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2003年非典疫情结束后,国家在公卫疾控上持续深入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而在市场上电商、医疗信息化、医疗废弃物处置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医疗服务行业,尤其是民营基层医疗行业迎来巨大的“危“与”机“,诊锁界结合各方市场观察信息,对疫情末期及疫情后国内基础医疗服务行业走向趋势给出预测分析。


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01


疫情激发基层、公卫强化医疗健康行业结构升级优化


2003年SARS危机触发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公卫体制改革,改革持续进行的公卫体系也曾在“禽流感”和埃博拉疫情抗击中交出漂亮答卷,许多人认为我国疾控体系已经足以自如应对未来高风险传染病事件,但被2019年底爆发的新疫情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据“健康相关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表明,在全国31个省份中,将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纳入到政府绩效评价的程度仅121.4(满分1000,湖北352.9)。项目主笔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沈群红表示,当前我国卫生应急、疾病检测报告、疾病预防控制等法规体系完备,但缺乏刚性约束,依照法规有条不紊进行者少之又少,疾控主导部门与医疗保健部门的协调能力差,容易在疫情响应初期处于孤立无援,调度无方状态。


在疫情结束后的中短期内,国家对突发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3月1日《求是》杂志上刊载《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文章,传递出突发重大公卫疫情防控,将被嵌入现代治理体系当中,从组织架构上保障疾控公卫体系的战略地位。


从医疗投入来看,各级政府和各方资本会加大对基层预防、治疗、检验诊断上投入。2018年我国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大约为1.6万亿元,占GDP比重1.7%,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均达到10%以上。


2017年我国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直接补助为1808亿元,虽然该数字在以每年14.3%的比例稳定增长,但在医疗总支出中仅占12.5%,基层医疗的投入还有很大增量空间。正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所言,国家医疗投入重心和目标将从“疾病治疗”逐渐转向“健康预防”,强化调整公共卫生的“正三角”资源配置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从医疗结构调整来看,去中心化、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势在必行,部分医改专家提议让基层医疗机构更多扮演类似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角色,首诊、转诊等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来执行承担。


自2015年5月我国分级诊疗首次上升至制度层面,但多地分级诊疗流于书面“首诊、转诊、签约”的形式,核心保障措施是医保差异化报销引流至基层,但作为分级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肩负多种公卫职责,在疾病治疗水平上失去了部分公信力,很难保障基层就诊率和满意度。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从2016年到2018年,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就医量(包含统计年鉴列举的其他机构)整体增长缓慢,总占比甚至出现下滑倾向(至2019年11月数据为52.1%,不含其他),居民去三级医院就医趋势增加。

来源:Bain&Company


从Bain&Company制作的2012~2018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分布图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量(医疗服务量)在总量的占比中持续下降,仅对比新加坡医疗服务的二八原则(80%的疾病在基层医疗解决)这一项来看,我国医改“强基层”似乎越改越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本次疫情中以三甲为代表的各大医院是对抗病毒、救治病患的主战场,但疫情传播防控主阵地仍然在社区。疫情结束后,把握医疗“新基建”的大趋势尤为关键。


医疗板块的基建,相比通讯、信息化、土地资源利用滞后太多,未来在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床位设备、财政补贴上的投入必不可少。此外,就“分级诊疗”概念的核心,是打通基层医疗体系和各级医院的协作联动机制,包括基层全科医师的转诊特权。


虽然照搬西方国家“全科医生”制度并不现实,但在硬件和协同制度上,如医疗数据上共建共享、电子健康档案,探索基层医疗市场的有序管理,厘清社康和民营诊所将在公卫项目承担、疾病诊治、康复保健三方面职责分配,将分级诊疗配套措施落实,有利于形成未来以社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体系。


02


医疗健康投资持续火热,

基础医疗服务行业并购节奏加快


以二级市场为例,疫情期间,医药板块持续走强,口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抗病毒药、医药商业流通等概念依旧火热,但医疗服务股走向较为波澜。这与疫情期线下实体医疗机构门诊量剧减、医疗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供应不足有直接联系。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来源: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疫情让老百姓充分意识到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包括各地区之间、发达城市和基层之间的不均衡、不同专科之间的不均衡,大型医疗资源布局往往还需要依靠政府投入,而为区域内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化、小型化、连锁化、集约化的基层医疗机构,可能是短期内较容易实现的,这给医疗服务投资者更多赛道的入局思考和标的选择。


