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二战史卷四3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

第三十四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第一节 攻陷缅甸

日帝诸军从马来亚和菲律宾到达了爪哇岛,这标志着“南进”的“主体工程”已然“完工”了,而夺取缅甸则是这一“主体工程”外的“分支工程”,“主体工程”完成之时,“分支工程”就要“开工”了。日帝夺取缅甸大致过程如下:1942年1月间,“主体工程”尚未“完工”,对“分支工程”的投入自然不能很多,日帝只拿到了缅甸南部狭长地带(毛淡棉以南地区);进入2月特别是3月间,“主体工程”进入“完工季”,对“分支工程”投入加大,于是3月初拿到了仰光,之后顺势北上,拿下整个缅甸。日帝夺占缅甸,之前我们说了,既是其建立长期不败态势的需要,也是其切断援华路线的需要。通过夺占缅甸,日帝要冲出印度洋,要建立下一步拿下印度的基地,要形成对中国抗战新的威胁。

因此,保卫缅甸就涉及英帝和中国两家的利益,英帝要保住自己的殖民地,中国也要保住自己的后方国际交通线,消除日帝对其西南大后方的威胁。英中两国合作保卫缅甸,不是开战后才产生的需要,而是开战前很久双方就产生了这个想法。1940年西欧战役后,英国在“绥靖”主调下酝酿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被封闭了三个月的滇缅公路开放后,10月间,英中合作出现升温迹象。1941年2月,英国邀请中国军事考察团到其各殖民地展开为期三个月考察,考察团由此形成一份报告书,其中制定了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提出了保卫缅甸的中国主张。整体来说,在中英合作卫缅中,中国表现积极,战略对头,主张正确,而蒋委员长早就准备好入缅作战兵力,并集结于云南,而随着日帝“南进”威胁日盛,国军进一步加强了西南边境的防御力量,并抽调得力将领在云南成立了军委会驻滇参谋团,专事筹划入缅作战和中英合作事宜。

但英帝却积极性不高,对中国有点既用又防的意思,它一方面感到自己独力难支,应对不了日帝对缅甸的威胁,需要中国出马,但又担心中国帮忙会造成“不良影响”。自己“沦落”到由别人保卫殖民地的地步,这老大帝国的面子往哪搁,而万一“请神容易送神难”,怎么办?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它还感到中国入缅作战,美帝却表现很积极,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好兆头,美帝有意扶植中国,增强其在亚太的地位,如若这样的话,我老大帝国的位置往哪搁?啊,老大帝国的心思就是良多呀。“如果我可以用一个单词来概括我在美国所获得的教训的话,那就是‘中国’。”丘吉尔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意在告诉我们,中国在二战中不同寻常的地位提升给了他一个“突然打击”。于是英帝保卫缅甸的根本指导思想依然是自我安慰,时而认为日帝不可能跋山涉水远侵缅甸,时而认为即使远侵,日帝也只会“直奔主题”,入侵缅甸北部,以切断滇缅交通线为限,而没有那么大野心——如中国考察团所言,先入侵缅甸南部,而后北上夺占整个缅甸,以此来切断滇缅交通线。而英帝把与中国的合作当成是“形式上的结盟”,以此“镇住”日帝的侵略野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府军委会第一时间下达了入缅作战部队的动员令,各项准备迅速展开,同时中英合作继续升温,商讨不断,筹划展开,而美国也力促中英合作卫缅,积极要求英帝尽快邀请中国军队入缅布防。12月23日,中英美三方在重庆召开了联合军事会议,蒋委员长主持,韦维尔将军代表英国参会,双方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这标志着中英双方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在会上,蒋委员长再次表达了入缅作战的积极愿望,而韦维尔却有点扭扭捏捏,很不情愿,只允许国军一部兵力入缅,并要求只能部署于靠近中国的泰缅边境北端。但随着日帝侵凌日盛,英军丢城失地日多,英帝也急切起来,请求中国快来救援,但这一救援为时已晚,已经不是保住缅甸的救援,而是为英军逃回印度打掩护、当垫背的救援。

