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城南龙灯


“杨家的轿子,聂家的行,史家的板凳爱死人……”这是南昌坊间的古老俗语。那句“史家的板凳爱死人”道出了南昌城南史家村板凳龙的魅力,这就是城南龙灯的前身。


“城南龙灯有700多年的历史,先辈们最早舞的是板凳龙。”城南龙灯传承人史克滨说。以前逢年过节,城南村的村民都要玩板凳龙,每家的男丁都要出一条板凳龙,以显示家族强大、人丁兴旺。但后来人们发现,每次舞龙都会导致交通严重堵塞,于是板凳龙逐渐被轻巧的彩色布龙取代。这种布龙制作就是史克滨的家传手艺。


20世纪80年代,城南龙灯厂还是史克滨父亲办的一个四五人的家庭作坊。为使传统龙灯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生产,2005年史克滨成立了“城南龙灯”工作室,注册了“城南龙灯”商标,2008年“城南龙灯”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年,史克滨又成立了城南龙灯实业有限公司。从最早的小作坊,到如今有近百人的工厂;从最初的口口相传,一年只卖出20多条龙灯,到如今每年销售将近1万条龙灯,史克滨依靠推陈出新的技术、稳定的质量、灵动的造型,使古老的“城南龙灯”焕发出新活力。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临近过年是城南龙灯生产基地最忙的时候。大年三十别人在家看春晚,生产基地的工人还在争分夺秒地扎龙。史克滨回忆,以前只有过年才请村民来扎龙,有一年,扎的龙一条都没卖出去,导致没有钱给村民发工资,史克滨着急,村民对他说:“你别着急,等年后卖出了再发也不迟,卖不出去就算了,情况艰苦大家一起面对。”史克滨被深深感动,不惜借钱也把工资发放给了村民,到了年后,做的龙被全部卖空,此后生意也越做越好。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以前史克滨一个人手工制作一条龙灯要耗时一个月,如今把制作龙灯的技艺传授给工人后,通过分工合作,一天能制作十几条龙灯了。为了使龙灯制作更便捷,城南龙灯不断创新制作技艺,由早年的粗放加工,发展为包含模具、竹编、裁剪、缝纫等100多道工序的专业化制作。


2017年年末,南昌市群众艺术馆举办迎春活动,行运龙狮团的舞龙节目《青云直上》大放异彩,扭、挥、仰、跳……来自华东交大体育系的大学生们手持龙灯,将三条绘有青花瓷图案的龙舞得活灵活现。这三条龙就是城南龙灯生产基地制作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看到身挂LED灯的飞人表演,史克滨非常震撼,“我当即决定做一条会发光的龙灯”。说起当时的情景,史克滨仍旧显得非常兴奋。有了想法后,史克滨立马买来LED灯,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做出第一条灯光龙。传统龙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完美融合,让史克滨的“城南龙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吸引了大批顾客。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城南龙灯漂洋过海,远销海外。最早出口的城南龙灯是用竹骨架制作而成,在运输过程中,因海关检疫不符合要求,很多都被退了回来。史克滨绞尽脑汁,不断试验,最终发明出塑料骨架,顺利将一条条龙灯送到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城南龙灯”的走向世界,不仅仅见证了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城南龙灯:走向世界中华龙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上一篇新闻

盐城市经贸高级职业学校——梦想,从这里启航

下一篇新闻

纠结!科学城vs知识城看完这篇不纠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