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文/白雪 麻宁

试想一下,一所大学,如果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担任校长,由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华罗庚等人担任老师,而周围的同学又尽是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汪曾祺、穆旦等人,同时它的校舍又是由林徽因、梁思成亲自设计……那么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可以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

当然,这一切绝不是空想,而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是一所真实存在的大学,它就是——西南联大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存在时间:1938年-1946年

近日,央视推出了一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西南联大》,目前已经在豆瓣上获得了9.3分的高分。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正是这样一所群星熠熠的大学,一段无法复制的时代。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西南联大》剧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战争时局影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正式成立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西南联合大学完成战争使命,于1946年宣布结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重新迁回京津。西南联大原校址为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西南联大当年的校址

这座存在仅有8年的大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从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欧美的教育人士称,当时世界的教育中心有三个,美国,英国,还有中国的昆明。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清华+北大+南开=西南联大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苓=西南联大超强班底,而这个班底中的班底,就是梅贻琦校长

为了真实地再现这段历史,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导演组们历时两年多,走遍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采访了49位当年的西南联大学子,采访收集到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些西南联大的学子中,最年轻的也近90岁高龄。

在节目尚未播出的时候,其中的3位已经离开了人世。

因此有人说,这是一部“再不拍就来不及了的纪录片”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片头创意性地用了水墨风格的插画,与杜甫的《旅夜书怀》里的诗句契合,一下子就把人拉到那段风雨飘摇却激情澎湃的岁月

历史学家、西南联大荣誉校友易社强(美)曾在其所著《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

“想象一下这道风景吧,在我们眼前,这边有一位四十岁的男子,带着礼帽,西装笔挺,他就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四十三岁的冯友兰在湖畔缓缓走来,哲学系同事汤用彤比他年长四岁,他身材矮小,拄着手杖,步伐却很矫健。戴眼镜的谦谦君子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懂十三种亚欧语言,正在柳树下徜徉。你一定还注意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他是一位诗人,风度翩翩,她身材修长,仪态娴雅,饶有古典之美。他们就是语言学家陈梦家及其妻子赵萝蕤。他们并肩徘徊湖畔,真让人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之感。那边有个人身着长袍,一手拖着一个石榴,那位就是钱穆。一位长者迎过去,施礼过后,向他请益学问。照此看来,有个学生把晚间湖畔漫步,比做古希腊的巡回学校也就不足为奇了。”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水墨画版“古希腊的巡回学校”

这段话从侧面印证了西南联大灿若星河的师资队伍,从在历史系任教的陈寅恪钱穆,到哲学系的冯友兰汤用彤,从中文系的闻一多朱自清,到外语系的梁实秋钱钟书,从经济学系的陈岱孙李卓敏,到社会学系的费孝通潘光旦,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在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师。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群星”教师

当时的上课场景,可谓是“躬逢盛典”。

这些集才华于一身的教授们,不光是专注于学问研究,在抗日战争的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身上更难而珍贵的,是决不妥协的勇气以及同黑暗誓死斗争的坚毅。

下面,让我们跟随纪录片的脚步,悉数盘点一下“西南联大时代”出现的那些名留史册的“明星”们。

(一)陈寅恪:教授之中的教授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陈寅恪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因出身名门,又学识过人,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当听闻日军占领北平后,85岁的老父大放悲声“苍天何以如此对中国也”,拒绝服药进食,以死明志。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陈寅恪的父亲

当时在清华任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教授的陈寅恪,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那时他右眼视网膜剥离,必须立即手术。

如果手术,右眼则可保住,但恢复时间较长,需要在沦陷区继续停留;如果不手术,则可立即随学校西迁,但面临着右眼失明的风险。

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但陈寅恪最终和父亲一样做出了一个中国人的选择——他坚决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决不肯在沦陷区继续教书。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陈寅恪不顾右眼危机,携妻与子女离开北平

陈寅恪放弃了手术离开北平后,用唯一的左眼继续工作。然而不久之后他的左眼视力亦开始恶化,他曾两次试图去英国治疗眼疾,希望能挽救仅存的左眼视力,因战事而未能成行。

1944年,他左眼视网膜脱落,从此双目失明。

在联大期间,陈寅恪曾作诗一首,抒发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南迁”忧思。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虽然对于联大教授们来说“北归”并不需“待来生”,但是这三个字放佛一语成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眼盲腿瘸的陈寅恪遭到了残酷的折磨,最使他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书籍、诗文,多被洗劫一空。

