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确诊创单日最大涨幅,93岁女王坚持出席活动,部分商品已限购
英国房产周刊 2020-03-08
据英国卫生部最新消息,截至3月8日下午2点,英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新增64人,创下单日最大涨幅,确诊患者累计达到273人。目前英国出现了2名新冠患者死亡,均为老年患者。
延伸阅读:收藏贴:新冠肺炎个人防疫实用指南汇总
英国财政全力支持NHS抗疫
英国新任财政大臣Rishi Sunak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为应对新冠病毒疫情,NHS将获得任何需要的资源。强大的经济基础意味着财政部能为NHS提供更多的额外资金。
此外,Rishi Sunak还表示政府将为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企业提供额外的财务帮助。3月11日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将提出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影响的措施,包括允许企业延迟付税等。
专家抗疫,女王都得听命
据《星期日邮报》报道,93岁高龄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表示,不会因为疫情严重而影响其履行公务。
3月9日,女王将率领八名英国王室成员,出席在伦敦西敏寺大教堂举行的英联邦日礼拜活动,来自54个英联邦成员国的代表也将出席这一活动。女王希望通过自己的出席来显示英国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一切仍然如常进行。
然而,由于与疫情高峰期重合,在政府医学专家警告后,白金汉宫正在准备取消每年5月举行的女王花园派对,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女王的花园派对将邀请各行各业的约3万名宾客汇聚白金汉宫和荷里路德宫。
高校/企业受疫情影响
牛津大学一名学生在从海外返回后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校方表示其他学生和教职员工受感染的风险“低”,学校和学院的活动将照常进行。牛津大学并未透露该学生到过哪个国家。
在校方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Louise Richardson教授表示该学生在出现症状后及时的进行了自我隔离,没有继续参加学校的活动。
其他受疫情影响关闭办公室的企业包括:
-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也有一名员工从亚洲返回英国后确诊,公司已经对位于1 New Street Square的办公室进行了深层清洁;
- 耐克在伦敦市中心和Sunderland的2处办公室关闭;
- 位于伦敦Soho区的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通知员工本周回家办公;
- 耐克和索尼均尚未报告员工确诊,措施是出于“谨慎”考虑;
- 位于贝尔法斯特的一家苹果店由穿戴防护服的人员进行了深层清洁;
- 位于Louis Vuitton伦敦总部上方的办公人员收到邮件告知,该办公楼内有多人确诊,建议员工回家办公;
- 伦敦国王学院、金史密斯大学分别确诊1例;
- 英国航空公司希斯罗机场的2名行李搬运工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 由于一名员工确诊,位于伦敦的汇丰控股全球集团总部大楼的研究部整个楼层和市场交易部门的其中一层楼紧急疏散并关闭。
- 由于一名员工确诊,Facebook(脸书)关闭了伦敦的3处办公室,并通知员工可在家办公。与该患者有直接接触的雇员已被要求自我隔离。
- 在Facebook的声明中表示,“新加坡分公司的一名员工被诊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该员工在2020年2月24-26日访问了伦敦办公室。“
- 美国S&P Global Platts公司也因一名访客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疏散了该公司在伦敦金丝雀码头办公室的1200名员工。
- 对冲基金经理Greg Coffey禁止员工乘坐地铁,并表示愿意负担员工乘出租车上下班的费用。
应对恐慌购买,英超市推出限购措施
随着疫情的蔓延,英国也开始出现恐慌性抢购现象。多个超市集团开始对顾客实施限购食品措施。其中Tesco对可长期保存的牛奶以及抗菌产品等物品购买数量实行限制,每位客户可购买5件。
Waitrose表示店内购物没有任何限制,但对某些产品的网上购物实行了临时数量上限。其中包括抗菌湿巾、肥皂等。
以下是英国各大超市对部分产品的限购措施汇总:
Aldi:免洗洗手液、店内和网上购物均限制每人2瓶
Asda:免洗洗手液、店内和网上购物均限制每人2瓶
Boots:免洗洗手液、店内和网上购物均限制每人2瓶
Iceland:免洗洗手液和部分清洁产品,线上购物限每人4份
Lidl :无限制
Morrisons :无限制
Ocado:无限制。延迟送货
Sainsbury's:无限制
Superdrug:免洗洗手液,限每人2瓶
Tesco :每人限购5份,包括长期保存的牛奶和抗菌产品
Waitrose:抗菌肥皂和湿巾,线上购物每人限购4份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
关于中国公民近期关心问题的集中答复
一、在英中国公民如何加强防范?
