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金生丽水绿更浓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走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丽水)实践展示馆向左转,可以看到三面高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丽水特有野生动植物的图片。图为近日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与会人员在展示馆调研。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韶辉 摄)

眼下正是江南梅雨季节,丽水,这片“最后的江南秘境”,越发灵秀葱茏。

这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94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地区播撒下第一颗革命火种,开启了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征程。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丽水创建浙江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今天,丽水人弘扬践行“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根植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在绿水青山中默默求索、孜孜不倦,勇当推动共同富裕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挺进师”和探路人。

标准引领+制度创新

擦亮绿水青山“金饭碗”

走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丽水)实践展示馆向左转,可以看到三面高大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丽水特有野生动植物的图片。丽水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和“华东氧吧”之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1.7%,是华东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绿色基因库,目前已知野生动植物4347种,约占浙江省总数的3/4。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千峡湖

曾经,丽水人充满困惑:祖祖辈辈守护的绿水青山,不知财富在哪里?未来在哪里?希望在哪里?

2006年7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考察丽水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

从此,丽水人无数次地思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的“就是”在哪里?发展的密钥在哪里?

多年来,丽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开展先行探索,并于2019年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着力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问题。

2019年2月13日,春节过后一上班,丽水召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大会。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在会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核心思想就是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其内在要求是“两个较快增长”,即GDP和GEP规模总量的协同较快增长,GDP和GEP之间转化效率实现较快增长。

量化生态资源价值,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如何破题?丽水以GEP核算为切入点,与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专家团队合作,于2019年8月出台全国首个市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这关键一步,让“无形”的绿水青山得到了“有价”衡量!

同时,丽水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及市县乡村四级GEP核算体系,率先完成全国首个乡级、村级GEP核算。“相关探索成果被纳入浙江GEP核算标准,目前我们正在协助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丽水市发改委主任饶鸿来告诉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丽水将GEP和GDP作为“融合发展共同体”,一并确立为核心发展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计划,近年来陆续发布了市县乡村四级GEP核算结果。遂昌县大田村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行政村。

“大田GEP约为1.6亿元,其中,水源涵养为5152.19万元,气候调节为5449.46万元,负氧离子为8.44万元。”在大田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86岁村民程万能感慨说,“头一回听说村里山、田、林、水,甚至空气都有了价!”

在精准量化绿水青山的同时,能否坚定“守望”绿水青山?丽水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依托“花园云”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构建“天眼+地眼+人眼”数字化生态监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全市域生态底数及变量的实时获取和分析管控。

饶鸿来说,今年6月底前,丽水将正式上线标准化GEP核算模型,对全域生态价值“一张图”进行动态绘制,推动实现任一区域GEP一键核算、一键报告。

怎么实现绿水青山从可量化到可交易?丽水在GEP精准核算基础上,创新建立政府购买生态产品制度,培育发展“生态强村公司”174家,作为公共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和市场化交易主体,有效破解“交易难”问题。

据了解,丽水将全力推进GEP“进规划、进决策、进项目、进交易、进监测、进考核”应用实践,加快出台全国首个GEP综合考评办法,确保到2025年GEP总量突破5000亿元。同时,着眼搭建跨区域市场化交易平台,积极谋划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加快落地运营华东林交所,探索完善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制度,力争“十四五”期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金融赋值+生态信用

开启价值转化“金钥匙”

金融赋值是开启生态价值转化的一把“金钥匙”。在丽水,金融机构“抢滩”介入,创新推出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挂钩的“生态贷”,实现GEP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

截至今年4月,丽水发放各类“生态贷”产品的余额为200.3亿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3.66万笔、66.24亿元,贷款余额连续13年居浙江省第一。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浙江丽水召开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图为与会人员在莲都区农商银行白云支行调研。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韶辉 摄)

“这是‘两山信用贷’在手机终端的线上办贷流程,办理一笔贷款仅需要30秒,方便、快捷、秒到账,在丽水生态转换就是这么方便。”在莲都农商银行白云支行,“金融卫士”余欣告诉记者。

“农民的生态信用分值还能贷款”。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上,丽水市长吴晓东分享了这一案例,“生态信用积分越高,授信额度越高、获得利率越低。”

吴晓东说,丽水将生态信用作为金融赋值的重要衡量标准,创新建立“1+3”生态信用体系,即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个人、企业和村级主体信用评价管理机制,推出13类53项守信激励应用场景,对生态保护等正面行为和河道采砂等负面行为进行评估后,差异化赋值授信额度和信贷利率优惠。

其中,在村级这一关键环节,丽水已初步完成了整体生态信用评估。“累计评定‘信用村(社区)’790个,试点建设生态信用村25个,今年计划扩大到100个以上。”吴晓东说。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云和县雾溪乡生态信用积分兑换。

今天的丽水,生态旅游一枝独秀,古村复活灿若星河,乡村振兴缤纷多彩。2020年4月,第一位“绿谷分”信用AAA级市民王怡武,享受到游览云和梯田景区的优惠。

“绿谷分”从生态保护、生态经营、绿色生活、生态文化、社会责任、一票否决项等6个维度,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生态信用,这是丽水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又一个创新。

