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张勇:50岁身价190亿美元,我们吃出个新加坡首富
作者:烤肉
有这么一种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他们或崛起于没落的家族,或发迹于贫困的村庄,或借势于时代的潮流,最后都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海底捞的张勇就是其中一位。
黄志祥与黄志达兄弟
截止2018年,黄志祥与黄志达兄弟已经盘踞在新加坡首富的位子上近十年,把两位地产大佬从这个位子“拉下来”的是来自四川的、大名鼎鼎的海底捞火锅创始人张勇及其妻子舒萍。
坊间有人打趣说,开餐饮的“夫妻店”打败了做地产的“兄弟连”。
黄家的祖籍是福建莆田,黄氏兄弟的父亲黄廷方就曾经是新加坡富豪榜的“常客”,而且是“榜一”。
2019年,张勇夫妇以138亿美元“登顶”《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黄氏兄弟位居第二,2020年,张勇夫妇财富又增加52亿美元,高达190亿美元,再次拿下“新加坡首富”。
当然,张勇夫妇能登上该榜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从四川人变成了“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富豪榜上多了一位,那自然中国富豪榜上便少了一位千亿级富豪,如果非要在中国富豪榜上“比划”一下,张勇夫妇的名次要在10名开外。
不可否认,张勇的海底捞成了餐饮界的创富神话,当我们再回望这位中国四川老乡的发家史或许能多少发现,他成功的偶然与必然。
1
不管你承不承认,儿时的成长环境与性格培养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四川简阳,这个被称为成都“菜园子”的县级市便是张勇的家乡,他出生的那年,父母还蜗居在一个大杂院里,大杂院挤了5户人家,张勇从小就需要与各类人打交道。
张勇的父亲是当地一家农机厂的厨子,母亲是当地一家小学的老师,明白人都清楚这称不上什么显赫家庭,但是父母职业对家庭的渗入就让小张勇又多了一份可能性。
例如,他的每一顿饭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有这么一位厨子父亲,也总能把普通的饭菜“化腐朽为神奇”。
作为教师的母亲给家里订阅了《少年报》与很多儿童读物,再加上一台收音机,张勇的童年世界就被无限放大,书里最远的地方,收音机里最美的风景,他凭借想象也都“去过”“看过”。
日复一日,时间久了,就自然比那些整天玩泥巴、下河捉鱼的孩子见识广。
大杂院里也算是“卧虎藏龙”,当然是相对而言,甚至在这里还遇到了除父母外的第一位“贵人”——一家国营旅店的经理。
这位经理算得上是这座院子里最有钱有地位的人,动辄桌子一支,盘子一摆,小酒一开,就着花生米便能自娱自乐一下午。
也算读过几本“少儿闲书”的张勇就是这位旅店经理得“陪聊”,一来二去这位经理发现这个小家伙虽然调皮捣蛋,但却不令人生厌,而且很让人喜欢,后来出差都偶尔带着小张勇去开开眼界。
小孩子能开得了什么眼界,无非是多个玩耍的乐趣罢了,但就是这样的经历让他长大成人后会考虑怎么对待别人,怎么做别人的“贵人”。
2
爱读书,善于思考并不等于学习好,或者说不能简单用考试成绩丈量一个人的潜力。
从小学到初中,张勇的成绩就是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或许是父母冥冥之中感觉自己的孩子不是吃“墨水”这口饭的材料,便“断送”了他读高中的前程,这件事张勇成了大老板之后还是耿耿于怀。
高中去不了,那就只能去“包分配”的简阳空分技校,学的手艺也算是热门——电焊。
叛逆期的张勇在学校“游手好闲”,放着专业不学,倒是看起了杂七杂八的地摊书,每到考试都是“走同学的关系”才得以通过,毕业证能拿下来已经是谢天谢地。
1988年,18岁的张勇按部就班的的毕业,按部就班的分配工作,自此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四川国营拖拉机厂焊工”,与他父亲成了同事,一个炒菜,一个拿焊把,总之都是与铁具、火苗打交道。
