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朋友圈”已添加3位新成员 有一种魅力,叫共建“一带一路”
今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叙利亚、阿根廷、马拉维等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至此,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越来越多。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业界普遍认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朋友圈”继续扩大
3月23日,中国与马拉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马外交部长滕博表示,今年是马拉维与中国建交15周年。对于马方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发点相契合。马方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期待与中方在减贫、农产品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等领域深化合作,造福两国人民,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2月初,阿根廷在拉美大国中率先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探讨挖掘双方合作的新机遇,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1月12日,中国与叙利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叙利亚计划与国际合作署署长法迪·哈利勒表示,叙利亚的阿勒颇、巴尔米拉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叙利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将增进叙中两国在基础设施、电力等多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也将推动叙利亚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
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先后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成果文件,已成为各方积极对接的发展平台。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多个领域。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140多个国家的支持,成为跨大陆的巨型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其以新发展理念为支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全方位系统性的合作,致力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一个致力于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的合作平台上,系统性的合作使得发展效率能够得到保障,发展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发展愿望,有力激发了共建国家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共建国家畅通自身内外循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热烈响应和普遍支持,已经从中国倡议通达全球成为共识。”祁欣说。
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长0.7%至2.9%。
张建平表示,“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系统性思维,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合作实际上跨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子系统,而且不同领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张建平举例说,以贸易为例,其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经济互补、带动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来自贸易本身,更得益于基础设施的联通、营商环境的改善、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所带来的更高水平的政策性支持,以及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的拉动。
在祁欣看来,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球经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逆势上扬,在贸易、投资、工程建设、抗疫合作等方面展现出韧性与活力,弥足珍贵。
数据显示,1-2月,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老挝、塞尔维亚和泰国等国家;贸易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9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
张建平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还体现在,通过合作能够不断挖掘“一带一路”这个大市场的潜力和空间。很多伙伴国家是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动力充沛,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各方只有进一步增强互信,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民心相通,才能把潜力更好地挖掘出来。”
文/国际商报记者 李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