1969年,陈寅恪离世。一个月后,与他相濡以沫四十余载的妻子随他而去。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电影《无问西东》中,那个在炮火纷飞的地道里用湖南话讲黑尔格的教授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陈寅恪。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电影《无问西东》陈寅恪授课剧照

(二)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期间开设了诗经、楚辞、唐诗、古代神话、先秦两汉文学等多门课程。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他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会把讲课也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汪曾祺说:“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即是诗人,又是画家,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闻一多讲《古代神话与传说》时,教室里里外外都是人,不但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甚至工学院的学生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也要来听课。

学校从长沙迁到昆明之时,闻一多和几位老师带领二百多名男同学,开始三千多公里的徒步西南之旅。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在艰苦的路途中,闻一多亲眼看到了祖国的美丽与苦难,用画笔记录下来

徒步途中,闻一多发挥了他诗人般的浪漫情怀,有时他将沿途所见所闻用画笔记录下来,有时哪怕在贵州的山洞里,他也能带领同学们唱英文歌曲《桑塔露西亚》。但也正是在这趟旅途中,他见识到了中国广袤大地的贫困与落后,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悲苦与哀愁。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正是这次从长沙到昆明长途跋涉的经历,使闻一多走向了殉道之路。

抗战期间,闻一多目睹国家与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坐如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1946年,西南联大分批北上,闻一多为了工作需要坚决留在昆明。当年7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遭到暗杀后,闻一多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随即就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昆明街头。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为了纪念夭折的女儿立瑛,闻一多曾创作了诗作《也许》: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莺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闻一多写的这首诗,后来被谱成曲传唱开来。第二集片尾时也是以此诗做片尾曲,听得人肝肠寸断,眼泪欲流。

此刻,想把这首《也许》,献给作者本人。

(三)金岳霖:比其“绯闻女友”更出名的,是他的坚持

提到金岳霖,人们难免不会想起林徽因。关于他们二人之间有太多的传说与传奇。金岳霖终身未娶,但始终把对林徽因的敬与爱埋藏在心中,以理智驾驭情感,他和林徽因的夫君梁思成,也始终是挚友。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左为金岳霖,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弟子中最知名的有冯友兰;中间为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也是胡适眼中的一代才女;右为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之子,与林徽因伉俪情深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一代才女林徽因,与西南联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的校舍就是她与梁思成共同设计的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永远的“人间四月天”,左为周迅在《人间四月天》里饰演的林徽因,右为吴谨言在《无问西东》中的林徽因,单从与林徽因的长相相似度上讲,吴谨言还原度还是蛮高的

林徽因去世后,有一天金岳霖隆重请朋友们吃饭。饭局开始后金岳霖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席中所有人潸然泪下。此番深情,可见一斑。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金岳霖为林徽因写下的挽联。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金岳霖仍是那个“痴”人——一个如痴如醉专注于学问的人,一个常常因为过于投入研究而没有察觉空袭警报的人。

金岳霖多年来专注于撰写哲学专著《论道》,在书中试图用中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阐释西方深奥的哲学原理。侵华战争的爆发并未打断其写作计划,他一路将书稿从北京、长沙带到昆明。数百页的书稿随身携带,躲避警报的时候也在继续修改。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警报疏散时,人们常常见到金岳霖拎着装满书稿的公文包,傅斯年扶着患有眼疾的陈寅恪,费孝通牵着怀有身孕的妻子。

这一幕,也许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国家的灾难使这些大师们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无处安放;但它同时又必然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辉的一幕——不论何时何地,这些象征着中国精神的中国脊梁们都坚挺着,都刚毅着。

《知识论》是金岳霖一生耗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专著,却在一次轰炸发生的时候不慎将稿子遗失。数年的心血,70万字的手稿,就这样消失在那个喧嚣的黄昏。

