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价格暴涨!一棵30元?!韩国人快腌不起泡菜了...
在今年秋天的白菜收获季,韩国连遭台风袭击,导致白菜主产地的产量下滑,白菜批发和零售价格大幅上涨。目前正值腌制泡菜的季节,很多韩国主妇都表示腌不起泡菜,购买成品泡菜成为她们的首选。
白菜价格暴涨 一棵30元
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23日发布的数据,韩国多地批发市场的白菜交易价格上涨到了每公斤2100韩元、约合人民币1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出了190%。
央视财经记者在韩国的超市里看到,白菜的零售价格同样暴涨。在首尔市中心的一家大型超市内,购买白菜的消费者并不是很多。一棵不到两公斤的白菜,价格是韩币5000韩元、相当于人民币30元,是去年这个时候价格的两倍。
在韩国每年10月-11月是韩国家庭腌制泡菜的时间,一般来说,每家每户会购买50棵左右的白菜来腌制泡菜,而白菜价格的飙升无疑也增加了消费者腌制泡菜的成本。
这家超市的负责人介绍,之前购买成品泡菜的消费者大多是一人户家庭。不过最近,3.3公斤一包的大包装成品泡菜需求量明显增加,销量同比增长一成。由于成品泡菜的价格相对低廉,且食用方便,因此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首选。
韩国首尔市民:白菜价格真的是太贵了,今年我们不打算自己腌泡菜了,实在不行就买现成的吃了。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由于接连受到台风“玲玲”和“米娜”的影响,韩国秋季大白菜的受灾面积将近940公顷,占到总栽培面积的5%。产量较往年减少了10%左右。考虑到今年韩国的白菜价格很可能保持高位,韩国相关部门表示,将扩大从中国等地的白菜进口量,以稳定市场供给。
韩国泡菜进口99%来自中国
泡菜是韩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最引以为豪的食品。但有一天他们却发现,这个可以代表他们民族的食品,如今却要变成“中国制造”了。
据韩联社报道,在2017年,韩国泡菜贸易逆差达到了创纪录的472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泡菜的进口量更是达到了出口量的10倍以上,而在进口的泡菜中,有99%都产自中国。
对此,韩联社称这是“泡菜宗主国的耻辱”。
据报道,2000年,韩国泡菜仍保持7864.5万美元的贸易顺差。随着价格低廉的中国产泡菜大举进入韩国,贸易顺差规模逐渐缩小,并于2006年由贸易顺差转向贸易逆差。虽然在2009年,受中国“毒奶粉”事件影响,韩国进口中国泡菜规模出现锐减,但次年韩国再度扩大进口,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2017年发布的报告称,韩国各餐厅普遍使用的是中国产泡菜,因此泡菜的进口规模逐渐高于出口规模。过去10年,韩国进口泡菜由2007年的21.89万吨增至2017年的27.56万吨。此外,韩国国产泡菜的出口价(以2016年为准)为每公斤3.36美元,而进口单价仅为每公斤0.5美元。
《韩国日报》认为,中国产泡菜价格竞争力提高的原因是:在华韩国人、中国朝鲜族、汉族经营的大型泡菜厂数量变多了。通过B2B的商业模式,这些工厂将成品泡菜大量出售给韩国国内的供餐场所。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称,“据了解,在中国山东、辽宁、吉林等地有100个以上的泡菜工厂。”
有韩国议员担心“泡菜贸易如果再这样以赤字形态持续下去,韩国作为泡菜宗主国的地位和形象都将受到影响。”
比纽约还贵!韩国首尔食品价格高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六
说到一个城市的物价水平,人们最直观的感受通常体现在食品上。最近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全球主要城市中,韩国首尔的食品价格排到了全球的第六位,位于亚洲首位。
世界最大的城市数据库网站Numbeo最近发布了全球300多个主要城市的食品价格排行榜,其中,首尔排到了第六位。排行榜把纽约的物价设为基准值100,再依据其他城市居民填写的肉类、蔬菜、水果等零售价格的数据进行计算,首尔的食品价格指数为105.01。
比首尔食品价格还要高的城市均为瑞士城市。苏黎世以130.19位列全球第一,其后依次为巴塞尔(128.26)、洛桑(127.70)、日内瓦(119.81)、伯尔尼(113.57)等。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9月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9年韩国家庭月平均支出为25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088元,其中食品支出、在外用餐支出的占比超过了40%。而就人均收入而言,去年韩国的人均GDP约为日本的80%、美国的一半,但物价却更加昂贵。
有韩国首尔市民抱怨道,感觉食品价格比之前涨了10%至20%,工资没怎么变,支出却越来越多,生活太难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韩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较高的人工费,都推高了食品的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近年受到单人家庭占比提高的影响,小包装及冷藏食品的增多,又把流通成本推得更高。如果不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韩国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将很难得到缓解。
此外,Numbeo也公布了包含食品价格、外出就餐费、交通费和消费品价格的生活费指数(不包含房租)统计结果,首尔以86.59排在全球第23位,高于法国巴黎(86.02)、多伦多(85.34)、大阪(82.51)和新加坡(81.12)。
综合央视财经、澎湃新闻、新民晚报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