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私塾 | 来自赵谦的一份指南
「木格堂摄影私塾」
是一个集合实践创作、编辑出版、展览呈现的全流程学习平台
目前开设有留学作品集、创作研修、展览呈现等工作坊
木格堂摄影私塾新导师——赵谦
✨
赵谦
b.1990 江西九江
“一份指南”
《一份指南》是根据赵谦的经验和想象写成的。这是他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进行的一个项目。这是他手绘的地图,探索周围的一切,主要关注人的活动,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转译。
长途飞机飞行是赵谦对《一份指南》中联想、内省、迷失方向的形象隐喻。当一个人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时,他会四处寻找视觉刺激,无论是在窗外,还是在航空公司提供的娱乐活动中。赵谦从旧金山飞往上海的航班所反映的空间位移,也是他作为两个城市的居民所经历的一种文化位移。国家身份的特殊性被机场等非场所(non-site)去除。从路标,家具再到广告,都由最大程度的易读性和功能性的驱动。在这些条件下,赵谦敏感的观察具有清醒梦的活力和特质。尺寸的变化,奇怪的并置,咄咄逼人的颜色,和序列的视频都有助于身临其境的效果,蒙太奇的战略使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转换到我们的完全数字化的今天。面对屏幕文化的扁平趋势ー一复杂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地点和情感被转换分散成像素阵列一一赵谦的响应是将这种扁平化映射到画廊或展览空间的维度上。他开放的指南”有无限的布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像传统的“野外指南”格式那样具有权威性,“野外指南”的目的是帮助读者识别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或其他东西。相反,赵谦的作品让我们怀疑当代的形象文化是否就是我们现在自然的环境。在这个新的现实中,艺术家的注意力在全球资本主义世界语中找到了个体意义的时刻。
——Britt Salvesen
「边缘及边角料」
一燃:很高兴能邀请你来木格堂担任工作坊导师,你是怎么看待工作坊教育模式?
赵谦:很开心能加入木格堂。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历来说,工作坊都是一个高效的能进行梳理的方式,工作坊应该是开放性的,导师的作用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到自己能持续创作的方向。
一:能谈谈你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吗?
赵:我14年到美国读了半年书,觉得学校不合适,然后辍学了。开始一直做自己的项目《边缘及边角料》。16年底,这组作品已经完成。是时候重新回到学校进行新的学习状态。因为我老婆在旧金山,外加我很喜欢的摄影师 Larry Sultan是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之前的摄影系系主任,所以我选择了在旧金山完成我的研究生学业。
很早就开始拍照,但是一直觉得不称手,不是适合自己的方式。信息和知识有限,又没有有效的获得方式。思考着出国读研,或许能让我获得一个新的视角去看事情。去加州之后开始泡图书馆,跟着一个旧金山的艺术家 Jamil Hellu 的课程和工作坊进行摄影史和摄影理论的基本梳理。并且从喜欢的艺术家发表的杂志和网站开始做相关搜索,很快确定了自己能够构建的视觉状态。现在想起来这个决定是没错的。拥有多重视角之后,对事物的判断能能在比对中变得更准确。
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因为这是一个各个媒介交叉的语境,更多的时候是思考我为什么使用图像,以及使用图像我要做什么。
总归对我来说,在学院内部和外部的两段经历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边缘及边角料」
一:你所记录的短语、一小段话,如“蜜糖时刻;做饭喝酒;加油站旁边是什么;我们穿过一座城市去挪一辆车;我做了一个梦,猪死了…”平实又有趣,是如何筛选决定将它们与你的作品串联成对话?
赵:其实这个初始模型是我的研究生论文。 我文字细节记忆和组织能力很差,并且我自己的作品不适合由我从第一人称做一个逻辑解读。写论文时我把多年写在手机或者笔记本的的碎片文字组织起来,然后把高中,大学尝试写的小说和诗歌的一些开头续写了一下,做一个自述方式的书写,编辑方式完全按照文字阅读的节奏,有点音乐的意思。开始只是试试水,也有点想挑衅论文教授的意思。但是写到一半的时候特别有快感,就又写了几万字。后来我在跟我很喜欢的一个旧金山的艺术家和策展人MP在讨论这些文字的时候,她觉得这些文字交叉跟我的视觉作品产生了对话,我应该思考怎么从展览的角度去想着呈现这个作品而不是作为阐释出现。
这之后我开始认真想这件事情,思考这些文字是不是真的能以这种方式立的住。后来看到张培力老师的一个讲座,在说他当年画手套那组作品时以描述代替视觉上的呈现,以及“Social Medium Artists Writing 2000-2015”这本关于艺术家书写的书,特别是“作为艺术的书写”那一章。反思到自己的文字,我觉得是立的住的。
今年年初在北京墨方画廊的展览。这些文字和一张纪念二战死亡战士的石碑的图像成为了我的新的章节《一份指南的线索》。文字以极小的文本框的形式出现,序列排三行,删去大部分,留下了章节5.9.14。观众可以根据留下来的内容去猜测或者推断这些没被显现的内容是什么或者长度是多少。这三段文中出现的对象部分在我视觉作品出现过,或者跟之前(边缘及边角料)的文字阐述形成一个新的视角。
一份指南的线索,纪念碑02
一份指南的线索,装裱文本01
一份指南的线索,装裱文本02
一份指南的线索
一:17年你和音和共同编辑了《边缘及边角料》,如何考虑作品的编排顺序的?
