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最受欢迎的糖果,为啥现在没人吃了?
光靠春节几天就能挣下30亿的糖果巨头徐福记。
今年过年,你家买了吗?
可近年来,徐福记经营每况愈下,甚至屡次传出要被雀巢抛弃的消息。
曾经的中国第一糖企,到底为什么会走到现在的地步?
1992年,台商徐氏四兄弟在东莞从事糖果贴牌加工出口的生意。
因为看准了中国内地巨大的糖果市场,1994年,四兄弟注册了 “徐福记”商标,出口转了内销。
还趁着春节一口气推出了30多种新年糖,“徐福记”和春节挂上了钩,也让它彻底打响了品牌。
1997年,徐福记销售额突破一亿,成为中国第一糖企。它还率先推出了“专柜式”散装糖果销售法,把多种糖品集中陈列,全部统一售价,成了中国糖点销售市场上的开先河者。
也让徐福记从1998年稳坐糖果大哥宝座15年。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一时间更是风头无量。
但一直在中国内地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徐福记的野心了,它把目光放在了海外。
可想要扩张海外,就要有能西方口味的产品,而徐福记当时的研发手段,显然够不上。
正巧这时,雀巢出现了。
2011年,徐福记发公告称,雀巢将会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份。随后,徐福记就从新加坡退了市。
但徐福记想要的扩张海外没做到,自己倒是接连摔跟头。
比如2012年春节前,徐福记被曝说,沙琪玛的配料中使用了明令禁止的抗氧化剂TBHQ和BHT,引得各地超市纷纷开始下架徐福记产品。
此外,随着健康饮食的风靡,高糖类食品持续走着下坡路。
徐福记因为被雀巢收购,被大众说是“洋品牌”就更不受欢迎了。
眼看要被市场抛弃,徐福记开始尝试转型做坚果,还请了当红明星合作代言。
为了追求品牌年轻化,它还和不少潮牌联名,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但现在年味越来越淡,春节时期的选择也越来越多,糖果已经不再是必需品,和春节紧密挂钩的徐福记,想要重获新生,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