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美朝关系进入未知的新世代

美朝关系进入未知的新世代

2018年6月13日,平壤,朝鲜民众关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的消息。(视觉中国/图)

美国军控协会防扩散政策主任凯尔西·达文波特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CVID仍是美国的长期目标。但坚持‘立即’执行CVID或不认可其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只会适得其反。”

英国利兹大学历史系讲师、朝鲜问题专家亚当·卡斯卡特对南方周末表示,特朗普对朝鲜展现出的同理心令人多少感到意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说出的观点,自吉米·卡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从别的美国总统那儿听到过。”

G7峰会结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0日旋即来到新加坡,微笑着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握手,完成了历史性的会晤。金正恩通过翻译告诉特朗普:“前来峰会的道路并不容易,但我们克服了所有障碍。”特朗普在会晤结束后接受美国ABC电视访问时说道:“他信任我,我也信任他”。嘉佩乐酒店的空气里洋溢着兄弟情。

由于美国和朝鲜还处于交战状态,这次峰会象征意义十足。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否真能实现,目前的分析众说纷纭。但暂时看来,美朝不会走向核战争,而美朝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一切未有定数。离开会场时,金正恩抚了抚特朗普的背,几秒后特朗普又抚了回来。根据肢体语言学家的说法,两人的动作显示了他们争夺主导权的潜意识。特朗普身高一米九,肩宽体胖,是身材优势明显的“美国队长”。但身高不到一米七的金正恩并不服输。

这样的场景,以后在美朝关系上或许会更司空见惯。

特朗普的让步

“我们已经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契约。”特朗普在媒体的簇拥下,展示了他和金正恩签署的联合声明。该文件达成了四项协议:

一、美朝致力于根据两国人民愿望建立新型美朝关系;

二、两国将共同努力,建立长久稳定的朝鲜半岛和平机制;

三、再次确认4月27日板门店宣言,朝鲜向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努力。

四、美朝致力于找回战俘遗骸,包括立即遣送已识别的遗骸。

十分巧合的是,联合声明中第一点里关于“新型美朝关系”的愿景,与朝鲜党报的社论竟遥相呼应。在峰会日期临近的前一天,《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表示,只有在保持每个国家的独立时才能形成真正的、平等的关系。而在特金会结束的前夕,《朝鲜劳动新闻》再次发表社论,称美朝关系即将进入“新世代”。

“从共同声明的第一点看来,美国这次应该很理解朝鲜的议程。”延边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金强一告诉南方周末。

从共同声明的第二点看来,特朗普对朝鲜做出了较大的让步。美国在特金会之前,一直强调朝鲜必须“立即(immediately)”实行所谓的CVID政策,即“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omplete, verifiable and irreversible denuclearisation)”。而在6月12日的共同声明里,“可验证”和“不可逆”被删去了。“朝鲜应该已经掌握了制作核武器的技术,这时再讲‘不可逆’,可能已经不太现实。”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亚太外交学院主任洛伦·理查德曼(Lauren Richardman)对南方周末表示。

但目前还很难说美国放弃了CVID政策。美国军控协会防扩散政策主任凯尔西·达文波特(Kelsey Davenport)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CVID仍是美国的长期目标。但坚持‘立即’执行CVID或不认可其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只会适得其反。”

联合声明的第三点,则是把无核化的提法放在了朝鲜半岛的框架内,而非单方面地要求朝鲜弃核。美国罗格斯大学朝韩史教授金秀智(Kim Suzy)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让朝鲜单方面执行无核化是不可能的。“朝鲜的核计划,在本质上要追求对驻韩美军的威慑,因此美国必须答应不威胁其国土和政权。而且,朝韩在《板门店宣言》中也规定了,无核化的进程是以整个朝鲜半岛为背景。同样的做法,将建立一个较好的互信机制。”

文件的第四点或能成为未来签署停战协议的铺垫。英国利兹大学历史系讲师、朝鲜问题专家亚当·卡斯卡特(Adam Carthcart)对南方周末表示,特朗普对朝鲜展现出的同理心令人多少感到意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说出的观点,自吉米·卡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从别的美国总统那儿听到过;他似乎绝对相信朝鲜会走无核化道路,十分渴望防止半岛冲突,而且很愿意从平壤的角度看问题。在记者招待会上,他甚至谈到了朝鲜战争对朝鲜军人造成的创伤。”

