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A

D6 6月27日 星期五 阴

今天去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一带游览。

乘地铁红线到多美歌站,转紫线到小印度站,先逛小印度。

小印度顾名思义就是印度族聚集的地方。一进入小印度(Little India),一股浓烈的咖喱气味就会扑面而来。小印度的主干道——实龙岗路的精华地段,有供奉Kali女神的维拉玛卡里亚曼兴都庙,香火旺盛。路两旁商店众多,商店里陈列着金银器、铜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宝、手饰,茉莉花环和丝制纱丽等。无论在庞大的竹脚(Zhu Jiao)中心。还是在小杂货铺中,都有各种趣的东西。实龙岗路不止两侧店铺众多,道路两边也各有好几条延伸出去的小街道;香料、金饰、纱丽、CD等,数不胜数。

小印度 街景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维拉玛卡里亚曼兴都庙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阿都卡夫回教堂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在小印度,还参观了阿都卡夫回教堂。后步行到甘榜格南,游览了苏丹回教堂和甘榜格南苏丹王宫,逛阿拉伯街。

小印度―甘榜格南 街景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苏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可以免费参观,入口处也是需要脱鞋袜才能进入。清真寺的前面已形成了一个小商圈,这就是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巴梭拉步行街,红砖地与椰子树,餐厅与纪念品店,小巧精致。

苏丹回教堂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阿拉伯街/甘榜格南(Arab Street/Kampong Glam),是伊斯兰教的居住区,这里拥有美轮美奂的建筑、异国情调的装饰品和可口精

致的美食,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民族聚集区。这里最初是梧槽(Rochor)河口的一个渔村,至今还保留着回教统治者的堡垒。

阿拉伯街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在这里还可以参观苏丹王宫(Istana Kampong Glam),苏丹王宫建筑很有特色,哈芝巷的涂鸦也很亮眼,甘榜格南确实是个不容错过的好景点。

苏丹王宫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逛完阿拉伯街,在武吉士站乘地铁绿线到巴耶利答站,出站步行去芽笼。
由马来西亚的建筑和中国、印度风味的餐馆,混搭出别致风情的芽笼,吃喝玩乐,样样齐全。这里没有最美的风景,但有最好吃的美食。芽笼是一个复杂的地区,它是一个庙宇多、会馆多、美食多、风月场所也多的地区,可以感受到道教、佛教和回教的魅力,也可以感受到同乡和宗亲的凝聚力。当然,更多的游人是冲着“红灯区”的头衔而去,芽笼也是小酒店密集的地区,租金比较低廉。咖啡店、食阁和餐馆比比皆是,适合预算较低的游客。

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2014年 E-1 新加坡行 A-D6小印度-甘榜格南-芽笼

在芽笼逛了部分街道后,乘67路公交车返回。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免费参观的十家博物馆,提升自己,净化心灵的不二之选!

下一篇新闻

习近平的“一带一路”之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