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闯,欢迎关注“小聘看世界”

从19世纪30年代,中餐经历过4次海外开店浪潮。

如今,“世界正被抹平”,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下,跨区域、跨国界开店的成本逐渐被降低。

海外开店,不再只是大型企业才能开了,中小型餐饮企业也有了越来越多到海外开店的机会和有利条件。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按照世界中餐联合会的统计,目前海外中餐厅约有60万家,涉及中餐品牌100+,涵盖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餐品牌争相走出国门,中餐出海潮也迎来了“4.0时代”。

第1次:家庭作坊式的传统小吃出海

第2次:国营餐饮品牌开拓海外市场

第3次:餐饮大牌集体出海

第4次:新兴品牌后劲十足

中餐出海4.0积极出海的餐饮品牌中,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餐饮大佬,还有一些在国内餐饮业崭露头角的餐饮新贵,如音乐酒馆胡桃里、新茶饮品牌喜茶、奈雪的茶等等,也纷纷加入出海的队伍。

不少区域性品牌,也悄悄把门店开到了周边各国,成都的味蜀吾在日本开了火锅店,苏州的巡茶早已把门店开到了洛杉矶、新加坡、越南等国家。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单品类、小餐饮更适合海外开店?

中餐出海4次浪潮中,先行者积累的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提供了支持。

有人梳理了餐饮品牌海外开店需具备的“生存基因”:因地制宜、从“华人区”开始、管理经营尽量本土化、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文化输出与整合。

由这几项“生存基因”可以看出,让餐饮品牌在各处生存扎根,当地资源、当地环境和当地人才是其中重之又重的关键。

目前日本餐饮行业呈现五大特征:大品牌、小业态,单品模式成熟发展,空间利用极好,主题餐厅有卖点,环境精细整洁。

engine加速器创始人梨歌认为,如今的日本餐饮环境,非常适合中国当下风靡的小餐饮模式做扩张发展。对于中国新兴餐饮品牌,尤其是做单品类、小餐饮模式的企业和品牌,日本都是最好的海外开店首选地。

梨歌介绍,近几年不少在日留学或生活的华人华侨正在积极创业,熟悉的中国餐饮成为当地华人华侨的首选创业项目。

为此他们筹备了“engine加速器”项目,为中日餐饮企业跨国开店提供优质资源对接。中日双方的项目、资源对接,也对企业跨国发展提供了降低成本、资源链接、合作共赢等便利条件。

中国餐饮三巨头,转战海外

在中国美食届,有三个民族特色小吃,多年来凭借物美价更美(廉)的特点,迅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部署,赢得了“中国餐饮三巨头”的美誉。据说,下至居民楼下,上至CBD高端办公区,养活了3亿外卖党。

沙县小吃

2018年6月初,福建沙县本地小伙在在日本东京新宿区打响“第一枪”,沙县的“美食帝国”终于有了海外的版图。至于售价方面,不知是否出国是否意味着镀金,在国内单价不足10元的四大镇店之宝——拌面、蒸饺、扁肉、炖罐,到了日本,身价暴涨近3倍,比肩味千拉面。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为将中国味道做到极致,店内主打产品的原材料均从沙县本地配送,试想,一颗简单的蒸饺从手工到原料100%中国制造,难怪,第一天开店5小时,进账20万日元(约1.17万人民币)。

在日本成功打响头炮,2018年10月,沙县直接将店空降纽约。一份售价3美金的蒸饺,开业第一天卖出1000多份,但据传这家沙县开业几个小时,被迫“关门”,原因是生意太火爆。

售价的话,拌面约 28 元,蒸饺 6 个 28 元。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在美国、日本成功扬我国“味”之后,沙县已经在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地方提交注册申请,不得不说,面对沙县(福建)人有钱这个现象,挑食君是服气的。

兰州拉面

试问,除了汤味鲜美、口感劲道,还有什么可以代表甘肃之光——兰州拉面,如果有,我想一定是绿油油的招牌,2017年8月,兰州拉面将这道“绿光”发射到了日本。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兰州拉面遇上豚骨拉面,无疑是“拉面江湖”的一场腥风血雨,拉面粉丝的一场饕餮盛宴。

开店第一天,开在东京街头的兰州拉面馆大排长龙,从排队架势看来,妥妥网红风。当然,售价880日元一碗(约52元人民币),在价格上也很网红。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无一例外,“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亮”的中国味道,在开业第一天,不到四小时,被迫关门歇业,原因:人太多了!

