内寻找,拿着书本在关璋、弄坵、弄别这些阿昌族村寨找老人们帮助辨认。终于在关璋的一些中老年人认出她,说是荒田村的曹金焕老大妈。
2017年10月6日,我与梁河县政协主席、县阿昌族学会会长梁照佩,来到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勐科村荒田村民小组,找到了曹金焕大妈采访。
封面人物曹金焕 。 2017年10月6日 王红 拍摄
曹金焕,阿昌族,1943年出生,属马人,现已76岁,她原是关璋村人,19岁嫁入荒田村王家,爱人叫王老旺,育有3女2男,儿女都孝顺,孙子也听话。曹金焕老人,老伴已去世。在家里,接受我们访谈,她告诉我们她小时候在关璋小学读过二年级的书,老师给取学名叫曹连芬,后来不读书了,这个名字不用了,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我们去到了老人家,见到了她本人。翻看了她家保存的老照片,看了曹金焕大妈不多的各个年龄阶段的照片。在她家拍摄录音访谈,核对了一些事实。经过比较人像,基本上认为这个封面人物就是她。也就是她当年上九保街去遮岛街经过的曩滚河花桥头拍摄的照片。
当问起外国人照相之事情,开初她印象模糊。我们问有没有外国人给她照相,并给钱,她说,外国人见过,给钱的事情没有。有没有说话交流及其它都记不得。仿仿佛佛,她说:“可能他悄悄的偷拍了我”。
按照摄影师兼作家古德曼来云南旅行的时间看,开始于1992年初,距今已经27年之久。那时曹金焕已经50岁了。作者多次来云南,也不知道到梁河县的具体时间了。她说,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生活困难,要经常找山货去淘生活找买卖,有时候卖柴一担,只是五角钱。早出晚归,因为要粮票,都只能在家里做点吃的,饿着来回上街。他们通常上完九保街,把东西卖了,又赶去上遮岛街,买一些生活用品。
那时候,遮岛街人少,没有九保街人多,在遮岛街东西不好卖,多数都是在九保街卖了山货,又去赶遮岛街。估计是某一次去上九保街时候,在曩滚河花桥头拍摄的照片。因为照片背景有非常明显相似花桥头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桥栏杆,清晰可见。而这种钢筋混凝土水泥桥,当时在梁河县城附近大公路上,就正好是曹金焕大妈他们去上九保街附近的曩滚河上有一座。
阿昌族老大妈上英文书封面,英文书里,有专门图文介绍阿昌族,也是有封面用过的这张同一张照片。我们看不懂图片以外的英文,结果请了许多人帮翻译,因为不是专业英语翻译,只是知道图文大概意思。
拿到书,全是英文,我不识英文,书里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就只好拍摄介绍阿昌族内容部分并把照片发给在加拿大二十多年的高中同学陈焱,请她看看说了什么,骂了我们没有?她很忙看看内容说,说的好的,没有骂你们,是一个作家,在介绍云南旅游,与我们说的差不多。
我又请云南在美国的一个朋友王熙帮助翻译,他第一时间大体把作者古德曼先生的情况翻译给了我。后来借助微信翻译功能作媒介显示出中文,简要了解了作者简介与创作经历。
正好,云南民大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宗志蒙来找我们询问翻译阿昌族文章的一些问题。便把此书给她看看,经她翻译,我们更多知道书里有关章节里,介绍阿昌族基本情况,分布区域,宗教文化,节日活动,民族文化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介绍阿昌族妇女高包头,有独特性,还专门讲到梁河阿昌族妇女头饰是区别女性是否结婚的重要标志。
书中照片人物:曹雅召,学名叫曹先兰。
【寻找书中第二个照片人物曹先兰】
在这本吉姆•古德曼[美]著的《云南探秘》中,除了第一位阿昌族大妈曹金焕(曹连芬)外,其实还有一位,请问大家知不知道上图这位大妈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这是又一次寻找的问题。
在《云南探访》第466页,还有一幅尺寸很小的图片,一看就是梁河县阿昌族大妈背着竹篮柴禾杂物回家。旁边的图片英文文字,又请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宗志蒙翻译了一下,知道是:阿昌农妇。阿昌族的农具、刀具、耕作方式方法都与傣族类似。
阿昌族青年石祖清,办事情认真,又与我说起了这张照片,说如果也能确认一下这位大妈就更好了。于是,我们先讨论寻找,并相约去五百人阿昌族研究会聊天群里,发起寻找这个背柴的阿昌族大妈,请大家提供线索,帮忙辨认。
因为尺寸很小,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幅阿昌族照片。之前,我们都没有抱着希望能找到。这是一幅用竹篮背杂物的梁河阿昌族大妈,不知道在哪个乡村拍摄的?
