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者:我所经历的明星私宴和价值2亿美金的秘密会议|真实故事
口译员,古代叫通事,在两种语言间替人腾挪转换、传情达意。自古以来都算是肥差一桩。出力不算多,身处紧要场合,什么圈子都能介入,见识自然也不一般。北漂阿葵就是一位有多年经验的口译员,专门从事英语口译。行情最好的时节,一天收入一万多、一个月到手五六万并非不可能的梦想。他对外的服务费率是3000元一小时,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计费。看似多能高薪,甚至被人戏称“金领职业”。其实个中酸甜苦辣经历,比其他自由职业只多不少。
奥运年,阿葵从北方某所二本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或许有些语言天赋,英语对阿葵而言从来不是难事。无论专八、托福还是雅思,他都能拿到相当高的分数。毕业后,阿葵又跑北外进修了一阵子高级翻译和同声传译。下决心放弃找工作,不管不顾一头扎进口译市场,成了彻头彻尾的自由职业者。赖以生存的唯一技能就是迅速且准确的口译,他没有退路了。
阿葵说,自由职业者的英文Freelancer,原意是中世纪那些失去领主庇护的自由骑士,可以受雇于任何雇主,身心相对自由。这同样也是他的追求——躲开朝九晚五的规矩与纪律束缚。纵然靠口译永远无望财务自由,但有望实现相对的时间支配自由、行程自由甚至心灵自由。
“不是什么人都适合自由职业。希望自由职业、有能力自由职业和可以自由职业,是三种状态。”听口气,他对自己的现状大体是满意的。
主要根据地在北京、上海这类国际交往多的大都市。年头一长,主要的会展公司、论坛组织者都知道阿葵靠谱,时不时老有合作机会。口碑在这个圈子格外重要。阿葵时常接到新任务,客户只说是“朋友介绍”。具体哪些贵人帮他,根本无从查证。
有的自由职业是“手停则口停”,不干活就没饭吃。阿葵戏称自己的圈子是“口停即口停”,收入再高,他也不敢懈怠,尽力多赚点为淡季做储备,社保也得自己交。
这一行并非青春饭,越老经验越丰富则越吃香,理论上是可以干一辈子的。而且,“马太效应”在这个圈子格外明显,接活儿越多,越能证明自己,后续不愁没活儿。一段时间不接活儿,客户就可能被其他人截胡,以后就没你什么事儿了。只要身体还吃得消,来活儿他就接。
“一般年底最忙。各种会议层出不穷。有的客户每年一度,合作多年了。有的主办方心血来潮请国外嘉宾。总之找我就对了。”阿葵已然有了生意经。
端坐在两平米见方的黑色同传隔间,与搭档紧张而默契地配合完成一场同传是相当烧脑的过程。以至于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明文建议:15-20分钟必须轮替换人,保护译员大脑。此外,会议前,他们就得拿到会议资料,整理出需要的术语,查证各种背景资料,认真地构思着同传时可能的表达。虽然上场最多几个钟头,但是前期准备有时候能耗掉他一天功夫。
做的任务多了,各行各业的事情多少都领略涉猎过。航空航天、食品包装、医美整形、造纸助剂…阿葵的知识储备需要跟随客户需求不断被拓宽。自己整理的各门类术语表也越来越长。客户给的资料从来舍不得扔,越积越多。自家客厅书架上分门别类的黑色档案夹成了他自信心的兜底来源。
“终身学习在这个行业的要求是最显而易见的。今天会议摁着你入地讨论石油勘探;明天又一发火箭绑着你上天!”
然而,他之所以被认为靠谱、资深,并不完全因为本身的储备,随机应变的心理素质有时候更重要。
某地年度峰会任务,阿葵提前三小时拿到某市长的发言稿,本以为准备充分。结果刚进同传隔间,主办方人员递来一沓A4纸,丢下一句:
“市长换发言稿啦”。
这意味着之前所有准备一概推翻,留给译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阿葵手忙脚乱匆忙翻阅新发言稿,结果台上主持人已经开腔:“下面有请尊敬的XX市长发表主旨演讲…”
“硬着头皮上吧!”好在这种主旨演讲的行文和措辞都差不多。
面面相觑的阿葵和搭档最怕遇到临时变更素材的场面。做同传,习惯了一心二用,还有搭档配合,能够脱口而出并不难。既然客户擅自改变了主题和素材,已是老油条的阿葵也有自己的应付伎俩。
“有时候不太重要的内容,错翻、漏翻甚至不翻也无所谓。不像笔译白纸黑字。同传就听一个感受。大差不差没错就行了。”
与外界想象不同,令口译员压力最大的其实是交替传译。就是客户说一句,做些许停顿,译员迅速译出给另一方客户。
“就像新闻里看到的坐在各国领导人后面的译员。如果翻错了是要出事故的,场面会极为难看!什么?没听清?!你好意思反问客户,让他再说一遍吗?”
