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 星期日

飞艇似箭茵莱湖 桃花源里可耕田——《睦邻·缅甸》之《水梦山魂》

说起来,云南和缅甸的渊源“多得像塔一样数不清”。

澜沧江从云南流入中南半岛,改称湄公河,成了缅甸与老挝的界河;怒江从云南流入缅甸,改叫萨尔温江,其流域是缅甸渔业的重要保障,其入海口毛淡棉地区是缅甸重要产稻区;还有独龙江,与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的迈立开江,在密支那汇合后被称为伊洛瓦底江,这是缅甸第一大河,全长两千多公里,被称为母亲河。

纪录片《睦邻·缅甸》第三集《水梦山魂》开篇正是伊洛瓦底江。

与我们“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也就是欣赏壮阔的波澜不同,《水梦山魂》首先展示的是伊洛瓦底江水位下降的深秋,“芦苇抓紧时机,趁着秋风把种子埋进泥土,等待下一次发芽。”

如果说《睦邻·缅甸》前两集《生生不息》和《天赐国度》展示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一种山水相依的立体美学,那么从这一集开始,就要“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我们从《水梦山魂》处得知,看山不是山,是魂;看水不是水,是梦。或者,更形象点,我以为是,一种等待。

水梦:安身立命、安居乐业

大山大河的影响潜移默化。

山水交汇之处,总能兴起伟大的城市,并蕴含美好的向往。

仰光,有“战乱平息”,亦即“和平”之意,即便理解为“仰望光明”也没什么问题。

曼德勒,寓意“多宝之城”;东枝,寓意“大山”;密支那,寓意“森林中的城市”;还有密松,寓意“汇流处”,或者更形象点,三江口。

这让我想起了云南众多亲切的地名,因水得名的玉溪,有清流如玉之意;“怒江下游的地方”,德宏;普洱,“亲切美好的家园”,还有丽江、红河、怒江、保山、文山、临沧……不数你都不知道,大山大河原来如此众多,大山大河原本是共同的文化。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飞艇似箭茵莱湖 桃花源里可耕田——《睦邻·缅甸》之《水梦山魂》

山山相依,水水相连的自然通道,把中缅两国紧密连接在一起。大江大河积累着世代友谊、滋润着友好交往,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同样的山水哺育、滋润,缅甸人民和云南人民一样,简单而知足,充满人情味,世外桃源一般自得其乐。

“水梦”更多的是一种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日常生活图景,并不是刹那间就要浪奔、浪涌,翻百千浪铸就十里洋场,这不符合等待的要义。

在此多说一句,不要以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就是缅甸的标签。当慈禧还是少女的时候,缅甸仰光到毛淡棉的城际列车就已运行;当新加坡建国之初时,李光耀的愿望就是希望新加坡的灯光能像仰光一样璀璨。

发达,不发达,只是历史变迁中的一个千年玩笑。

初心:闻见这片土地的味道

伊洛瓦底江静静流淌,鲜花红艳艳。

蒲甘古城边的小村明南渡,尼翁一家等待着牛群安全渡江,这是他们的全部财产和事业。

茵莱湖畔,单脚划船的渔人等待时机撒网抛叉,收获大鱼。

随着镜头转换,我们看到只要大江转过一个弯,大地就别开生面。

我们看到,人们过着传统的生活,耕种,打鱼,用双手创造所需要的一切。

我们可以从高处,看到星罗棋布的村庄、农田,也可以很近,滴汗的工匠、赶牛的牧人、撒网的渔夫,近到闻见这片土地的味道。

《睦邻·缅甸》导演、知名摄影家周卫平说,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心,是到邻居家去看看,不仅看缅甸的山水有多美,也看看普通人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豪迈的茵莱湖是陈毅元帅写下的“飞艇似箭茵莱湖”、“碧波浮岛世间无”诗句。