我说,群里面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村的好友们注意一下,估计这个老外进入县城附近阿昌族村子拍摄过,是不是丙盖村,永和村, 丙岗村,瓦窑寨,那乱村,以及公路边的荒田村等阿昌族村子里拍摄的?背东西的阿昌族老大妈照片英文说明翻译:“阿昌农妇。农具、刀具、耕作方法都与傣族类似。”
石祖清也提示说,照片大约在90年代拍摄的,看看背景,还有没有那时候的印象?我们一直看图片思考,是在哪里拍摄的,图片显示的场景在村子边,有土基墙,瓦房,封火头之间掉了一个土基,缺了一个土基,是哪一家?房子后面,屋山头堆了一些石头,堆了一些里垃(垃圾),本村子人主人看见这个照片,应该可以会认得出来是哪一个村子?哪一家人的。
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弄坵自然村人梁玉仙,梁昌吉在群里,首先对我说,估计是在关璋,老村委会出来那个地方,可以看出的时间线索是,牧牛而归。我说,你们两个弄坵人怎么记着关璋村了?他们说,记忆中,有一段时间,在关璋村老村委斜对面这里堆过这种圆石头,从坡度看也是,下坡中的图片,和村委会那个位置吻合,而且这位大娘还有点面熟。但是,这个图片是牧归,是在下午左右,她又迎着阳光,背着柴,又有一些不合场景。
我和梁昌吉分析说 ,我认为90年代,关璋车路不好,这个老外怕懒得去关璋拍摄的。梁昌吉也在怀疑的就是光线,如果在福早家背后,就是从村委拍的,是背着光的,如果在关璋村不是这个光线。我说,1999年国家民委政策调研小组的人去关璋调查,他们说当时遇到红坡头下雨了越野车就上不去,他们是走路上去的。这个老外1990年前后,可能也去不了关璋,只会在县城附近的永和附近走走。关璋村委会门口的场景,真的非常像。我第一眼看的时候,就想可能是福田、福早家房子,大家讨论一起辨认后,方向感就越来越准确了。梁玉仙说,就是因为我们在九零年左右在关璋读的完小,所以对那些地方映象特别深。
这个时候,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勐科村荒田自然村人曹连赞说,我看好象是荒田村曹明华家孃孃,永和村的曹雅召,她学名叫曹先兰。
我对曹连赞说,有一定道理,永和村公路比村寨高,我外婆家在路边都是竹子、香果树 ,可能在他们永和村靠近寨子中间一些的地方?我小时候假期去永和与曹明建(曹应宽,瑞丽橙子老板)曹明泽等小学生玩灰时间长。如果是,请你叫曹明华认一下照片。
曹连赞第一个很认定是曹雅召,他回复我,曹明华对这些事情不太了解,叫永和村人核对一下,因为照片有些模糊,这个老人还在世。我说,太好了,这个老人本人在就更好了 。但是,寻找辨认之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老人面对突然发现的照片是认不出自己,要叫本村同龄人认就准确了。
这时候,我与阿昌族退休老干部赵家培正好在微信里说话。他是永和村出来工作已退休的一位老领导,退休前担任过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州长,对农村工作,对乡情村情很熟悉。我便马上发了照片到他窗口,请他辨认,结果他一看就回复说,她是他们同村的永和村人,叫曹先兰,还在世,今年再过几天就70岁了,他说得十分清楚肯定。
我十分感动。第一,我们之前的分析,范围已经所在预料之中。第二,荒田村曹连赞的认定,因为曹连赞是与照片上的老人娘家人后亲是同村人,第三,永和村赵家培的认定,因赵家培是与照片上的老人现在是同村人同龄人。综合研判了以上所有线索,已基本锁定了老人是永和村人叫曹雅召(曹先兰),今年70岁了。
我赶紧去群里宣布,找到了,找到了,可以确认了!把结果告诉了大家,告诉他们,又有一个人认出她来了,说是永和村人,是永和村一个老同志认出她了,说出了人名字,与曹连赞说的人一样,就是曹先兰。
互联网时代,万能的群,谢谢大家帮忙并参与寻找, 这个老人是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丙盖村永和村民小组的曹先兰老人,老人还在世,祝福曹先兰老人,晩年安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谢谢曹连赞,谢谢赵家培,谢谢大家帮助寻找外文老照片上的阿昌族曹先兰老人。
90年代,滇西阿昌族人就摄入国外摄影师的镜头里,并采写著书出版,在书中有关章节里介绍阿昌族,把两位德宏梁河阿昌族老大妈照片作为插图,特别是使用一张作为书籍封面人物,让外国读者了解阿昌族,认识阿昌族,十分难得可贵,也是我们阿昌族的幸运,可喜可贺,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十多年前,云南省社科联副主席雷翁团题词予阿昌族研究会:让世界认识阿昌族,让阿昌族走向世界。是的,我们阿昌族人应该也有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胸襟融入世界,拥抱世界,走向世界。
作者吉姆·古德曼,在美国出生,他是一个作家和摄影人。1972年他离开美国到了亚洲,在韩国住过4年,在尼泊尔住过11年,然后在1988年搬到泰国清迈常住。在1992年初去过云南旅行。
