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5日 星期二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文 | 怀石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如何在国内拍出海外游大片

打工人,当你坐在办公桌前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打工人,当你刚搬完一车砖,京都清水寺前的樱树开出第一朵花;打工人,当你加完班打卡,名媛已经在凯旋门前晒出最新款CHANEL,把你踩在凡尔赛(凡事都要晒)文学底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开始流行海外摄影大赛,什么巴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一个个异域风情的照片、视频,让我们搬砖的手,微微颤抖。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不是说好了疫情期不宜远游,月薪1万以上才可以考虑国外游吗,怎么有钱人现在批发生产了?直到我发现原来他们只是“假装在国外”。

听梁静茹唱“在东京铁塔第一次眺望,看灯火模仿坠落的星光”,多少人有了东京登塔梦。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然而真实的登塔情况,只需要照片一张,手指两根……现在会唱“会呼吸的痛”了吧。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老外要假装在温布尔登网球场也只要一招就能搞定,伪装网红这事上,中西方难分伯仲。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左图为INS上的球场照,右图为真实的球场照,把宣传册拍下截图就可以轻松假装在球场


如何假装在普吉岛,超市的水果专区就能满足你,找个椰子,插根管子。再高成本一点的操作,找一个类似的风景点,咔嚓咔嚓按几张,P上最饱和的颜色,一组组海外大片就诞生了。

看看下面的图片,谁不感叹一句,这莫非就是中国的卡帕多西亚+圣托里尼!蓝顶城堡、热气球、小风车,简直满足少女心童话的所有要素,哪个女孩不想在这种地方留下精致的照片呢。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然而千辛万苦赶过去,才发现这居然是在某个酒店前搭的景,每个景点就隔了那么几步路,上面的油漆都褪色了,长相潦草。难怪景点免费,合着就是骗人住酒店的。网友愤怒地表示“原来只知道童话里全是骗人的,现在明白了小红书也是骗人的”。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这个景点只是假装在圣托里尼,至少还在爱琴海,没浪出北半球。有的景点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假装在全世界。

合肥有个风景区,里面有座岛,名字很淳朴,就叫世界风光,进了这个岛,环游世界不是梦。进去之前——“妈妈,我在安徽”;进去之后——“妈妈我出国啦!”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虽然从南到北步行不过十分钟的时间,但你可以路过以下景点,希腊宙斯神庙、巴黎圣心教堂、法国凯旋门、希腊宙斯神庙、美国大峡谷。

从时间和空间上双重打破人类的想象极限,地理老师看了可能要摔烂手里的地球仪,以后没办法教人了。

乍看很宏伟,细看有点奇怪。宙斯神庙什么时候是红色的了,不是白的吗?圣心教堂不是全白的吗,怎么多了些黄色?跟我有同样疑惑的人还不少,比如这位游客,对狮身人面像多了乳房和翅膀,感到万分疑惑。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比较一下真假狮身人面像,对不起,这一次我也装不下去了……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只要油漆够,上帝每天都在打翻调色盘

现在连景点的宣传都不正经了,大家主打的宣传点都是“假装系”,假装在玻利维亚,假装在瑞士,假装在全世界……仿佛来了这里你就去了国外,偶尔还要用到“扒出来”这样的震撼效果,试图营造需求很旺盛的模样。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浙江有座岛本来只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不知名渔村,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村民或村长突发奇想,用掉10万桶油漆,给房子涂上五颜六色的颜料,粉刷出一个“童话小镇”,这么一来就有点像意大利的五渔村。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意大利五渔村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中国版五渔村


一篇篇假装在意大利五渔村的文章,配上高饱和度的ins风照片,让网上的小姐姐们趋之若鹜,渔村一下子火了,游客来了,长枪大炮来了,质疑也来了。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宣传照里的和现实里的


首先吧,这个景区地上到处是成堆的垃圾,空气中也弥漫着鱼腥味,彩色房子和整体环境并不协调。渔村经常是阴沉沉的天,光线不足,拍出来的根本谈不上明艳,得靠后期P。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别吹上帝打翻的调色盘了,真正的调色盘只在手机滤镜里。

想要拍出一张美美的单人照,还得在一众排队人群里杀出重围,分配到的场地也有限,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凹出差不多的姿势,在社交网络分享出的照片,又把一波波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带过来。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网络里的假装在五渔村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现实里的拍照现场


只要稍微有点蓝色的景区,宣传的时候它就非得跟圣托里尼扯上边,品一品这段宣传语:情定爱琴海,不用去希腊,人间遍地是圣托里尼。纯白墙面,蓝色屋顶,阶梯式的纯白围栏,好像真的身处圣托里尼。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宣传照里的和现实里的对比


