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民国徐志摩老师,因了一堆风流债,去世近90年来,一直名声不佳。他的一生,文青翘楚,浪子班头,花边难尽,纠葛不断,深度牵扯到的女人,至少有四位。
周杰饰演徐志摩
说起来,他也真是妙人,口味很偏食,似乎只喜欢才貌双全的名媛,有夫之妇也无妨。这其中,张幼仪是包办婚姻,林徽因是理想中的如花美眷,凌淑华是后期最信得过的“女闺蜜”,真双宿双飞他又找了了二婚的陆小曼。其余,诸如俞珊、冰心、韩湘眉、赛珍珠等名姝,打情骂俏永远都不嫌够,腻腻歪歪话永远都说不完,扯不清的暧昧。
只可惜,名士风度的徐,自己早早死于非命,红粉佳人们,晚景也多令人唏嘘。凌淑华,婚姻不睦,据其女陈小滢说,凌弥留之际,反复念叨的,竟是徐大诗人的名字,而非丈夫陈西滢亦或情人朱利安;林徽因苦撑待变,才50出头,就油尽灯枯香消玉殒;而陆小曼呢,则茕茕孑立熬到62岁,死的不明不白。
张幼仪,1930年代初
比较起来,被徐残忍抛弃的张幼仪,除了受过离婚的坎坷外,反倒是最善终的了。她这一生,并无克夫之相,却有寡妇之命,至此也算善有善报了。
徐志摩这人,近些年被黑的很惨,蒙受的不白之冤有很多。但是,他对张幼仪,确实过分,这一点无论如何是“洗白”不了的。
对这位前妻,徐大诗人不只是始乱终弃,毫无负责,言行也称得上恶狠。无端鄙视她,当面辱骂她是“土包子”,语言暴击+冷暴力随时就来。就这样,可床照上无误,孩子接连生来毫不耽搁。尽管,《徐志摩未刊日记》透露,他有个怪癖,是常年不洗澡——爱踢足球又不洗浴,如何统一我多年都想不明白。
1919年前后,徐志摩于克拉克学院求学期间
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追求“林妹妹”,天降一纸休书就算了,还逼迫糟糠之妻堕胎,打掉两人的骨肉。虎毒尚不食子,单凭这点,不管新旧时代哪条标准,徐被骂“渣男”都不无辜。他与后来的同行顾城很相似,诗每句都写的很“童话”,但言行却是很分裂的另一套,怎么看都“双标”。
这一切,张幼仪包羞忍辱了下来。她是很传统的女人,出身书香门第、江南巨富之家,自16岁许配给徐后,唯一想法,就是守着丈夫过一辈子。可造化弄人的是,那些“大猪蹄子”并非你想紧跟就如愿的。
犹如日漫《蜂蜜与四叶草》中的花本叶久美,一心跟从意中人森田的脚步,可呕尽心血都是徒劳。
张幼仪是个很大度、又牺牲型的女人。这位曾出身大户的千金小姐,在被迫离异后,长达数十年间,默默撑持,以德报怨,从无一句恨言。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离婚后,徐志摩“净身出户”,张幼仪没有离开徐家,守先待后,含辛茹苦。在那战乱频仍、时局动荡的岁月中,她为公婆养老送终;为徐家抚育幼子,培养他成才,留学名校,事业有成;她自己也奋发图强,若有神助般,求学、经商、教书,竟都成绩斐然。
后来,晚年的她,时间终于充裕,还倾尽全力履行素愿,四处奔走,搜罗并出版了那套5卷本的《徐志摩全集》——现今但凡研究徐志摩的,都离不了这套文献材料。她教儿子,教孙孩辈,总说徐志摩如何伟大,使得后人都对徐很崇拜。
徐志摩独子徐积锴夫妇
此后半生,她差不多一直饱食暖衣,中年后事业更是成功,一度是有名的“富婆”。乱世的狂涛巨浪,没有太冲击到她,晚年儿孙绕膝,近90高龄才安详去世。连爱神丘比特,也眷顾弥补了她:49岁那年,比她小三岁的苏纪之,是位性情温厚、谈吐风雅的医生,疼惜她、追求她,并陪着她走完了余生。
实际上,徐志摩的独子徐积锴、四个孙辈,也都是张幼仪给拉扯大的,并且都出人头地,家庭幸福。徐积楷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从商,如今102高龄,定居纽约,如今还健在;儿媳张粹文,在她勉励和支持下以设计师成名。
2019年前后,徐志摩孙女徐行带全家回海宁祭祖
徐家孙辈一男三女,如今都是70多岁老人了,都是美国社会的精英:孙子徐善曾耶鲁大学毕业,工作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长孙女徐稘出自纽约大学,美国航空公司高管;二孙女徐放在纽约普拉特学院出来后,现任新加坡某基金会董事长;小孙女徐行,是后人中唯一“从文”的,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徐行去年回海宁拜祭先祖,看到张幼仪照片,当场热泪盈眶,感慨说,“祖母用起早摸黑的辛劳,替儿子儿媳挑起了重担,也为几个孙孩挑起了一片天地”。
晚年张幼仪与其一孙三孙女
细论起来,徐志摩的一生,最对不住的人,其实是张幼仪;而在徐的生前身后,行事最无愧、维持最妥帖、安排最尽心的,恰也是她张幼仪。徐大诗人若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
张幼仪做这些事,是无怨无悔,可也并非木头人式的毫无知觉。她本身都是一部“民国传奇”,不是浙江乡下“小脚太太”,哪会没啥看法。
其嫡孙徐善曾,2017年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她不一定百分之百原谅了徐志摩”,“当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她知道自己该如何谅解别人”。她思想的根底,还是新女性,并非封建时代“节妇”。她是善良尽责贤德,绝非忍辱求全。