1988年他去了泰国,并且从那时起就住在了那里。在《泰晤士报》新加坡版中,他撰写了《时代旅行图书馆丛书》中的加德满都卷、《世界文化丛书》中的泰国卷和《泰国:魔幻之国》的文稿。他的作品《遇见阿卡人》描述了哈尼族在泰国的分支,被曼谷的白莲出版社出版。而他本人自1988年起就一直与泰国的哈尼族人一起从事手工艺品生产。自1992年以来,他定期访问云南各地,共计38次,并在地方媒体上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云南及当地人民的文章。
他是柚木屋系列东南亚文化与人民丛书中两本书的作者和主要摄影师。第一本是:《玉龙雪山的孩子:丽江的纳西族及其山上的邻居—彝族》。第二本是《阿卡人:森林守护者》。(曹歌撰文)
《云南探秘》原文:
Achang and De’ang
Dehong is a Dai and Jingpo Atonomous prefecture. Besides these two peoples, and the Lisu i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mountains, Dehong is also home to most members of two of Yunnan’s smaller ethnic minorities, the Achang and De’ang. The former are more numerous about 27,000. 90% of whom live in Lianghe and Longchuan counties. The latter number about 17,000 and are more dispersed in Dehong and reside in parts of Lincang prefecture as well. Both have been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ir Dai neighbors in domestic architecture, agriculture and religion. Yet they retain distinc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re among the most conservative and traditional people in western Yunnan.
One of the main Achang areas of settlement just 2 km east of Lianghe, on the road to Dachang Township, 19 km up in the hills from the city. The road climbs at once to the first Achang village, on a long narrow plain,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one around Lianghe. Achang settlements continue along the plain and hallway up the hill to Dachang, an old Han township in a tea-growing area. The Achang raise the same crops as the Dai, but they are said to be particularly good at wet-rice cultivation. The variety grown in this area is called haogong’an and has a reputation as the King of Wet Rice Crops.
In Longchuan County a larger community of Achang inhabit the long valley of the Husa River, a southern tributary of the Dayingjiang. The rice variety here is slightly reddish and the Achang grind a portion of it into flour to make rice noodles for a special dish called guoshou mixian. Besides a big bowl of the noodles, the diner is served a howl of chopped roast pork, ground boiled pork, peanuts, chilli and coriander, with asauce and a bowl of turnip soup.