赵:作品的排序是固定的,根据图像叙事来的。这组作品我从14年开始拍,到16年的时候完成了,拍摄量大概几万张,但我选了30多张。书的开头是比较标准的叙事的开头,先从一张旧金山的老地图开始,然后到社区,人物角色,物件。所构建的是我居住和想象中间状态的一个城市。
我之前做了很多这个系列的样书,最终定稿的文件发给了音和。作品的尺寸跟排序不动得情况下,音和给我提出了书从右往左翻页以及部分图像附上uv的膜,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我想做的轻微失横的感觉。我非常信任音和,也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有效。所以整个方案很快敲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完美的呈现出所想要达到的效果。我觉得从一本书的完成来说,怎么把作品进行准确的传达是最重要的,工艺本身是在这个基础上的。
「边缘及边角料」书籍
一:你的作品在不同展览上会有不一样的呈现方式,除了场地的变化,还有什么考虑?
赵:这分成两个阶段。
《边缘及边角料》这组作品,虽然一开始就有在欧美参加展览,但是没有比较完整地呈现。在16年的的时候被一些欧洲摄影节和机构选中,这也使得我有了完整布展经历,通过波兰罗兹摄影节到雅典摄影节,意大利的摄影机构001以及之后的东京rps的个展,新加坡国际摄影节和克罗地亚Organ Vida摄影节, 我建立了参考档案展览的形式,以大场景作为背景墙纸,细节图是装裱图像的方式进行布展。虽然罗列这些展览,显得很繁琐,但是每一个展览都是试错阶段,只有有了足够经验之后才能确定下来。
《边缘及边角料》之后的几个章节或片段,有些很固定,有些就灵活多。基本完成的四个是《我们穿过城市去挪一辆车》《铺平一座山的指南》《蜜糖时刻》《一份指南的线索》,还有《一步步的绘制牙齿草图》和《观鸟》正在制作。其中像是《蜜糖时刻》《一份指南的线索》和新的《观鸟》都是确定的固定展览方式,《铺平一座山的指南》部分会根据场域改变,《我们穿过城市去挪一辆车》是一个完全松散的状态可以根据展览进行任何调整。
这的几个章节的作品已经交叉在明暗的线索之间,也同时与《边缘及边角料》进行呼应的。使得线性的和非线性的叙事也同时在进行。更多的是使用图像为主要媒介进行展览制作,这些复杂的信息被转换成平面图像之后映射在展览空间形成的是一份开放的指南。
如果要解释每一件作品为什么是那种布展方式,会非常繁复。概括来说,当我制作展览的时候这个展览空间就是我的需要完成的作品,所有的章节都是用来构成这个空间的元素,而不是把作品摆放在空间中。
我们穿过城市去挪一辆车 2016-
沉默 2013
墨方画廊 2019
我们穿过城市去挪一辆车 2016-
墨方画廊 2019
我们穿过城市去挪一辆车,收藏的纸牌 2016-
墨方画廊 2019
我们穿过城市去挪一辆车 2016-
墨方画廊 2019
一份指南
旧金山 明尼苏达街道项目 2018
寒暄 2017
旧金山 明尼苏达街道项目 2018
石层 2017
旧金山 明尼苏达街道项目 2018
铺平一座山的指南
上海M艺术中心 2018
简易的纵横字谜,危险的世界 2017
上海M艺术空间 2018
从Wexford收藏的雕塑 2017
上海M艺术空间 2018
蜜糖时刻 2017
上海M艺术空间 2018
黑蛇.PNG 2017
上海M艺术空间 2018
W镇 2017
上海M艺术空间 2018
摄影爱好者 2017
上海M艺术空间 2018
Reminders Photography Stronghold画廊 2016
一:你曾在日本Reminders Photography Stronghold画廊举办了第一个个展,以及担任工作坊导师,能谈谈此次教学经历吗?
赵:RPS工作坊经历印象很深刻。日本的策展人和活动家Yumi Goto是RPS的创始人和运营者。她和我在工作坊期间共同担任导师。在工作坊开始之前我们从工作坊的申请名单中共同选出学员,根据学员准备在工作坊阶段中制作的项目方案和样片,备注上自己对于作品的反馈后,并提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查阅或购买。
工作坊差不多3个星期,每个星期上个2-3次课。第一次学员会带来自己根据项目相关的所有图,我首先跟学员一起定下来这个作品的基本概念和大概方向,进行一轮基本的选片和编辑,提供在这个逻辑线和概念里的可行的拍摄方案。 第二周进行根据新的作品进行更完整编辑,以及基本的书籍的制作方案和参考方式。定好制作工艺或者在书籍中影相的尺寸和顺序也会进一步调整,进入实体的书籍的制作。最后一堂课是展示会,大家居家一起做一个开放性的讨论。
最后看到学员能从一堆零散照片整理成一本完整的书的时候心里特别开心,也想到自己最开始学习的经历。
RPS工作坊学员作品
RPS工作坊花絮
- 关于赵谦 -
赵谦现居中国。2019年获得“休斯顿摄影中心年度摄影奖”。个展曾于罗马001画廊,东京RPS画廊和连州国际摄影节展出。他的作品广泛展出于爱尔兰拉什法恩汉姆城堡、克罗地亚法国馆 、Kala艺术中心、奥格登南方艺术美术馆、罗马当代艺术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和大连美术馆等。其作品还出现于荷兰Unseen摄影节、新加坡国际摄影节、雅典摄影节、哥本哈根摄影节和罗兹国际摄影节。赵谦曾获学术奖金赴牛棚工作室、佛蒙特艺术中心和卡拉艺术中心参加艺术家驻地项目。 2017年他的第一本书《边缘及边角料》在假杂志出版。
个人网站
www.zhaoqian.co
更多资讯
赵谦 | 这些影像的发掘并非纯属偶然
* * *
©赵谦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木格堂」是一家小型艺术机构,目前我们有一个以图像作为基础媒介的摄影私塾、一间致力于分享的艺术书房、一个基于实践的展览空间Muge Art Spac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