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02日 星期日

留「留」094

自留地,◆實行農業合作化時,留給農民個人經營的小塊土地。產品歸個人所有。

周留,◆水牛的別名。○《初學記》卷二九引[晉][郭義恭]《廣志》:“周留,水牛。毛青股大,狀似豬。”○《太平御覽》卷九百引《鬱林异物志》:“周留牛,毛青,大腹,銳頭,青尾,其狀似豬。”

質留(质留),◆扣留作為人質。○《後漢書‧董卓傳》:“帝使[楊彪]與司空[張喜]等十餘人和[傕][汜],[汜]不從,遂質留公卿。”

止留,◆停留。○《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後國》:“止留戊己校尉城,遣人與[匈奴]南將軍相聞。”

遺留(遗留),◆1.謂以前的事物或現象繼續存在;留傳下來。○[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舊史遺文,略不盡舉”[唐][孔穎達]疏:“舊史已沒,策書遺留,故曰遺文。”○《西游記》第三十回:“我父王不是馬掙力戰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遺留的社稷。”○[駱賓基]《生與死》:“突然他發現身邊汽車輪所遺留的軌跡,他迅速地爬起來。”◆2.猶遺囑。○[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摺:“俺嫂嫂連夢交雜,水米不下,將亡化,只等孔目來家,有幾句遺留話。”○[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三摺:“我上天遠入地近也,有幾句遺留,聽我說與你。”參見“遺囑”。

選留(选留),◆經過挑選把其中一部分留下。○《解放日報》1984.6.26:“﹝交大﹞為學校未來的發展,選留和調進了一大批年輕有為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使教師隊伍的智力結構和年齡結構,都發生了有利教學和科研發展的顯著變化。”

小留,◆1.暫時挽留。○[晉][山濤]《啟事》:“祭酒[庾純],強正有學,亦堪取選。國學初建,[王][荀]已亡,[純]能其事,宜當小留,粗立其制。”◆2.暫時留止。○[唐][杜甫]《彭衙行》詩:“小留[同家窪],欲出[蘆子關]。”

相留,◆挽留。○《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兩人見是真仙來度他,不好相留。”○《紅樓夢》第九一回:“嚇的[寶玉]站起身來,往外忙走,[黛玉]也不敢相留。”

王留,◆[元][明]雜劇中泛用的人物名稱,猶“張三”、“李四”,一般屬於插科打諢角色。○[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一摺:“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實是村。”○[元][范康]《竹葉舟》第四摺:“看王留撇會科,聽沙三嘲會歌。”○[明][沈自徵]《簪花髻》:“引得那王留兒足力力緊地隨,逗得那胖姑兒氣吁吁聲喘息。”○[清][毛奇齡]《西河詩話》卷六:“[明][玉熙宮]承應有御前王留子雜劇。王留,見[元]曲,是善撒科,所云打牙諢匹者。或曰,[天啟]六年有鐘鼓司僉書[王朝進]綽號[王瘤子],善抹臉詼諧,如舊時優伶然。嘗在御前打匹[魏]監,以為笑樂。○[留子]即[瘤子]。”

王不留行,◆植物名。石竹科,一年生草本。葉對生,初夏開淡紅小花。中醫以其種子入藥。○《神農本草經》卷一:“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創,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痹內寒。久服輕身耐老,增壽。生山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王不留行》:“此物(王不留行)性走而不住,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吝嗇者常藉以示拒客之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儉嗇》:“[衛江州]在[尋陽],有知舊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餉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餉,便命駕。○[李弘範]聞之曰:‘家舅刻薄,乃復驅使草木。’”[明][袁宏道]《送醫者黃生謁東諸侯》詩:“橘老柑黃不奈何,飄然艇子出煙波。而今海上單方幾,王不留行一味多。”

手下留情,◆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指办事不要过分。○《三侠五义》第九三回:“只聽寳哧一聲,沙龍一刀砍在藍驍的馬蹬之上,沙龍道:‘俺手下留情,山賊你要明白。’”○鲍昌《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石留黃(石留黄),◆見“石硫黃”。

石留,◆1.見“石溜”。◆2.見“石榴”。◆3.樂府鼓吹曲,[漢]短簫鐃歌十八曲之一。○《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郭茂倩]題解引[南朝][陳][智匠]《古今樂錄》:“[漢]鼓吹鐃歌……十八曰《石留》。”

上留田,◆古地名。後亦為樂府曲名。○[晉][崔豹]《古今注‧音樂》:“[上留田],地名也。其地人有父母死,兄不字其孤弟者,鄰人為其弟作悲歌,以諷其兄,故曰《上留田》。”○[唐][李白]《上留田行》:“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前蜀][貫休]《相和歌辭‧上留田》:“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賊生,徒陟岡,淚崢嶸。”

三不留,◆俗稱蠶老結繭、人老去世、女大出嫁為三種不可挽回之事,叫做“三不留”。○[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摺:“[[王林]云]:‘哥,是那三不留?’[正末云]:‘蠶老不中留,人老不中留。[唱]呆老子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容留,◆容納;收留。○《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隨命侍者領去,棄之溝瀆。”○[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發各告示》:“如有前項奸棍,許即首報,以憑拿究。倘寺觀旅店容留,鄉地知而不舉,查出一體治罪,不貸。”○[清][夏燮]《中西紀事‧漏厄本末》:“通都大邑,往來客商,責成鋪店,如有容留食煙之人,照窩藏匪類治罪。”

强留,◆勉强别人留下。○朱秀海《乔家大院》第十六章:“商家之间有个规矩,学徒期满,若别家给的薪金比你高,你就不能强留人家,强留人家等于不让人家发财。”○《文汇报》2007.5.27:“毛泽东颇为大度地说:要走,就让他们走吧,强扭的瓜不甜,何苦强留呢?”