缅甸地形整体来说,中间较为平坦,间或有山地,伊洛瓦底江穿流其间;两边则是山地,东边的掸邦高原广袤无垠,一直延续到中缅和泰缅边境,正是这崎岖不堪的地方被英军认为是日军的主攻方向。仰光-曼德勒-密支那为缅甸贯穿南北的交通大道,从仰光到曼德勒有两条要道,一条沿伊洛瓦底江(卑谬-马圭-仁安羌),一条就是从仰光开始经勃固-东吁-彬文那(内比都)到曼德勒的仰曼铁路,曼德勒为沟通南北东西的中心点,曼德勒经腊戍(shu)、畹町(ding)就进入云南,这就是著名的滇缅交通线。

二战史卷四3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

日本入侵缅甸地图

敌我双方投入兵力如下。日帝15军最初只有两个师团(33、55师团),后“南进”作战基本结束后又新增两师团(18、56师团),投入航空作战的是第5飞行集团(得第3集团一部加强)。海军投入也将投入强大兵力冲入印度洋,进一步打击大英帝国海上力量,配合缅甸作战。

英帝为保卫缅甸投入的兵力为英印17师、英缅第1师、第7装甲旅(150辆战车)、英澳63旅等部,总兵力3万余人,另有100余架飞机参战。大英帝国的兵力基本上是挤牙膏式投入,最初是自我安慰,只有羸弱的英缅第1师部署在缅甸,1942年1月初日帝入侵威胁日迫,它才将英印17师调来,而敌人入侵开始后,才将其他部队抽调而来。另外,丘吉尔原打算要将2个澳师投入缅甸战场,敌人入侵开始后,这两个师正从中东返回本土,丘吉尔想把它们截留北上,结果遭到澳大利亚方面的强烈反对而只好作罢。

中国投入缅甸战场的军队有:第5军(22、96、200师)、第6军(49、93、暂55师)、66军(新28、新29、新38师),它们合编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注1】(总司令罗卓英),总兵力约10万人。这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第一次境外作战,为了保住自己的国际交通线和稳固自己的大后方,蒋委员长把自己的嫡系精锐都投入了进来,是带着诚意来的。【注1:原打算还成立远征军第二路军,部署在中越边境,不过未能成行。】

说起缅甸战场的“起源”,我们还得回到日帝进驻泰国之时。之前我们说了,最初进入泰国是近卫师团,该师南下马来后,55、33师团也先后到来了,这样15军才有米下锅,开始详细谋划侵缅事宜。两师团进驻泰国后,迅速被部署于泰缅边境的麦索、达府、北碧(干差那武里)等地,积极展开侵缅准备,又是开山辟路,又是改造部队,以适应山地战的要求。

15军决定小试牛刀,先把缅南狭长地带拿到手。1月初,一部兵力(一个联队)从北碧首先出击,于19日攻占南部重镇土瓦。1月下旬,15军主力出击,55师团23日占领高加力,31日占领关键点毛淡棉,2月4日33师团攻占巴安,萨尔温江以东尽陷日寇之手,由此拉开缅甸作战的序幕。序幕拉开之时,英军各部分散部署于掸(shan)邦高原、仰光等地,敌人主攻的毛淡棉地区只有一个旅兵力,当敌人冲杀而来时,它才紧急将英印17师从仰光调到萨尔温江一线,以加强缅南防线,英缅1师继续布防于掸邦高原。

