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RCEP助中企开拓双向商道:发挥域内比较优势 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来源:环球时报

RCEP助中企开拓双向商道:发挥域内比较优势 降低商品流通成本RCEP助中企开拓双向商道:发挥域内比较优势 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无论是商品直接出口,还是去域内国家投资办厂,RCEP都将带来政策利好。

本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 斌 本报记者 张 旺

包含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澳新,一共15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终于签署。至此,覆盖世界大约1/3人口、成员国GDP规模及区域贸易额都约占世界1/3的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诞生。而且,已经有企业行动起来去沾政策的光。《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称,鸿海精密工业已在越南建设新工厂。中国内地企业不妨也早些布局。

供应链更具竞争力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鸿海的新工厂建在越南北部的广宁省,临近中国。如果RCEP正式生效,工厂将可以从中国以低关税采购越南没有的大量电子零部件等,然后利用越南低廉的人工成本,在当地组装为产品后向全球出口。从越南工厂向RCEP成员国出口也可享受到关税优惠。

据路透社报道,RCEP主要内容覆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技术合作、人员流动、电子商务与数据交换、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最终实现区域内90%以上商品类别的货物贸易关税下调至零、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等。美国《世界政治评论》则把注意力放在协定中“统一原产地规则”上,称这一规则决定了一种产品是否有资格获得RCEP内部的低关税等好处。由于这一规则,供应链分布在RCEP内的企业将获得更低的合规成本。

以服装产业为例。时尚产业媒体“Vogue Business”网站称,RCEP可能会鼓励区域内国家使用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成员国供应商的纺织品,从而影响欧盟或美国的纺织品出口。据2018年的估计,协定实施后,RCEP成员国从美国和欧盟进口的纺织品占比将从9.4%降至6.5%。在RCEP框架下实行零关税的一体化供应链生产的服装也将更具价格竞争力。另外,清关等非关税壁垒的降低预计将减少产品的过境时间,从而使RCEP成员国的服装在上市时间方面更有优势。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范迪表示,这些优势肯定会鼓励国际品牌在RCEP地区构建供应链。

路透社称,RCEP将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战略储备,全方位提升中国GDP、进口、出口、投资等。中金公司的分析报告指出,总体来看,RCEP成员国的汽车零部件流通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利于提升对外整车竞争力。据泰国商业新闻网报道,11月2日,通用汽车罗勇府汽车制造工厂和动力总成工厂(如下图)正式移交给长城汽车。泰媒称,长城的目标是将泰国作为东盟生产基地,然后将制造的新车用于销售和出口。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的话称,这样的收购可以让长城汽车快速进入东盟市场,而泰国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该国在汽车行业拥有成熟的供应链。

“中国产”仍受青睐

美国CNBC网站23日称,分析人士预计,在企业寻找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之际,新冠疫情的冲击意味着企业将增加靠近终端市场的生产选择。中国在这方面也会受益。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并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这意味着全球企业仍然渴望在中国销售和生产。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2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带来的区域内关税下调,将令中国产品竞争力有所增强,比如占中国现在出口大头的机电产品,其涵盖的品类较多,大到工程机械、小到家用电器都属于其中。进口这些产品的国家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最终的消费国,包括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发达经济体,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就是人口基数比较大的,如印度尼西亚;另一类就是进口中国中间品然后在国内生产加工组装,比如越南、泰国。这样的国家有一定制造业基础,会在RCEP生效后扩大进口中国的产品,利用更便宜的中国中间品组装生产,然后出口欧美市场。

欧睿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亚太地区的家电零售额达2048亿美元,占全球家电零售额的46%。中金公司研究认为,RCEP有利于中国消费电器、消费电子品牌在这一区域的扩张。他们认为,中国家电产业经过了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在生产效率、产品、渠道方面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伴随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国品牌向世界渗透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中国海外品牌业务处于快速发展期,海尔、美的、TCL等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与日俱增。

新加坡《联合早报》还提到,此次RCEP协定中,零部件关税不同程度的下调,将扩大中国车企出海的竞争优势。目前,相较整车出口模式,自主品牌车企出海普遍采用海外建立KD组装厂(将半成品或者零部件出口,在当地组装成品)的方式。零部件关税的降低,将进一步优化中国整车在海外市场的成本结构。另外,RCEP将利好中国二轮车出口。在RCEP协定中,印尼、越南均对中国摩托车有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

影响不会立即显现

不过,安联集团旗下贸易信用保险公司裕利安怡11月18日的报告称,从经济角度看,RCEP的整体影响可能温和且要在较长一段时间才显现,中国、日本及韩国将较其他成员国更能受惠。此外,该协定主要巩固及更新了现有东盟及其伙伴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事实上,东盟国家对RCEP成员国的平均进口关税已经从2005年的4.9%降至目前的1.8%。

路透社认为,RCEP短期对出口的促进有限:其一,除日本外,其他RCEP成员国此前与中国已经签订自贸协定,边际改善有限;其二,后疫情时期,中国供给优势带来的出口份额提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其三,RCEP的税率下调是渐进推进的,中长期利好更多,短期影响有限。相比之下,RCEP的战略意义大于对出口的促进。

此外,周密认为,在协定生效之后,RCEP成员国关税下降,将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成员国企业提供在域内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更好可能性。但对中国企业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产业外包出去。产业国际合作是一种配置方式,这种配置不仅取决于关税一个因素,当地的产业环境、劳动力素质、社会制度稳定性、教育环境等都会影响决策。有些国家的社会环境、劳动力相对不太稳定,投资风险相对高。所以不一定只看成本,还要看投资风险以及稳定性。

上一篇新闻

长春:打造开放新高地演绎发展更强音

下一篇新闻

曾超海尔的电器品牌,如今沦落至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