七留七力,◆見“七留七林”。

女大不中留,◆謂女子成年,須及時出嫁,不宜久留在家。○[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休疙皺,常言道:‘女大不中留。’”[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摺:“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萬事休,舊恩愛一筆勾,新夫妻兩意投,枉教人笑破口。”昆曲《十五貫》第一場:“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父留惹禍災!”

馬留(马留),◆1.同“馬流”。○《新唐書‧南蠻傳下‧環王》:“又有[西屠夷]蓋[援]還留不去者,才十戶,[隋]末孳衍至三百,皆姓[馬]。俗以其寓,故號‘馬留人’。”○[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境异》:“[馬伏波]有餘兵十家不返,居[壽洽縣],自相婚姻,有二百戶,以其流寓號[馬留]。衣食與華同。”○[清][惠士奇]《送陳秋田先生之官長寧》詩:“邑里時逢烏蜑戶,居民半是[馬留]人。”○[章炳麟]《訄書‧序種姓上》:“馬,氏也,[援]([馬援])之潰卒為[馬留]([隋][唐]時稱[馬留],今曰[馬來由])。其種族又因姓氏起云。”◆2.猴子。○《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宋朝雜記下》引《桐江詩話》:“[呂惠卿]察訪[京東],[呂]天資清瘦,語話之際,喜以雙手指畫,社人目之曰‘說法馬留’,又湊為七字曰‘說法馬留為察訪’。”○[宋][邵博]《聞見後錄》卷十:“今世猴為馬留,與其人形似耳。”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四‧獼猴》。參見“馬流”。

留子,◆留居下來的人。○《後漢書‧竇融傳》:“初事本朝,稽首北面,忠臣節也。及遣[伯春],垂涕相送,慈父恩也……忍而棄之,謂留子何?”[李賢]注:“留子謂見在之子,對[伯春],故曰留也。”○[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後漢書‧竇融傳》:“留子謂留於[漢]之子耳。”○《文選‧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悽悽留子言,眷眷浮客心。”○[呂延濟]注:“留子,謂[康樂]住也;行客,[惠連]自謂也。”

留中,◆1.指將臣子上的奏章留置宮禁之中,不交辦。○《史記‧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宮],留中不下。”○《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二年》:“[誨]前後三奏,皆留中不行。”○《孽海花》第二十回:“上頭震怒,幸虧[龔尚書]善言解說,才把折子留中了。”◆2.指留在朝中任職。○[唐][戴叔倫]《奉天酬別鄭諫議》詩:“拜闕奏良圖,留中沃聖謨。”○[宋][岳珂]《桯史‧吳畏齋謝贄啟》:“[吳畏齋]自[鄂]召,過[京口]……既而留中為大蓬,未幾,遂以秘撰帥[荊]。”

留質(留质),◆拘為人質。○《後漢書‧朱俊傳》:“[獻帝]詔[俊]與太尉[楊彪]等十餘人譬[郭汜],令與[李傕]和。○[汜]不肯,遂留質[俊]等。”

留志,◆留心記住;留意。○《史記‧匈奴列傳》:“朕聞古之帝王,約分明而無食言,單于留志,天下大安。”○《藝文類聚》卷七十引[晉][夏侯湛]《雀釵賦》:“崇沖讓以致賢,不留志於華好。”

留止,◆1.停留;居住。○[漢][王充]《論衡‧效力》:“[孔子]周流,無所留止。”○[北周][庾信]《齊王進蒼烏表》:“無令赤鳳留止,偏為瘞玉之歌。”○[清][王士禛]《居易錄》:“[許]欲留止,尋伉儷之好,不可。”◆2.挽留。○[唐][韓愈]《論孔戣致仕狀》:“尚可顧問委以事者,雖求退罷,無不殷勤留止。”

留職(留职),◆保留職務。如:留職察看;留職停薪。

留運(留运),◆停止運行。一說,猶留連、留滯。○《呂氏春秋‧圜道》:“一不欲留,留運為敗,圜道也。”○[陳奇猷]集釋:“蓋道是運行不息,不欲暫留片刻也。若強留其運行而不使去,則道即行消滅矣。”

留用,◆謂人員留下繼續任用或使用。○[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臺省‧科道互糾》:“[桂萼]以禮部右侍郎,為南科道所糾,雖俱奉旨留用,而心恨甚。”○[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四:“共產黨解放了[上海],他是一名留用人員,對共產黨的情況不瞭解,但共產黨反對貪污不愛錢財,他是知道的。”

留音機(留音机),◆見“留聲機”。

留意,◆關心;注意。○《戰國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漢書‧元后傳》:“上亦以皇后素謹慎,而太子先帝所常留意,故得不廢。”○[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詩:“轉於文墨須留意,貴向煙雲早致身。”○[鄒韜奮]《青年運動與抗戰》:“但是我們如稍稍留意近代各國政治運動中青年所占的位置,便應該恍然大悟,深刻認識青年運動的重要。”