看来,国内20元吃到扶墙的兰州拉面,用一条成功的路告诉我们:

中国美食让全球吃货无一抗拒,想身价暴涨,出国吧!

黄焖鸡

一只原来在自己山东老家待着的小雏鸡,待它羽翼丰满,快速在中国美食版图上占领占不可撼动的地位。看似平淡无奇的一道菜、一碗饭,迅速占领了全国各大城市的街面。不仅如此,2017年9月,这只鸡到来到麦当劳的主场。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吃过黄焖鸡的朋友们都知道,国内黄焖鸡的门店一般30-40平方,七八张桌子,如此简单的装修搭配似乎就是黄焖鸡的一大特色,可当黄焖鸡来到国外设店,门面上可不能输。占地139平米,40个座位,宛如在国内高端小店的搭配。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而菜单方面,辣度、分量几种搭配撑起了半边天,而这只鸡来到美国,口味上和国内看齐,丝毫没有低下高傲的头颅。

黄焖鸡美国分店,开店一周后,评价似乎没有沙县小吃高之余,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场面。原因这是鸡来到美国俨然成了网红,网红的热度靠排队来证明,而美国食客对于这种“排队3小时,用餐30分钟”的中国风,显然水土不服,用“一颗星”来表达不满。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但是,

发达国家做中餐:门槛太高,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在美国,餐饮竞争激烈,三座大山依然存在

麦当劳、汉堡王这些发源于美国,在中国做得顺风顺水的老牌快餐企业,在其本土的发展,这些年都显得有些疲软不堪。

举个例子,过去三年在社交媒体上红透半边天的汉堡品牌Shake Shack,最近爆出公司第四季财报,短短一年时间,Shake Shack lnc就亏损了1440万美元,全年业绩亏损230万美元。

曾经大排长龙的门店也多被 Tender Green以及 True Food Kitchen这样,更加注重空间氛围和消费体验的品牌给比了下去。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 True Food Kitchen

目前的美国餐饮市场其实与中国并无太大差异。

年轻人对食物的要求不断更迭,快餐的原始优势“快捷”已经无法成为最吸引消费者的特点。

日益增加的肥胖率以及健康知识普及,导致消费者对传统快餐的要求更进一步:健康、时尚、消费自主,当然,方便快捷也不能完全丢弃。

一部分传统的老牌连锁快餐也在奋起直追,希望通过改变自身来完成自救。

比如最近麦当劳在芝加哥开了一家新旗舰店,整体风格走的是近年来在美国大受欢迎的科技简约风;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长得像苹果旗舰店的麦当劳芝加哥新店

之前麦当劳为了庆祝其经典产品巨无霸50周年还发行了MacCoin(巨无霸纪念币),蹭了一波区块链热点;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麦当劳发行的巨无霸纪念币

再往前,去年麦当劳就曾放出消息,未来要以新鲜牛肉饼代替冷冻肉饼,并打算推出素肉汉堡,这都是在讨好越来越风靡的健康饮食现象。

2.在欧洲,客单低,成本高,生存全靠本事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赋予了欧洲消费者安逸的生活以及容易被满足的性格。

在这些地方,餐饮消费普遍较低,豪虾传创始人蒋毅曾在朋友圈发表他在意大利旅游考察期间的体验。

他表示,在当地,一顿正常饭人均吃下来不到10欧元,与国内二线城市相差无几。

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社会福利较好,其人工成本自然较高,而且许多中餐所需要的食材成本也较高。

尤其是一些中国特产的蔬菜水果,比如在国内我们常见的二荆条,在佛罗伦萨能卖到6欧元一公斤。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中餐出海到欧美国家,不仅没有摆脱激烈的竞争,以及高昂的房租、材料成本,而且还会受到语言不通、饮食习惯差异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曾经海底捞计划进军法国,也因两国迥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而生生被阻碍了脚步。

相比之下,遍地是黄金的东南亚小国

相比更加偏远、危险的第三世界国家,近几年随着中资企业以及中国对外工程发展起来的周边小国,不仅有着丰富的华人市场资源,而且东南亚饮食习惯与中餐差异较小,非常适合中小型中餐企业的生长。

以缅甸为例,果敢在籍人口约30万,常住人口约80万,其中90%人口为华人。

而仰光、佤邦等地区也有不少流动中国人口,随便在热闹的地方走一走,到处都能碰到来仰光工作的中国人。

尤其是华为、中兴、oppo、中海油、中国路桥等大公司的员工。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缅甸街景

那这些中国人吃什么呢?