走进纳爱斯集团的生态纳爱斯创新展示厅,记者看到,利用茶叶、竹子等本地特色植物开发的产品琳琅满目。镶嵌在墙壁的两台微型洗衣机正在运转,其中一台产生的泡沫量明显要少。纳爱斯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这里面用的是生态绿色洗衣液。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镶嵌在墙壁的两台微型洗衣机正在运转,其中一台产生的泡沫量明显要少。纳爱斯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这里面用的是生态绿色洗衣液。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韶辉 摄)

今年1月,纳爱斯自主研发的“洗涤剂全生命周期高效节水技术”,洗涤漂洗节水率约30%,入选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这项技术如果在全国家庭得到推广,一年的节水量可达36.48亿吨,相当于250个杭州西湖的储水量。”这名员工说。

“从前的山高水远,是纳爱斯走出丽水、走向全国的阻力;现在的好山好水,是纳爱斯产品最好的背书;未来的绿水青山,更蕴藏着生态的‘富矿’。”纳爱斯总工程师张蕾说,目前,绿色产品销量已占集团销售额的70%以上,高附加值产品占集团产值的80%以上。

这些探索引发了绿色发展的“聚集效应”。

2010年,四川科伦药业将生产线迁移到龙泉县。这里洁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让生产隔离网从原来的2年一换提升为6年一换,每年可省下60%的成本。

2012年,全球药用玻璃巨头德国肖特集团在缙云县成立了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2019年8月,得益于缙云良好生态,再次在缙云投资建设高端药用玻璃管生产项目,现已投产。

国内外企业的严苛选择,体现的是环境适宜型产业的发展抉择,彰显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产业培育+协同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金名片”

“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泉”……两年来,丽水着眼于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绿水青山可变现、可增值、可持续,拓宽生态资源产品化、产业化变现渠道,持续促进“山”字系品牌集成发展,有效带动生态精品农业、全域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青田杨梅、云和雪梨、缙云茭白……丽水市发改委生态经济处处长蔡秦告诉记者,“丽水山耕”现已整合629家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绿色生态产品溢价达到30%,最高溢价达到10倍。全市323个生态农产品效益凸显,年销售额达108亿元。

又是一年杨梅季。在青田县绿丰梅园家庭农场里,枝繁叶茂的杨梅树上,缀满了颗粒红润的果实。蒋东丽的杨梅基地有近30亩,随着采摘游热度攀升,她在家门口就把杨梅卖光了。“每年都不够卖,靠杨梅这一项,每年能稳定收入四五十万元。”蒋东丽喜滋滋地说。

这两年,青田创新科技种植杨梅,采用不同熟期品种配套、海拔梯度开发等措施,使采摘期长达55天,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如今,青田杨梅不仅成功进入温州、义乌、南京、杭州、香港等地市场,还远销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

“一朵普通轩德皇菊就值25元,精品售价更是高达150元一朵。”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丽水)实践展示馆,解说员还介绍说,青田推广“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新型种养模式,让稻鱼共生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瑰宝焕发新生机。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稻鱼共生

“丽水山居”推行“生态价”,不仅卖民宿服务,还卖好山好水好空气,实现生态产品“明码标价”,莲都区下南山古村落开发成为全国样板。目前,全市累计培育民宿3380家,近三年年均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累计营收超90亿元。

“丽水山泉”偏硅酸高、钠含量低,口感甘醇清冽、柔顺爽滑。其圆柱形瓶身融入了水波纹的设计元素,形似动感十足的“丽”字,宛若清澈流动的山泉。“未来,丽水将重点把水经济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水平推进华东优质水经济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全国高端水生产供应基地。”蔡秦说。

……

一脉相承的一系列组合拳,换来的是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全省第一,发展进程指数全省第一,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

每一个丽水人都是生态的保护者、经营者,更是受益者。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瓯江

八百里瓯江,纵横流淌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浩荡穿境奔向东海。与之相随的瓯江绿道,宛如一条条“彩带”蜿蜒在丽水城乡、山水间,串起了美景,承载了文脉,更连起了民心。

九龙湿地出现“荧光海”奇观、遂昌金矿蝶变为“黄金之旅”、景宁炉西峡“华东第一峡”美名远扬,越来越多的“丽水山景”成为网红打卡点。这是丽水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中,保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生动注脚。

金生丽水绿更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

▲ 九龙湿地出现“荧光海”奇观

而两年来的试点,丽水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创造了上百个成功案例,形成了多种体制机制路径模式,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丽水案例、丽水方案、丽水智慧。

一座山的“点绿成金”,窥见了政府的主导力;一滴水的“价值千金”,激发了市场的原动力。

金生丽水绿更浓。“乘着国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丽水的目标更加清晰,脚步更加坚定,未来更加可期。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韶辉)

(图片除署名外,由丽水发改委提供)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不止鱼尾狮,这些“最新加坡”的地方才是精华所在!

下一篇新闻

旅行博主周杰伦正式营业,解锁新加坡的另类之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