留遺(留遗),◆1.留給;留存。○[清][戴名世]《與弟書》:“宇宙間物,人盡取之,獨讀書一事留遺我輩。”○[清][惲敬]《碧玉說》:“先生詩言玉失而復得,其諸先人之所留遺歟?”[魯迅]《墳‧人之歷史》:“《創世記》謂今之生物,皆造自世界開闢之初,故《天物系統論》亦云免[諾亞]時洪水之難而留遺於今者,是為物種。”◆2.留存下來的事物。○[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書教中》:“惟三五之留遺,多存于《周官》之職守。”○[魯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後來這印象日見其淡了,但總有一些留遺。”

留一手,◆謂功夫、本事不全部拿出來。○[魯迅]《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我們常常聽到:拳師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學會了要打死自己,好讓他稱雄。”

留養(留养),◆指對親老丁單的死犯、流放犯,有留下養親的寬緩條例,稱留養。例始於[北魏][太和]年間,[清]時仍沿用。○[清][袁枚]《隨園隨筆‧原始》:“留養始于[北魏][太和]十二年詔:罪人父母年老更無成人,又無期親者,仰案後列,奏以待報。”

留眼,◆謂留待以後目睹。○[唐][杜甫]《渝州候嚴六侍御不到先下峽》詩:“船經[一柱觀],留眼共登臨。”○[張遠]箋:“留眼,公留眼以待[嚴]耳。”○[宋][陳師道]《寓目》詩:“望鄉從此始,留眼未須穿。”○[宋][蘇軾]《贈山谷子》詩:“[黃]家小子名[小德],眉如長松眼如漆;只今數歲已動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留言,◆1.訪人不遇或自己離開時,留下要說的話。○[宋][蘇軾]《乘舟過賈收水部不在》詩之三:“[德公]方上冢,[季路]獨留言。”◆2.今多指用書面形式留下的話,如留言簿、留言牌。

留學生(留学生),◆謂留於他國學習的學生。○《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二兒子,叫他出洋,做留學生,將來放外國欽差。”○[錢鍾書]《圍城》一:“照例每年夏天有一批[中國]留學生學成回國。”◆补证条目■到他国学习的学生。○《旧唐书·东夷传·日本》:“貞元二十年,遣使來朝,留學生橘逸勢、學問僧空海。元和元年,日本國使判官高階真人上言:‘前件學生,藝業稍成,願歸本國,便請與臣同歸。’”

留學(留学),◆1.留在某處求學。○[金][元好問]《劉景賢墓銘》:“[景玄]年十六七許,時其先人朝請君官四方,[景玄]留學[陵川],已能自樹立如成人。”◆2.留居他國學習研究。我國[唐]時,[日本]、[高麗]遣子弟來華留學。○[清][同治]起,我國多次選派學生出國留學。○《孽海花》第三一回:“[陳驥東]是[福建]船廠學堂出身,在[法國]留學多年。”○[錢鍾書]《圍城》二:“﹝[方鴻漸]﹞留學[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各大學,精研政治、經濟……等科,莫不成績優良,名列前茅。”

留心,◆1.留下不走的心意。○《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彊[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2.關注;關心。○《文子‧微明》:“聖人常從事於無形之外,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內。”○《宋書‧何尚之傳》:“刑罰得失,治亂所由,聖賢留心,不可不慎。”○[金][元好問]《善人白公墓表》:“子男五人,長曰[彥升],留心典籍而不就舉選。”○[鄒韜奮]《經歷》四四:“稍稍留心[中國]救國運動的人,沒有不知道有[沈鈞儒]先生其人。”◆3.小心;當心。○[魯迅]《書信集‧致蕭軍蕭紅》:“和朋友談心,不必留心,但和敵人對面,卻必須刻刻防備。”○[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她邊走邊嘀咕,一個不留心,滑的一下掉在一個半人深的臭水溝裏。”

留香,◆1.保留香味。○《初學記》卷二五引[南朝][梁][蕭統]《銅博山香爐賦》:“[劉公]聞之見錫,[粵]女惹之留香。”○[宋][陸游]《燈下對梅花獨酌累日勞甚》詩:“移燈看影憐渠瘦,掩戶留香笑我痴。”◆2.傳說中的留香草。因其能留下芳香,故亦比喻帝王普施德惠。○《隋書‧長孫晟傳》:“[晟]以牙中草穢,欲令[染干]親自除之,示諸部落,以明威重,乃指帳前草曰:‘此根大香。’[染干]遽嗅之曰:‘殊不香也。’[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諸侯躬親灑掃,耘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中蕪穢,謂是留香草耳。’[染干]乃悟。”○[清][吳偉業]《讀史偶述》詩之七:“新張錦幄間垂楊,四角觚稜八寶裝。藉地煖茵趺坐軟,茸茸春草是留香。”

留下,◆1.謂把東西擱下。○[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八齣:“你要好時,留下金珠買路,我便饒你去。”○《水滸傳》第四三回:“你留下買路錢並包裹,便饒了你性命。”◆2.留住下來。○《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房子﹞原備[安老爺]、太太、公子有事進城住的,平日自有留下的人家看守。”◆3.收受下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何小宋]﹞又逼着他把滿城文武所送的禮都一一退了,不許留下一份。”○[老舍]《駱駝祥子》七:“他們找出些破舊的東西,教他去換洋火……而他也就自己留下。”◆4.指付錢買下。○[老舍]《駱駝祥子》三:“留下吧,給多少是多少;我把它們出了手,好到城裏去謀生!”◆5.停留而攻下。○《史記‧吳王濞列傳》:“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漢]軍車騎至,馳入[梁][楚]之郊,事敗矣。”

