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汕头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我站在汕头中山路亚强果汁冰门口,拿着排队的号码牌,给大学同学老黄(男、汕头人)、老何(女、云南人)夫妇发去了一张排队人潮汹涌的照片。

隔了一会,老何回道:这个果汁冰确实是只有中学生和捞头才去。

捞头这个词,常用于广东人对外地人贬低的称呼。我想了一会儿,既然我不是中学生,那就是捞头了。

但是……你一个云南人有什么资格叫我捞头啊喂!

老何说:没事的,都一样。我们昆明人也可以叫云南其他地方的人叫捞头。

(一)

从广州东站到汕头站,高铁大约得花上三个半小时。

早些年我常来这里出差办事,对当地人的饮食习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你好,我是来处理xx事情的。

本地大佬:哦不急,不急,来先喝杯茶。

闲聊加喝茶的二十分钟过去了,本地大佬:这个事情我们办不了,你找隔壁部门吧。

如此循环四五遍,事情没办,肚子已经喝茶喝饿了。

本地大佬:饿了?那刚好,我们去楼下吃个炒粿条。

有次,我说得赶回去车站了,离开车只有半小时了。

本地大佬:没事,我们先去吃点东西,还早。

盛情难却,我只好点头。

结果吃的是牛肉丸火锅。

离开车时间只有15分钟了,对方还在涮牛肉:这个肉晃久了不好粗,来,多粗点。

隔了几年没来,托社交媒体的功劳,现在的汕头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网红城市了。各种美食攻略和vlog满天飞,连个小公园蛋挞门口都要排上几十号人。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当然也包括前面说的亚强果汁冰。我和女朋友各按照黑板上的今日推荐点了一份油柑橄榄和草莓桑葚。结账一看,油柑橄榄要35块。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我在群里发信息给老黄夫妇:中学生喝的橄榄果汁冰要35块一杯?

老黄:要是纯橄榄汁要100块一杯呢。

老何:捞头学人家喝什么橄榄汁。

女朋友:还是高中生口味的草莓桑葚好喝。

后来我们搜了一下潮汕人在深圳开的果汁冰店。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好奇有谁会在人均三四十的果汁冰店买500一杯的橄榄汁?

(二)

很多外地朋友来广东,觉得粤语很难学。

作为一个懂粤语的外地朋友,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更难的明明是潮汕话。

在汕头的街道上,我经常会对着一些招牌陷入沉思。

比如满街都是的“老二”店名系列。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在车上,我问老黄:旁边那家“老二补品”是卖什么的?

老黄巧妙地躲避了开来:唔……潮汕话里的老二并没有那个意思。

小公园附近也有家老二鞋行。

更迷的是旁边还有家老三鞋行,但生意似乎没有老二做得好。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有个潮汕同学和我说,因为早些年部分潮汕人不懂普通话,在给孩子起名方面,时有惊人之举。比如他的某个女同学,姓殷,单名一个纯洁的纯字。

真是很难让人纯洁起来了。

在排队亚强果汁冰的时候,我发现马路对面的一家店的招牌也很惊人,有图有杰宝: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这时一辆出租车经过,顶上的灯牌播放着诸如“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之类的禁毒广告。

然后话锋一转,一行字慢慢地显示出来:今天去吃渔德水啊!

大概是餐饮广告吧。

下一行:渔德水在哪?

不知道广告费是怎么算的,等这一行字显示完已经过了十秒钟了,车也快开到我的视野的尽头了。

正以为要出关键信息的时候,结果下面一行字是:你居然不知道?

本地人做广告都这么多钱这么悠闲的吗?我特么当然不知道啊,这种胃口被吊起来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下一行终于要出地址的时候,的士转了个弯开走了。

我还真的打开大众点评搜了起来。

广告商的阴谋得逞了。

(三)

托老黄夫妇的福,这篇汕头杂记,可能餐厅参考的意义并不大。

老黄说:什么大排档啊,牛肉店啊,都差不多。菜好不好吃,主要看食材好不好,食材好不好,主要看你和老板熟不熟。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晚上7点,我们约在了著名的大排档富苑美食门口。

拿了个排队号一看,前面大概还有100桌。

等到一半,后来赶来的老何发信息来问:你们在哪?捞头太多了看不到你。

然后我们就转战去了一家熟人店,连百度地图和大众点评都搜不到。

有多熟呢?熟到老板不让你点菜。

我们:我们想点个……

老板:别说了,我来安排。

我们:哦好的。

哎这个苋菜瑶柱煲是真好吃。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第二天老黄爸妈做东,去了一家基本没在网上攻略露面过的牛肉店。进门就是这么大阵仗,真是热情得让人不好意思起来。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我们正狼吞虎咽的时候,老黄一家发话了:这盘牛肉切得太碎了,不行。再给他一次机会。

隔了一会儿又端上来一盘,切得工工整整。

非要推荐几家餐厅的话,也是有的。

第一天到汕头,自己在长平路上找了这家长平肥姐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环境一般,小炒生腌都不错。点了7个菜,结账只要170块。

适口砂锅粥,招牌菜自然是各种海鲜砂锅粥,咸鲜的椒盐鹧鸪,当做下酒菜极好。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老何热爱的南海冰室,每天晚上到这里刷冰球。几块钱一个小冰球,大概是许多汕头人童年的回忆。女朋友说她的某位汕头朋友小时候创下了连吃30个球的记录,真的是美好又可怕的童年回忆了。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潮汕肠粉不同于粤式肠粉,皮薄馅多,经典口味是猪肉加虾。没去热门店小吴肠粉,邻近找了这家开到夜里的丰记肠粉,也还不错。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最后是我唯一一家提前预约了的餐厅,煮海,前身是潮菜大佬张新民开办的潮菜研究会。

起初没报太大的期望,等到招牌菜生腌大闸蟹上来的时候……

五一假期我去了汕头,但这并不是一篇汕头美食攻略

妈的,就算只为了这一道菜来汕头,也值了。

-End-

晃荡范

微信号:FanViajero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关注后回复这些关键词,可获得相应推送:

香港米其林 | 澳门米其林 | 广州米其林

上海米其林 | 京都米其林 | 东京米其林

大阪米其林 | 奈良米其林 | 神户米其林

札幌米其林 | 福冈米其林 | 广岛米其林

湘南米其林 | 富山米其林 | 宫城米其林

曼谷米其林 | 首尔米其林 | 新加坡米其林

西班牙米其林 | 意大利米其林

潜水 | 台湾 | 老挝 | 菲律宾 | 尼泊尔

印度 | 俄罗斯 | 土耳其 | 古巴

墨西哥 | 伊朗 | 斯里兰卡 | 摩洛哥

祝胃口好。

上一篇新闻

在张国荣的老家,他造了个神奇房子,孔雀当管家,还有360°舞台

下一篇新闻

寻味潮汕,鲜,是每一道潮汕美食的灵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