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场面阿葵是体验过的。
有一次,某客户筹备一场能源峰会,多个前苏联国家能源官员和我国相关领导出席,场面宏大且隆重。阿葵受客户之请义务帮忙,物色了一位知名媒体的俄语记者阿星,供领导们面谈时随时贴身服务。
阿星仗着自己多年出入各种高大上场面、见识过大人物、俄语流畅地道,状态显得非常松弛。紧张过头或放松过头在任何工作里都是大忌。晚宴时,各国能源业领导们谈笑风生,陪坐在主桌的阿星也跟着咯咯笑个不停,就差搂着领导肩膀和人家称兄道弟了。结果得意忘形,中方领导的一句非常关键的问话被掩盖在他的笑声中——他没听清!十几秒过去,由于他的张口结舌,整个场面突然冷了下来!
交传的节奏一般是停顿三四秒就要反应出来。十几秒的冷场会让整个场景看起来极其怪异。中方领导的脸色越来越严肃,几乎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您能再说一遍吗…我没听清…”脸色煞白的阿星顶着大家焦灼期待的目光,怯生生地询问。
幸好领导有雅量,点点头又重复了一遍。整个场面才恢复了体面。接下来阿星的状态总算像个称职的译员。
“你啊!活泼有余!紧张不足!”在旁边陪英语国家客人的阿葵全程目睹,事后狠狠责备了阿星。这种情况对专业形象的摧毁立竿见影。据说阿星自此便少人问津。
要维持专业形象,外表方面也不能放松。阿葵必须学会拾掇自己。既要得体大方,又不能喧宾夺主。译员有恰如其分的气场和扮相。一套低调板正的高级灰西装差不多成了他的制服。出入奢华场合、陪同重要人物、见证高端场面都能应付。
口译员精力消耗极大,需要充分休息恢复脑力,作息通常比较规律。偶尔为客户破例,多收点钱也是应该的:
“像某个纳斯达克上市客户,他们与美方季度例行电话会议都在半夜。迁就对方时差。”阿葵嘴上抱怨无奈,强忍着哈欠陪客户打凌晨越洋电话,心里却很珍惜这样难得的商务经历。
更夸张的经历也有过。他曾经天蒙蒙亮就被客户紧急拉到首都机场,急急忙忙被推上私人飞机:
“搂着我的高级灰西装就给拽走了。挤在接我的奔驰车后座换装。”这次节奏戏剧化的紧急任务让阿葵念叨多年。
一进机舱,那些为项目亢奋激动、却无法交流的中外客人立即活跃了起来。双方在整个飞行途中嘴就没闲着。这趟客户心血来潮的四小时飞行之后,阿葵的嗓子几乎失声。幸好客户自觉贴心地加了大额费用。
除了尝鲜过一次私人飞机,各地出差跑会场坐经济舱才是阿葵的真实日常。频繁各地出差是口译生涯的规定动作。在日程安排最满的忙季,他曾经经受过三天内穿梭大江南北五城的极限考验。连续五场会议下来,回到酒店走在过道上都能随时栽倒。
“整个脑子发木。一个多余的念头都塞不进去了。”
当然偶尔也有气氛节奏相对松弛的任务,比如陪明星大腕出席宴会。
前年冬天,国内知名大编剧和一位流量女星,在北京某超豪华酒店宴请外方制片人、某名导与某好莱坞肌肉大咖。编剧与女星都不会英文,阿葵被人推荐担任了那次宴请的口译。
作为口译员,执行私人小范围任务,他必须牢记自己的本份,“客户的交流至上,席间的秘密遗忘”。虽然自己也陪坐在餐桌边,面前却没有餐具和餐品。服务员上菜时也会直接跳过他。由于行程紧凑,阿葵出发前粒米未进饥肠辘辘。各种珍馐美味尽在眼底勾搭着自己,他却必须竭力屏蔽本能,专注为客户服务,连喝口汤都不好意思提。
最令阿葵感慨的其实是女星的谄媚和娇嗔。搭肩坐腿、亲密自拍、挤眉弄眼…她几乎没有吃喝,精力全在如何奉承迎合制片人和导演。每当这种热辣画面出现,就意味着不需要他口译什么。阿葵自觉低头看着桌面上的菜肴,把自己从荒诞魔幻的场景里暂时抽离出来。
当然,依靠口译助力,宾主的正经话题也相谈甚欢。而他仿佛只是一个精确的背景音,没有多少存在感。编剧偶尔会扭头和他交流几句,交待一些要点。流量女星干脆完全忽略他,整场宴席下来就没拿正眼瞧过阿葵。
“几乎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市侩、最势利的场景。不过,真是人生如戏。那场宴席的戏剧化程度之高,本身就活像电影桥段。”
近几年,在京沪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英语口译员的境况变得微妙起来。英语顺溜的人越来越多。即便开不了口,听得懂读得懂的人真不少。落寞地坐在隔间里干着活儿,目光所及,外面的听众老老实实戴耳机的不多。每当这种时刻,阿葵内心难免会泛出一丝酸楚和焦虑:自己干的不是小语种,这碗饭还能吃多久?