留務(留务),◆1.繼續擔任職務。○[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臣仲春之末,舊患漸加,雙足頗蹇,四支不利……安可率此留務,溷茲恒典。”◆2.指留守、留臺等所掌的政務。○《宋史‧呂端傳》:“王地處親賢,當表率扈從。今主留務,非所宜也。”○[清][錢謙益]《大司馬吉安茂明李公參贊機務序》:“[李公]之品地在玉鉉大斗之間,當宁深知之,固將參預密勿,在帝左右,留務之簡,特以為傳遽云耳。”

留退,◆1.留止以至倒退。○《管子‧度地》:“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2.天文學名詞。即留逆。○《清史稿‧時憲志四》:“合伏後距太陽漸遠,為晨見東方順行。順行漸遲,遲極而退為留退。”參見“留逆”。

留頭(留头),◆1.留起頭髮,蓄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不是相公苦苦要你留頭,其間有個緣故’……﹝[王氏]﹞遂依了夫人的話,雖不就改妝,卻從此不剃髮,權扮作道姑模樣了。”◆2.舊時女孩子幼年剃髮,到達一定年齡,先蓄頂心頭髮,再蓄全部頭髮,准備以簪結髮,稱留頭。○《紅樓夢》第七回:“只見[王夫人]的丫鬟[金釧兒]和那一個才留頭的小女孩兒站在臺階兒上玩耍。”○《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你母女兩個從前在那家跟的那位姑娘……他是幾歲上裹腳,幾歲上留頭?”

留田,◆屯田。○《漢書‧趙充國傳》:“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

留臺(留台),◆1.指古代帝王因故離京,奉命留守京師之官及其機構。古稱禁城為臺城,故名。○[唐][宋]時在陪都、行在所設留守之官,《晉書‧惠帝紀》:“﹝[張方]﹞劫帝幸[長安]……僕射[荀藩]、司隸[劉暾]、太常[鄭球]、[河南]尹[周馥]與其遺官在[洛陽],為留臺,承制行事,號為東西臺焉。”○《晉書‧安帝紀》:“辛亥,帝蒙塵于[潯陽]。庚申,[劉裕]置留臺,具百官。”○《宣和遺事》後集:“是時朝廷所用[汪伯彥]、[黃潛善]初無遠略,[東京]委之御史,[南京]委之留臺……所報皆道聽塗說之言。”◆2.特指王朝遷都後,留置於舊都之官署。相當於留都。○《魏書‧于烈傳》:“及遷[洛陽],人情戀本,多有異議。○[高祖]問[烈]曰:‘卿意如何?’[烈]曰……‘樂遷之與戀舊,唯中半耳。’[高祖]曰:‘卿既不唱異,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還舊都,以鎮[代邑]。’敕留臺庶政,一相參委。”○[清][夏燮]《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留臺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籬之固。”參見“留守”、“留都”。3.指御史臺。○[清][錢謙益]《送詹葉二御史赴南臺》詩:“本朝風紀出留臺,況復臨軒御遣來。”

留思,◆1.猶留心,關心。○《淮南子‧人間訓》:“是故聖人者,常從事於無形之外,而不留思盡慮於成事之內。”○《後漢書‧楊震傳》:“﹝陛下﹞留思庶政,無敢怠遑。”◆2.留念,懷戀。○《楚辭‧劉向<九嘆‧憂苦>》:“留思北顧,涕漸漸兮。”○[王逸]注:“言己所以留精思,常北顧而視[郢]都,想見鄉邑,思念君也,故涕漸漸而下流。”◆3.謂文思滯澀。○《新唐書‧韋承慶傳》:“﹝[承慶]﹞累遷鳳閣舍人,掌天官選。屬文敏,無留思,雖大詔令,未嘗著槁。”○[宋][陳亮]《<謫仙歌>序》:“欣觀《李白集》,高吟數篇,皆古今不經人道語,騷章逸句,灑然無留思。”

留司格,◆[唐]朝的一種法規。○[唐]代成文法典分律、令、格、式四類。“格”是朝廷臨時對國家機關所頒行的各種單行指示,是“令”的補充。凡公布於天下的叫“散頒格”;留用於官署而不普遍頒行的叫“留司格”。○《舊唐書‧刑法志》:“﹝[長孫無忌]等﹞共撰定律令格式,舊制不便者,皆隨刪改。遂分格為兩部:曹司常務為‘留司格’,天下所共者為‘散頒格’。”

留司,◆[唐]人稱分司[東都][洛陽]者為留司。○[宋]因之。○[唐][高適]《同河南李少尹夜飲遂作春酒歌》:“前年持節將[楚]兵,去年留司在[東京],今年復拜二千石,盛夏五月西南行。”○[劉開揚]箋注:“[唐]人謂分司[東都]者為留司。”○[唐][韓愈]《唐故虞部員外郎張府君墓志銘》:“﹝[孝權]﹞遷留司虞部員外郎。”○[方崧卿]注:“謂分司[東都]也。”○[宋][王禹偁]《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輓歌》之八:“曾拜四章辭相府,又陳三表罷留司。”

留事,◆1.積壓的公務。○《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闢,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漢][馬融]《長笛賦》序:“[融]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為督郵,無留事。”○[宋][王禹偁]《揚州寒食贈屯田張員外》詩:“堆案有留事,聽歌無懽聲。”◆2.指留守、留後一類的官職。○《後漢書‧荀彧傳》:“[興平]元年,[操]東擊[陶謙],使[彧]守[甄城]任以留事。”○《南史‧范泰傳》:“[伯通]意銳,當令擁戈前驅;以君持重,欲相委留事,如何?”◆3.特指[唐]代節度留後。○《新唐書‧李德裕傳》:“[澤潞][劉從諫]死,其從子[稹]擅留事,以邀節度。”

