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 星期日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胡慧媚

2019年11月22日,也就是明天,“留芳泽后——浙江省博物馆九十周年捐赠文物回顾展”将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3月8日。

浙博创建于1929年11月,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自建馆以来,累计接受了来自社会各界近千人次捐赠。据统计,浙博馆藏珍贵文物中,捐赠文物总数占比高达45%。

在建馆九十周年之时,浙博谨以此特展,向一直以来支持浙江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捐赠者及其家属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些被致敬的名字,有许多我们特别熟悉。

比如,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朱家濂、朱家源、朱家溍、沙孟海、曹其镛等等。

展览中,能看到1933年潘履园捐赠的北宋仲尼式“号钟”七弦琴,1956年钱镜塘捐赠的清查嗣庭《题画诗轴》,1958年黄宾虹家属捐赠黄宾虹《栖霞岭晓望图轴》,1959年孙孟晋捐赠,孙氏玉海楼旧藏的西周麦方铜鼎,1959年王薌泉家属丁明捐赠的清王鑑《仿古山水图册》,1965年陈从周捐赠的陆小曼《设色山水长卷》,1985年广洽法师捐赠的丰子恺《护生画集》,1985年陈器成捐赠的宋磁州窑褐彩人物纹枕清,1989年夏衍捐赠的《黄慎渔翁图轴》,1994年朱家濂、朱家源、朱家溍捐赠的明《文从简依绿轩图轴》、1996年沙孟海家属捐赠的沙孟海临欧阳询草书《千字文》,2012年曹其镛夫妇捐赠的清剔红云龙纹盒。

90年来,这些捐赠背后的故事,钱江晚报记者多年来陆陆续续多有讲过。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清 查嗣庭题画诗轴1956年钱镜塘捐赠

比如海宁著名收藏家钱镜塘。

1956年至1961年,钱镜塘先后向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方博物馆捐赠历代书画3000多件,其中浙博获赠数量最多,共有1074件。

我们知道,浙博的明清书画收藏非常有名,而钱镜塘的捐赠是浙博书画库藏的重镇之一,大多是浙江地方重要文献和历代珍贵书画,他的捐赠品也是装裱最考究的。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黄宾虹 设色栖霞岭晓望图轴 1958年黄宾虹家属捐赠

还有画家黄宾虹广为人知的庞大捐赠。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黄宾虹先生小女儿黄映家在世时,和我们说的那一句:“以门槛为界,门槛这边是父亲住的地方,全部捐献,那边则是母亲烧饭的地方。”

1955年3月25日,黄宾虹先生在杭州市一医院离世,隔日的公祭大会上,家人遵照他的遗愿,宣布将他的遗作及所藏书籍文物等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这几乎是国内迄今数量最大、最完整的捐赠,包括先生的居所,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管理至今。今天,我们才得以在西湖周围,见到他的故居、展览与艺术馆。

在黄宾虹去世后,经过三年多的整理和清点,1958年,他的遗作遗物才列具完整的清册,其中包括:自作书画5000多件,收藏古今书画1000余件,古印近900方,铜、瓷、玉等各类文物近500件,碑帖藏书近2000种,文稿、信札“一木箱”,总数达一万多件。当年3月25日,这些捐赠,正式由浙江省文化局接收,交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杭州市栖霞岭黄宾虹故居则成立“画家黄宾虹先生纪念室”,由浙江省博物馆管理。

2014年,我们第一次拜访黄映家,在她极其简朴的房间里,关于黄宾虹的信息,除了黄映家老人极其神似的眉眼,只有墙面上的一张复制品,和半柜子画册书籍。她已经见过许多诧异的来者。早前也曾有画商找她,她直答:“对不起,我们什么也没有。”而如今,老人离世也已三年。

《栖霞岭晓望图轴》中的栖霞岭,正是黄宾虹晚年在杭州的居住地。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近现代 陆小曼设色山水长卷1965年陈从周捐赠

1965年,园林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捐赠的陆小曼《设色山水长卷》,此前曾在浙博“金石书画”展中有过一次展出,也是很有故事的。

陈从周是陆小曼的表妹夫。

陆小曼存世的画作不多,这是她目前存世最早的绘画作品,也是徐志摩飞机失事时的唯一遗物。

在嫁给徐志摩之前,陆小曼就受其母吴曼华影响喜欢画画,后拜师刘海粟、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还曾任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

画画的时候是1931年春天,当时,陆小曼正跟刘海粟学画不久。徐志摩对妻子的画才颇为得意,同年夏天,带着画卷北上,分于友人们题跋。

胡适是两人共同的好友,他的题跋是一首打油诗:“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功夫,自成真意趣。”

也许怕陆小曼看了不高兴,又说:“小曼学画不久,就做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得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