住房被炸毁后,学校将金岳霖和朱自清、陈岱孙等五个人安排到一个大房间共同居住。其他人尊重金岳霖的写作习惯,为他划出了一块最清净的领地。他随即恢复写作,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重新撰写在轰炸中丢失的《知识论》。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年轻时候的金岳霖

198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知识论》。从金岳霖动笔写第一个字到出版发行,这部巨作整整耗时45年。

在《知识论》出版发行一年后,金岳霖没有遗憾地离开了人间。

有人评价金岳霖的离世:大师已去,再无大师。

(四)特色各异的校园“明星”

那几年,西南联大众星熠熠:

钱穆的中国通史课程开在早晨六七点,依然广受欢迎;刘文典讲《红楼梦》,200多人跑来听讲,听众被挤到教室门外,授课只得改为露天进行;唐兰讲《花间集》,讲词的方法不是“讲”,而是用无锡腔调吟唱一遍,这首词就算过了;雷海宗讲授“西洋中世纪史”,提到数十位欧洲统治者的姓名和在位时间,均信手写来……

那几年,西南联大有着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老师:

有用毛笔亲自抄资料送给学生的前士兵、北大旁听生、破产报馆主编沈从文;有虽有助教但一向亲自批改学生作文的朱自清;有“有时是阿波罗式,有时是狄俄尼索斯式,有时是哈姆雷特型,有时却是唐吉柯德型”的吴宓;有讲《荷马史诗》的钱钟书和讲《战争与和平》的叶公超。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他们都曾是西南联大的老师,一个真正的无法复制的大师时代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西南联大名师天团部分成员

那几年,西南联大成果斐然:

华罗庚完成第一部学术专著《堆垒素数论》;吴大猷写了一部专门讨论近年来物理发展的书,专著了17篇研究论文,并培育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个诺尔奖获得者……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我们从小都听过,从江苏金坛的小会计成为震惊世界的大数学家,真正的逆风翻盘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吴大猷(中)与他的两个“诺奖”学生,杨振宁、李政道

那几年,成就了一个真正的百花齐放、璀璨耀眼的时代:

费孝通构建社会学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并写作《禄村农田》;王力出版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语法》;罗庸写出了《鸭池十讲》;吴宓以课堂讲义为基础,用英文写作《世界文学史大纲》;郑天挺开始留意西南边疆问题并撰写《发羌之地望与对音》;汤用彤《中国佛教史》、《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气象学教授赵九章《大气之涡旋运动》,冯景兰《川康滇铜矿纪要》,周培源《湍流轮》等大批奠基性论著,都完成于战时昆明。

电影《无问西东》中,“静坐听雨”的情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也是西南联大时期的真实写照。云南的雨季到来时,雨水滴落到校舍的铁皮房顶后声音极响,学生们都听不到老师在讲什么。一位教授干脆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四个大字,并带头静坐教室内,任雨水从头顶滴落打湿衣衫……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而“静坐听雨”的故事原型,就是时任西南联大经济系、商学系主任的陈岱孙

(五)后生可畏,后浪汹涌

在这些学识渊博又坚守理想的“全明星”教师阵容的熏陶下,从西南联大走出的莘莘学子也都格外优秀,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伟大的成就。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位西南联大毕业生在第一时间将感谢信寄与导师吴大猷。吴大猷也因在物理方面的卓越成果以及在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称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杨振宁与李政道也是一生的挚友

邓稼先也是西南联大的物理系毕业生,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研究过程中身体长期受到了放射物质伤害,最终因癌症而不幸逝世。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1999年,我国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8位出自西南联大。这8位中有7位都已渐次离世,96岁的王希季依然每天会在工作岗位中出现。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学子也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踊跃参军,在战场与炮火的洗礼中实现理想:抗战十四年,西南联大一共有八百多人入伍。

比如,《无问西东》中,王力宏饰演的西南联大学生沈光耀加入空军,为国献身,其原型就是空军飞行员沈崇诲。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无问西东》剧照

比如,查良铮,笔名穆旦,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作家金庸(查良镛)的伯叔兄弟。这一对兄弟的共同点是都采取了把名字中一个字分开的方法,来给自己取了笔名。“金庸”是由“镛”字分开所得,“穆旦”是由“查”字分开所得。