留使,◆[唐]制:賦稅中應送繳節度、觀察使府者,初名送使,後稱留使。○《舊唐書‧食貨志上》:“令州縣鑄錢……其鑄本,請以留州、留使年支未用物充,所鑄錢便充軍府州縣公用。”○《舊五代史‧唐書‧張延朗傳》:“不欲令有積聚,係官財貨留使之外,[延朗]悉遣取之。”○《資治通鑒‧後晉高祖天福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唐]制:諸州財賦為三。一上供,輸之京師以供上用也;二送使,輸送於節度、觀察使府;三留州,留為州家用度。其後天下悉裂為藩鎮,支郡則仍謂之留州,會府則謂之留使。”

留時(留时),◆延誤時日。○《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今功業即定,天人亦應,而大王留時逆眾,不正號位。”

留聲器(留声器),◆見“留聲機”。

留聲機(留声机),◆亦稱“留音機”。亦稱“留聲器”。◆1.能把錄在唱片上的聲音重放出來的機器,今稱電唱機。○[郭沫若]《蘇聯紀行‧八月一日》:“夫人把書案上的留音機開開了。讓我們聽了[奧氏]對[烏克蘭]共青第十八屆大會的廣播演說。”○[老舍]《駱駝祥子》十三:“不知道由哪裏借來的破留聲機,每個聲音都像踩了貓尾巴那麼叫得鑽心。”◆2.泛指儲留聲音的工具或手段。○[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於是因音生話,因話生文字。文字者,天下人公用之留聲器也。”◆3.比喻人云亦云,自己毫無主見的人或作品。○[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若向老百姓們問[孔夫子]是什麼人,他們自然回答是聖人。然而這不過是權勢者的留聲機。”○[瞿秋白]《文藝論輯‧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藝術雖然不是至上,然而也決不是至下的東西--將藝術墮落到一種政治的留聲機、那是藝術的叛徒。”

留神,◆注意;當心。○《漢書‧谷永傳》:“此五者,王事之綱紀,南面之急務,唯陛下留神。”○《魏書‧張袞傳》:“進失可乘之機,退非無前之義,惟陛下留神。”○[宋][周密]《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老舍]《茶館》第三幕:“去吧,[小花],在路留神吉普車。”

留身,◆1.拘留人身。○[唐][吳兢]《貞觀政要‧納諫》:“[蜀王]妃父[楊譽],在省競婢,都官郎中[薛仁方]留身勘問。”◆2.謂朝臣退去,請准獨留,向上面奏。○[宋]徐度《卻掃編》卷中:“本朝宰執日同進呈公事,遇欲有所密啟,必先語閤門,使奏知。進呈罷,乃獨留身,謂之留身。”○[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八:“[文靖]早朝,留身,奏曰:‘聞禁中貴人暴薨,喪禮宜從厚。’”[明][劉元卿]《賢奕編‧幹局》:“[丁晉公]執政,不許同列留身,唯[王文公]一切委順,未嘗忤其意。○[文正]謂[丁]曰:‘欲面求恩澤,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3.指保住性命。○[清][昭槤]《嘯亭續錄‧明春二公論戰》:“因策馬歸,故身不預難,其後卒以滅敵,蓋留身有待也。”

留日,◆1.整天;終日。○《逸周書‧大匡》:“哭不留日。”○[孔晁]注:“留,盡也。”◆2.延誤時日。○《晏子春秋‧外篇下二》:“古者聖人,非不知能繁登降之禮,制規矩之節,行表綴之數以教民,以為煩民留日,故制禮不羨于便事。”○[吳則虞]集釋引[劉師培]曰:“《淮南‧齊俗訓》云‘……以為曠日煩民而無所用,故制禮足以佐實喻意而已矣。’即本此文。‘曠日’,即‘留日’也。”◆3.留住日光。○[唐][李華]《含元殿賦》:“飛重檐以切霞,炯素壁以留日。”

留任,◆1.職官和官署名。猶留臺,留府。○《宋書‧劉穆之傳》:“十一年,[高祖]西伐[司馬休之],中軍將軍[道憐]知留任,而事無大小,一決[穆之]……[穆之]既卒,京邑任虛,乃馳還[彭城],以司馬[徐羨之]代管留任。”按,《南史‧劉穆之傳》作“[徐羨之]代管留臺”,《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十一年》作“[劉道憐]監留府事。”參見“留臺”、“留府”。2.指任滿或已他調的官員因需要仍復任原職。

留情,◆1.留心;留意。○《晉書‧郭璞傳》:“[璞]復上疏曰……計去微臣所陳,未及一月,而便有此變,益明皇天留情陛下懇懇之至也。”○《周書‧韋敻傳》:“少愛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錄數十萬言。”◆2.傾心;留注情意。○[南朝][宋][謝惠連]《七月七日夜詠牛女》:“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唐][羅虯]《比紅兒》詩:“若教瞥見[紅兒]貌,不肯留情付[洛神]。”○[清][吳騫]《扶風傳信錄》:“留情一笑間,兩人俱有意。”◆3.照顧情面而予以寬恕。○《西游記》第九五回:“有人叫道:‘[大聖]莫動手!莫動手!棍下留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這個狗官不知聽了誰的唆使,毫不留情。”○[浩然]《艷陽天》第五五章:“越愛護一個領導,對他身上的錯誤越不留情。”

留鳥(留鸟),◆動物學名詞。指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而不因季節不同而遷徙的鳥,如畫眉、喜鵲等。相對於候鳥而言。

