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近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宣读了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关于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的决定,并予以表彰。其中,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云台村、椑木镇红林村、高梁镇慈花村、富溪镇罗井村四个村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天,跟随记者镜头一同走进“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一大早,椑木镇红林村建档立卡脱贫户罗仁全,就来到位于该村的礼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对果树进行农药喷洒作业,罗仁全告诉记者,他把土地流转给了专业合作社,平时自己就在果园里务工,这种“一举两得”的模式,让他的收入有了稳定来源。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建档立卡脱贫户罗仁全:“我家有6亩土地承包给果园,每年有几千块钱收入,在果园里上班,每天有100元钱的收入,家里面的生活越来越好,每年下来有一万六千多元收入。”

据了解,在2017年,该专业合作社果园利用“50%土地流转+50%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30人加入其中。如今,果园里引进的新加坡脆李、水桃等水果经过几年生长期后,现在开始全面挂果,产业效益日益凸显。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内江市东兴区礼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陆华:“今年应该是全面挂果,去年挂了一点果,挂了一片,可能有2万多斤,收入大概有10来万,今年挂果可能是在10万斤以上,后年就应该达到30~50万斤的规模。”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农村要富,产业必须要振兴,近年来,椑木镇红林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引入东马禽业公司,养殖红林土鸡,采取“公司+专合组织+农户+基地”模式,通过“两固定、一入股”分红方式,实现红林土鸡产销一体化。同时,率先采取“两集中、三权六化”模式, 建成创新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水产养殖区,形成业主、村集体、贫困户“三赢”局面,增加脱贫户净收益 4.86 万元。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如今,村上产业越来越好,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椑木镇红林村村貌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以前的“泥巴路”不见了,村民居住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淳朴的文明乡风吹遍红林村,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看得见。

乡村振兴|狠抓产业兴农,东兴区这个村获评省级示范

乡村要振兴,必须牵住产业的“牛鼻子”。据了解,近年来,红林村以围绕“一心、两带”产业规划布局,养殖红林土鸡、休闲旅游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特色水果产业为村主导产业,2020 年农民家庭人均经营性纯收入为 32840 元,其主导产业占农民家庭收入的 71%。在 2019 年实现集体经济 2.69 万元,2020 年实现集体经济 3.37 万元。

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党总支部书记石廷洪:“下一步,我们红林村将继续发展种养植业,向高速公路出口及连接线,延伸发展四季果园、发展农家乐、带动乡村旅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强大集体经济,拉动农村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统筹交通优势,以产业中心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旅休闲产业,全力打造新型扶贫示范村。”

上一篇新闻

重磅!成都航空口岸过境144小时免签停留范围扩展至内江

下一篇新闻

工程进度丨匠心造城,不负期许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