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力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力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重大项目是全年稳投资、稳发展的“压舱石”。上月底,开发区7个超亿元项目集中开工,3个大项目集中“云签约”,1至4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开发区是海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肩负着海门区“半壁江山”的重任。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按照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在抓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209名机关工作人员挺到企业、项目一线,积极应对疫情下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出现的新情况,下实招打通项目建设、经济运行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胜利”,用过硬成绩献礼建区三十年,向区委、区政府交出满意答卷。

用心服务 助力企业正常经营

疫情当下,华通联合(南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一度因产品销不出去而焦虑万分。“多亏了开发区的暖心贴心服务,使公司积压的产品在本地顺利找到了买家。”公司负责人说。

华通塑胶专业生产缠绕膜,受疫情影响,1000多吨缠绕膜积压在仓库,无法通过上海港外销。开发区挂钩联系领导干部了解情况后,主动当起了该企业的“销售员”,积极牵线搭桥,在本辖区内寻找下游企业,并将江苏世泰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赐宝新型薄板(江苏)有限公司等区内企业推介给华通塑胶。不久,华通塑胶的积压货物销售一空,而且大大节约了公司的物流成本。

疫情让开发区部分企业外销受阻。开发区主动作为,搭建平台,鼓励区内企业开拓本地市场,相互配套,打通内循环。目前已为富之岛家纺口罩、康馨环保可降解一次性快餐盒等企业产品打开海门市场,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销售。

开发区工业企业多,仅规上工业企业就有271家。疫情让企业遭遇困境,尤其是产品、原材料的运输等。开发区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及时将企业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设立服务大厅、配备服务专员,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办理货运车辆报备手续,第一时间成立货车闭环专班,平均每天闭环接送货运车辆200多辆。

开发区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为零星货物搭建物流通道。“我们的货物能够及时运送,是开发区的‘工业物流群’帮了大忙。”三鑫电子负责人说。4月25日,三鑫电子公司价值2万元的产品要运送至常州,如果单独请一辆物流车辆,运输费用太高,不及时送货又可能会失去客户。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开发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建立的“工业物流群”,联系到一辆正要去常州的没有装载满的物流车,这不仅减少了三鑫电子的运输费,还增加了物流车的收入。获悉冠东模塑科技厢式卡车空车去上海装货,开发区将信息发布在“工业物流群”中,有零星货物去上海的企业很快主动与其对接。“我们通过‘工业物流群’解决零星货物运输问题,平均每天有5单以上。”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樊丽红说。

有的企业需要专业人员上门做核酸,自己联系成本高,开发区主动与中科基因协商,由开发区每日汇总需上门核酸企业的名单,中科基因每日派出两辆车,分别到工地和工业企业上门服务,上门服务费用从原先每家500元降至200元。4月25日至今,已为20多家企业和工地上门检测核酸。

创新手段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不减

新中联供应链管理项目通过“云”签约,落户开发区,该项目由新加坡新中联集团投资,总投资额超过2亿美元。

今年以来,开发区找准“高技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细分领域,一着不让抓好招商引资。受疫情影响,线下客商洽谈考察按下了“暂停键”。开发区积极探索疫情下招商引资新手段、新路径,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断线。第一时间制订“百人千企”责任清单,逐一梳理成熟的项目信息,积极主动实施在线“云”招商,采用“云拜访”“云洽谈”“云签约”,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改“见面签”为“在线签”“邮寄签”。今年以来,开发区通过“云招商”,“飞落”3个重特大内资项目、2个重特大外资项目、7个科创项目,为开发区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备好料。

项目招得进,更需建得快。今年以来,开发区创新项目审批服务机制,率先推出了开发区区域评估成果为企业共享应用,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加快项目早办理、早落地、早开工。南通普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是第一批受益者,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比自己办理环评节约了三分之二时间。同时,开发区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实现项目审批极限提速。今年以来,开发区克服疫情影响,主动对接项目,超前服务,破解项目开工前的用电、用水等问题,在做好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的同时,全力推进成熟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最近,开发区纳琳科高功能纳米材料项目、金益成精密机械项目等4个超5亿元大项目和3个超亿元的科创项目顺利开工。

能快则快 奋力冲刺“双过半”

当前已经进入冲刺“双过半”的关键时期,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区一季度重点工作点评会议精神,千方百计将疫情损失夺回来,将延误时间补回来,政企联手,合力冲刺“双过半”。

“二季度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超50亿元项目2个,签约超亿美元项目4个,到账外资8000万美元。”开发区招商局负责人说。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前奏曲,开发区抓牢后疫情时代上海、苏南企业外迁契机,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6个招商分局重点落实、机关全员招商压力传导的考核机制,推动领导招商、专业招商、全员招商深度融合,并每周进行招商会审、公布招商“龙虎榜”,推进成熟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同时,开发区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提升项目承载力。重点推进謇公湖科教城核心区建设,推进北斗数字产业园、筑梦之星总部孵化基地等签约落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突出跨江协同发展,开工建设胜宏科技等重大项目,加快昆山模具产业园、科沃斯等项目落地。

“攻克瓶颈制约,‘快’字当头推进项目建设。”开发区项目办负责人说。开发区对二季度拟开工的项目逐一梳理,成立专班突破能耗、用地等制约瓶颈,重点推进胜宏科技、康佳科技园项目审图、施工队伍确定,确保5月份开工建设;纳琳科、金益成、博浩信息、金利轩等项目6月底达到认定条件;二季度确保新开工超5亿元项目7个,其中超100亿元项目1个。启动建设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与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二季度引培科创项目15个,申报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研究出台项目质量管理考评机制,二季度完成竣工、达产项目各2个,完成200亩土地盘活。

“服务企业再深化,打造服务企业枢纽。”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说。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线下线上诉求扎口服务职能,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受理、处理、督查、反馈。并将每日收集的企业问题诉求进行汇总、形成简报、挂单处理。继续深化全员挂钩联系企业抓防疫保运行。开通公众号“企业服务”“平台公寓”“招商引资”板块,在线受理企业诉求,集成厂房载体、人才公寓“热力地图”,全方位招商推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海门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上一篇新闻

科沃斯股东清仓式减持,套现逾33亿元

下一篇新闻

中国小家电20年:从骑着自行车卖向海外,到境外营收涨1307.07%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