留年,◆1.猶延年。亦指長壽。○[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正始寺》:“孤松既能卻老,半石亦可留年。”○[唐][施肩吾]《修仙詞》:“丹田自種留年藥,玄谷長生續命芝。”○[宋][陳師道]《贈寇國寶》詩之二:“留年看舉天南翼,過目先空[冀]北群。”◆2.指守歲。○[宋][楊萬里]《臘後》詩之一:“待臘驚還過,留年惜欲除。”

留目,◆猶注目,注視。○《南齊書‧劉璡傳》:“[璡]與友人[孔澈]同舟入東,[澈]留目觀岸上女子,[璡]舉席自隔,不復同坐。”○[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聞喜公柳遐墓志銘》:“[日南]金柱,[合浦]珠泉,曾莫經懷,未嘗留目。”○[明][袁宏道]《至日集山響齋送陶孝若諭祁門》詩:“古鼎時留目,蠻音每塞聰。”

留命,◆猶延年,長命。○[唐][李商隱]《海上》詩:“直遣[麻姑]與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留門(留门),◆謂夜裡等人回來,而不關、鎖門戶。○《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大伯,我欠了店上酒錢,沒得還。你今夜留門,我來偷你鍋子。”

留馬(留马),◆1.指[漢]時西域[宛王]留匿善馬事。○[武帝]愛[大宛][貳師城]善馬,派使者持重金以請,[宛王]匿馬不予,並殺使者。○[武帝]怒,派[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圍攻[宛城],取善馬數十匹,中馬三千餘匹而歸。見《漢書‧李廣利傳》。○[漢][劉向]《理甘延壽陳湯疏》:“今[康居國]強于[大宛],[郅支]之號重于[宛王],殺使者罪甚于留馬。而[延壽]、[湯]不煩[漢]士,不費斗糧,比于[貳師],功德百之。”◆2.引申指留下有用之材。○[唐][黃滔]《謝試官啟》:“非敢染黿,所希留馬,干瀆清嚴,下情不任惶惕屏營之至。”

留落,◆1.謂人留滯於下,不能擢升。○《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然而諸宿將常坐留落不遇。由此驃騎日以親貴,比大將軍。”○[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文》:“﹝[任忠厚]﹞後坐上書入籍,留落不調者久之。”◆2.泛指東西沉落。○[瞿秋白]《海上述林》卷下:“然而到處都射着不安寧的蒼白的光線--濃黑的夜色留落在下面,在溪谷裏。”◆3.猶流落。謂窮困而隨處飄泊。○《新唐書‧王琚傳》:“[李邕]故與[琚]善,皆華首外遷,書疏往復,以譴謫留落為慊。”○《孽海花》第十二回:“這人如今窮了,留落在這裏。”◆4.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留落胥餘,仁頻并閭。”或曰留即劉子,落即檴。○[裴駰]集解引[郭璞]曰:“落,檴也。”○[清][錢大昕]《廿二史考异‧史記五‧司馬相如列傳》:“按,《釋木》:‘劉,劉杙。’注:‘劉子生山中,實如梨。’即此‘留’也。”

留連(留连),◆亦作“留聯”。◆1.猶滯留,滯積。○《素問‧生氣通天論》:“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疏五過論》:“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2.猶流離,流浪。○[漢][焦贛]《易林‧訟之蹇》:“留連多難,損其食糧。”◆3.耽擱;拖延。○《後漢書‧劉陶傳》:“事付主者,留連至今,莫肯求問。”○《魏書‧宗欽傳》:“既承雅贈,即應有答,但唱高則難和,理深則難訓,所以留連日月,以至于今。”○[郭沫若]《長春集‧跨上火箭篇》:“工農文章遍天下,作家何得再留連?”◆4.留戀不捨。○[三國][魏][曹丕]《燕歌行》之二:“飛鳥晨鳴聲可憐,留連顧懷不自存。”○[北魏]《元暉墓志》:“密勿禮闈,留聯臺閣。”○[唐][李白]《友人會宿》詩:“滌蕩千古愁,留連百壺飲。”○[明][高瑞南]《金落索‧題情》曲:“我就生也留連,死也留連,愛你心生死都不變。”○[朱自清]《南京》:“[南京]是值得留連的地方,雖然我只是來來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5.指沉醉逸樂之事。○[宋][蘇軾]《驪山》詩:“由來留連多喪國,宴安酖毒因奢惑。”◆6.留心;用心琢磨。○[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公﹞言為世範,行為士則,留連《墳》《索》,怊悵文詞。”○[清][戴名世]《<野香亭詩集>序》:“凡古人之詩,莫不為之留連涵泳而咀味其旨趣之所存。”◆7.綿延;連續不斷。○《文選‧嵇康<琴賦>》:“忽飄颻以輕邁,乍留聯而扶疏。”○[呂延濟]注:“留聯,相連聲也。”○[唐][杜甫]《又送辛員外》詩:“細草留連侵坐軟,殘花悵望近人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薛濤》:“﹝[濤]﹞居[浣花里],種菖蒲滿門,傍即東北走[長安]道也,往來車馬留連。”◆8.指連在一起。○[唐][溫庭筠]《張靜婉采蓮曲》:“船頭折藕絲暗牽,藕根蓮子相留連。”◆9.挽留。○[宋][梅堯臣]《翠羽辭》:“主人重客苦留連,急走鈿車令去取。”○[宋][司馬光]《太子太保龐公墓志銘》:“公恐虜猝犯之,敗其功,乃留連其使,數與之講議,雖抑止其僭,亦不決然絕也。”◆10.水果名。產於[南洋]。○[清][黃遵憲]《新加坡雜詩》之九:“絕好留連地,留連味細嘗。”自注:“留連,果最美者。”◆补义条目■缠磨。○《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隋侯白《启颜录·侯白》:“〔白〕纔出省門,即逢素子玄感,乃云:‘侯秀才,可以玄感説一箇好話。’白被留連,不獲已,乃云:‘有一大蟲,欲向野中覓肉。’”补证条目■挽留。○唐顾况《弃妇词》诗:“餘生欲有寄,誰肯相留連。”