特朗普对朝鲜最大的让步,是答应暂停美韩联合军演。这一承诺被视为朝方的重大胜利,在美国国内引来许多批评之声。但在华盛顿,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则告诉国会议员们,美国虽然会暂停联合军演,但不会停止“战备训练(readiness training)”。

这一系列让步的暧昧和空泛都告诉人们,一切未有定数。但不可否认的是,特金会把美国和朝鲜再次拉回谈判桌上,缓解了此前朝核危机的危险态势。

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莎郎·斯塔索尼(Sharon Squassoni)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强调,峰会不等于谈判。“我们应该好好区分‘峰会’和‘去核化进程’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峰会的主要作用是相互展示对话的诚意,而谈判的具体操作应该留给专家们落实。总会有人批评说,这次会晤没取得足够多的进展。但只要特朗普和金正恩感觉他们能相互信任对方,能使朝鲜半岛去核化进程继续走下去,那就没关系。”

三任美国总统未能使朝鲜弃核

特朗普与金正恩在建立互信上的阶段性成功,也折射出了华盛顿此前对朝策略的偏差。美国自1994年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经历了三任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他们在任内采取不同的策略劝阻朝鲜发展核武,但都未能使之屈服。

克林顿的主要对朝政策,是1994年10月21日与朝鲜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Agreed Framework)》。根据协议的规定,朝鲜必须销毁其所有核计划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其所有的核设施;作为回报,美国将为朝鲜提供石油补偿,并安排朝鲜半岛能源发展组织(KEDO)为朝鲜提供高达40亿美元的资金,建造两座无法提炼核武器原材料钚的轻水反应堆。框架协议预设的最终阶段,是美国将与朝鲜建立正常外交和经济关系。

克林顿声称这是一桩“好买卖”,但一切进行得并不顺利。设立朝鲜半岛能源发展组织,相当于拿美国纳税人的钱去给朝鲜建核电站。这一做法在美国国会引起相当大的争议,使计划实施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需要韩国和日本提供。由于在资金问题上,克林顿未能与国会和美国盟友达成共识,美国答应输送给朝鲜的石油补偿和轻水反应堆迟迟未能兑现。

在怀疑美国人诚意的同时,朝鲜也后知后觉地发现,《朝美核框架协议》对自己十分不利:朝鲜自己无法制造轻水反应堆的大部分配件,而这些配件的主要提供方正是韩国。法兰克福和平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马蒂亚斯·邓彬斯基(Matthias Dembinski)在1995年的一篇论文中写道,朝鲜“主体思想(或金日成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维护主权和自给自足,而《朝美核框架协议》会使朝鲜对敌国产生依赖,这是导致协议未能解决朝核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998年,朝鲜重开宁边核反应堆;2003年,随着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朝核框架协议正式失效。

小布什上台后,抛弃了重返框架协议的念头,把解决朝核问题寄望于六方会谈。但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成了六方会谈最大的阻碍。2003年4月22日,美国鹰派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一份秘密备忘录被《纽约时报》揭露。该备忘录呼吁小布什政府以伊拉克战争作为“范本”,迫使金正日放弃核武。尽管白宫否认“政权更替”是美国的官方政策,但在萨达姆政权倒台的背景下,平壤与华盛顿之间的信任近乎为零。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朝策略的选择余地已所剩无几。双方信任破裂,除了采取更多经济制裁外,奥巴马别无他法。但经济制裁的作用有限:斯坦福大学韩国研究所副主任李永幸(Lee Yong Suk,音译)教授的研究表明,经济制裁基本上只会伤害朝鲜老百姓的生活,但对朝鲜的精英们毫无影响。

2012年2月29日,美朝双方宣布达成了《闰日协议》(Leap Day Agreement),根据协议,朝鲜将暂停宁边核反应堆的运作,并允许检查员确认核试验和导弹试验是否已停止。作为回应,美国承诺向朝鲜提供24万吨食物援助。但一个月后,朝鲜威胁发射卫星,条约实际无效化。

“我们不是你的敌人”