对日帝来说,开局是良好的,遭到的抵抗是微弱的,应再接再厉,乘敌部署未谐、兵力不足、联盟未成之时,一举拿下仰光,北击曼德勒。2月8日和11日,55和33师团先后强渡萨尔温江,两路并进,23日,前者占领印度洋岸边的吉桃,后者进抵锡唐河畔。在这样的冲杀中,英印17师溃不成军,慌乱中提前炸毁锡唐河大桥,只有三千余众得以渡过该河,逃出生天。3月3日,日帝各部再次渡过锡唐河,55师团进攻勃固,6日遭遇刚刚到达战场英第7装甲旅,7日将其击溃。33师团则绕过勃固,从北而来,7日日落时分一举冲入仰光,8日完全占领之,9日15军司令部移驻仰光,此乃兵不血刃占领之又一典范之作。

啊,丘吉尔干着急使不上劲儿,求爷爷告奶奶,东拼西凑军力救援仰光,要求返国的两澳师北上支援而不能够,紧急向仰光输送兵力而不赶趟,请求中国军队入缅救援而远在中缅边境无法前来,至于唤醒和动员缅甸人民来拯救自己的国家,则不在丘吉尔“使不上劲儿”的范围内。兵派不出,他只好派一员大将过去拯救危局。亚历山大将军曾在敦刻尔克撤退中表现不错,此次临危受命,任务不变:把英军安全地从仰光撤出来。

下面该中国远征军出场了,缅甸抗战的重任该由它扛了。 “仰光的失守意味着缅甸的失守”,韦维尔将军一如既往地对什么也不抱希望,对自己的军队不抱希望,对中国的合作不抱希望,而亚历山大将军是一位撤退能手,但是不是进攻能手就不得而知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英帝可以依靠谁来顶住侵略者,守住缅甸,依靠自己那稀稀拉拉的几个兵吗?依靠广大缅甸人民吗?依靠蒋委员长的中国军队吗?此时此刻,对老大帝国来说,信心不足确乎源于力量“不足”哟。是与中国军队合作并继续战斗守住缅甸还是先把缅甸丢给侵略者以待将来时机一到再恢复殖民统治呢?那个更划算呢?

2月初即日寇攻占毛淡棉进抵萨尔温江时,英军开始着急了,连电邀请中国军队主力——而不是某一部——入缅作战。2月16日,遵照蒋委员长的命令,军委会下令集结于滇缅边境的第5、第6两军立刻入缅,由此拉开了中国境外抗战的序幕。当然,对两国军队联合作战来说,兵马未动,协商先行,两军兵合一处,本着怎样的目的作战、如何统一指挥、如何部署兵力、如何协商联络等等,这些都是要讲清楚的,而最根本的是,双方合作诚意如何。

蒋委员长这面自不待言,诚意是满满的:他一听到英帝“召唤”,立派大军而来;他不顾英军一再后撤,命令先头部队靠前部署,直接冲到第一线;他多次想组织会战,阻敌一再北上,甚至反攻仰光的心也是有的,他在国内正面战场表现消极,但在这里他为了保住后方国际交通线和保住大后方,战意是充足的。应该说,此时此刻,缅甸对他的重要性超过了英帝。

而中国军队主力入缅后,英帝继续诚意不足,继续为双方的合作设置障碍:它让中国军队靠前部署是为了给其撤退打掩护,它拒绝中国军队派联络参谋分驻其各部,是不愿让中方了解其意图以便自由撤退。两支军队在一起打仗,一个撤意浓,一个战心足,前者总是会让后者陷入孤立作战境地,此乃“劣币逐良币”之战场潜规则,蒋委员长自是深谙之。他一方面严厉批评英方种种诚意不足之举,一方面不能不给自己留好后路:一线部队可以部署靠前,但主力军队不宜冲得太远;尽量督促英军与己一块战斗,但“强扭瓜的不甜”,半殖民地的中国哪能左右人家老大帝国的事儿,只有被左右的份儿;他想实现更大战争目的,但没有英帝配合,也只好作罢,夺回缅南那是不可能了,尽量守住缅北也就不错了。