由于技校学的本事不扎实,本来要焊接在一起的活他能给戳个大窟窿,也许自知技艺不精,便东瞅瞅西逛逛,晚来早归,又过起浑浑噩噩的日子,唯一的爱好依旧没变,读书看报听戏匣子。
可能感觉简阳太小,后来开始利用假期“周游列省”,谁也不知道这个已经20岁出头的小伙子脑袋里想的是什么。
大杂院里除那位旅店经理外,后来又出了位名人,大家都叫她詹婆婆,詹婆婆与丈夫是卖祖传熏鹅的个体户,没用几年时间便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成了万元户,詹婆婆变成“富婆婆”。
张勇嘴里啃着詹婆婆卖剩下送给他的熏鹅架,瞅了瞅手里刚发的90块钱工资,他一算,要挣到1万元,不吃不喝还需要近10年,鹅肉顿时就不香了。
做了6年“半吊子”焊工,张勇才发现“隔壁大妈”才是自己的榜样,更准确地说,詹婆婆家的财富才是他这些年苦苦寻觅,梦寐以求的东西。
张勇终于一脚踹开了青春无畏的大门,开始如痴似狂般地寻找通往“万元户”的路。
3
守着父亲这位“老厨师”,詹婆婆这位“熏鹅人”,他竟没想到从餐饮入手,这可能就是俗话说得“灯下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张勇决定去60公里外的成都碰碰运气。
可他万万想不到,一上来就会遭到社会一连串的无情“毒打”。
在成都大街上晃晃悠悠的张勇挤进前方咋咋呼呼的人堆,一群同样像是懒散青年的人围绕着一台扑克机在“押大小”,有人一局下来就能挣他一个月的工资,他两眼开始放光,似乎看到了大把的钞票从扑克机上飞进自己的衣兜。
扑克机当时是管制产品,公开渠道买不到,但是既然别人能买到,就说明肯定有销售渠道。
他开始翻报纸,终于在报纸夹缝里找到一条他想要的广告信息,顺着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扑克机商贩。
见面后,商贩开口要价6000元一台,差点惊掉张勇的下巴,这几年自己辛辛苦苦才攒了2000元,面对如此高价有点打退堂鼓。
商贩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了张勇这个小年轻的心思,便说:“小伙子,我看你将来一定能成大事,这样吧,5 000卖给你。”
张勇一盘算,做得好的话半年就能回本,毕竟要做个“能成大事的人”:“你等着,我回去取钱。”
翻出自己所有家底,又说服父母出资1600,还差1400元,又邀请中学同学入伙“干大事”,筹来600元“风险投资”,剩下的800元实在是不知道在哪里凑了。
一阵扑鼻的熏鹅香味迎面而来,张勇定了定神跑到詹婆婆面前:“詹婆婆,我要做生意,差一点钱,能不能借我?”
詹婆婆简单问过之后便拿出800元塞到张勇手里,张勇激动地手舞足蹈,后来詹婆婆也说不清为什么帮助这个毛头小子,可能是多年的邻里之情,也可能是800元对她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大钱,但对张勇来说却是一种莫名的“信任”,这种信任在他以后的创业生涯中得到延续与继承。
然而,这门生意还没开始就结束在给商贩送钱的途中。
张勇与那位借给他600元钱的同学怀揣着5000元创始资金坐上了去成都的长途汽车。
在这趟圆梦的车上,张勇遇到了一位“可怜巴巴的土豪”,这个人手腕上带着一块自称价值2400元的“金表”,可惜此人妻子生病,愿以一半的价格卖表换取住院费。
张勇与同学只见此表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制作也是很精美,两人一琢磨,花1200元买下此表,然后2400再卖出去,5000就变6200了,是门好买卖。
张勇当即表示要买下此表,还像模像样地验了验货(用牙咬了咬,发现咬不动),便轻率地判断此表不假。
当他们掏出5000块钱点出1200元跟那位“金表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车上的人开始起哄,年纪轻轻这么多钱,两人开始提防起来,怕被抢劫,匆匆半路下车。
长途车司机一脚油门,车轮卷起尘土,扬长而去。
张勇二人才意识到被骗,3800块钱已经买不起扑克机!
可惜为时已晚,四只脚怎么可能追得上四个轮子!
