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魔都一月如隔世,美股一月尽斩腰。

当中国汽车行业都在关注国内4月销量大幅下滑接近40%的时候,似乎并未察觉大洋彼岸美股市场的巨大变化。

在过去的4月中,特斯拉股价最高冲到1152.87美元/股,但是前两天“自由落体”般最低触及680美元,最近略微恢复了些,但也不过720美元。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特斯拉是造车新势力的估值标杆,这波大幅下挫也让那些电动车新势力没有了支撑。消息面上最热炒的无疑是Rivian这家美国电动皮卡企业,尽管进入交付期,但是股价也一落千丈。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Rivian从4月初每股股价50多美元,已经跌到了25美元/股附近,早前股价一度跌破20美元。要知道,在去年11月刚刚IPO时,这家被称为“特斯拉最强对手”的新势力股价一度上涨至179.47美元/股。然而半年之后,Rivian股价几乎以每月一个下跌平台的速度,相比高点下跌了近90%。

Rivian不过是美股新势力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还有Lucid,从去年11月57.75美元/股的高点,跌到现在不过17美元左右。而知名“下周回国”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去年7月通过SPEC方式完成上市,从最早13.7美元/股,现在只剩下2.52美元/股。类似的还比如Canoo、菲斯克这两家公司。

这里还没有提到中国电动车新势力,它们在这波下跌中同样未能幸免,只不过是下跌的因素也掺杂着其他原因。

理想汽车在美股市场的股价,52周高点为37.45美元,现在跌到了22美元左右,这还是恢复上涨了几天的结果。

小鹏汽车,从56.45美元,跌到目前同样只有22.64美元左右,最低仅有18美元,跌幅达到67%。

而蔚来汽车,是三家中国新势力车企中下跌幅度最大的——从55.13美元的领头羊高度,跌到现在仅有16美元,而早先几天甚至只有11.67美元,跌幅最大时达到79%。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如果算上和造车相关的国内上市公司,还有百度、小牛电动这些,其股价也是让人不忍直视。而且在港股市场上,蔚小理这些新势力股票的跌幅也是相当具体,动辄50%的下跌劝退了很多投资人。

当然,只要在美股上市的国内企业,有一个算一个,股价都是相当“难看”,因为这里面涉及一个“进入预摘牌名单”的因素。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如果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无法让美国监管机构检查审计底稿,就需要做退市处理。

但不管是因为美股摘牌,还是别的因素,结果呈现都是“新能源”在上一个季度被资本市场快速抛弃,这也是股价快速下跌的原因。

在最近公布的美股一季度持仓中,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桥水清仓了特斯拉股票,高盛则将特斯拉持仓减持了25%。其他减持特斯拉的还包括美国投资公司D1Capital Partners、ADAGE Capital partners等等。

Rivian这边则被福特和另一个匿名股东减持了大约2300万股。而这只股票让索罗斯基金浮亏74%,虽然索罗斯基金没有卖掉Rivian,但是已经减持了通用汽车、优步和其所持有的汽车经销商的股票。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中国新势力造车这边,高瓴旗下的一只基金HHLR ADVISORS清仓了蔚来和小鹏的股票,理想持仓被降低了50%。有意思的是,桥水在清仓特斯拉的同时,却加仓了包括蔚来、百度在内中概股。同时老虎环球基金也以比较大的幅度增持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股票。

不过无论如何,参照股价的快速下跌,有理由相信更多的投资者在抛售这些电动车企的股票。

理由其实并不难理解:即便是特斯拉的销量每年以50%递增,但是对于特斯拉哪怕在724.37美元/股价位依然有超过147倍市盈率,或者以TTM计算超过98倍的市盈率,这对于理性投资人都是难以接受。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如果特斯拉都无法支持如此高的估值,那么其他那些还在亏损的新势力自然更是泡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下跌30%,而其他新势力大多是以60%、甚至90%的幅度下跌。

毫无疑问,相比于2021年年初那次“将破未破”的走势,这次新势力的泡沫大概是真的破了。

原因一,要从目前的价位涨回高点,蔚小理们大多需要上涨3-4倍,Rivian这样的企业更是需要上涨5倍以上,即便是特斯拉自己也要上涨50%。

然而在短暂的周期中,蔚来已经有过一次30倍股的经历,而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也都曾有5、6倍的上涨。这种“暴富”的机会可能对一只股票来说非常少见,过去十年大概就是特斯拉有过这样一次几十倍增长的长牛走势。那么,在三年之内一只股票两次十倍、或者五倍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如果真的对估值存在这样巨大的误判,其实也就不会有那么大跌幅了。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原因二,美联储的加息和收紧货币,正在让资本“踩踏式”撤出成长股。