英国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我馆已多次与英卫生部门沟通,要求英方及时处理中国公民有关求助,并多次发布相关防疫提醒。我馆建议在英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和尊重配合英卫生部门有关防疫要求,理性看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结合中英两国卫生部门建议和自身情况做好相应防护,减少不必要外出和长途旅行;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果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拨打111(英格兰和威尔士)联系英卫生部门,或通过英卫生部网站https://111.nhs.uk/covid-19求助。在苏格兰,请联系全科医生或拔打111联系当地卫生部门(NHS24);在北爱尔兰,请拨打03002007885。
我馆将继续在职责范围内向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和协助。英媒报道疑似中国公民感染或确诊新冠肺炎时,我馆均第一时间向英卫生部门了解情况,并请对方向当事人提供我馆联系方式。囿于英方数据和隐私保护规定,英方婉拒提供信息。在英中国公民如需协助,可主动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999(非紧急情况报警拨打101)
英国卫生部门(NHS)电话:111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英国使馆:+44-20-74368294(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44-20-76120250(工作时间留学生服务电话)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44-161-2248986(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44-131-3374449(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44-7895306461(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二、因疫情遭到歧视怎么办?
英国出现确诊病例以来,公众对疫情关注度上升,个别地区出现了针对在英中国留学生、华侨华人的侮辱、歧视性言行乃至暴力行为。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对此高度重视,已就此向英政府、警方、高校等表达关切,要求其依法保护在英中国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我馆提醒在英中国公民遇此类情况时务必保持冷静,妥善应对,尽量避免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确保自身安全,并保存相关证据。如遇暴力行为,请及时报警或请求他人协助。如在校园、工作单位等场所遭遇此类情况,还应及时向校方、所在机构管理层反映,要求依法依规公正处理。必要时,可循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并联系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寻求协助。
三、在英国买不到口罩怎么办?
目前,英国市场上口罩等防疫用品供应紧张。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增加产能,缓解供需矛盾。为了公共卫生安全,英官方应会考虑防疫医疗物资的供应问题。建议大家保持耐心,继续通过多种渠道购置口罩等防护用品,包括必要时请国内亲友协助。我们呼吁在英侨团、侨胞进一步发扬守望相助的精神,相互帮助,并将募集到的善款、物资用于本地防疫需要。中英在口罩使用上存在文化差异,近日英公共卫生部门负责人就当前形势下公众是否应该戴口罩提出建议。请大家留意,并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在何种情况下戴口罩。
四、近期是否有安排包机协助公民回国的安排?
中英两国人员往来密切,高峰时两国每周有168个直航航班,并可通过第三国转机往来中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部分航空公司因上座率不足而暂停或削减航班班次,但飞往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班一直保持运营,近期部分航班还将陆续恢复。目前驻英使领馆没有安排包机的计划。考虑到交叉感染风险等因素,建议大家谨慎考虑长途旅行。如确有回国需要,应及时与就读学校、工作单位、英内政部等保持沟通,就学业、工作、签证等做出妥善安排,同时提前向国内户籍地、常住地政府报备,入境后遵守配合国内各项防控措施。需要提醒的是,如你已有疑似症状,请及时联系英卫生部门求助,并根据卫生部门的意见采取包括居家隔离在内的相应措施,不要外出或进行长途旅行,避免增加疫情扩散风险。
五、什么是“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系统?
“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是由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于2013年开发并推出的在线应用系统,旨在为出国旅行的中国公民提供个人(团组)及旅行信息登记服务,以便及时为他们推送各类安全提醒信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必要时为他们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欢迎大家在自愿基础上登记相关信息。“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详情请查阅中国领事服务网(https://ocnr.mfa.gov.cn/expa/)。
六、留学生是否应中止学业回国?
建议留学人员及时关注英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所在院校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应对措施。如有个人诉求或具体考虑,应通过合法正规渠道与校方沟通,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审慎做出决定,并确保手续完备,以免对学业造成影响。中国驻英国使领馆将根据需要随时为大家提供协助。请参阅英国留学服务网。
七、疫情会影响我办理领事证件吗?
疫情不影响领事服务热情。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在疫情发生后一直保持正常对外办公,还适时推出护照“可办全球”、扩大证照回邮服务范围、零钱兑换等五项便民举措(链接)。同时从保护来馆办证人员身体健康考虑,大使馆坚持每日对办证大厅进行消毒和卫生清扫,对来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欢迎广大中国公民通过中国公民证件服务咨询专线(020-76367737)或证件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对我馆领事证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本文前半部分内容为英国房产周刊原创,后半部分转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官网,版权所有。图片转自网络。微信转发,必须标明出处:英国房产周刊。文中内容仅为行业资讯,实际投资请遵循专业法律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