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惊悚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今晚要聊一个睡不着的话题。

战地记者的烟瘾好像都挺大的。(据说,《私人战争》荣膺“抽烟镜头最多的一部电影”称号)

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

《私人战争》剧照,该片抽烟镜头非常多,受到一些控烟组织的指责

那时我在利比亚班加西所谓的“新闻中心”门口和几个freelance的摄影师一起抽烟聊天,借此交换新闻线索。

在战地记者这个行当里,freelance(自由记者)并不“自由”,他们可以说是“新闻食物链”里最底层的一群人,如果能在出发前跟某几个媒体签了供稿合同还算好,要不然就只能“靠天吃饭”,希冀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爆款。然而在2011年,全球纸媒都已没落,行之有年的媒体生态逐渐凋敝。

正在几个人讨论要不要明天包辆车去艾季达比耶碰碰运气时,临近地中海南岸的那条主干道上开过来两辆皮卡,车在我们面前停下,有位小哥向我介绍,“那是Marie Colvin。”我当时并不知道玛丽·科尔文是谁,只是被她独眼龙的造型有些惊到。

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

上图为玛丽·科尔文的肖像照,下图为电影里罗萨蒙德·派克饰演的科尔文

原来他们是问我们借打火机的,反正借着借着,一包万宝路和一只一次性打火机都给顺走了。这回看电影《私人战争》(A Private War)时,我稍微捋了一下时间线,那次与她的一面之缘大概就是她前往米苏拉塔之前。

我曾一度懊悔当年为何不脸皮厚点与科尔文合个影,在2012年她于叙利亚霍姆斯被炸身亡之后,我的那种沮丧之情更甚。

玛丽·凯瑟琳·科尔文,1956年出生,美国人,自1985年起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工作,著名的战地记者、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她的生平在其死后得到广泛宣传,中文世界里也不乏高水平的编译稿,在此就不赘述了。

我看这部电影时,有一种身为同行的亲切感。的确,身处在战场的战地记者,面临的后方催稿压力,有时会比前方的死亡威胁还要来得让人身心俱疲。当然,记者与编辑这样的欢喜冤家关系,但凡有截稿时间压力的人,都会会心一笑。

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太喜欢这部人物传记电影,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给玛丽·科尔文“封圣”,而又在需要还原到一个普通人时,显得矫揉造作。不过这反而激起了我想要了解这部电影创作背景的兴趣。

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

《私人战争》海报

根据相关新闻可知,《私人战争》改编自刊登于2012年美国《名利场》杂志上一篇名为“玛丽·科尔文的私人战争”(Marie Colvin’s Private War)的报道,一篇标准的美式传记、非虚构文学作品。想来当年我就看过,但印象不深。这回重新拜读,大概理解了电影叙事为何如此的原因,说穿了这是篇美式“知音体”文章,有种交替服下“鸡汤”“毒鸡汤”的感觉。

简言之,《私人战争》里塑造的玛丽·科尔文,是一个大家认为的玛丽·科尔文,而这是不是真实存在的玛丽·科尔文,用新闻行当里的一句老话来说,“采访对象说的话,你都需要打个问号。”

为何玛丽·科尔文会全世界到处跑,按照剧中台词来看,是因为她不想跟她母亲一样,在纽约当一个家庭妇女。那么为何她要当上战地记者,不是因为她想要报道战争本身,而是关注战争里的人,尤其是那些无辜卷入战火中的妇女儿童。

片中不断地提出一个问题:“战地记者到底有什么用?”也就是说战地记者报道一场战争的动机、目的、意义何在?其实这个问题,在自媒体时代,去掉“战地”二字,同样难以回答。我认识的几个freelance小哥,要么冲着钱,要么图出名,要么就是为了刺激,走上了这条道路。

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

电影还原了科尔文采访利比亚已故前领导人的那一幕,根据科尔文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她当着卡扎菲的面,谴责后者多年来的“不义之举”

而玛丽·科尔文当然不会如此,她的形象在电影里,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散发出圣洁的光芒,她的回答包括,“你的文章和照片会给历史留下第一手资料”,“需要让世人了解战争的残酷”,“唤醒人们的良知”,当然玛丽·科尔文也承认,战地记者无法改变战争走向。

华语世界的战地记者老前辈、新加坡老报人陈家昌在他的回忆录《越南,我在现场》一书里写到了许多前辈战地记者的往事,比如在金边时,当时的政府明确贴出了柬、越边境禁止通行的区域,却阻挡不了记者们冒险前往,因为危险的地方才是出新闻的地方。于是,他在书中记录了一个个死去记者的名字。

《私人战争》事实上,也起到了某种警示效果,比如玛丽·科尔文为何会在斯里兰卡被炸瞎左眼,某种程度上是她自找的,在交火地带,泰米尔猛虎组织的士兵叫她趴下,她却站了起来,大叫“我是美国人”,结果炮弹不管国籍,她就被炸趴下了。

还比如她的身亡,后方编辑已经多次表示,“你的文章已经足够好了,赶紧撤吧”,她仍然不满足,觉得自己还可以做点什么,去帮助霍姆斯的妇女儿童。结果死于空袭。

睡不着|《私人战争》:战地记者的职业意义是什么

《私人战争》的导演马修·海纳曼在片场

用陈家昌老先生的话来说,当个战地记者,光有热情是不行的。借用电影里的台词,“这世上存在着有经验的记者和有胆量的记者,就是不存在既有经验又有胆量的记者。”(There are old journalists and there are bold journalists. There are no old and bold journalists.)玛丽·科尔文编出来的这段英文绕口令不错,但她还是为情绪左右。

正如她的好友、采访搭档Paul所言,“你完全没有接受过战地培训,待在这里太危险了”,可是玛丽·科尔文仍然义无反顾。

《私人战争》至少让人们了解到了战地记者这行当的艰辛。而对于有志成为战地记者的后来者来说,这部电影同样也有一些启示——后方的编辑可能没有你了解前方的情况,但他们是真的担心你的安危,以及永远不要奋不顾身,三思而后行,同时祈祷自己足够幸运。

上一篇新闻

侃财丨抄底的大佬

下一篇新闻

2022开年第一盆冷水,浇到了谁身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