The Achang silversmiths and blacksmiths in Husa are famous throughout western Yunnan. The former make the jewellery the Achang women wear on festive occasions. They also inlay silver for the scabbards that hold the renowned Husa swords. The traditional beginning of this craft was in 1388 and six centuries of practice have made Achang blacksmiths the best sword makers in the region. The most skilled can forge a blade so thin it can be wound around the waist and then straightened out perfectly for use. Shops and stands in Husa and other county towns sell the swords, as well as daggers with decorative sheaths. And all the customers will be Dehong men,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who want them not only for work, but also as adornment.
Achang men, when they dress traditional style, wear black trousers and usually black jackets, though some like white or blue, with a white or black turban. The women mostly prefer the Achang costume. Marital status can be determined at a glance, for the married women wear long skirts and the maidens wear trousers. Married women may wear a blue or black wraparound turban, but most pile their hair on top of their heads and don a black tubular turban, as much as 30 cm high, festooned with small pompom tassels on silver or pearl chains. Unmarried women coil their braided hair round their heads and secure it with chains of coloured yarn and pompoms. They both wear long sleeved blouses that fasten down the front, sometimes with silver buckles.
As Buddhists the Achang celebrate the 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 in April. They also observe other Buddhist holidays that their Dai neighbours do not. The last lunar month sees the Burning of white Firewood. The Achang construct roofed and decorated stacks of the wood near the pagodas. In the evening they set fire to them to symbolically give Lord Buddha some warmth on this cold winter night.
A much bigger festival is held in the 8th or 9th lunar month to greet Lord Buddha on his return to earth after a 3-dayexcursion to Heaven to read scriptures to his mother. Called A du in the Achang language, it involves the making and procession of two fancy palanquins, One carries the Green Dragon, with fresh flowers in its mouth. The other image is a white elephant with a tall, thin pagoda on its back. Their appearance togetheris considered to be exceptionally auspicious.
About the author:
An American-born writer and photographer, Jim Goodman left the United State for Asia in 1972. After residing in Korea 4 years and Nepal 11, he moved to Chiang Mai.
Thailand in 1988 and has lived thereever since. For Times Editions, Singapore, he wrote the Kathmandu volume in the Times travel Library series, the Thailand volume for the Cultures of the World Series and the text for Thailand: Land of Enchantment. His work on the Thailand branch of the Hani nationality, with whom he has been engaged in handicrafts production since 1988, was published by White Lotus in Bangkok and called Meet the Akhas. Since 1992 he has made regular visits to all parts of Yunnan, 38 altogether, and published many articles on the province and its people in the regional media. He is the author and main photographer of two books in the Teak House series Culture and Peoples of southeast Asia. The first was Children of theJade Dragon: the Naxi of Lijiang and their Mountain Neighbours the Yi. Thesecond was The Akha:Guardians of the Forest.