圣托里尼天天被蹭热度,它也累了,放过它好不好。

四川有座教堂,通体白色,号称是一座可以被光穿透的隐形教堂,你看这薰衣草花田,简直是假装在普罗旺斯的不二人选。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此刻如果有个紫菱在花田里飞奔,完全就是普罗旺斯,不由想唱“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

然而现实中,打卡的网友表示,不仅脏兮兮的,而且教堂特别小。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江苏某水城,海澜之家的产业,声称不仅搞定了男人,也俘获了拼团买丝袜的名媛们,不用飞出国,就能身处威尼斯。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网红拍的图里长这样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实景图长这样

假装在日本,绝对是当代青年的最爱之一。 因为《灌篮高手》,有多少人想赶赴镰仓,就为了打卡片头中最著名的镜头,樱木花道和晴子挥手的闸道口。

假装在镰仓系列的精髓就在于,得找个人少的,带点工业荒废风的地方,这样才能有强行忧郁feel,加上一个蓝色的日系滤镜,最好再穿件JK。

其他人拍铁轨、礁石、大海就算了,你找个中国发廊假装在镰仓就有点不能忍了,一点也不颓废,感觉是拆迁现场,来人,上挖掘机。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无锡有个小镇,主打就是仿造京都,以禅意为主题的度假地。灯光算得上浓墨重彩,配色绝对是阿姨们的最爱,大面积粉紫色。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这个抱着琵琶的“女孩”,不知道是那年杏花微雨里的嬛嬛,还是殡葬店里的纸扎人,突然阴间文学了。不像京都,更像聊斋。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可能对禅有什么误解,这个灯光秀里的佛手拈荷花,直接大威天龙了, 看了完全不想悟道修炼,毕竟没见过这么俗气的禅。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门票要收120,每家店都会起个与佛教禅道相关的名字,意图掩盖其大型小商品市场的本质,还是高于市价的那种,拍照一堆人抢一个优质站位,只为了拍一张最像枯枝的照片。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数一数图里有多少人?


也不知道大家把枝头拍回去,是不是为了学下面这位朋友,一键P樱花。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国外的也不一定是美的

其实,国外也没那么美,就拿圣托里尼来说,人称“收集了全世界的蓝”。而现实中,IPHONE12的蓝都达不到。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摩洛哥蓝色之城舍夫沙万有多蓝,完全取决于上次刷墙过去了多久。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这一点老外自己都忍不了,有位叫BuzzFeed的哥们儿整理了伦敦在Instagram与现实中的照片对比,下图是Ins上的花园与现实中的花园,亮点是树上还写了一个cunt,这是个骂人的单词,类似于我们的国骂,也不知道是哪个英伦暴躁老哥留下的。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同理还有这张爱丁堡对比图……老外是真的开放。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爱去音乐节,感受音乐、艺术以及美的熏陶,努力成为一代艺术大师,对不起你可能连帐篷都保不住,这可是大阴帝国,不下雨是不可能的,游泳队才是大家的归宿。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诺丁山嘉年华声称是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狂欢节 ,各种穿得跟维密天使一样的热辣演出,戏剧、美食和街头贸易,然而除了人多,垃圾也多。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再看看南半球的澳洲,悉尼歌剧院、美丽的大堡礁、著名的黄金海岸都在这裡,不过这些地方也没有ins中那样美好,也都是人满为患。

Ins上的Bondi海滩一副岁月静好,现实中的Bondi海滩,人从众,拍张照片还得考虑P掉身边其他人,非常考验技术。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一个个景点贴着“假装在国外”的标签,让社交网络里的人们奔赴一个个人造的假精致里,然后发现除了物价像国外,哪里都不像。

在一些中产眼里,国外游等于高大上,阳光海滩沙漠,以及我能够支付一趟不菲旅行的底气,是普通打工人眼里的“别人的旅行”。这也是“假装在国外”的群众基础。

如果能驱车两小时,就拍出身处国外的高级感,何乐而不为?

结果,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

不过,反正大家只是追求点赞,至于景点到底失不失真,并不重要。

这才是旅游界当代糊弄学,戴着滤镜看世界,只要有海,哪里都是爱情海;只要有湖,哪里都是贝加尔湖;只要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我才不会哭着在朋友圈抱怨,照片里都是骗人的。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中产阶级入门新标准:假装在国外

上一篇新闻

偏远地区城市介绍│黄金城Ballarat

下一篇新闻

科技卫士:防疫一线的消杀机器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