后来回忆此事,张勇倒是有些感激那位“金表哥”,不然,赌场上可能多了一位叠码仔,商场上则少了一位企业家。
4
人都是在走过很多弯路之后才找到正途的,迎接张勇的还有更多的挑战。
眼看做扑克机的生意不成,他又琢磨另谋出路。
开始盯上了同样受到严格管控的“油票”,从公家车司机手中收油票,然后高价卖给私家车司机,做个中间商挣差价。
当一天他高高的举起“收油票”的牌子,被一位路过的司机啐了一脸唾沫星子之后,他再也没出现在那个路口。
几次失败经历,张勇也意识到自己是在“投机”,不像是真正的做生意,他躁动的心,天天想着一夜暴富的脑袋才算安静下来。
榜样就在身边,“金矿”就在门前,为何不像詹婆婆那样脚踏实地地做起,餐饮又何尝不是一门好生意。
“火锅之神”终于眷顾了这位22岁的年轻人。
张勇把成都很流行的一种小火锅搬到了简阳,他花180元的月租金租下一个10多平的街边店,弄来一套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就开始营业,店名也起的很接地气——“小辣椒火锅”。
人只要选对路,再加上勤奋一些,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
施永宏
一边研究火锅底料,一边研究怎么管理这家小店,怎么进货,怎么算账……也雇不起员工,除了爸妈来帮帮忙还有一位“义工”——张勇在技校时的同班同学、铁杆好友施永宏。
施永宏比起曾经跟张勇一起买“金表”的同学才更像“风险投资家”,他每天晚上下班后就来帮张勇打理火锅店,忙前忙后,比自己的店都上心,也不图回报,就觉得这位好哥们值得他为此付出,就是这样一份纯真的初心,让他后来有机会同张勇一样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半年之后,张勇也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万元,而且把整条街都带火了,这条街几个月后都快成了“火锅城”,火锅店一家挨着一家。
更令张勇想不到的是这次创业是“双喜临门”,还遇到一位叫舒萍的姑娘,俩人谈起了“你侬我侬”的恋爱,多年之后,这位姑娘成了张勇的妻子。
小辣椒有了“准老板娘”之后由于男老板疏于打理走到尽头,关门歇业。
挣得钱也都“葬送”给爱情,半年之后,当张勇决定重操旧业时,兜比脸都干净。
5
如果仅仅因为没有钱就阻止一个人前进的路,那多数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张勇为东山再起却身无分文苦恼过,但是后来他一想,他还有最宝贵的、可以让他翻身的“牌”:女友舒萍、好友施永宏、好友施永宏的女友李海燕。
这就是海底捞的“四大金刚”。
张勇把他们三人召集到一块,决定合伙创业,其他三人共出资8000元,张勇出资0元,股份平分,每人25%,这看似既不公平又不合理的出资划分竟然全票通过了。
这就是“四大金刚头目”的本事,如果创始人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合伙人刚开始就计较得失,打自己的小算盘,那以后的路肯定走不长。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张勇是具备领袖气质的,前几次虽然创业失败,但都能拉上伙伴或者“投资人”冲锋陷阵,再就是开火锅店这件事上,他具备完整的创业经验,而且是成功的,其他三位合伙人对此是心知肚明,再就是他们性格互补,三位合伙人执行力强,不会过多干预张勇的决策。
1994年,24岁的张勇在简阳县城开了第一家火锅店,取名麻将术语“海底捞”。
8000块钱的初始资金并不富裕,这就逼着张勇不能选择一楼的临街房,他只好把海底捞开到租金更便宜的二楼。
定制4张火锅桌,简单做个装修,四个人各司其职,选了个黄道吉日就开始营业了。
创业很辛苦,也很快活,尤其是看到大把大把的钞票进了海底捞的钱柜。
没多久,街上很多火锅店被海底捞“干趴”,纷纷倒闭,一家从隔壁火锅店来的小姑娘杨利娟加入海底捞,成为一名服务员。
杨利娟在张勇的带领下进步很快,怯生生的姑娘每半年一升级,一直做到大堂经理。
1998年,海底捞在简阳开了第二家店,鉴于杨利娟的能力突出,张勇委任她为老店的店长。
1999年,一位西安的加盟商找上门,张勇合计后在西安开了第一家加盟店,没想到这家店从营业那天起就“半死不活”,持续亏损。
张勇只好把这家店面收了过来,杨利娟临危受命,成为海底捞西安店“主政一方的大员”,没别的招,就是海底捞的杀手锏:服务至上。
期间,杨利娟成功化解过顾客带几十号人要“砸店”的危机,并通过一系列让人赞不绝口的服务让该店扭亏为盈。