由于2020年到2021年,美国为了拉升疫情期间的经济,采取了相对极端的宽货币政策,让大量新增货币冲入到了资本市场。那一轮热钱汹涌也直接推高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股价,类似于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上涨了十倍。而像苹果、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这些美国互联网公司更是以“万亿市值”为徽章,同时拉动了各种币圈资产的投机狂飙。

然而滥用货币政策也给美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通胀效应,2022年美国迎来了四十年以来最大的通胀。关于“工资-价格螺旋”走向滞涨的道路我们不再赘述,显然美国经济正在处于过热通胀的阶段,一旦引发滞涨则意味着经济崩溃。

如何解决美国当前的过热通胀?四十年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就说,“如果经济不衰退,我就无法确保能扭转通胀预期”。

这句话放到四十年后似乎依然有效,在乌克兰危机推升了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之后,鲍威尔改变了鸽派态度,强调以多次大幅度加息来“实施一次美国经济衰退”。这种大幅度抽走市场现金流的做法,让美债两年期利率和十年期利率一度倒挂,而美国股市在争议声中不断下行。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最近一个月,道琼斯指数下跌了10%左右,标普500下跌了11.8%,而代表着新兴行业的纳斯达克指数则是下跌了18%左右。

伴随着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大多数企业、投资公司都在尽可能地回收现金、确保现金流的稳定。相比于之前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两年,即便现在股价大幅回撤之后,投资机构依然有着高额的收益。这种预期下卖出是最好的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新能源车企在股价上“跌跌不休”。

其实,最近LUNA和币圈的故事就是泡沫破灭的一个显著标签。

还有第三个原因,尽管可能新势力真的能够完成造车,但是经济衰退的预期会让还没有实现大批量交付的新势力车企面临极大的现金流压力。一旦现金流枯竭,那么新势力车企就无法完成研发、制造、销售、回收现金、继续造车的闭环逻辑,这也让新势力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现在可以明显看到,在参与到新能源市场的全球车企中,老牌车企都没有扩充产能,而是都在强调因为零部件短缺和成本上涨,今年产能已经用完,而新势力车企中大多数保持订单式生产的企业都没有快速起量,比如Rivian和Lucid。再加上经济衰退的预期,高价电动车的消费很可能受到抑制,其交付量能够达到多少,需要打一个问号。

还有则是订单式生产的问题也在这次上海疫情中暴露出来。很多新势力没有库存、交付停滞,这让投资机构对新势力的销量有了新的判断。这一情况的核心在于,当你少了一两个月的生产期,要想在后期补足这个缺口非常不容易,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订单愿意去承接,另一方面又必须要快速完成交付动作。

可是对于新势力的消费者来说,谁有现车可以交付就买谁,并没有说有一个很强的品牌认可度、非你不可。一旦这种现象发生,那么新势力在确认生产排期时不得不谨慎行事,避免生产完成却不能交付——“一面是消费者觉得你没有现车不想买,一面是你担心生产多了没人要”,这种负循环形成之后就会对新势力的销量产生巨大影响。

造车新势力泡沫又双叒破了,这次是真的吗?

而对于中国新势力车企可能还有第四个原因,那就是蔚小理从美股市场退市的隐患成为了各家机构进一步抛售的理由。虽然这几家车企都实现了两地、甚至三地上市,但是因为香港和新加坡的承接能力有限,资本流动性同样很大,所以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参照美股市场的估值来对股价形成支撑。

总而言之,2022年4月这次造车新势力的股价泡沫大概率是真的破了,即便是反弹,估计空间也就是30%-50%。

可是你要说新势力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仅以中国市场的新势力来看,其实也不尽然,至少蔚小理三家手中都拿着四五百亿现金,而当前10万辆的年销量也足以使得现金流滚动。只不过增长的销量已经无法支撑股价的恢复,基本面和估值早已经脱离,所以即便蔚小理卖得好也应该不能对股价产生什么太大影响。

至于美国的造车新势力,估计除了特斯拉,以及已经开始量产的Rivian、Lucid会好过一些外,其余很多新品牌大概会重演前两年国内新势力批量跑路倒闭的故事。

当然,对于中国股民的一个好消息是,这轮美股新造车泡沫破灭的故事很难影响到A股股民,毕竟大家都没有钱买美股不是。

文|JackieLXX

图|网络

上一篇新闻

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 (问题3、问题5)

下一篇新闻

专家解读|与时俱进 筑牢国家安全的审查防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