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彭薇的作品非常完整,感觉和思路特别好。她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方式,比如引文的方式,把自己最隐秘的思考,对现实性的看法通过过去的文本引用摘抄出来,她甚至把过去的物质性用现在的自己的方式再现出来。她一直在思考传统绘画的问题,并用新的个人的方式——讽喻的方式、引文的方式、预计的方式、摘抄的方式等等重写传统绘画。可以说。彭薇是用一种书写的方式来重新思考绘画,也是用绘画的方式来思考传统绘画和当下的绘画。与此同时,彭薇也不失传统绘画特有的魅力,很美、很安静。在她的画面里呈现得非常完整,古典但不陈腐。

在今天,这样的画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水墨在今天到底应该怎么画?大家都讨论水墨的当代性,到底当代的概念是什么?关于当代。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当代》。一般讲,当代,就是紧紧抓住这个时代,是跟身处的时代紧密相关的。然而特别有意思的是,阿甘本认为当代人实际是不合时宜的人。所谓不合时宜,恰恰是跟当代保持距离,不是赶时髦,而是要脱离时代,跟时代保持距离,冷眼旁观,这是阿甘本对当代的一个定义。他这个概念实际是从本雅明那里的。本雅明有一个“浪荡子”概念,这个浪荡子指的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喧闹的巴黎街头,但是从来不被巴黎的生活所裹挟,一直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对于当代艺术来说,一种当代的是赶时髦、赶潮流……而有一种艺术恰恰是往回走的,我们未来的目标恰恰是起源,我们要回到真正起源的地方去。但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回到起源的那个地方去,怎么办?所以要把起源、过去即最初的那个点,跟现在来一个并置,起源和现在互相跳跃并置,过去不再是完全的过去,现在也不再是一个完全的现在,是过去包含现在,现在包含过去,这才是真正的当代性。我觉得彭薇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所以我把彭薇的作品看成是她的书写,用绘画的方式,把古画当中那些符号摘译出来,成为当下的感同身受的经验。文/汪民安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平沙落雁展览图 2017 宣纸水墨 60x38cmx9


关于彭薇苏州博物馆个展


看一个展览或作品,无非就是看三个距离: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文化的距离。时间上,彭薇的作品不仅是同中国古人的对话,也是同西方艺术的对话;在空间上,这个展览的策划布置非常巧妙,可以说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体现了“通幽”的精神;距离上,当然你我之间是有一个距离的,观众和作者之间又有一个距离,还有文化上的距离,但在彭薇的作品当中,除了视觉上的画风以外,她又通过传统的基本方式,收录了很多西方艺术大师的信件,这就又有一个距离。从表面上看,她的画同信件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在西方音乐当中,现代的非和谐音乐,表面上的音符和音符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各个都表现了自己的心声。彭薇的画也是这样,有她的心声,这些西方艺术家的信件也是代表他们的心声,这也是距离。彭薇的作品游离于新旧社会之间,中外之间。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无词歌 2015 宣纸水墨 24x147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艮岳遗峰锦屏烟合 2014 宣纸水墨 180x70cmx6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遥远的信件 2012-2017 数码打印绘画,木盒,丝带,玉别子,牛骨画轴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云水隔(局部) 2013 宣纸水墨 23x198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第一夜 2017 宣纸水墨 175x170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第二夜 2018 宣纸水墨 192.5x145cm


第二点,彭薇作品中临摹角色的互换也值得让人深究。从一个层面上来讲,我就是彭薇,因为当时的艺术家创作都有个特点——你就是芸芸众生,这其中的“我”也可能是他把自己定位在画作当中神殿上的灵物,或者是旅途当中的灵物,哪怕带有灵性的东西也可以作为我,其他的也都可以,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这是其一;另一个层面,艺术家的作品一旦完成,进入公共场合,作品就不光是属于艺术家的,它还属于所有的观众。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也就是我们大家,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入彭薇的画当中去欣赏。


许杰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好事成双 2011 绢 24x18x5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我就在这里之十 No.1 2019 麻纸水墨 38x36x68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我就在这里之十 No.2 2019 麻纸水墨 38x36x68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我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No.5 2016 宣纸水墨 30x72cm


彭薇《中国女性艺术》代表性艺术家


彭薇

知名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生于成都,现居北京,南开大学哲学硕士。 2000年彭薇以“遗石”系列为开端,先后创作了“绣履记”、“彩墨锦绣”、“脱壳绘画装置”、“彼时彼地”、“好事成双”、“遥远的信件”、“扇缘”等系列,涉及平面绘画,三维装置、录像、照片等多种形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以水墨为材质进行创作的代表。彭薇凭借扎实的传统功底、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段和独特的私人目光,将古代艺术资源与现在连接,并与西方资源对话,寻求过去与当下的平衡。

其先后在纽约、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多地举办个展,并参加了诸如北京双年展、成都双年展、“镜花水月——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德国)、瑞士Sigg Collection“山水——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私语”—希克收藏展,“水墨混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当代艺术”(澳大利亚)、“似重若輕”M+水墨藏品展等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举办的当代艺术大展。2014年“遥远的信件”系列入选新加坡美术馆“亚太地区当代杰出艺术家奖”。

其作品先后被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波斯顿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M+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苏州博物馆、瑞士Sigg Collection、法国DSL Collection等机构收藏。

上一篇新闻

《人民日报》专访他,作为国内虚拟现实大牛,获“2018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还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下一篇新闻

每日地产ozreal:南山集团宋氏家族1875万购入悉尼庄园豪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