缅甸当地的餐饮如我国三十年以前,中餐依然以做海鲜、川菜的高端酒楼为主。

比如仰光大金塔附近的广州海鲜酒楼,唐人街的王府酒楼、福照楼、十里香等等。

但面向普通中国人和华人的工作餐、生活餐却很少,且大多非常低端,有些甚至已经被缅甸当地同化,主要面向缅甸当地人。

上面提的这些大酒楼,厨师都是国内的大师傅,产品与国内相比没有太大差异,但是人均消费却很贵,一只在国内价值30元的普通的云南烤鸭在缅甸能买到100元人民币。

缅甸、老挝这些周边小国,很多行业都处于发展初期,空间很大。

虽然说莫道君行早已有早行人,每个行业都有人捷足先登在做了,毕竟竞争没有国内激烈,机会更多。

小结

随着中国餐饮行业的不断发展,中餐离开国土走向海外是发展的趋势。

不过到底是前往发达国家打响品牌知名度,还是去欠发达的国家乘上发展的东风,那就得根据自身的定位以及需求来做决定了。

虽然遍地都是钱,但是从哪里下手才捡得多、捡的快、捡的稳?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厨师出国劳务前景如何?

☆ 年龄和语言:

厨师出国最好的年龄段是25~38周岁之间,条件好的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大多数国家没有语言和学历的要求,少数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移民国家也许有英语或法语要求。

☆ 技术和区域:

目前世界华人中餐馆遍布全球,基本上都是中档餐厅和快餐小吃类型的店,雇主招聘中餐厨师也没有特殊技术要求,但更多是选择厨师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能熟练掌握烹饪技巧和适应服从的品性,除此之外很少有南北方厨师要求。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各国厨师工作待遇(精选)

1、英国

英国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在所有国家的选择中应该是名列前茅的,税后年薪折算后,一般在20-35万之间。除此之外,还可以和英国公民一样,享有英国规定的法定假期,一年4周带薪年假,加班会有加班补助或调休。

一般来说,想去英国打工的话,需要拥有在英国合法工作5年的工作许可或工作签证,这些均由英国的内政部负责签发。

在英工作一年后,即可带家属前往英国,如果有未满18岁的子女,还可以享受英国的免费教育!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2、澳大利亚

澳洲以环境优美,福利完善著称,目前在澳洲拥有大约4万家中餐馆,所以澳洲对于中厨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中厨在澳洲是很吃香的,只需要菜做的好,每个月的净收入就可以达到1.6-2.5万元,这个是主厨的薪资,如果是帮厨的话,月薪大概在1万左右。

总体来说,中厨在澳洲还是很受欢迎的,年薪大多都能达到20万左右,工作期间还享有各种福利保险。除此之外,澳洲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还有以下几种优势:签证周期短、签证通过率高、出国费用较低、工作机会多。

还有比较吸引大家的一点就是,在澳洲工作后,可以申请绿卡(即永久居住权),享受澳洲所有的福利待遇,包括免费医疗、养老、各种补贴、免费教育等。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3、新加坡

这个国家是中国厨师去的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这个国家离中国近、费用低、签证率高、办理快,差不多一个月内就能前往新加坡!

月薪大概在万元左右,但是要记住,这只是底薪,除此之外还会有加班费、年底分红……

而且,新加坡的移民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持工作签证在新加坡工作2年,即可申请获得永久居住权,对于想要移民海外的朋友们来说,这一点就很吸引人了!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4、德国

德国是厨师的理想国度,相对薪资水平比较高,月薪税后1万左右,而且这个薪资还在逐年递增,在合同期间,可以享受食宿全免以及各种医疗、人身保险。

厨师赴德国工作,需要持有德方餐馆老板出具的经济担保书或双方签订的劳务合同,厨师本人需要出示我国公证机构出具的6年学徒、3年厨师的资质证明书!

在德国每年可以享受14天的带薪休假,尽管德国没有移民的可能,但是目前中国每年往德国输送的厨师也保持在1000人左右!

海外中餐店生存现状:欧美竞争愈演愈烈,东南亚遍地黄金

看到这里,你想出国开餐饮店吗?

小聘看世界欢迎各位看官的评论和留言!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后港沟渠现珍稀鸳鸯 摄影发烧友争相拍照

下一篇新闻

火锅经济①|新一轮“出海潮”来临,重庆火锅要开遍全世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