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左右国家乳业标准?中国乳协急忙出来救火辟谣
欧界报道:
众所周知因为过往的诸多公共食品卫生事件,关于蒙牛、伊利的口碑一向不是太好。"黑乳企"、"低标奶"等负面认知一直贴在这两个乳业金字塔巨头上。
近日一篇自媒体文章疯传,主要扒皮了蒙牛、伊利的6大罪状。这篇长达6500字的文章洋洋洒洒,控诉蒙牛伊利对消费者、对行业、对竞争对手、对奶农、对政府、对香港和内地的六种表现。文章现在虽然已经被原作者删除,但还是能在其他链接能搜到原文。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火速出来扑火。7月10日,中国乳企出面发表声明,称文章是"恶意杜撰"、"罔顾事实"、"用心险恶",直接否认了蒙牛、伊利有存在左右国家乳业标准指定的传闻。
《6大罪状》一文中,直指蒙牛伊利在2010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因为自身无法提高奶源的质量和技术,直接"控制"降低了国家对于奶源质量的检验标准。其中关于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对比起美国和欧盟,已经低到对"消费者、整个奶制品行业"造成真正损害。
另外一个更加挑动消费者神经的是,《6大罪状》中表示蒙牛、伊利居然对香港和内地的供奶标准搞双标。
2008年内地爆出影响极其恶劣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当时的蒙牛CEO姚同山为了保住香港市场,在香港的发布会上直称:"(蒙牛)在香港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比内地测产品更安全、质量更好"。后来在2019年,现任蒙牛CEO居然又再一次强调,"最好的产品在香港、新加坡市场"。
这种言论令无数的中国消费者愤怒,毕竟蒙牛和伊利自诩中国乳业骄傲,自诩"强壮中国人"。居然用次等奶源供应给最大的市场,这难道就是所谓的"骄傲"???
虽然很多普通读者并非乳制品行业的专业人士,究竟当时降低的蛋白质含量和增加的菌落总数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对国内的乳制品质量造成很大的损害,较难做出客观正确判断。但是对于《6大罪状》中描述的其他问题,其实只要大家不健忘,也能知道《6大罪状》并不(完全)是传谣。甚至很多问题,至今可以检索当年的新闻报道,得到证实。
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虽然当时是以三鹿的落马为最终结果,但是其实蒙牛和伊利也牵涉其中,同样检验出了三聚氰胺。
难道中国人就不配喝口安全奶、优质奶么?消费者也不傻,自然会用脚选票。
来源:线上采编,如涉及版权问题或者寻求报道,请及时联系欧界传媒网
o2ojie.com!
欧界生活|美好生活消费分享社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