1942年,刚从西南联大毕业两年并留校担任助教的查良铮主动要求参军,成为第五军参谋长罗有伦的翻译。战争期间,他亲历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而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诗歌创作最真实的素材。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还有,外文系的许渊冲被分配到航空大队的机要秘书室,他一次次精准地翻译了情报并交送陈纳德,为空军战场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后来,许渊冲翻译出了《诗经》、《楚辞》、《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著作。2014年,国际译联把亚洲第一个“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授给了当年96岁的许渊冲。他说:“我的根源就在联大,根源是闻一多,钱钟书。”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后来,许渊冲那些外文系的同学中,赵瑞蕻翻译了《红与黑》,杨苡翻译了《呼啸山庄》,巫宁坤翻译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刘缘子翻译了《人类的故事》……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后来,汪曾祺写出了很多像他的老师沈从文一样平淡真实的文字,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后来,彭佩云长期致力于中国妇女儿童事业,2004年,联合国授予她“特别贡献奖”;

后来,王汉斌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修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

后来,郑哲敏成为了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因阐明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于201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后来,潘际銮将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了中国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他参与创建了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是我国焊接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西南联大学子的纯真笑容

这些从西南联大走出的学子从未忘记过母校的教导,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在研究的各个领域卓有成效,他们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发扬了母校“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

分享一首《未央歌》,剧中的版本更好听,20多年后的1988年,台湾作家黄舒骏创作了同名歌曲《未央歌》,向原著致敬。

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作家吴讷孙(笔名鹿桥)曾经以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为背景,创作了小说《未央歌》,讲述了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一群大学生的故事。1967年在台湾出版后风靡校园,洛阳纸贵。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又过了20年的2008年,这本书终于得以在大陆出版,算是“迟到的到来”

未央,由出土汉砖上的“千秋万世,长乐未央“而来,有永不完结之意。而吴讷孙将西南联大的故事比作一首未央歌——一首永不完结的歌。借以表达了希望西南联大之精神永存之意。

为往圣继绝学。

真正的大学,才能让中华文脉不断。

愿西南联大精神永存,愿大学精神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豆瓣9.3分纪录片《西南联大》——都讲述了哪些民国“巨星”的故事?

《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我完完整整地看了两遍,看完后又觉得不过瘾打算重读《上学记》、《人间草木》,同时购入了其他几本相关书籍准备多多了解一些。

在写这篇文章查阅相关资料之时,尤其是知道了那些大师们日后的结局之后,忍不住唏嘘感叹,哽咽泪目。

人们永远不会知道当下的决定在未来看来是对还是错,但是我相信,哪怕陈寅恪、梁思成、穆旦们知道了日后的结局,哪怕重新站在历史的分叉口让他们再次选择,他们也一定不会做出有悖于正义与良善的选择。

因为,他们必定会始终坚守大学之精神,恪守大师之风骨。

愿大师之风骨永不朽。

最后,如果大家在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推荐大家读以下几本书:

1.何兆武《上学记》

何兆武口述、文靖记录,叙述了1920年代到1940年代其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

网友评价:“胡适,陈寅恪,沈从文,钱钟书,刘文典,梅贻琦……每个名字扔出来都砸得我金星乱冒,花痴般对西南联大产生无比的神往。”

2.汪曾祺《人间草木》

散文集

网友评价:“讲讲吃吃喝喝玩玩旧事,羡慕那个时期的学生生活,虽然那个年代也有很多艰苦,但看文字始终充满了正面的能量和生活的热情。”

3.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被称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

网友评价:“让我们确信知识分子们也可以那么执着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教授们也可以那么安贫乐道,学生们也可以那么一心向学。大学本该如此,学界本该如此。”

4.郑天挺《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用日记形式记录了在西南联大工作期间的各类事物

网友评价:“极为丰富,不仅可觇见一代学人学风,也因郑先生作为西南联大总务长的身份,可见当时时局世变、战时日常生活乃至边疆习俗。当然,更重要的还有郑先生自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认同和政治态度。”

上一篇新闻

文心话艺 | 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视角——汪曾祺与萧乾的北京胡同

下一篇新闻

19岁成名,24岁登上作家富豪榜:40岁的张悦然和双雪涛结婚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