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医疗服务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行业的龙头企业头部效应日渐清晰,第二梯队的企业也在急于扩张并购以跻身前列,业内逐渐出现相关并购类交易机会,交易的发起有可能是行业头部企业发起的横向扩张并购,如爱尔眼科近年来的“买买买”式海内外收购;也有可能是产业资本对某赛道的战略投入和布局发起的收购,如国内连锁体检行业三家归一,被互联网巨头阿里系收购私有化。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3~2019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并购活动回顾展望报告中,国内医疗行业投资并购数量虽有所下降,平均交易规模虽有所下滑,但整体交易规模堪称史无前例,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疗健康行业的交易市场变局将更为剧烈。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注:上述交易数量统计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额的145笔交易


疫情加速了行业并购和资源整合。一些优质的投资并购标的可能遇到较大的现金流压力,需要雪中送炭。此前诊锁界曾报道过《疫情加速倒闭,有人在朋友圈一天转让8家诊所》。


以基层连锁诊所为例,受制于疫情下各地停诊政策和居民减少就医选择,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的儿科、全科诊所到店客流量骤减,中短期营业流水不佳或位置稍次的诊所门店将会被经营者考虑砍掉,以低价售出。


有分析人士指出,疫情后部分医院门诊量恢复不到30%,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营之难可想而知,恢复性消费都谈不上,“报复性消费”更有些不切实际。


03


在线问诊开启用户心智互联网医疗征途漫长


疫情对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流量,对医药零售行业,尤其是O2O医药零售电商直接受益且留存转化程度更高,在线医疗受益相对有限,并非坦途的互联网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艾瑞咨询分析师表示,医药零售是互联网医疗最为成熟的板块,销售转化程度高。而O2O模式的医药零售满足了用户及时取药的需求,以叮当快药、饿了么、美团外卖等为代表的新零售医药电商平台渗透率有望在本次用户教育后提高。


从线上咨询/问诊来看,疫情下许多用户在春节期间体验线上移动医疗,许多在线问诊平台用户数量和问诊数量暴增,如平安好医生2月11日透露其平台访问量达11.1亿人次,新增用户增长10倍,日均访问量增加9倍;丁香园2020年春节同期问诊量增加135%;春雨医生活跃用户为2019年同期2倍,。


即便用户数量和问诊量大增,特殊时期的繁荣能否保持长久的活跃度和转化率仍为业界忧虑。


流量≠留量


虽然相关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获得了大量免费问诊流量,但在转化上仍会捉襟见肘。互联网医疗流量变现有两种,一种是广告变现型,如丁香园通过疫情地图、实时报道辟谣吸引巨大流量,为广告、知识付费打下基础;另一种以免费入口转化付费用户,如平安好医生APP推出的送口罩、免费问医生等活动带来大量新注册用户,但其付费用户转化未知,但从2019年报披露信息显示,其年度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为4%。


随着疫情趋近尾声,线下实体医疗机构陆续复工,互联网医疗用户的后续流量和持续渗透率增速难免放缓。


渗透率整体偏低,消费习惯短期难以改变


我国患者长期有线下诊疗习惯,且对医生资质要求高,传统医院更多认为线上问诊对医院业务营收增益不大,兴趣欠佳,数字医疗和信息化在医院体系中更多用于网络系统运维和整体提效上,导致互联网医疗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


那大众对在线问诊工具的使用情况如何?互联网医疗领域专家曲晓良表示,疫情之前,大概2%-4%的人会使用线上问诊,但基于此次疫情的发展,使用线上问诊服务的比例可能将提高到10%左右


据艾瑞咨询的一项盲调显示,1889名受访者在线医疗的使用率从2019年的65.9%上升至72.8%,相比疫情期大涨的视频、游戏、在线教育等行业上升趋势较弱,低于市场普遍的猜想。预计在疫情基本结束后的1~3个月内,在线医疗使用率平均下降6个百分点。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来源:艾瑞咨询


互联网医疗入医保:首诊难放开、政策红利期有限、公立入局者增加


疫情期间各地出台部分互联网医疗项目纳入医保政策,但仍有较多局限。首先是合规诊断需为复诊,互联网首诊放开几乎不可能,从国家政策导向看来,互联网医疗偏理疗和后期管理,线下医疗仍然负责早期疾病诊断治疗,互联网医疗仍然充当补充角色。


其次,互联网医疗入医保,真正受益的可能是线下机构。线上医疗服务与线下的价格及医保政策一致,不会产生溢价,而有着较为充足医疗资源的民营机构或公立体系在医生资质和调度上有品牌和成本优势,再加上医保额度分配和属地化管理,线下机构有更多政策利好。