中国远征军就是在这合作诚意严重不足、作战目的晦暗不明下投入缅甸战场的,如何遵循蒋委员长意旨,如何与英军相处,下面就看它自己了。入缅后,远征军预定部署大致如下:5军分布于仰曼铁路一线,先头部队深入到东吁地区;6军分布于景栋至垒固的泰缅边境一线,掩护5军翼侧;66军部署于后方,保障5、6两军的后方联络线。而英军全部转向伊洛瓦底江一线(卑谬、仁安羌等)。这显然是一个带有各奔东西色彩的部署,一旦形势不利,英军可撤回印度老巢,而中国军队只好白来一场,损兵折将,退回本土。英军最初想把仰曼铁路飘北、密铁拉一段纳入自己防区,不过蒋委员长没有同意而作罢。

二战史卷四3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

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在统一指挥方面,最初远征军归英军指挥,但仰光失守后,蒋委员长很不相信英军,但老大帝国军队不可能接受半殖民地军队指挥,于是折中一下,蒋委员长让史迪威统一指挥中英两军,而一心撤退的英军继续拒绝接受,统一指挥只好作罢。至于中国军队内部指挥则是“五花八门”:远征军司令部、史迪威、蒋委员长、驻滇参谋团都是它的指挥者。关于两军联络问题,英军在远征军军、师各部均驻有联络人员,而远征军想在英军师、旅各部做同样处理而遭到拒绝。另外,两军在腊戍建立了一个联席会议,进行沟通交流。

2月16日命令下达后,远征军加速输往缅甸,到3月8日即仰光失守时,先遣200师已深入东吁地区,建立阵地,掩护英军撤退和远征军主力集中,到16日,5军、6军基本输送完毕,5军主力集中于曼德勒地区,6军也按计划就位,当然远征军整体上是在敌军猛进、友军不谐下仓促应战的。占领仰光后,日帝15军遵照大本营和南方军指示,决定“进一步抓住战机,以大胆果敢作战”首先把打击目标指向新来乍到、战心充足的中国军队,准备在曼德勒附近“捕捉、歼灭英蒋联军主力,随后将残余之敌从缅甸境内一扫而光”。此时给15军新增两师团也定下来了,不过它不待新增到来即分路北上,33和55师团分别沿伊洛瓦底江和仰曼铁路进击,随后到达的18、56师团准备向东吁集中,而后前者参加55师团方向作战,后者经毛奇、垒固、东枝出击腊戍,意在切断远征军归国退路。日军整个部署是中间主攻、两翼迂回、歼敌曼德勒。

远征军入缅后的第一仗就在东吁这个地方打响了。200师等部到达东吁后,立刻接替英缅1师防御,构筑阵地,以东吁为主阵地,在东吁以南设置掩护阵地、前进阵地等。18日,日军跟踪追击英缅军余部而与200师部队第一次发生战斗接触。英缅军继续北撤,而200师则顶在了战斗第一线。接下来一段时间没有悬念,国军既来缅甸战场,那就是要力战一把的,于是为期十几天的恶战在东吁地区展开了。日寇也感到此次遇到硬茬子了,不能不把吃奶的劲儿使上,轮番进攻,轮番轰炸,步、炮、坦、毒齐上阵,正面进攻不行,就背后偷袭,翼侧包围。200师战法得当、沉着应对,三面被围,依然坚守如初。

东吁恶战之时,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思谋,蒋委员长决定在东吁、彬文那间与敌人搞一场会战,遵照这一指示,5军以200师恶战继续吸引敌人于东吁,而主力南下,欲包围歼灭敌人于该地区。不过想法付诸实施而进展不利。新22师进到东吁以北,攻击数日,进展缓慢。96师前来增援,结果彬文那车站遭敌轰炸,前进受阻。而200师处境愈加不利,伤亡甚重而后援不济。于是,5军决定放弃会战,全线后撤,200师于30日在敌前安全撤退东吁。同时,英军在33师团进攻下于4月1日放弃卑谬,退至阿兰谬。

