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富豪榜曝光,他们靠什么发财?
近日,《泰晤士报》公布了2021年度的英国富豪榜。
除了简单解读这一富豪榜,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将重点关注华人在富豪榜上的表现,看看都有哪些华人上榜了。
总的来说,该榜单显示,在过去一年,尽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的经济动荡,但英国最富有一批人的财富却增加了五分之一以上。
根据数据,英国亿万富翁的财富在过去一年增长了21.7%(上涨约1065亿英镑),达到了5972亿英镑。
英国亿万富豪人数也打破纪录,达到171人。
与此同时,如下图所示,进入前50名和前100名的门槛也在逐年上升。
据《泰晤士报》分析,纵观财富排行榜上最常见的20个主要财富来源,位列第一的是房地产,金融排在第二位,对冲基金位列第三。
2020年疫情爆发后,零售业和互联网行业迎来利好,位居今年榜单的第六和第七名。
英国这边,乌克兰出生、现居伦敦的富豪伦纳德·布拉瓦尼克爵士 (Sir Leonard Blavatnik)成为了今年的英国新首富,他的个人财富高达约230亿英镑。
2013年,他卖掉了自己在俄罗斯TNK-BP石油公司的股份,因此大赚49.3亿英镑。
布拉瓦尼克的商业王国还包括华纳音乐,2020年,华纳音乐在美国上市后,他以13.7亿英镑卖掉了自己的股份。
排在第二位的英国本土房地产开发商大卫·鲁本和西蒙·鲁本(David and Simon Reuben),过去一年他们的总资产增加了54.6亿英镑,达到214.6亿英镑。
第三名是印度裔富豪斯里·辛杜贾和戈比·辛杜贾(Sri and Gopi Hinduja),他们的财富增长了10亿英镑,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医疗和油气产业。
说完英国富豪榜的总体情况,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榜单上的华人。
根据《泰晤士报》,来自中国香港商人李德义和他的家族因为在伦敦投资房地产多年,累计财富达到27.31亿英镑,位列英国富豪榜总排名60位,排在华人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克里斯蒂娜·王和她的家族,王氏家族在伦敦投资零售业和酒店业20年,财富达到10亿英镑,总排名165位,排在华人第二。
第三名是华人金融家霍焱,他在伦敦创办财富管理公司16年,总财富7.48亿英镑,总排名217位,位居华人第三。
此外,我们今天还会讲讲历史上第一个进入英国富豪榜的华人——叶焕荣。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说:
1. 李德义:伦敦最大私人地主之一
中国香港商人李德义及其他的家族以27.31亿英镑的身家价值,位居财富榜的第60位,成为英国华人首富。
李德义也是唯一一位进入英国地产富豪榜的华人。
李德义是香港佐敦恒丰酒店创始人李文华的小儿子,现在是香港恒丰酒店及恒丰中心的主要股东,拥有90%的股权。
李德义家族在香港、东京、日内瓦及伦敦等地持有300多个高档酒店、商铺以及住宅楼等物业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李德义在英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房产资产,仅仅在伦敦,他就拥有200多个物业 ,这也是他登顶此次英国华人富豪榜的重要原因。
1994年,李德义以5100万英镑收购了历史悠久的Langham Estate,该公司拥有伦敦西区占地13.8英亩的地产,南至牛津街,北至Euston Road(尤斯顿路),这些地方原本都是牛津伯爵在伦敦的领地。
霍华德·德·沃尔登勋爵19世纪末继承该领地后又进一步拓展,后几经易手,如今业态包括写字楼、餐厅、零售业等等,是伦敦市中心的黄金地段。
据报道,李德义通过其设立的房地产管理公司以及所持有的信托公司的股份,不断地吸纳英国的物业资产,使其家族在伦敦西区建立起自己的地产“王国”。
单单在英国,李德义每年收的租金就一度超过了10亿港币。
此外,李德义还曾是伦敦中国城最大持有者Shaftesbury(沙夫茨伯里公司)的大股东。
2017年,李德义追加投资5亿英镑,将沙夫茨伯里公司超过20%的股份收入囊中。
Shaftesbury公司是伦敦西区的中国城、卡纳比街、科文特花园的最大业主之一,拥有超过价值26亿英镑的店铺、参观及住宅等地产。
仅在中国城,Shaftesbury公司就拥有91家餐厅及49个商铺,近160所公寓及超过2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场所。
去年,李德义以4.36亿英镑的价格卖出其持有的Shaftesbury的26.3%的股份,创下新冠疫情以来英国最大宗商业地产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德义及其家族所拥有的资产非常庞大,除了目前公布的资产外,还有很多隐形的资产未被曝光,英媒也因此将其称作英国王室以外最大的私人地主。
事实上,受新冠疫情影响,李德义家族的资产有所缩水。
从财富榜上来看,其家族的资产缩水了1.19亿英镑,总排名也从去年的第52名降至今年的第60名,但李德义依然以27.31亿英镑的财富成为英国华人首富。
2. 克里斯蒂娜·王 “邦德街女王”
克里斯蒂娜·王,华裔富商符运锡之女,新加坡时尚界名人。
1948年出生的克里斯蒂娜·王,在1972年创立了时尚零售集团Club 21,将Armani、唐娜·卡伦(Donna Karan)和Comme des Garcons等欧美品牌引入新加坡市场。
她与时尚圈的交情深厚,除了和顶级时装设计师唐娜·卡伦是闺蜜外,更藉由她的商业才华,为Armani在英国操作零售业务。
她也因为在伦敦邦德街(Bond Street)拥有多家房产,而被称做“邦德街女王”。
此外,她还一手创办 COMO 酒店集团。
COMO 酒店是她送给女儿的礼物,她把自己的名字缩写 CO 和长女 Melissa Ong 名字的缩写 MO 合并起来,组成了品牌的命名。
英媒特别提到,克里斯蒂娜·王行事非常低调,比排名第一的李德义还要低调几百倍,因此网上关于她的介绍并不多。