陆小曼跟着刘海粟学画,就是胡适介绍的。紧跟在胡适后面的,是杨杏佛(经济管理学家、中国管理科学先驱)、贺天健(画家、书法家)等人的题跋,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都不同意胡适说陆小曼“闭门造车”的观点。

到此为止,还是他们“朋友圈”中的互相打趣,直到了陈从周题的几行小字,故事开始令人唏嘘。

这一年冬天,徐志摩乘飞机前往北京,途中失事。事故中,他留下的唯一遗物就是这画卷,因存放在铁匣中幸免于难。他此次带着画,是想请友人们加题的。

从此,这件山水画卷成为陆小曼最为珍视的物品。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一改慵懒生活,拜贺天健为师学习山水。为督促陆小曼,这位老师还跟她约法三章:“杂事丢开,学要所成,中途不得辍学”,并且,还要求她对古今名家作品静观细看。这种教学之道在贺天健之前的题跋中也能看出:“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去世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63岁。临终前,她将《徐志摩全集》的一份样本,一箱纸版,以及梁启超为徐志摩写的一副长联和这一手卷托付给陈从周。

陈从周含泪整理了这些遗物,将徐的全集送到了北京图书馆,梁启超倡廉与这一手卷则交给浙博,还在联的四边请俞平伯先生题了一诗。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丰子恺《护生画集》之众生 1985年广洽法师捐赠

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杭州读者尤其熟悉。2013年,钱江晚报曾与浙博联合推出“情语——丰子恺《护生画集》真迹展”。

《护生画集》,450幅画和450幅书法,讲述450则爱与善的小故事,它是“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的代表作,并集合了弘一法师、马一浮、夏丏尊、叶恭绰、虞愚、朱幼兰等众多大师的智慧。它所倡导的“护生护心”思想,在倡导正能量的当下,依然弥足珍贵。

1985年9月,正是丰子恺挚友、新加坡广恰法师将《护生画集》六集原稿450幅画、450幅字,全部捐给浙江省博物馆。这30多年来,《护生画集》始终被浙博妥善珍藏。今天,进入任何一家书店,几乎都能在书架上发现《护生画集》的身影。自1929年第一集问世至今,在大半个世纪的岁月流转中,《护生画集》被不断地重印刊行,版本多达十余种,还有英译本。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清 黄慎渔翁图轴 1989年夏衍捐赠

电影艺术家夏衍爱好收藏,晚年也曾捐了一大批书画给浙博,那是1989年10月。

这批捐赠共计94个编目,包括扬州画派作品34目;齐白石精品25目;明清蓝瑛、王翚等作品15目;以及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郭沫若、沈钧儒、沈尹默、田汉等近现代名家翰墨21目。

夏衍曾表示,这些都是他五十年代以后的苦心收藏,当时邓拓、田家英、徐英、徐平羽等不少人都喜欢和他一起跑琉璃厂。这些收藏都是以夏衍自己的工资、稿费和版税购藏的。他对扬州八怪的作品特别有兴趣,捐给浙博时,珍藏的扬州八怪整套作品总数最多。齐白石作品收藏也颇有规模。

本次展览共分为“从博览会到博物馆”、“乡贤回馈造福桑梓”、“境外遗珍 殊途同归”和“收藏今天为了明天”四部分。

第一单元着重展示那些博物馆曾经的建设者、工作者本人及其家属的捐赠,展现他们与博物馆之间的双重情谊。

第二单元主要是浙地乡贤人士的捐赠,体现了他们对家乡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

第三单元重点展示自镜外回归的各类文物,感谢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促成中国文物回归所做的不懈努力。

第四单位由当代美术名家和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捐赠作品所组成,体现了当下博物馆收藏的新趋势,“收藏今天,为了明天”。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北宋仲尼式号钟古琴 1933年潘履园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西周青铜麦鼎1959年孙孟晋捐赠,孙氏玉海楼旧藏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清 王鑑仿古山水图册1959年王薌泉家属丁明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近现代 丰子恺护生画集1985年广洽法师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宋 磁州窑褐彩人物纹枕1985年陈器成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明柳如是白端写经砚 1956年朱家济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明 文从简依绿轩图轴1994年朱家濂、朱家源、朱家溍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清 剔红云龙纹盒2012年曹其镛夫妇捐赠

钱镜塘、黄宾虹、陈从周、夏衍……原来浙博这些文物都是他们捐的

现代 沙孟海临欧阳询草书《千字文》1996年沙孟海家属捐赠

特别鸣谢浙江省博物馆供稿

上一篇新闻

民国权贵政要的感情生活(8)

下一篇新闻

《沉沦》出版100周年,郁达夫学术论坛杭州召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