东吁会战没搞成,蒋委员长决定在彬文那再搞一战,并亲临前线召开会议决定大策,且让史迪威转告亚历山大,务请英军坚守阿兰谬,协助彬文那会战(据说,亚历山大也曾信誓旦旦向蒋委员长表示,待战线稳定后,即准备收复仰光)。彬文那会战构想是,以阻击兵团(新22师)逐次抗击消耗敌人,以固守兵团将敌人吸引胶着于彬文那附近,而后以机动兵团实施进攻,包围并歼灭敌人。攻占东吁后,敌55师团继续北上,此时56师团也从仰光登陆而来,其一部还参与了东吁作战,而后转向毛奇,进攻远征军左翼侧。4月6日,55师团向新22师耶达谢阵地(东吁以北)发动进攻,22师按照预定计划,展开运动防御,逐次转换阵地,节节抗击迟滞敌人,于4月16日在96师掩护下转移至彬文那以西地区,此时5军各部到达指定位置,会战准备正在妥当。但形势突变,英军未能信守诺言,未通知远东军就擅自撤离阿兰谬,并连续丢城失地,马圭、仁安羌相继失守,在撤退中一部兵力还被包围在了仁安羌附近。左翼形势也不妙,毛奇、垒固地区只有暂55师一个团守卫,56师团一路猛进轻取这些地区。于是中央方向的5军打击敌人未成,反而处于敌人包围态势下,只好于4月18日放弃会战企图,再次北撤。撤退有序进行,各师相互掩护,逐次转移,节节抵抗,96师经三天两夜激战,予敌沉重打击,而后转移至央米丁地区,战线暂时稳定在这里。

此前,远征军还组织了救援被围英军的行动。英军一部被围后,频频告急,情势不妙,亚历山大请求远征军救援,于是刚刚入缅的新38师被派往英军那里。该师到达后立刻组织侦察,展开部署,于18日凌晨在英军少量坦克和火炮的支援下发起进攻,经过不到两日激战,于19日下午突破敌阵,将七千英缅军及其他人员救出,胜利结束仁安羌解围战。

彬文那会战未成,远征军不甘心,还想在曼德勒这个关键点在搞一次会战,不过设想还未成形就面临极其严重形势,我们先看仰曼铁路东面的左翼形势。国军一惯守住正面,守不住翼侧,此次也不例外。仰曼铁路中央方向虽说几次会战没搞成,但至少是守护得法,屡挫敌锋,敌人没占到便宜。问题就出现在左翼。这里虽说有6军防守,但一则防守过宽,二则一部兵力(暂55师)被用于中央方向,导致毛奇、垒固地区防守极其薄弱。4月6日攻占毛奇后,敌56师团一路北进,先后攻占克马俾、土冲河、垒固、和榜、孟榜、东枝、雷列姆、孟瑙【注1】,于29日进展腊戍,切断滇缅交通线。敌人猛进之时,远征军紧急调整部署,又是从中央方向调回暂55师,又是从景栋、孟畔【注2】抽调49、93师的部队,这些部队在垒固地区坚守了一下,激战了一场,也曾将敌人迟滞数日之久,但最后还是溃败了。远征军也曾让5军指挥200师等部从密铁拉东进,于25日乘虚收复东枝,这本来是个好兆头,但远征军指挥部没有让5军继续北进,而西返继续准备曼德勒会战。【注1:克马俾、土冲河在毛奇以东,和榜、孟榜是东枝、雷列姆之间。】【注2:孟畔大概在垒固、达高间的中间位置处。】

以上是东面的情况,再看看西面的情况。这次英军没有隐瞒企图,在25日的联席会议上,它明确表示西撤印度,不再坚守缅甸,随后坚定西去矣,随即(28日)敌33师团攻占望濑,开始从西面包围曼德勒。但远征军指挥部坚持自己的曼德勒会战,不打算因盟友的西去而改变自己的策略。最后再看看中央方向,现在这里是日军两个师团了,从24日到27日,它们连续猛攻,先后攻占央米丁、飘背、密铁拉等,直逼曼德勒。