留力,◆力量得不到發揮。指失業。○《管子‧揆度》:“百事皆舉,無留力失時之民。”○[馬非百]新詮:“‘留力’即‘力不出於身’之謂,猶《鹽鐵論‧水旱篇》之言‘力作不盡’矣。”

留客雨,◆夏季五日三次下雨之稱。○《事類統編‧天文三‧雨》引[晉][陸機]《要覽》:“昔[羽山]有神人焉,逍遙于[中岳],與[左元放]共遊[薊子訓]所。坐欲起,[子訓]應欲留之,二日之中三雨。今呼五日三雨,亦為留客雨。”

留客,◆1.使人留連忘返。○《楚辭‧大招》:“長袂拂面,善留客只。”○[王逸]注:“言美女工舞,揄其長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眾客喜樂,留不能去也。”◆2.挽留客人;招待客人。○《史記‧滑稽列傳》:“[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宋][王楙]《野客叢書‧陳遵投轄》:“[陳遵]閒嘗因醉中留客不住,遂取客車轄投井中,史家記此一事,以見[遵]平時好留客如此。”○[元][倪瓚]《送張天民》詩:“湖魚入饌常留客,沙鳥緣階不畏人。”

留君子,◆指狗。○《白雪遺音‧玉蜻蜓‧問卜》:“‘好大老虎洞,[王老相],府上阿有留君子?’‘這留君子三字,老漢到沒解。’‘這留君子沒,就是[王老相]個狗哉。’”

留居,◆1.保守,維持現狀。○《莊子‧山木》:“[市南子]曰:‘君無形倨,無留居。’”[郭象]注:“留居,滯守之謂。”◆2.停住,居留。○《史記‧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元史‧劉秉忠傳》:“﹝[秉忠]﹞後遊[雲中],留居[南堂寺]。”○[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一:“根據[明凡]的報告,我們知道[周公]和許多要人們於二十五日即到達[沙市],留居一夜之後便都渡[江]南下了。”◆3.猶滯積、滯澀。○《靈樞經‧衛氣失常》:“血氣之輸,輸於諸絡;血氣留居,則盛而起。”

留精,◆集中精力;專心。○[漢][王充]《論衡‧正說》:“汲汲競進,不暇留精用心。”○[南朝][梁][江淹]《自序傳》:“長遂博覽群書,不事章句之學,頗留精於文章。”

留計(留计),◆1.留意計算,仔細籌劃。○《戰國策‧齊策一》:“今無臣事[秦]之名,而有強國之實,臣固願大王之少留計。”○[鮑彪]注:“留計,留意計之。”○《資治通鑒‧漢文帝前八年》:“所謂假賊兵,為虎翼者也。願陛下少留計!”◆2.謂擱置原定計劃。○《戰國策‧秦策五》:“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以留計,是抱空質也。”○[鮑彪]注:“留,不決也。”

留黃(留黄),◆黑黃色。○《後漢書‧禮儀志下》:“近臣及二千石以下,皆服留黃冠。”○[王先謙]集解引[惠棟]曰:“冠用留黃色。”

留後手(留后手),◆謂采取留有餘地的辦法。○[浩然]《艷陽天》第一三四章:“只能悄悄地給自己留後手……看着道兒邁腳步。”◆补证条目■谓采取留有余地的办法。○《歧路灯》第三五回:“爹娘固是該事奉的,也要與咱的兒女留个後手,弟兄們没有个百年不散筵席。”

留後門(留后门),◆預留退身之路。○[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今若直前,萬一蹉跌,退將安託?要須留後門,則庶幾進退有據。”

留後路(留后路),◆猶言留後門。○《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長沙武堂農業社怎樣變為貧農占優勢的》:“﹝中農﹞在考慮合作社的生產的時候,總想替自己留後路,以致影響了合作社的生產。”參見“留後門”。

留後(留后),◆1.官職名。猶留守、留臺。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北齊書‧鮮宇世榮傳》:“﹝[武平]﹞七年,[後主]幸[晉陽],令[世榮]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右[北平王]北宮留後。”○《北史‧齊北平王貞傳》:“位[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書令、錄尚書事。帝行幸,總留臺事。積年,後主以[貞]長大,漸忌之……令[馮士幹]劾,繫[貞]於獄,奪其留後權。”參見“留守”、“留臺”。2.官職名。○[唐]中葉後,藩鎮坐大,節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稱節度留後或觀察留後。亦有叛將推翻統師,自稱留後,而後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新唐書‧兵志》:“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後’,以邀命於朝。”○《舊唐書‧裴度傳》:“節度副使[王智興]自[河北]行營率師還,逐節度使[崔群],自稱留後。”◆3.[北宋]以後,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臣。○[柳亞子]《諸將》詩之三:“卻憐代將紛紜日,留後居然節度風。”

留好,◆留戀與愛好。○《漢書‧史丹傳》:“[建昭]之間,[元帝]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留意於音樂。”