有趣的是,她的丈夫倒是有不少资料。
克里斯蒂娜·王的丈夫王明星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福建南安,4岁时随家人赴新加坡定居。早年他曾前往英国学习保险专业,并于毕业后任职于欧洲国际保险公司。
1972年他回到新加坡,次年与克里斯蒂娜·王成婚。两年后,王明星加入其岳父的郭氏国际公司(Kuo International),主要负责公司的酒店与房地产业务。
在他的主持下,郭氏国际成为了新加坡希尔顿酒店、凯煌酒店(Concorde Hotel)、四季酒店等的控股股东。此后,他与岳父共同创办了旅店置业公司(Hotel Properties)。
除了酒店业之外,王明星还涉足娱乐业,并进入中国大陆投资。2008年,王明星又将F1大奖赛引入新加坡,并为此创办了新加坡赛车公司(Singapore GP)。
3. 霍焱 书香门第却不走寻常路
作为如今全球最牛的华人基金经理之一,霍焱出生于中国知识份子家庭,他的祖父霍秉权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主人,而他的父母都曾是复旦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霍焱是复旦大学89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不久便只身赴美深造。
霍焱的事业始于1993年。1993年,年仅25岁的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父辈们所从事的物理学研究,另一个则是将所学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运用到资本市场中。
当时,量化策略在华尔街风起云涌,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方面的人才。霍炎也意识到量化最终将会在证券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毅然放弃了学术道路,加入了摩根大通的固定收益自营部门。
2005年,霍焱与摩根大通的同事浅井正雄(Masao Asai)一起自立门户,以500万美元起始资金,在英国伦敦骑士桥创建了卡普拉投资管理公司(Capula Investment Management)。
霍焱曾表示,他的成功源于投资美国国债市场及欧洲的主权债务市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霍焱利用其相对价值策略,成功实现于金融海啸中的逆势增值。
霍焱还称,他在投资市场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发现市场机会、评估市场何时存在风险以及何时规避风险。
2009年底,霍焱还与妻子方雪在伦敦成立了霍氏家族基金,致力于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
2010年,霍焱筹集了20亿美元资金成立了一只专注尾部风险对冲的“黑天鹅基金”,这只基金专门从不可预测而又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黑天鹅事件”中获利。
当时,欧债危机肆虐,正好为这只基金提供了良机,2010财年,卡普拉基金收入倍增,霍焱获得了约4400万美元的分红。
4. 叶焕荣 史上第一位进入英国富豪榜的华人
作为华人超市“荣业行”的创始人,叶焕荣是历史上第一位进入英国富豪榜的华人。
而提到叶焕荣,就不得不说说他“从10英镑到7000万英镑”的故事。
叶焕荣于1940年生于广东东莞,其家族在家道中落后举家由广东迁至香港。
叶焕荣而后在香港完成学业,并于1959年怀揣10英镑,从香港来到英国。
叶焕荣到伦敦的第一份工作是洗碗工。2年后,他和两个朋友出来单干,一起在伦敦开了一家中餐馆。
中餐馆开业后生意非常火爆,然后他又连续开了另两家餐厅及外卖店。
开餐厅尝到甜头后,叶焕荣又开始想着往其它领域发展。
这一次,他盯上了餐馆的源头供应商,他想要从源头做起,垄断所有中餐馆的供货渠道,开一家全品类的华人商超。
这家超市的名字就叫荣业行。
1977年,叶焕荣的弟弟叶利新从牙买加来到英国,叶氏三兄弟组建了叶氏兄弟公司,他们很快就把荣业行变成了英国最大的中国货超市,主要为华人餐馆和外卖店提供食品和调料,也对华人家庭进行售卖。
2010年,叶焕荣因为其在商业上的突出成就,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授予的大英帝国勋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值得一提的是,叶焕荣热衷于回馈华人社会,为了鼓励和资助经济上有困难的来自中国、英国本土或海外的华人优秀学子攻读英国高等教育,荣业行专门设立了“叶焕荣兄弟助学金”。
叶焕荣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会说中文,他4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会被他送回中国学习一年中文,在他看来,“中国人一定要会中文,绝不能数典忘祖。”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成功不易,需要努力和幸运并存。
如今,越来越多的华人心怀梦想,奋斗在异乡。海外华人们正在努力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提升社会地位。
除了上面提到的华人富豪,现在年轻一代的华人们也正在趟开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无论是在海外接受当地教育,还是曾在祖国接受多年教育,这一辈年轻人正自如地在商业、金融、科技、艺术等领域发挥着自我价值。
华人在外闯荡,披荆斩棘。他们努力走出华语圈子,将文化差异融化在生活中。
勤奋和努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都是海外华人成功的重要原因。
英漂不易,为海外华人点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