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2日 星期日

「数·百年」“您高寿”

「数·百年」“您高寿”

“高寿”作为敬词,一般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也有祝福的含意。

早在半个世纪前,五六十岁就会被问候“高寿”,因为当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大概在四五十岁。现在,随着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逐渐提高,“高寿”的适用年龄也在无形中升格。

人们在担忧老龄化到来的同时,也要看到,长寿已逐渐成为常态。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众多数据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8.7%”让一些人感到担忧,但与此同时,“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也让很多人为之兴奋。

先来科普一个概念:人均预期寿命,是指死亡率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但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

举个例子,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真正含义是“2019年中国出生的人口,平均能活77.3岁”。

虽然写进“十四五”规划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和你我没有直接关系,可实现它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从出生到死亡、从每一餐吃什么到医疗社保,都与你我休戚相关。

「数·百年」“您高寿”

2021年1月1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张柳萍为新生儿喂奶。新华社发 谭克兴 摄

事关“生”“死”的数据

“夭折”这个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似乎只存在于古装剧中,但就在几十年前,这还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婴儿死亡率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1949年之前,我国的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也就是说有五分之一的宝宝在襁褓中就夭折了。大约用了20年时间,这一数值降至50‰以下。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1年婴儿死亡率继续下降到34.7‰。

随后,我国的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下降速度更快。城市的婴儿死亡率由1991年的17.3‰下降到2016年的4.2‰;农村的婴儿死亡率由1991年的58‰下降到2016年的9‰。

放眼全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为6‰,俄罗斯为7‰,德国、意大利、韩国均为3‰,日本、新加坡为2‰,而印度则高达35‰,印尼为22‰,土耳其为11‰。可见我国这一指标已接近同时期发达国家水平。

201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6‰、7.8‰,明显低于10‰和13‰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

迈过了出生关,儿童成长阶段的健康也格外重要。

这其中,疫苗接种成为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实现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的信息系统和疫苗电子追溯的协同平台对接。2019年,适龄儿童各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7%。全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1.9%,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3.6%。

人的寿命,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解决“活下来”的同时,也要让活着的人“晚点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状况是:人口出生率为36.0‰,死亡率高达20.0‰,自然增长率为16.0‰,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伴随着社会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到1957年,人口死亡率已下降至10.8‰,自然增长率升至23.2‰,人均预期寿命升至57岁。

2017年,我国预期寿命达到77岁,比1960年提高了33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5岁,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岁。从2015年到2019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一岁,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

「数·百年」“您高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饭”是一件大事

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人来说,吃饭一直都是一件大事。

曾经,“能不能吃饱饭”是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的重要衡量标准。即便在40多年前,那时,我国粮食总产量只有6000多亿斤,购买粮食需要“凭票”。“吃饱”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就是一种满足,因此膳食结构十分单一,以主食消费为主。1978年,全国居民食品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达到63.9%。

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18年的13157.8亿斤,70年间,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中国人的饭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与此同时,中国恩格尔系数也在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30.1%降至2019年的28.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居民营养不足与体格发育问题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显著降低,这些都是食物供应充足、膳食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

当“吃饱饭”已不再是问题,怎样“吃好饭”就成了餐桌上的新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我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

比如,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油高盐摄入在我国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

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居民奶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油盐摄入、食物多样化等营养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层。

此外,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应得到特殊的关注。食物浪费问题严重,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吃好饭”和长寿是有一定关系的。研究表明,长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长寿和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怎样才算是“吃好饭”呢?中国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地区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这些膳食特点的地区,人群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数·百年」“您高寿”

长寿很重要,健康的长寿更重要

我们在看到人均预期寿命逐年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另一个数据——健康预期寿命。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这个数据的含义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有8.3年是带病生存的。

目前来讲,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5亿。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

根据慢病中心全国死因监测系统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位居前三位死亡的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这三种疾病占到老年人群死亡的70%以上。

按照中国慢病和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8.3%,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9.4%。2014年监测数据,60到69岁的老年人慢阻肺患病率达到21.2%,70岁以上达到29.9%。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到74岁老年人群全口失牙率达到4.5%。骨质疏松首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2%。可见,中国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除了追求预期寿命的增长,更要寻求健康预期寿命的提高。虽然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都能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但后者的提高更能真实地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真正的生活质量、实际长寿水平和文明的真实高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十三五”完成,我们的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指标在持续改善,想象一下,再过五年,十五年,我们对于寿命和健康的预期是否还会有更高和更加多元的需求呢?人均“长命百岁”是否也不会只是梦想?(【财经翻译官】 李童/文 白明辉/数据动图 王晔/海报)

上一篇新闻

海底捞要凉?被曝给顾客外貌“打分”,一年巨亏40亿……

下一篇新闻

一口痰就能传染新冠!疾控专家提醒:出门一定做好这件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