《云南探秘》译文:
阿昌族和德昂族
德宏是傣族和景颇族自治州。除了这两个民族外,还有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傈僳族。德宏也是云南两个较小的少数民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大多数成员的家园。前者人数较多,约为2.7万人(译者注:此数据为1990年左右统计数据,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90%的人口居住在梁河县和陇川县。后者约有1.7万人,主要分布在德宏,也有部分住在临沧市。这两个民族在居住建筑、农业和宗教方面都深受他们的邻居——傣族的影响。然而,他们仍然保留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是滇西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也最为传统的民族之一。
梁河县是阿昌族地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在距梁河县城以东仅2公里就有第一个村子。它在去往大厂乡的路上,大厂乡则位于离县城19公里的山上。这条路延伸至那里的阿昌村寨,那里位于一个狭长的坝子上,略高于梁河周围的坝子。 阿昌族居住区沿着坝子和走廊分布,直达山上一个古老的汉族乡镇——大厂,那里是茶种植区。阿昌族和傣族种植相同的作物,但据说他们特别擅长水稻种植。本地区栽培的水稻品种叫“毫安公”,素有水稻之王的美誉。
在陇川县,较多的阿昌族居住在户撒河流域,而户撒河是大盈江南部支流。这里的稻米品种略带红色,阿昌人把其中的一部分磨成粉,加工成红米线,是一种名为“过手米线”的特制佳肴。除了一大碗米线外,还配有一碗切碎的烤猪肉、烧猪肉末(当地人称之为“帽子”)。佐料有花生、辣椒和香菜,还有一碗酱汁和一碗萝卜汤。
户撒地区的阿昌银匠、铁匠,闻名于滇西。前者制作阿昌族妇女节日佩戴的首饰。他们还镶嵌银制刀鞘用来装阿昌族著名的户撒刀。这种工艺的传统起源于1388年(明洪武十二年),经过六个世纪的实践(译者注:此时间截止到该书作者调研时间即1993年左右) ,阿昌铁匠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好的锻刀者。最熟练的锻刀者可以锻造出薄得可以缠绕在腰部的刀剑,然后可以完美地拉直以备使用。户撒和其他县城的商店和摊位均出售户撒刀,以及带有装饰刀鞘的匕首。所有的顾客都是来自德宏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他们买刀不仅为了生产工作,还用作装饰防身。
阿昌族男子在穿传统服饰时,通常穿黑色长裤和黑色短上衣,不过有些人喜欢白色或蓝色,还会戴白色或黑色的包头。女人们更偏爱阿昌族服饰,通过其服饰特点可以判断其婚姻状况。她们的婚姻状况可以一目了然,因为已婚妇女穿长裙,少女穿裤子。已婚妇女戴蓝色或黑色的包裹起来的包头,但大多数人会把头发堆在头顶上,戴一个高约30厘米的黑色管状包头,装饰着饰有小绒球流苏的银链或珍珠链。未婚妇女把她们的辫子缠在头上,用彩色纱线和绒球链把头发固定住。他们都穿长袖上衣,衣服下端从前面扎紧,有时用也用银扣扣住。
作为佛教徒,阿昌族在四月庆祝泼水节。他们也庆祝其他佛教节日,而他们的邻居傣族人却不这样做。阿昌族在农历最后一个月,庆祝“烧白柴节”。阿昌人在佛塔附近用木头搭形状如屋顶一样的木柴。傍晚,他们放火烧搭好的木柴,象征着在寒冷的冬夜给佛祖带来一些温暖。
另一个更大的节日是在农历八月或九月——会街节,是迎接佛祖为母亲上天念经三日(相当于地上三月)之后返回人间的节日。会街节在阿昌语中被称为“阿露节”,需要制作两个精美的轿子并且抬着游行,一个是载着青龙的轿子,嘴里衔着鲜花。另一轿子的形象则是一头白象,其背上有一座又高又细的佛塔。它们一起出现被人们认为是非常吉祥的。
作者简介:
作者吉姆·古德曼,在美国出生,他是一个作家和摄影人。1972年他离开美国到了亚洲,在韩国住过4年,在尼泊尔住过11年,然后在1988年搬到泰国清迈常住。在1992年初去过云南旅行。自1992年以来,他定期走访云南各地,共38次,并在各地方媒体上发表了多篇关于云南及其人民的文章。
1988年他去了泰国,并且从那时起就住在了那里。在《泰晤士报》新加坡版中,他撰写了《时代旅行图书馆丛书》中的加德满都卷、《世界文化丛书》中的泰国卷和《泰国:魔幻之国》的文稿。他的作品《遇见阿卡人》描述了哈尼族在泰国的分支,被曼谷的白莲出版社出版。而他本人自1988年起就一直与泰国的哈尼族人一起从事手工艺品生产。
他是柚木屋系列东南亚文化与人民丛书中两本书的作者和主要摄影师。第一本是:《玉龙雪山的孩子:丽江的纳西族及其山上的邻居—彝族》。第二本是《阿卡人:森林守护者》。
撰文:曹先强
译文:宗志蒙(云南民族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
编辑:石祖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