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10日 星期二

珠海经济特区40年,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体育之光点燃城市活力

珠海经济特区40年,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体育之光点燃城市活力

图为“香港赛马会”杯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健身交流比赛在珠海举行。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情侣路上,热爱健身的人们,迎着微凉的海风跑动;社区公园球场里,网球爱好者有机会与网球明星亲密挥拍……如今的珠海,出门就有运动场地,随处可见健身人群。而老一辈人还记得,经济特区成立前,市区仅有公共体育场所是一个简陋的篮球场。

从唯一的篮球场到体育场地遍布社区,从竞技人才缺乏到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从体育基础薄弱到产业规模稳步提高,伴随珠海经济特区40年发展,珠海体育事业实现了翻天覆地跨越式变迁。

通过创新政府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珠海走出了一条具有特区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竞技体育向多体制、多途径、上下联动方向发展,群众体育由政府计划管理型向“小政府大社会”深入社区服务全民型转变,体育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体育产业体系和产业链逐步完善。

体育事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城市注入越来越多活力。一座激情洋溢的海滨之城正在大湾区快速崛起。

全民运动

掀起“爱锻炼、勤锻炼”热潮

70岁马阿婆是珠海香洲区为农社区体育公园乒乓球场的“常客”,每天早上坚持和球友运动,困扰多年的高血压降下不少。像马阿婆一样受益于珠海全民健身计划,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居民还有很多。

珠海的全民健身布局很早。上世纪90年代初期,珠海就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委员会,全市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从政府到民间,一切能被调动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

珠海相继建成胡湾体育场、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情侣路海滨泳场、斗门体育馆、斗门白藤湖水上运动基地、珠海市体育中心等大型体育场所。同时,以“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为目标,珠海市政府加大投入,利用“城镇边角地、插花地”等探索出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新模式,斩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社区体育公园数量现今已超300处,绿道总里程逾1200公里。

珠海的体育社会组织,从21年前仅有一个体育总会,发展到如今已有近300个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社会体育组织。这些社会体育组织在珠海市体育总会协同下,每年举办全年度、全人群、全项目、全年龄覆盖的市民健身运动会。“以2019年度为例,各级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共同举办各类健身活动125场,大小赛事参赛人次30万以上。”珠海市体育总会秘书长蓝玉娟介绍。

社区是发展群众体育的一线,也是推广普及体育运动最直接的领域。珠海不同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内人才、资源和场地等条件,建立各类便于居民就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广泛开展社区体育节、运动会及其他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群体活动。

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珠海体育主管部门还创新性地将体育的健康指导员培训与卫生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相融合,两证合一,持证上岗,培养了一批热心奉献、业务素质高的群众体育骨干队伍。珠海各区、县、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全民健身机构,24个镇街均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5725人,处于全省前列。

截至去年底,社区体育公园、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5分钟健身圈在珠海各社区覆盖率达100%,328处公共体育场地(馆)全免费开放。社会足球场地105个,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达1.37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49.57%。

近期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9)》显示,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文化体育满意度评价中,珠海得分排名第一。

奥运争光

人口小城孕育耀眼体育明星

“回家的感觉真好!”这是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首金得主、珠海射击运动员易思玲2013年回到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湘妹子,15岁面临运动生涯进退关键时刻被求贤若渴的珠海招至麾下,由此坚定在运动领域的不懈追求。

“亚洲蛙王”曾启亮,奥运会乒乓球双打银牌运动员李静,伦敦奥运会首枚金牌射击冠军易思玲,亚运会女子跨栏冠军冯云、水球冠军队员梁仲兴、赛艇冠军于成喜,全国皮划艇冠军李强……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为珠海城市发展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故乡,多年来,珠海培养的运动员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争得了巨大的荣誉。以2016年奥运年为例,珠海运动员共获8项世界冠军、18项全国冠军。

事实上,作为珠三角人口较少的一个城市,经济总量也相对偏少。很长一段时间内,竞技人才缺乏和引导激励不足,被视为导致竞技体育竞争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经济特区的改革创新中,珠海大胆对运动员培养训练体制机制“下刀”,建立起了市、区、镇三级培训网络,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市级层面,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全市最高级别培训单位,为国家和省培养输送大量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区级层面,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属“三集中”办学模式,有开展业余训练的场馆、人员编制和经费,向珠海市输送大批有潜力的运动员苗子;基层的训练单位则由区镇的传统校、网点校组成。

珠海体育主管部门在两所体校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人才选拔培养渠道,与九洲航海文化有限公司、翠湖高尔夫训练中心、珠海市第四中学、珠海市第七中学及南屏中学等社会单位合作共建帆船帆板、高尔夫、排球、棒垒球、击剑、武术、跆拳道、马术、滑冰、足球等十个训练基地。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亦不断加强。2017年印发的珠海市竞技体育奖励办法,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大幅调动了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多项改革措施令珠海崭露头角——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因成绩突出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珠海市田径、游泳、羽毛球和皮划艇项目培训基地被授予“省单项后备人才基地”称号;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举重、射击2个项目班被评为省重点项目班。

“珠海体育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向国家队、省队、省体校、大专院校输送运动员200多人。珠海现重点开展25个大项训练,共有注册运动员1000多人,与2012年相比人数翻了一番。”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邬向明说。

体育+

体育产业助推旅游之城建设

珠海对体育产业耕耘同样不遗余力。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后,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彩票业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打开了发展新空间。

体育培训市场发展迅猛。每年,珠海各级体育部门、健身俱乐部、物业会所等利用自身条件开展培训活动,如适应不同年龄对象的武术、游泳、健身、舞蹈班等,以及为准备升学、赛事、资格认证考试等举办的专项培训班等。“这些活动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发展势头较猛,体现了珠海市民对健康强壮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几年内,体育培训市场将由微型走向较为成熟的市场,体育培训业将成为体育最核心的产业,引领珠海体育产业发展为珠海新兴支柱产业,为珠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邬向明说。

目前,珠海拥有体育企业和体育协会近千家,体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逾40亿元,从业人员逾万人,体育产业规模逐年稳步提高。以珠海市体育彩票为例,2019年销售额达5.15亿元,筹集体育彩票地方公益金3882万元用于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工作。

珠海市华发集团、九洲控股集团、丽星珠澳体育文化综合体、珠海中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珠海索卡体育俱乐部等龙头企业陆续落地新项目、打造新品牌,形成以山湖海、岛江空为自然资源,以滨海运动休闲产业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基地。

WTA超级精英赛、ATP250“珠海网球冠军赛”、横琴马拉松、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亚洲帆板锦标赛暨亚洲风筝板锦标赛、WDC国际拉丁舞锦标赛、珠澳同行徒步、斗门龙舟文化节等纷纷落地,擦亮了珠海的城市新名片,深度拓展了“体育+”的内涵。

“体育旅游”渐渐衍生成为新兴市场。球迷助威团远赴新加坡为国青队助威;探险协会组织野外定向活动;自行车协会组织的珠澳两地单车游;业余汽车爱好者组团国内观光旅游……民间体育社团同旅行社合作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作为海岛资源丰富的百岛之市,珠海常年举办的海钓比赛,吸引了日本、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内地选手参赛,正有力带动着海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南方日报 胡钰衎)

上一篇新闻

特级教师说|唐彩斌:奥数班如此火爆,为什么国际比赛屡失桂冠

下一篇新闻

奥运第11日:中国代表团将参加11个决赛项目,力争6枚金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