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苏州工业园区,如今已经成长为苏州最发达、最现代、最有希望的新区,也是苏州房价最高的地方,更是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期位于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名。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也许你想不到,对于这样一个NB的项目,青岛当年也是其中极具竞争力的候选城市之一,只是最终没有选择青岛。


一、背景


1.1 中方背景


1978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新加坡,对新加坡在建国13年内取得的经济成果与城市面貌表示赞叹和赞扬。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向邓小平介绍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程、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吸引外资的举措,认为中国可以比新加坡做得更好。


1979年,中国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经济。其中的一项措施,是不断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能带来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还能增加就业和外汇收入,提升其竟争力。80年代起,中国先后设立了一批经济特区和工业技术开发区。


1990年4月,中国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正式启动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提到:“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1.2 新方背景


1973年,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新加坡亦深受影响。1979年,新加坡在经济复苏后,便着手拓展外部经济空间,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劳工成本上升并土地资源短缺,对新加坡的经济竞争力构成挑战,新加坡政府于是着手调整经济结构,重新规划产业布局,从単一的制造业经济逐渐转向多元经济,并且走上区域化经济发展之路。


当时,世界经济已迈入全球化的加速阶段,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诸多亚太地区国家,开始对外开放并扩大外贸,利用外商投资推动国内经济增长,新加坡调整经济结构怡逢其时。


区域工业园区计划,是新加坡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构成。在区域内新兴市场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可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初级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同时开发工业地产,输出高品质的二级生产要素、工业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


1989年,新加坡在印尼巴淡一毫启动的试点项目大获成功,新加坡政府深受鼓舞,认为同样模式可在亚太其它地区复制推广。1990年,中新两国正式建交,双边关系深化发展,为建立互利共赢的中新合作关系以及开展两国首批合作项目,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1991年,中东海湾战争的爆发对新加坡来说,是个巨大的震撼,新加坡和科威特一样都是小国,为避免重蹈科威特之覆辙,避免国内产业因战争而全军覆灭,新加坡需要在海外建设一个类似裕廊工业园的产业基地。


中新两国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候选城市


1990年,李光耀辞去新加坡总理职务,但依然留任内阁资政,维持影响力。在中国建设工业园区的事宜从始到终都是李光耀促成的。


从1992年到1994年2月协议签署前是项目选址期,期间李光耀曾到访过北京、上海和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 来自秃发奇想)


北京是首都,而此时中国正开始以举国之力开发上海浦东,因此那时除去拜访中南海和借道虹桥国际机场外,从政治意义和土地价格上讲,新加坡应该是没什么机会落户京沪两地的。


新加坡人大多是福建、广东人的后裔,宗亲血缘关系比较复杂,熟人网络会影响正常的商业决策和政府治理,所以李光耀从一开始就明确排除了闽、粤二省。


这样一来,候选人名单里只剩下苏南的苏州、无锡,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再加上浙江的杭州、宁波了


下面看看这7个城市在当年的优劣势:


既然这个项目是92南巡之后才正式启动考察的,那么分析时所用的数据应该是上一年度的。让我们看一下这7座城市在1991年时的状况。


首先是人口。在今天,人口意味着市场规模;但在27年前的户籍管制时代,人口则代表着本地劳动力的丰裕程度。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 来自秃发奇想)


人口上来说,青岛、烟台占据优势,苏州位居中游。


其次,是GDP。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 来自秃发奇想)


从经济总量上看:苏州在当年已领先杭州、青岛,但青岛是超过宁波的。两轮过后,估计威海首先被淘汰。


再看下其他影响因素: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 来自秃发奇想)


从行政级别和政策权限上看,以上七个城市中苏州、无锡最低,均为普通的地级市;而青岛、宁波级别最高,不仅都属于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更是享受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而杭州是在1994年才成为副省级城市的。


新加坡是一个国际港口城市,投资中国时肯定会首选海港。从这点来看,苏州、无锡明显处于弱势,照理应该会依次选择青岛、宁波、烟台。


新加坡又是个非常重视精英教育、注重文凭的国家。在当年的这几个城市中,拥有全国重点大学的只有杭州和青岛


最后看一下机场的情况——这也是李光耀1992年进入苏州火车站贵宾厅后又折返回来追问的问题。


宁波栎社机场是浙江省内第一座民用机场,199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但也直到1992年7月才有香港直达航班。青岛流亭机场80年代已有香港定期包机航线。杭州笕桥机场倒是曾为尼克松到访而突击扩建过,不过一直到2000年底搬场到萧山之前仍是个空军和民航混用的机场。苏州最尴尬,至今都没有一个在市域范围内的机场。


综上,似乎只有青岛在全部小项的比较中名列前茅,总得分最高,理应是投资的首选地了


三、苏州入选


1992-1993年李光耀访问苏州期间,苏州市长章新胜一直陪同。章新胜操一口流利的英语,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章新胜英语专业毕业、做过外办翻译、也赴美留过学;更巧的是,他还曾一度担任由新加坡老一辈企业家陶欣伯所投资的南京金陵饭店的党委书记。