讽刺的是,阿葵接过一次人工智能会议的任务。那次会议的主旨发言悍然提出AI将在不久的未来彻底淘汰几大类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翻译!阿葵记得自己把那句论断翻成中文时,声线明显有些发颤。更有心思敏感的听众竟然恶作剧般回头望向他们。搭档与阿葵互相对视,不约而同尴尬地抿着嘴抄起手看向地板。两位资深译员仿佛被当众吊打,吃了一记无力还手的闷棍。
“其实当时有在麦克风里嘟囔一句‘未必吧’的冲动。”理智还是占了上风。若真那么干,他基本就可以立刻告别这个行业了。
当然,世事无绝对,中小城市相对钝感闭塞,人们依然高看北京来的同传。会议间歇时,偶有听众偷偷从隔间外塞进名片,希望绕开中介和会务,直接与自己取得联系。阿葵总是甘之如饴地收下名片,并且会意地向潜在客户报以礼貌的笑脸。
“这是看得起自己。很感激!”
未雨绸缪的阿葵唯恐失去任何可能的机会。口译员作为专业人士,销售技巧都非常传统机械。阿葵不甘心让中介机构赚走近半的口译费,尽量自己想办法开拓新客户。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僧多粥少的局面逼着他心思活泛起来。阿葵休闲时看美国律政剧,偶然发现类似公证员的“鉴证人”角色。灵机一动,尝试联系了几家涉外律所,希望能充当语言方面的“鉴证人”。没想到市场还真有这种需求。不久,一家澳大利亚制造业客户ZZ集团找上了他。
“ZZ的北京分公司举报新加坡分公司有商业腐败。悉尼总部派人力总监和法务总监,拉着北京和新加坡员工到香港开内部听证会。”
阿葵职业生涯里最惊心动魄的一幕上演了。
听证会在港岛某家豪华五星级酒店的小型会议室举行。人力总监主持听证,法务总监负责提问,助理负责记录和补充。参与听证的员工先在会议室外等候,根据程序逐个进入会议室。阿葵的任务是为中方员工和外方员工提供口译。
“其实外企员工的英文都很流利。完全可以直接英文对谈。不过法务总监认为,出于避免出现歧义以及客观公正的需要,有必要引入译员充当独立第三方。”
阿葵非常亢奋,客户的严谨态度让自己体会到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首先出场的是举报人,某外资集团北京分公司的女高管。人力总监打断了她流利的英文开场白,嘱咐她用中文陈述,由译员阿葵转述。她举报新加坡分公司女高管利用职权引入高价供应商,动机非常可疑。北京分公司很多员工都能作证。
第二位听证的是举报人的男同事。出人意料的是,他一口咬定新加坡方没有过失,反而北京女高管有很多不轨行为令他如鲠在喉,借这个机会想当场举报!
这样的反转完全不符合阿葵预期的剧情。他尽力冷静而清晰地转述。总监们听完面面相觑,严肃地询问他是否确定没有译错。阿葵非常庄重地点了点头。会议室里开始散发出不友好的雄性荷尔蒙气息。他有意放缓语速降低语调,希望自己这个传声筒能让当事人镇定。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北京女高管闯了进来,声泪俱下用流利的英文向总监们哭诉来龙去脉。所有人都愣住且不知所措。阿葵首先回过神来,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必须圆场。如果闹到不可开交,劳务费怎么算就难说了。
“按照今天的听证规则和贵司的委托,请您先镇定一下,然后用中文陈述,我会向他们准确转述。”阿葵边说边递了一包纸巾给女高管。女高管被打了一下岔,可能也意识到自己过于失态,接过纸巾擦干泪水,场面逐渐安静下来。
大家沉默了一会,法务总监告诉阿葵任务到此为止,费用全额照付。接下来是涉及机密的内部讨论,不劳他参与了。
阿葵尊重客户的意思离开了会议室。身后的会议室里瞬间又热闹了起来。其他等候传唤的员工站在门外窃窃私语。这一切是非都与他不再相干。
自那以后,阿葵又执行过若干次鉴证任务,场面都不太好看。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并不适合置身剑拔弩张的场景。到头来,反而更确信最匹配自己的依然是传统同传。入行超过十年,纵然行业前景不明朗,他下定决心要守好一亩三分地。
追求生活方式的相对自由,需要付出对等的代价。没有退路的阿葵笃信:“那一方小小的隔间就是恰好能容纳自己的自在天地。”
策划 Editor|罗蓓蓓
排版 Layout|王健羽
足球|发型|富豪家族|柴犬
矮于180|10个穿衣坏习惯|46条穿衣准则
皮鞋鉴定|买法拉利|威士忌|空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