第三,“互联网+”医保政策试点存在时限问题。2月2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互联网+”医保试行文件虽未明确规定期限,但核心卡点暂设置为疫情期间,如四川省医保局文件明令“互联网+医保”试点时间为两年,鉴于监管问题和信息化水平差异,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浙江、湖北武汉等地外的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政策仍然偏保守,疫情结束后政策何去何从仍然是个未知数。


互联网医疗与基层战场挂钩


企鹅杏仁集团CEO王仕锐曾表示,互联网医疗的真正主战场或在基层医疗,线上诊疗依托数据、算法、技术为社区提供远程和基础医疗服务,以家庭医生为链接纽带推动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这样来看,相比凭借占领用户心智和增加用户粘性的纯在线诊疗,走基层路线的互联网医疗更容易形成闭环。


互联网医疗以线上线下收费标准一致为原则,目前互联网医疗定义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复诊,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为下沉基层“开口子”。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高孟轩表示,医改强调的都是“回归基层”,未来互联网医疗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辅助大医院,更是将资源下沉到基层,辅助基层能力建设,


建议:优胜劣汰是市场铁律,基层机构建设专业壁垒


我国本土新增病例已经保持在个位数,但从全球大流行来看,疫情真正宣告结束短期来看仍是个未知数,医疗服务行业的恢复也需要一定的缓和周期。


基层加强疾病诊断、检测能力


疫情的威胁使大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范意识产生了鞭策性提高,应对疾病的“四早”观念有望进一步加强,在未来,带有治未病属性的体检、疾病早筛等医疗服务需求将提高,而基层的POCT检测和影像诊断能力在未来可能会加强。


国内许多综合类连锁诊所(部分中医诊所也有)通过自建、合建、委托的形式有自己的检验科,无论是提高筛查、诊断能力以提高医疗精准质量和患者信任感,还是应对未来突发公卫事件承担“专业导诊、检测前移、慢病管理”的职能。


像本次台湾、新加坡防疫一样,基层诊所在低概率的重大公卫事件中可发挥的哨站作用功不可没,部分基础医疗领域的优质社会办医机构可以在疫情下承担更多职责。


战略性采取数字化举措


咨询公司BAIN&Company认为,在短期传统线下销售市场活动受到限制,医疗企业可以大胆尝试数字化销售和营销工具,将本次疫情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通过自建、外部合作、并购等方式持续建设数字化能力,并通过数字化工具开发应用和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为患者、医生或渠道实现更好的客户体验,提升日常运营的效率和透明度。


以诊所为例,最新的2019版《诊所基本标准》,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诊所,都要求有数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甚至要求与监督部门系统链接以进行数字化监管。从机构本身来说,信息化工具能在诊疗前中后流程、病例管理上提高医疗效率,数据挖掘提升医疗质量,财务管理和链接产业上降低成本,对医疗机构的运营有许多益处。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考虑和政府、公立/私立医院、其他医疗机构、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做好患者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以有能力承接未来的部分公卫、转诊服务,在中国医疗系统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占得先机。


寻求整合并购机会


据医疗投资人林掌柜表示,截至3月12日,通过其个人渠道了解到的有意转让的医疗机构有57家,标的所在区域集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有杭州南京成都重庆厦门等新一线/二三线城市。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林掌柜 制图:诊锁界


在这一特殊时期,医疗行业的各个细分产业的中小企业可能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寻求出售。以最难复工、影响最深的医美、口腔、眼科为例,不少标的处于委曲求全“卖身”状态。决定砍掉边缘业务和赔钱门店的医疗机构要合理评估自身价值,做好对复诊后的现金流规划,必要时及时止损,决绝壮士断腕,医疗服务是长周期行业,合适的时段再入局也未尝不可。


当前医疗行业并购方势力多样,大型医疗集团、专科头部企业、非医疗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地产、保险)以及中小型医疗企业等基于战略布局、战略协同、报团取暖等心态,对于优质标的争夺会在暗中角逐。有实力的医疗机构要紧追行业内结构性变化,抓住机会进行横向或纵向整合,收购可以帮助自身建立差异化能力的资产。


疫情后“危”与“机”:我国基础医疗行业的3个发展趋势

文中部分图表资料引用:德勤中国、艾瑞咨询、普华永道、林掌柜、国盛证券、Bain&Company


//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白

//编辑:玉衡

❖ 慎重声明: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部分引用内容经授权或已标明作者来源,版权归权利人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上一篇新闻

疫情“风暴”动摇印度:病床不够民众猝死街头,官方数据遭多方质疑

下一篇新闻

奥密克戎一周感染一千万人:各国只能“躺平”了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