自1992年之后,李光耀曾先后九次到访苏州,作为当时江苏省党政一把手的陈焕友前六次都一直陪同。陈焕友是1989年担任江苏省长的,1993年9月又升任省委书记,直至2000年退居省人大主任。


据说李光耀首次苏州之行只有短短的六个小时,又是临时决定的,但时任江苏省长的陈焕友从无锡硕放机场就一路陪同。陈焕友让省外办特地从上海租了一辆加长的奔驰轿车,用于接待李光耀一行,既减轻客人的旅途疲劳,也为陈焕友和李光耀边看边谈提供便利。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李光耀夫妇参观苏州园林,左三为陈焕友


1992年11月,陈焕友派时任苏州市市长的章新胜和其他几位同志出访新加坡,此后陆续派了几批专家组去新方考察,新加坡方面也先后派了几批专家来苏州考察,为双方合作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除了省市领导的亲力亲为,江苏省对苏州市一以贯之的支持态度也起了作用。


青岛、宁波都是计划单列市,财政是直接上缴中央的,因而山东、浙江的省政府或许不会像江苏一样倾全省之力支持苏州。因此,江苏一开始就明确了仅苏州一地参与招商竞争的战略,而山东却推荐了青岛、烟台、威海等多个城市,浙江推荐了杭州、宁波,这反而让投资者更加迷茫。


另一方面,苏州紧邻上海,背靠江苏富庶之地,这也是苏州的优势。


也是在这些因素影响之下,李光耀去北京征求中央领导意见时,中央领导曾说:“关于中新合作项目放在哪里,我作为中央领导人不便明确讲,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如果你征求我的意见,作为个人看法,我认为放在江苏苏州好。因为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比较高,中国历史上的状元、举人出在那里的比较多,而且苏州靠上海近,交通方便。”


1993年10月份,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和省长的陈焕友作为团长率领中方代表团赴新加坡进行为期10天的会谈,关于工业园区在苏州的优惠政策、规划、建设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就这样,中新工业园区最终定址在苏州。1994年2月26日,中新双方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借鉴新加坡经验,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中新双方签约照片


后来研究人员在评论这一事件时,均指出陈焕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经济大省的主要领导,陈焕友更有条件向上与中央直接沟通、向下部署苏州官员、同时统一省内各部门的思想,他的直接参与、亲力亲为对中新工业园区落户苏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


1994年3月1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省级机关领导干部大会,在职和离退休的副厅(局)级以上干部3000多人参加大会。陈焕友在会上强调: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是我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外开放的战略性举措,是我省当前改革开放的头等大事,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全省动员,统一认识,齐心协力,争取成功。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5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当时新加坡全国GDP为500亿美元,而投资苏州工业园这单一项目的总投金额就高达200亿美元。


建设伊始,陈焕友带领省里20多位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去苏州现场办公,保证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质量和进度。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做到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建地下、后建地上”。道路规划方面,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两侧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去工业区和商业区的人流、车流自然分开,互不干扰;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做到了污水100%截流;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做到“九通一平”……


苏州工业园区创立之初,就编制了高标准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建立一系列的刚性约束机制来保证规划实施始终如一,实现“一张规划图,管了二十年”,保证了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这两张图上面是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前的手绘规划图,下面是现在苏州工业园区实景图,可以发现与当年规划高度吻合。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苏州工业园区一经建设,其发展速度就如脱缰之马。开建2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30%以上,2003年园区经济总量达到了开发之初苏州全市的水平,等于10年再造一个新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特色产业,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亿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四年第一。


下表是2019年全国经开区排名: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借助于此,苏州GDP也把青岛、宁波等城市落在了后面: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五、中德生态园


苏州工业园动工17年之后的2011年12月6日,中德生态园在青岛市黄岛区北部举行奠基仪式,算是圆了青岛中外合资工业园区的梦。


可“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中德生态园定位于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已远非当年。


现如今,中德生态园已开工近9年,不要说像苏州工业园那样10年再造一个新苏州,就是在青岛诸多新区、园区中也不算亮眼,直让人感叹:“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名须趁早,努力不白费”!


参考文章:

钱亦奇,《新加坡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苏州?》,秃发奇想

陈焕友,《陈焕友话江苏》第一、二卷(1998,2008),中共党史出版社

W,《苏州的新加坡之城》,港口论坛


本文发自微信公众号:青城山说,专写山东城市发展和楼市分析


当年,中新工业园区为什么选择了苏州,而没有选择青岛?


上一篇新闻

DOTA2小小趣事:NB励志要成为最专业的电竞俱乐部

下一篇新闻

2018年CJ热点抢先看:BlockGame区块链游戏或成风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