和他的前任们相比,特朗普之所以能打破僵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看清了朝鲜的谈判条件:在保证不对朝鲜进行政权更迭的情况下,给朝鲜安全保障和美朝外交正常化的承诺。

联合国安理会自1993年来的9次对朝经济制裁,都无法使朝鲜放弃其核计划。

金秀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朝鲜的行为模式,源于其对安全保障和身份认同的追求。冷战期间,朝鲜一直被美国视为苏联阵营的敌国,这种黑白两立、正邪相对的标签在冷战后并无太大改变:在克林顿时期,国防顾问安东尼·雷克(Anthony Lake)把朝鲜定义为“流氓国家”;而在小布什时期,朝鲜则被定义为“邪恶轴心国”。“事实上,朝鲜在1953年签署《朝鲜休战协定》以来,一直希望与美韩签署停战协议,结束朝韩战争状态,与美国邦交正常化。这点在西方媒体几乎没有报道。”

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主张,冷战形成的两极系统是最稳定的国际政治体系:至少对于中小型国家来说,它们能很清晰地通过意识形态辨认敌友阵营。但随着苏联解体,朝鲜失去了核保护伞和身份认同。这促使朝鲜在1990年代初开始追求核武器。“被国际社会认可为一个拥核国家,是朝鲜追求核武的最终目的。”理查德曼谈道。

美国反核武扩散组织犁头基金会的研究员凯瑟琳·基洛(Catherine Killough)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也谈到朝鲜追求核武的动机。她认为,除了生存与安全外,核武对于朝鲜还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核武除了是一种军事武器外,更是一种国际政治符号,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现代性(modernity)”,为朝鲜提供心理安全感和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身份认同。而核弹震慑的目标,与其说是美国,倒不如说是对自身的不安全感。

无论是迫不得已还是有意为之,特朗普政府的确把握住了朝鲜对安全感的需求。2017年8月2日,在朝核问题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时任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对平壤喊话:“美国政府没有寻求令朝鲜政权更替的打算……我们不是你的敌人。”他的继任者蓬佩奥(Mike Pompeo)延续了前者说辞,并在2018年4月12日公开表示,“我不支持对朝鲜实施政权更替”。

特朗普比较大的岔子,出在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上。2018年4月29日,博尔顿在一档CBS新闻节目上表示,美国会对朝鲜采用“利比亚模式”。卡扎菲在2003年主动放弃核武后,其政权在2011年被北约盟军推翻。这一言论引起了朝鲜方面的强烈反弹,但特朗普很快亡羊补牢:博尔顿遭到了冷落,特朗普公开表示,“利比亚模式”不会出现在朝鲜。

改革开放的朝鲜?

6月12日深夜,金正恩乘坐着中国国际航空的波音747客机向平壤返航。

会晤结束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对特金会的成果表示乐观,希望与朝鲜“书写新的历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特朗普向金正恩提及人质绑架事件表示了谢意。“日本是对朝态度最为强硬的国家,但日本要时刻与美国保持同步,这使日本的处境比较尴尬。”华盛顿詹姆斯·马丁核不扩散研究中心研究员土岐雅子(Toki Masako,音译)对南方周末说道。

特金会后的6月13日,《华盛顿邮报》、ABS新闻和《时代》周刊不约而同地发表文章指出,由于特朗普答应暂停军演,中国成了最大赢家: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在确保朝鲜半岛稳定的条件下,减少驻韩美军军演带来的区域性军事压力。

金强一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朝鲜与世界的关系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中国应该扮演重要角色:“金正恩很注重朝鲜的经济,否则也不会和特朗普坐下来谈。中国下一步应该逐步引导朝鲜改革开放,形成东三省加朝鲜经济走廊。”会晤前的6月11日,金正恩参观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空中花园和禧年大桥等地时,亦表示要学习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经验。

无论如何,半岛局势已进入新的议程。“中国在这个进程里,应该保持有建设性的立场。以前都是五方逼着朝鲜弃核;现在应该谈谈,如果朝鲜弃核,我们应该怎样引导朝鲜融入国际社会了。”金强一强调。

上一篇新闻

体育营销Top10|抖音携手中超 李宁签约李景亮

下一篇新闻

宸翰四季|回顾保利古琴雅乐精品2021年成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