徐善曾与其家人回海宁,拜祭祖父徐志摩
张幼仪晚年时,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毕业的侄孙女张邦梅的协助下,口述了本自传,题为《小脚与西服》。这是张幼仪首次打破沉默,对外界发声。该书起初用英文写作并在美国出版,后来经谭家瑜翻译成中文,于1996年在台得以初版。
而大陆这边,则待黄山书社于2011引进,我们才得窥一丝究竟。特别是借此得知张幼仪对于自身遭际,以及对于徐志摩、对于林徽因陆小曼等“情敌”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所思所想为何。这是唯一一本“信史”。尽管,张邦梅的祖父、也即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临终前得知孙女要写作这样一本传记,曾再三叮嘱,写徐志摩时,“要对他忠厚些”,还交代葬礼上务必朗诵徐志摩的诗。
张幼仪与后辈张邦梅,1986年
这些年,有些自媒体似乎意在“抹黑”林徽因,动辄抬出的“论据”之一,是张幼仪如何“恨”林徽因,对陆小曼反不计较云云,可翻过这本书,再多看看一些资料,即可知是断章取义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明显读出她的某些纠结:对前夫是有责怪,但基本原谅。徐对她冰冷乃至无情,她一直都认为是自己当时读书少,跟不上人家节奏。老年的她,还不忘告诫后辈,“在中国,女人是一文不值的,可是啊,我们还是要活出自己的价值”,“你晓得,文人就是这德行”!
张幼仪与其老伴苏纪之医生
对徐的后妻陆小曼,她的持论是很宽恕的,甚至多是同情,为之唏嘘不已;而对于林徽因,是有些许埋怨——认为林不嫁给徐,辜负了他的一番深情,但绝对说不上“恨”。这一情况,与徐积锴的议论是最吻合的。
徐积锴晚年曾这么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因为她没孩子”,“虽然陆小曼部分选择的确伤害到了徐志摩,可总的来说,她还是帮助了徐志摩很多,尤其是在生命的后半段”。
说起来,张幼仪其人,委实是一个中国传统美德与“西化观念”和谐地混杂搭配,又能活出自我的女人。
张幼仪母子
后人眼中的张幼仪,绝大多数时候,都无非一介忍气吞声的“贤妻良母”形象,其实是很大意地忽视了她身上“奇女子”、及异常大气的一面。而且,我素以为,张身上最令人钦佩的,是“体谅并宽恕一切人”的美德,以及那种“顽强的责任感”——徐志摩人格成分中最缺的正是此点。她少女时代遇人不淑,沦为一时的牺牲品,可她的为人实足令人敬重,也把“前夫哥”徐大诗人陪衬的尤其薄幸。
以她这种德操,对林徽因压根也恨不起来。说她“恨”,不如说是后世很多自媒体作者期待她“恨”。据现有材料,张幼仪终其一生,其实都没说过林徽因一句不好听的话。她一直很平心静气地看待往事,也一直都清楚,徐当初逼迫她离婚,林徽因根本说不上有啥错。
“康桥”
她的言下之意是,林徽因只是一个徐志摩没能实现的梦想。徐志摩生性浪漫,那时没林徽因也会有张徽因李徽因出现,让徐为之神魂颠倒。她能理解到的是,林徽因彼时不过16岁少女,从未主动迎合,也始终不失分寸,不好责怪什么。对陆小曼,她倒有一事不满,说“陆得知徐飞机失事后拒领尸”——尽管徐遽然逝世后,陆小曼一下子经济困顿,她还主动给过钱施以援手。
对林徽因,她唯一有点芥蒂的是,当日徐逼她离婚,意在甩包袱好追求林,可林最终却没有嫁给他,她认为林对不住前夫。她的心胸是宽厚的,凡事愿去体谅人,借此也解放了自己。实质上,在她孙子徐善曾的回忆中,张幼仪每次谈及林徽因,不但未曾“恨恨有声”,还都是称赞之辞。
她对孙子孙女们说的是,“林徽因是一个很优雅得体,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在之后的生活中,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满是祝福之诚。
林徽因、梁从诫母子
而林徽因呢,据张幼仪说,对徐家始终抱有愧欠之心。还是张幼仪讲的,当初林徽因病重,自揣将不久于人世,曾留下遗愿,要求见张幼仪,及“徐志摩血脉后代”,可能要表达忏悔之意。
旧东吴大学即今苏州大学,张幼仪1927年曾在德文系任教
事实是否如此,属于一面之词,不好遽然断定。可张幼仪也明确讲过,她不需要任何人的悔过,她从没恨过谁,何须如此?连前夫徐志摩,曾让她遍体鳞伤如此,可到了最后,她最想对他说的话,居然还是一句感激。
她说,离婚成就了她,“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或许,几十年过去了,她对徐志摩还深藏着一种感情,她还较真地讲,“在他一生当中遇到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现济南开山,徐志摩飞机坠毁遇难之地
对于徐志摩也好,林徽因也好,陆小曼也好,她应该都是“俱往矣”的宽恕心情。我读《小脚与西服》,总想起艾米莉·勃朗特那句名言,“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不忘悲悯”。我觉得,张幼仪做到了,也做的最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