直到此时,直到曼德勒开始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围下,远征军指挥部才清醒过来,才下令全线迅速撤退。读者诸君也许要问了,蒋委员长哪去了?为何此时没有发扬其一贯干预前线指挥的作风?我们说,蒋委员长此次还是保持清醒头脑的,从来没有听从别人(比如史迪威将军等)靠前部署远征军的主张,而且在25日还要求远征军指挥部“先以保守腊戍为主”,但关键时刻不知为何没把自己的要求贯彻下去。

好了,下面开始远征军的全线仓促撤退——这是最可怕的撤退。接下来,日军各部的行动是:攻占腊戍、曼德勒等要点后继续北进,向密支那总方向展开追击,扩大战果,切断密支那这个远征军东归的最后一条退路;而56师团除主力进攻密支那外,还分出一路来,跨越中缅边境,侵入滇西,经畹町、芒市、龙陵,5月5日到达怒江惠通桥,此桥已被炸毁,国军部队部署于怒江东岸,敌我双方最终对峙于怒江。远征军的撤退想法是,曼德勒的5军(欠200师附新38师)先北撤,而后经八莫向密支那转移;6军和66军(欠新38师附200师)先向腊戍进攻,牵制敌人北进,掩护5军撤退,而后分路向云南境内撤退。当然实际一撤退,很快乱做一锅粥,大家只能各走各的道,各撤各的路,统一行动是不可能的。

我们先从66军说起,它原任曼德勒、腊戍间防务(即后方联络保障),腊戍失守后,它沿腊戍以北滇缅公路阻击日军,屡遭打击,溃不成军,5月初经炸毁前的惠通桥撤过怒江。200师于东枝战斗后即向北转移,期间遭敌伏击,损失巨大,师长戴安澜重伤殉国,残部6月17日撤回云南时仅余两千多官兵。6军除暂55师损失较大外,布防于泰缅边境的其他各部接到命令后迅速撤回滇南佛海、车里等地。5军想从八莫、密支那撤回国内是不可能了,只能经瑞保、温托、曼西一路北上,之后各师失去联系,各自行动。新38师脱离5军后于5月13日经曼西撤入印度因帕尔。新22师和96师则继续北上,进入缅北原始森林区,历经千辛万苦,几陷绝境,最后新22师经大洛、新平洋,于7月25日撤入印度莱多;96师则经孟拱、葡萄,翻越恩梅开河和怒江间的高黎贡山,于8月17日撤回云南剑川。另外,远征军指挥部和5军司令部也先后撤入印度。这样历时三月有余的远征军大撤退行动结束了。

国军入缅作战,境外抗日,总体来说,积极战斗,英勇战斗,表现不错,展现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良好精神面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新的贡献。但此战以失败告终,损失巨大,又令人扼腕,其中原因,既有中英合作不足方面,也有国军自身不足方面,不过此战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也是值得关注的。蒋委员长及其政权非常依赖或非常想依赖后方国际交通线,那就必须以保住缅甸为前提,但它又难独担此任,英帝不愿与它合作,美帝又鞭长莫及,它想进又信心不足,它想退又不甘心,在进退间稍显犹豫,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

第二节 冲击印度洋

下面我们要展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后一幕:日帝海军冲击印度洋。从夏威夷打到缅甸,从太平洋打到印度洋,日帝终于把自己的战争之势发挥到极致,而它的敌人也把自己的败退之势“发挥”到极致。伴随着陆军进入缅甸,日帝海军此次进入印度洋,其目的大约有二:一是配合陆上作战,二是继续敲打大英帝国海军。新加坡失守了,缅甸作战开始了,英帝对印度洋的担心自是要上升了,于是又把东方舰队重建和加强起来,使之迅速成为一支拥有5艘战列舰和3艘航母的庞大舰队,这实力即使不是大英帝国的全部家当也差不多了。而对日帝来说,“南进”作战完美收官,下一步作战重点仍是太平洋,继续打击美帝才是正理,不过前院打架,后边也不能失火,于是乎先到印度洋“转一圈”,看看实力突增的东方舰队胆气如何,能否对日帝构成威胁。