留行,◆1.挽留,使不離去。○《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去[齊],宿於[晝],有欲為王留行者。”○[趙岐]注:“欲為王留[孟子]行。”◆2.停止行進。○《韓非子‧存韓》:“[秦]發兵不留行,而[韓]之社稷憂矣。”○《漢書‧李廣利傳》:“[貳師]欲攻[郁成城],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詐,乃先至[宛]。”○[顏師古]注:“留行,謂留止軍,廢其行。”◆3.指阻擋,阻礙。○《漢書‧韓安國傳》:“今以中國之盛,萬倍之資,遣百分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強弩射且潰之癰也,必不留行矣。”○[顏師古]注:“留,止也。言無所礙也。”○[宋][蘇軾]《水調歌頭》詞:“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4.停止與前進。○《隋書‧天文志中》:“此五星合見、遲速、逆順、留行之大經也。”

留海,◆即劉海。指婦女或兒童垂在額頭上的短髮。○[朱自清]《阿河》:“她的頭髮早已是刷得光光的,覆額的留海也梳得十分伏貼。”○[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這媳婦長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彎彎的眉,額前一溜蓬鬆的留海。”參見“劉海”。

留放,◆取捨。指選用人員時的錄用與不錄用。○《新唐書‧選舉志下》:“[楊國忠]以右相兼文部尚書,建議選人視官資、書判、狀跡、功優,宜對眾定留放。”

留動(留动),◆靜與動。○《莊子‧天地》:“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成玄英]疏:“留,靜也。陽動陰靜,氤氳升降,分布三才,化生萬物,物得成就,生理具足,謂之形也。”一說留,通“流”,指變動轉化。○[陸德明]釋文:“留,或作‘流’。”○[陳鼓應]注引[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流動’是形容分化而生物過程中的活動情形。”

留傳(留传),◆1.謂從前的事物留下來傳給後世。○[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於爾時,自以巧密,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何事老來猶賦詠,欲將酬和永留傳。”○[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原都是無名氏的創作,經文人的采錄和潤色之後,留傳下來的。”◆2.流布;傳開。留,通“流”。○[清][吳騫]《扶風傳信錄》:“[九雲]贈以詩,[秋鴻]答和云:‘閨娃倩訪南來信,邊士留傳塞北衷。’”

留處(留处),◆留住,定居。○《管子‧牧民》:“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漢書‧食貨志下》:“令饑民得流就食[江][淮]間,欲留,留處。”○[顏師古]注:“至所在,有欲住者,亦留而處之。”

留成,◆從錢財的總數中按一定成數留下來。如:利潤留成。

留步,◆1.停步。○[唐][宋之問]《使過襄陽登鳳林寺閣》詩:“幽尋不可再,留步惜芳菲。”○[唐][羊士諤]《故蕭尚書癭柏齋前玉蕊樹與王起居吏部孟員外同賞》詩:“留步蒼苔暗,停觴白日遲。”◆2.主人送客,客人辭讓之語。○[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子明],奶奶,都請留步吧!”[巴金]《寒夜》二六:“到了樓梯口,[鍾老]客氣地要他留步,他卻堅持着把客人送到大門。”

留白,◆1.猶留言。○[郭沫若]《北伐途次》八:“車站外面的壁上四處都是用粉筆寫的留白,是某某團部、某某營部或某某政治部叫所屬的人員在某處集合或者前進。”◆2.《晉書‧庾亮傳》:“[亮]噉薤,因留白,[侃]問曰:‘安用此為?’[亮]云:‘故可以種。’[侃]於是尤相稱歎云:‘非惟風流,兼有為政之實。’”

居留權,◆一国政府根据本国法律规定给予外国人的在本国居留的权利。○车耳《如此美国》第五章:“一旦工作签证批下来,居留权一般也会批下来。”○《文汇报》2006.11.21:“考生必须取得在境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实际居住2年以上。这一政策堵死了假华侨生的升学路。”

居留,◆停留居住。○吴祖光《一辈子———吴祖光回忆录·我的编辑工作》:“这两个剧本居然都得到上演,但是却动摇了我在上海的居留。”○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第七章:“外交部,负责国际交涉,在外侨民、居留外国人及中外商业的一切事务。”

行留,◆1.行軍時滯留不進。○《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博望侯]坐行留,當斬,贖為庶人。”◆2.指軍隊的調遣和留駐。○《新唐書‧房玄齡傳》:“凡糧械飛輸,軍伍行留,悉裁總之。”

傳留(传留),◆留傳,存留。○[明][高明]《琵琶記‧祝發買葬》:“這是孝婦的頭髮,剪來斷送公婆的,我留在家中,不惟傳留做個話名,後日[蔡伯喈]回來,將與他看,也使他惶愧。”

不中留,◆不该留。○《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一日無常萬事休,半牀席捲不中留。”○又《刎颈鸳鸯会》:“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却如私鹽包兒,脱手方可。”

留別(留别),◆多指以詩文作紀念贈給分別的人。○[唐][杜牧]《贈張祜》詩:“數篇留別我,羞殺[李將軍]。”○《花月痕》第三回:“[漱玉]便向[癡珠]道:‘這便是[荷生]去年留別之作,沉痛至此!’”○《詩刊》1978年第10期:“據我所知,當時主席為革命工作需要必須離開家鄉,這首詞是寫給[楊開慧]同志的留別之作。”

上一篇新闻

青瓷女儿红中 有谢晋的乡愁

下一篇新闻

(广东彭姓先祖彭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