生活化的茵莱湖是浮田、高脚屋、聚在一起欢声笑语的一家人,他们等待孩子出生,等待孩子放学,等待迎佛供奉,等待肯定会到来的一切。

飞艇似箭茵莱湖 桃花源里可耕田——《睦邻·缅甸》之《水梦山魂》

茵莱湖片段有两个场景特别值得回味。

一个是番茄,茵莱湖的番茄数量多,质量好,每年一上市,全缅甸的番茄价格都会随之下降。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家附近的超市就能买到这种“茵番茄”。

随着中缅关系不断向好发展,交流合作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缅甸农产品、水产品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大米、螃蟹,还有已经获得中国AQSIQ认证的蔬果,比如西瓜、芒果、香瓜、青枣、山竹、红毛丹、荔枝、龙眼、菠萝、榴莲等,以及正在申请中国AQSIQ认证的蔬果:牛油果、香蕉、芋头、柚子与草果。

我们的舌尖有福了。

山魂:对自然要敬畏和顺应

与舌尖的滋味相比,茵莱湖片段的另一个场景发人深思。

这是莱茵湖一个小小的水上邮局,曾经是湖面与陆地之间的信息中心。如今,智能手机已经在缅甸普及,湖上居民很少再来寄信。不过,它依然是外来游客宠爱的一站。

过去20多年里,吴丁奥和妻子在这里工作、退休,打算让女儿继续在邮局上班,帮助游客给远方思念的人,寄出一封复古的浪漫。

传统、变化在缅甸交织,犹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既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又保留着尚未磨灭、值得珍视的种种特质,未来到底怎么样,取决于年青一代的选择。

上一代等待,下一代选择,懵懂的少年连冒还不知道终有一天,自己将会走到舞台中央。

现在他在缅北的原始森林中用脚跟不断蹭大象的耳背,这是象人与象沟通的密码。

“山魂”就是对自然要敬畏和顺应,对生灵也要仁慈,比如人、森林、象,发展出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大象享受着人类的尊重和服务,帮助人们搬动粗重的木材,这并不是交易。或者说这种“交易”长达数十年,大家已亲如搭档、亲如家人,一举一动都具有仪式感、亲切感。

飞艇似箭茵莱湖 桃花源里可耕田——《睦邻·缅甸》之《水梦山魂》

这种关系也许终将破灭,现代工业的机器轰鸣,已经触及这片原始森林的边缘。大象会向更远的森林迁徙,伐木队这份工作,也终将难以支撑“收入不错的好差事”。

少年连冒望着自己的大象远去,等待自己的大象归来,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难道他不想象外面的世界,不想象仰光、内比都吗?他想的更多的,也许是大象怎么办?

从这个场景看,《水梦山魂》已经接近了史诗级别,“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只能是一种祝愿,大象怎么办,家中的老父亲怎么办,快速消失的传统怎么办?

谁能漠视这一切,我们只能说,你果然是少年,一直是少年,祝你无忧无虑。

水梦山魂:等待肯定会到来的一切

纪录片到底该拍什么?

比如徐霞客,到底是“壮游山川十万里”重要,还是“父母在,不远游”重要?

基于很多理由,我们推崇前者,就和我们相信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一样,属于历史规律中的小成本、小代价。

我欣慰,《水梦山魂》在大背景下,把一个个小故事保留下来、展示出来,既便于我们了解我们其实并不了解的缅甸,又便于我们检视自身,是不是走得太快,是不是失去了太多?

飞艇似箭茵莱湖 桃花源里可耕田——《睦邻·缅甸》之《水梦山魂》

很多人赞誉《睦邻·缅甸》拍的斗转星移、气象万象,很有大片气质,还要参展今年的戛纳电视节,说得它好像《复仇者联盟》一样……

我只有一个朴素的观点,要看穿技术的表面,去品味那些面孔、目光、动作所蕴含的真实的缅甸。

无论如何,它倾注了情感,它是等待你蓦然回首,等待你归来的牛群、大象,老人、孩子,今后的很多岁月,它还将和我们一起等待,等待肯定会到来的一切。

飞艇似箭茵莱湖 桃花源里可耕田——《睦邻·缅甸》之《水梦山魂》

上一篇新闻

早安山东|今日两会日程:将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下一篇新闻

HUBLOT宇舶表智能腕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