杨利娟的成长让张勇喜出望外,他意识到只有培养更多的“杨利娟”,海底捞才能做大做强,他的思维已经从一个火锅店的老板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转变,开始进行管理制度的建设。
“师徒制”应运而生,师徒利益环环相扣的正向循环,避免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怪圈,从此海底捞以西安为起点开始全国连锁扩张,进河南,进北京,进上海,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6
管理上是“师徒”,对顾客靠“服务”,扩张上做直营,可有一个问题令张勇思考良久,那就是怎么处理与其他三位合伙人的关系。
他已经深刻意识到,随着海底捞的发展,三位合伙人已经不太适合呆在海底捞。
2004年,张勇开始“杯酒释兵权”,把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请走”,3年后,他又把当初赴汤蹈火跟他一起创业的施永宏请出海底捞。
施永宏夫妇手持海底捞50%的股份,这当然不能让张勇放心,也不知张勇使了什么“法术”,竟然让他们乖乖地交出18%的股份,而且是以原始出资额的价钱就收了回来,相当于白给。
此后,张勇以68%的股份占比成为海底捞的控股股东,海底捞才真正意义上姓了“张”。
与最初创立公司时,张勇0元出资占股25%一样,好像怎么都说不过去,但是施永宏没怎么“反抗”就“缴械”了,究竟是大度还是性格使然,亦或是张勇有“帝王心术”给足了置换筹码,我们不得而知,但无疑这一系列举措,让海底捞轻装上阵,攻守分明,一路所向披靡。
2005年,海底捞在成都成立分公司颐海国际,专门投入了火锅底料生产线,供应海底捞火锅门店。
2007年成立蜀韵东方,为不同的连锁店面进行设计装修服务。
张勇为了自己不成为海底捞的瓶颈,也开始疯狂“充电”。
2010年,张勇向“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学习“阿米巴经营”,开始进行业务、组织架构调整:
让中后台的职能部门独立经营,成为一个利润中心,然后内部交易核算,形成裂变式增长。
他还成了长江商学院第十四期EMBA的学生,跟一众大佬学习商业理论与实战。
2010年,为了提升对员工的培养还创办海底捞大学,2011年创办蜀海供应链,把专门做火锅底料的颐海国际进行架构调整,为全行业服务,2016年7月,直接把颐海国际送到港交所上市。
2013年,海底捞首家海外门店新加坡克拉码头店正式营业,开启全球化扩张道路。
2015年还由海底捞的人力资源部招聘中心、员工培训中心孵化出微海咨询,专门对全国中小规模餐饮企业、连锁经营服务业提供招聘、培训及咨询服务。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海底捞成为了集食材、人力资源、门店装修、调料一体化、协作化运作的集团公司。
7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登录港交所,张勇夫妇的财富暴增,以5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居2018年胡润百富榜第34位,另外,人们注意到,张勇夫妇的国籍已经变成新加坡,还在新加坡斥巨资购置别墅。
这也就有了开篇说的,张勇夫妇的到来,让黄氏兄弟在新加坡首富的位子退了下来。
有人开始议论,张勇夫妇这样做目的何在,是忘本吗?
张勇说过,他是一个“资本家”。
所以我们必须用资本家的答案解释资本家的问题:利益至上。
我们知道,做餐饮,安全卫生是基本,这些年海底捞在网上良好的服务口碑侧面是安全卫生不达标引爆的公关危机。
饭菜中吃出塑料与苍蝇、筷子被检出大肠杆菌、2020年初菜品涨价,创始团队纷纷套现等事件也曾让海底捞多次登上热搜榜,但这不妨碍海底捞的股价屡创新高,张勇夫妇的钱包越来越鼓。
20多年的艰苦创业,张勇的“餐饮帝国”拔地而起,跟随他一路创业的施永宏夫妇以827.4亿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第33,职业经理人杨利娟的财富也已经高达125亿,登上了《2021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排在第7位。
这样的创富神话对张勇来说是选对了行业,做对了事,对跟随他的合伙人与经理人来说则是跟对了人,学会了坚持。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只要大家愿意继续吃海底捞,2021年的新加坡首富不出意外还是张勇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