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从新加坡到多伦多,更顺畅交通场景是什么样子?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城市的顽疾之一,未来社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呢?

将城市公共交通与共享单车等其他出行方式互相结合是个不错的主意,但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逐步消除短距离出行的机动车需求。同时还要在基础设施上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才行。

从新加坡到多伦多,更顺畅交通场景是什么样子?

放在社区体系中,就体现为公交站点分布的合理性。社区对外公交站点慢行交通换乘设施全覆盖、家门口出行更便捷之后,公共交通的选择率自然也会大大提高。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新加坡和多伦多是如何改善交通、提升居民出行体验的。

新 加 坡

在《陆路交通总体规划2013》中,新加坡提出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的陆路交通系统”远景目标,承诺推出更多出行线路、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建设支持宜居和包容的社区。

从新加坡到多伦多,更顺畅交通场景是什么样子?

自规划发布以来,新加坡交通发生了几次重大转变:

1.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包括增加公共汽车和轨道车辆,以及通过增加新的轨道线路和公交线路等,交通网络扩张迅速;

2.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主动出行方式完成出行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3.网约车、共享自行车等共享服务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选交通方式,实现了门到门的出行;

4.车辆正变得越来越环保。


从新加坡到多伦多,更顺畅交通场景是什么样子?


未来社区交通场景借鉴

新加坡健全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前瞻性的交通管理与调节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20分钟市镇,45分钟城市”的美好愿景与交通规划定位,值得我们思考。

多 伦 多


多伦多市的Quayside区坐拥良好的地理位置,却因高速路和铁路线的分割,形成了以私家车为导向的出行结构。

Sidewalk的计划通过改善气候条件,打破大型交通走廊的分割,以行人和自行车为最优出行对象,强化公交服务,约束停车位,构建未来的共享出行体系。通过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提高社区的出行效率和出行品质。

Sidewalk的步行和骑行优先的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项个内容:

打造短距离出行生活圈

达到高水平步行和骑行的核心在于正确的城市形态。Quayside规划了当地5分钟步行生活圈,该圈内能够满足所有生活需求,包括公园,菜场超市、饭馆和公交站。同时通过多伦多充足的共享单车停靠点,骑行将会变得便捷且方便。


与城市的其它部分紧密联系

Quayside的出行网络将会与现存和已规划的多伦多市骑行和步行网络进行进一步的广泛连接。


从新加坡到多伦多,更顺畅交通场景是什么样子?


将公共空间打造为步行-骑行友好型

Sidewalk出行与移动性规划的一个核心部分在于建设一个受欢迎且能满足多种交通出行模式需求的公共空间。


从新加坡到多伦多,更顺畅交通场景是什么样子?


未来社区交通场景借鉴

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主动出行和共享交通方式

(1)发展轨道网络,为通勤者提供快速、直达服务;

(2)实施更多的公交优先措施,使出行更快捷、更顺畅;

(3)继续推进步行和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

2、促进无缝衔接的多模式出行

(1)减少转乘次数并提供更高效的交通方式;

(2)继续探索自动驾驶汽车、需求响应和动态路径公交等创新技术。

3、让工作和生活设施更靠近住所

(1)建立更多的区域中心,为城市外围地区带来就业机会;

(2)鼓励雇主采用灵活的政策,如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和远程工作方式。

■ 来源: 未来社区

上一篇新闻

深入GlobalFoundries的芯片前沿领域探索之路

下一篇新闻

武汉直飞新加坡、大阪、多伦多的航班何时开通?有回复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