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带来的启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赵妍

今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迎来30周年里程碑。1990年4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此后,又有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制定出台。30年前的浦东是连上海本地人都嫌弃的“乡下”,只有江畔稻田和寻常巷陌,今天的浦东有车水马龙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不断刷新记录的天际线,是高度现代化的世界城市标杆。

今昔巨变离不开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当年的开发者有一句口号:“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开放”。

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意味着要有全球化思维,也意味着要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恰逢当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之际,中国准确把握这一机遇,提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目标,成为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新加坡比肩的世界级城市。浦东以“亚太经济走廊”这一概念吸引全球投资者,让来浦东投资兴业的企业面对太平洋,左手联结东北亚,右手联结东南亚,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能进入亚洲,向全世界展开了开放、包容、互惠、共赢的胸怀。跨国药企罗氏制药看准商机,早在1993年便落户当时还是一片农田的浦东张江。罗氏披露的业绩显示,去年企业国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中国市场是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作为投资沃土,上海浦东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罗氏这样的企业,同时它也成就着自己:今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7)显示,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已升至第四位。

一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愈演愈烈。在全球化浪潮中乘风而起的浦东新区何去何从?答案就在这几年不断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当中:2013年9月正式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全面对标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美墨加协定(USMCA)”等自由贸易协定,通过不断扩容、不断刷新标准、不断突破自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再比如进入开幕倒计时的第三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去年,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达到往届规模,还有一批企业为了尽早预订好展位,已签约参展未来三届的进博会。

“疫情下,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转正,进博会‘如约而至’,释放出积极信号,坚定了外商在中国持续深耕发展的信心”,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兰珍珍的这席话正能说明,尽管遇到挫折,但全球化不会止步,只会在各方积极参与下,朝着更加包容、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是国际企业的共识,也是浦东30年来“站在地球仪旁”搞开发开放带给人们的启示。(热点观察评论员)

上一篇新闻

“浦东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东。”

下一篇新闻

远赴新加坡、俄罗斯、白俄罗斯、西班牙,这个关于浦东的大展走进北京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