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吃粽子呢?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我国群众习惯于端午节五月初五吃粽子。据说,端午节起源于远古的祭龙活动,到战国时又和纪念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人们每年五月五日裹粽子、划龙船,纪念自沉汨罗江的屈原。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也叫做竹筒饭。
到东汉末年,人们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制成四角形,因为水中含碱,所以称为广东碱水粽。
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岳阳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在糯米中掺上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也成了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在用米上已经很精细,形状出现了锥形、菱形。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
宋代时,不仅出现了用“艾叶浸糯米裹之”的“艾香粽子”,也有了“蜜饯粽”,就是将果品放入粽中。诗人苏东坡有诗:“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的广告,这说明在宋代,吃粽子已经很风行。
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是在一宋代古墓里发现的两个实物粽子,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该古墓里葬于公元1274年,江西德安县文物部门于1988年9月发现的。
历史最悠久的粽子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其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是上海的“迷你粽”,如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块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线缠绿叶,玲珑淡雅。
最早的速冻粽子是在1995年,由三全食品研制出的。
端午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还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很多的国家。
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越南人在端午节吃方形咸粽。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后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后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心制作而成,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马来西亚人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印度尼西亚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相同。粽子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要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香蕉叶包成扁方形。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吃粽子。
在墨西哥,粽子叫做达玛尔,所用的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馅,用玉米或香蕉的叶子包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创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