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杨阿苗故居

古代的民居,其遗迹早已湮灭。现存的大多是地处非交通要冲的郊区或市区的偏街僻巷中,如桂坛巷的吴范志祖厝(三落五间张双护厝)、南安石井镇的中宪第(有112间)、江南亭店村的杨阿苗故居等。(可参见泉州历史文化中心主编的《泉州古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2年2月)在市区的后城、金鱼巷、象峰、灵慈宫沟等处,也尚存一些未加以彻底改造的旧大厝,有的建于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一1861年)。在侨乡早期建造的一些“番客大厝”,也保存了明清时期古民居的历史风貌,建筑科学技术和建筑艺术上的光辉成就是: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一、规模庞大,布局严整:古代能建造大厝的士绅或富商巨贾,为满足几代同堂、举家聚居,遗泽子孙的愿望,规模都比较庞大,占地数亩。从南到北中轴线上,排列二落、三落、甚至五落的主体建筑。每落为3开间或5开间。如为一落大厝,中间为大厅,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公妈厅,是婚丧喜庆活动场所。如为二落大厝,则公妈厅安排在第二落大厅,一落大厅作为接待宾客的活动场所。如为三落大厝,一二落大厅亦作为会客和公妈厅之用,而第三落大厅常作为私家供佛地方。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作为主要居室。大房前有檩步,作为梳洗的地方。后有后房,作为婢妾居室或存放随身用物或箱笼的储藏间。正屋前面两侧有二厢房,俗称“倚头”,朝天井一面常敞开,使大房既能通风,又避免阳光逼射,有遮阴纳阳的作用,也是客人随从休憩的地方。厅堂后壁多用可开启折合的大扇木门隔成,平时闭合与后轩分开。有事可打开,把厅堂与后轩合并为一,增大活动空间。后轩可布置成小书斋,遇有贵客要事,也可延入后轩密谈。

前落与后落以两“倚头”相联,两落来往甚为方便。首落前有大庭,或仅排列小盆花,留出较大的空间,作为来客停放车辆、轿马的地方。或布置为庭园,栽花植树,假山小池,类似江南园林。每落厅前都有深井(天井),保证厅堂轩敞明亮,通风采光良好。

正屋两侧或一侧建有护厝。如属单护厝,另一侧亦常留有通巷,既作为前后各落出入的另一通路,使各落自成单元;又可使正屋避免受邻居活动的影响。护厝又可增加一些辅助房间,或作厨房、杂物工具放置场所、或作客舍,或为僮仆居室,或作书斋别筑。这样安排,不但每人有充分的居住面积,而且有一定的社交和休息、娱乐活动空间。难怪居住过公寓式楼房的人,反而羡慕古民居的宽敞、闲静与舒适。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二、瓦木结构,坚实牢固:正屋一般分为台基柱梁、屋盖三个部分。古民居很重视台基,即使是“老厝地”,常再“掘地三尺”,平整后铺以角石,填上碎砖瓦而后夯实,上覆细砂。既使地基牢固扎实,又可防潮,四周铺以长条石,布置柱处则置方块础石。南厅前、北轩后、深井沿的长条石,俗称“石砛”,是用整条长石,长度几与厅面宽相同,有的长达6一8米,宽达60一70厘米、厚达20一30厘米,在观感上和实际上都使台基显得宏硕坚固。

柱梁木构架的建筑刚度好。主要柱梁用材都比较粗壮,材质等级高。清代泉南一带流行穿斗式木结构,斗拱、枋柱的榫卯加工细致,节点搭交严密,构件横平竖直。大木工操作规范很严格,保证整座木框架有足够的建筑刚度,柱顶承梁楣通等榫接地方,为防止柱体劈裂,还用粗藤捆绑,或用牛皮圈住,用大古钉钉牢。柱脚是放在柱珠上,石柱珠再置于方块础石上,保存了宋代木构建筑技术传统,可避免木质柱子与地面接触,受潮易于腐烂;而且可收到减轻地震破坏的功效。这也是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屋面坡度相当平缓,正脊做成曲线,不但避免造型上有僵直的缺陷,而且两端燕尾翘起,可以减弱屋面承受的风力,确上先覆以“两”(平面瓦),上以曲面瓦砌成槽,两槽联接处再用瓦筒填灰泥合缝。这种“瓦简厝盖”在沿海通行,因为比较厚重,比之“砌瓦厝盖”,较不易被风吹翻。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三、墙壁门面的砌筑和装饰工艺,亦十分考究。门面装璜,常以白色花岗石雕刻槛框,配以黑漆大门,墙裙和柜台脚,浮雕各种花纹图案,以高质量胭脂砖砌成墙堵。外墙下半部亦以细琢石板密缝垒砌,上叠砖墙或上筑土墙,内外白灰粉壁。

厅堂前安装大石阶,天井及大门外平铺石埕,雕琢及安装工艺成为明代以来,建筑业中的传统工艺——“平直线”,堂屋大厅门面以木构为主,朱漆厅门。两侧各有合扇边门,上半部为木雕窗花,图案设计和做工都很精美。正屋两侧壁堵,筑以土墙,含贴木柱,下亦以石条叠贴为基,可与木柱共同承担屋楹压力,并增强全屋结构的整体性。至于厅房之间的隔堵,则在柱与通之方框间,编插菅稿,涂上泥浆,外以白灰粉壁。这种“菅茎壁”虽不承力,但空间占地小,隔音、隔热性能良好。这样的墙壁门面,不仅古朴,大方、美观,而且在多风雨的泉州,亦耐斜风急雨的侵袭。有的距今百余年的旧大厝,历经多次洪水浸泡,原墙体门面,依然风光如故。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四、重视排水设施:各落之间,堂屋和护厝之间,都配有深井,深约为30一50厘米,作为承集屋面雨水的地方。深井东西两侧和南面,都有暗沟和向外大涵沟相连,而大涵沟又汇入与街道相联的“大濠沟”。沟、涵通径的大小,适可及时将雨水排出。即使大雷阵雨过后,转瞬间地面雨水亦可排干。

到晚清时期,一些旅居南洋的华侨,既继承中式建筑技艺的传统,又接受西法建筑工程技术的影响,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工程技术。南安南厅的“林路大厝”可作为代表。林路,字志义,又名云龙,南安美林后埔村人。清光绪后期(约在1875一1908年)旅居新加坡,从事建筑业兼营制砖瓦业。曾主持重建新加坡凤山寺及维多利亚纪念堂等建筑工程。光绪末年,他回家乡在南厅建一座传统民居大厝。中间为正屋,叠楼,两房为祖厝、书房,共99间。庭外有横桥、旁榭、方池。建筑材料都是用混凝土、钢筋、洋砖。主体工程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全部工程到民国初才完成。民谣云:“有林路富,无林路厝”。抗日战争期间,泉中中学(今泉州六中)内迁,借用为校舍,可容纳700人。可见其规模之宏大。这是泉州古民居建筑技术到了近代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发展。


本文选自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编《泉州科技史话》

泉州古民居建筑物




上一篇新闻

墨思新语——何洋作品展将于新加坡维多利亚美术馆开幕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高中留学预科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