二战史卷四3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

印度洋

此次出击印度洋,日帝海军也出动了以第1航空舰队(5艘航母)为骨干的强大舰队,它兵分多路行动:“机动部队”(以第1航空舰队为骨干)直接打击东方舰队的根据地锡兰岛;“丙潜艇部队”(6艘潜艇为骨干)将深入印度西海岸,“马来部队”(1艘轻型航母和6艘巡洋舰)活动于孟加拉湾,这两支部队主要是打击印度沿岸航运;“主力部队”活动于安达曼群岛,负责支援。

3月26日,“机动部队”从苏拉威西出动,穿过帝汶岛附近海峡进入印度洋,向锡兰岛汹汹而来。此时东方舰队已知晓敌之出击,全军包括锡兰岛上部队严阵以待,怀着胆战之心迎接敌人到来。锡兰岛防御早已加强,海陆空样样俱全。而东方舰队实际上给自己设置了两个基地,除锡兰岛这个明处的外,在六百英里的马尔代夫阿杜环礁还设置了一个暗处的,名曰“T港”。开战前东方舰队已将基地转移到“T港”,率领1艘战列舰和2艘航母为骨干的部队集结于锡兰岛以南海域,焦急不安地等待敌人到来。它等了几天,敌人未来到,舰队退回“T港”补充淡水和燃料。

舰队前脚走,敌人后脚就来了。4月5日,“机动部队”到达锡兰岛以南,上午9时出动127架战机,对科伦坡实施了约一个小时的轰炸,英军损失50架飞机,日军损失21架飞机,港口提前疏散。没有太大损失,两三艘舰船被炸毁。不过下午时分,英军两艘撤往“T港”的巡洋舰被发现并炸沉。之后“机动部队”一番机动,4月9日又出现在锡兰岛东方海面,上午时分对亭可马里又发动大约一个小时攻击,英军损失40架飞机,日军损失15架飞机,英军1艘巡洋舰和3艘商船被炸沉。下午时分,逃离亭可马里的“竞技神”号航母及其伴随舰船被发现并全部击沉。与此同时,“马来部队”在毫无防护的印度东海岸肆意活动,击沉约30艘商船,而“丙潜艇部队”实现击沉9艘商船的战果。几天功夫,英帝十多万吨舰船葬身鱼腹。

锡兰岛被炸已经不可久留,日帝海军现在强大得无与伦比,它想打哪就打哪,只要它的腿足够长。怎么办?东方舰队有必要冲过去拼死一战吗?不,不,不,大英帝国的财产可不能再损失了,我打不起,还躲不起吗?我全军后撤还不行吗?我后撤到几千里之外的东非海岸,躲得远远的,把印度洋拱手让给敌人还不行吗?不过东方舰队撤走了,印度可就完全暴露于日帝面前,如果它愿意的话,轻松登上印度土地不成问题。这几天丘吉尔的日子自然不怎么好过,心惊肉跳的,印度和印度洋沦陷近在眼前。不过,从心底里,丘吉尔觉得印度和印度洋的局面有惊无险,因为大陆上有中国,海洋上有美帝,不把这两支力量干掉,日帝是没有余力染指印度的,冲击印度洋只是日帝“临别一击”,试试英帝的胆气,若它无抵抗之意,不构成“威胁”,则日帝海军回师太平洋,开启新的战争篇章。

啊,太平洋战争“股市”,不涨则已,一涨就涨到无以复加,不跌则已,一跌就跌到无底深渊。不过,那高潮渐渐远去,反法西斯人们早已痛定思痛,开始真正全力以赴、毫不犹豫地战斗了。

上一篇新闻

无奈的配角,黎塞留号重回同盟国阵营后的作战历程(一)

下一篇新闻

斯里兰卡旅游知识简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