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狮城DNA | 新城里的旧貌——如切与慢时光

在新加坡东海岸附近,有一片区域仿佛被时光遗落。与市区内高耸入云的钢铁森林不同,这里散落着不少低矮的马六甲式建筑。迷人的街道罗列著各式小店,色彩斑斓的店铺外墙透出别样风情。

这就是加东(Katong)。

(视频来源:VisitSingapore)

01 加东旧事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百余年前,新加坡整片东海岸都被茂密的椰林覆蓋。1820年,加东的一片土地被英国殖民军官的亲属买下,开辟椰园和棉花种植地。由于临近海岸,气候适宜,加东的椰园成了炙手可热的地段。

(图片来源:Blogger)

1877年,一位叫周如切(Chew Joo Chiat)的华人将妻子和儿子留在福建老家,自己远赴南洋投靠在新加坡谋生的哥哥。20世纪初,周如切用多年累积的财富从一个阿拉伯商人手中买下加东的一大片土地,热火朝天的经营起椰林和槟榔种植,在当地小有名气,人称“加东王”。

后来,随着新加坡市区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空间一再被压缩。富裕的城市居民便选择到加东度过周末,还沿着海岸线盖起了海滨别墅。周如切见此商机,立刻顺风而上,把手中的种植地划分出小块地皮,修建住宅和排屋,出售给新涌入的居民。

(图片来源:CITIZEN ADVENTURES)

人口流动和聚集加速商业的发展。就这样,临近加东的芽笼(Geylang)逐渐发展成为新加坡东部的商贸中心,带动周边的地价也一起飞涨。1917年,殖民地政府以修建公路、发展商业区为由,收回了周如切的土地所有权。

周如切的孙子曾在1948年10月8日的《海峡时报》发表文章,回忆祖父与加东的这段往事。文中提到,周如切在收购东海岸椰林之后,便开始自费修建道路。这些原属于私有土地的小路,他却完全开放给附近的居民和商贩使用,大大方便了区域交通。

被收购后没多久,殖民政府就将“同盟庄园路”(Confederate Estate Road)改名为“如切路”(Joo Chiat Road),以纪念周如切为加东留下的宝贵财富。此外,如切巷、如切道、如切坊、如切台、如切径等名称散落四周,无一不在诉说那一辈土生华人对新加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图片来源:SGPropertyTimes)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为兴建组屋填海造陆。1966年东海岸填海工程的第一阶段开启,每天有2万立方米的砂石被运入海中,直到1985年才正式完工。这项耗资超过6亿新币的工程为东海岸增加了1525公顷的土地。

这样一来,原本迎接第一道海风的如切一带,被更多的高楼大厦、政府组屋、购物中心慢慢包围。旧时喧哗的旧市场、旧商店也在新旧交替中,被人渐渐遗忘。

02 如切风情

(图片来源:Travel Instinct)

时过境迁,一转眼来到2011年2月。新加坡国家遗产局将如切一带设立为新加坡第一个历史遗产区(Heritage Town)。往日的椰子种植园早已不在,但土生华人留下的生活痕迹却保存完好。

(图片来源:SilverKris)

如今的加东,或者说如切一带,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小众景点聚集地。一眼望去,浪漫又复古的房屋建筑令人眼前一亮。彩色的双层店屋,以及具有华丽外墙、精致图案和瓷砖的排屋,让这个地区独具特色。娘惹风情的小饰品、工艺品、服装店更为此添色不少。

(图片来源:Klook Travel)

我们此前介绍过的“加东叻沙”(Katong Laksa)便是这片区域的首张名片——狮城美味 | 生前必尝的新加坡美食。海鱼、虾米、蒜蓉、葱、南姜、香茅、红葱头、辣椒、叻沙叶、巴拉盏、罗望子、亚参果片,十几种配料一样都不能少,再加上浓郁的椰浆和画龙点睛的咖喱叶,说是一口入魂绝不为过。

(图片来源:toutiaosg.com)

除了地道的娘惹美食,小众前卫的咖啡店和老式咖啡厅都能在这里寻见。酒足饭饱,可以在满载历史印记的街道间随意逛逛。The Intan和欧亚人文化馆 (Eurasian Heritage Centre)两座博物馆分别展示了土生华人和欧亚裔社群的独特文化,是了解如切历史的不二之选。

(图片来源:xinjiapo.news)

常有人在游记中描述,如切的时间走得很慢,仿佛有一道结界将其和外部世界分隔开。说不定在某个不知名的转角,就能遇见旧时光留下惊喜。

上一篇新闻

Amazing Hokkaido推出便当美食啦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阻断延期1个月,只准1人出门,按身份证号码分配买菜时段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