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0日 星期五

青瓷女儿红中 有谢晋的乡愁

前不久,江南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让人的心情亦随之泛潮。雨时大时小,淅淅沥沥落在位于浙江上虞东关街道的绍兴女儿红酿酒公司的黑瓦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落在石板路上,雨水又迅速躲进石板千年的皱纹里;落在梧桐树叶上,雨滴立马散射开去,形成绿色的烟雾,袅袅娜娜。一时间,整个酒厂都被这如酥的细雨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破旧的六七间老屋在一堆堆酒坛盖和酒缸边若隐若现。烟雨江南,也许就是如此。

我们躲在屋檐下,等雨渐止,湿漉漉的泥土和空气中,酒的香气在四周弥漫。

“就是这儿,就是这儿,当年《女儿红》电影开拍时,谢晋就站在这儿。”酒厂女工杨如芳兴奋地指着厂区西南角老屋门边的一块空地说。25年前,谢晋和儿子谢衍一起,带着香港女星归亚蕾,以及稚气未脱的周迅等人,在这里开始《女儿红》的拍摄。

谢晋平时喝的酒就是女儿红,家里放着的酒是女儿红,他给人送礼一般就是两瓶女儿红。他对家乡的那份深情,也体现在对家乡酒的钟爱上。女儿红的故事出在绍兴,女儿红酒产自上虞,把家乡的美酒拍成电影,也是谢晋心中的一个情结。“龙泉青瓷女儿红,这是谢晋的最爱!”女儿红公司董事长胡建华说。

“有关女儿红名字的电影拍摄了很多部,如《难为女儿红》《乱世女儿红》等,但最有影响的还是谢晋监制的《女儿红》。《女儿红》是1994年5月2日开始拍摄,电影的故事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横跨了70年。谢晋拍《女儿红》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黄酒文化,传播黄酒这一品牌,让女儿红黄酒做大做强。”胡建华说。可以告慰谢导的是,现在女儿红酒和当年谢晋来拍《女儿红》时情形大不一样,现在女儿红酒发展壮大起来了。

据晋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又称“女儿红”。一种说法是,上虞东关曾有一裁缝盼子心切,于妻孕之际,特请酒师酿酒数坛,不料所产是女,裁缝气恼,埋酒地下,取消了庆典。18年后女儿长大,品貌俱佳,乃父许嫁于门徒,忽忆地下藏酒已18年,即命人掘陈酿以宴宾客,其味甘洌,其色橙黄,席上骚人赞道:“地埋女儿红,闺阁出仙童。”众客称好。从此,绍兴一带形成生女必酿女儿红,他日婚嫁宴请宾客的习俗。

今年春节期间,朋友家嫁女。他拿出两坛珍藏了28年的女儿红酒,供宾客们品尝,共享嫁女喜悦。黄酒在上虞是必需品,吃饭的时候必不可少一瓶“加饭酒”或者“会稽山”。上虞是有温度的,浪漫的,也是包容的,包容文豪的志在千里,也包容市井小民的百态。

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黄酒市场不大,基本销路就在苏浙沪一带。不过上虞一家酒类专营店的负责人梁浩栋认为,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黄酒的市场,无非传统的销售渠道没有深挖那些市场而已。梁浩栋说,他一开始选择黄酒,就是看中黄酒是绍兴的特产,有叫得响的品牌,加上原产地发货可靠性高,能缩短进货环节,节省进货成本。针对黄酒运输特点,梁浩栋把店面设在女儿红酒厂旁,还专门配备了木质包装流水线,前几天,梁浩栋接到一个来自香港的网络订单,一箱8瓶装女儿红黄酒。梁浩栋早在2008年就开网店,不断拓展黄酒的网络销售渠道。除了接到过全国各地的订单,他还把女儿红黄酒远销至新加坡等国家。

尽管笔者不胜酒力,但依然有一种文化的脉搏穿透时空,引领我往黄酒的瓶里一蹭再蹭。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新闻

七月刚至,倪匡去世,香港四大才子,如今只剩82岁的美食家蔡澜

下一篇新闻

留「留」094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