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学雕塑 、雕塑家分享、尽在当代雕塑

中国雕塑文化领域垂直互联网推广平台

导读:一定是因为经历中的某个契机,傅中望将传统建筑的立柱、横梁、斗拱、牌坊等变体形式转换为他的雕塑,但是,也一定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思想对艺术家的开启和导致的实践,让傅中望能够毫不怀疑地利用传统木制建造方式,来创造没有任何功能目的的雕塑......

傅中望

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傅中望(1956—)湖北黄陂人。擅长雕塑。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为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室主任,湖北美术馆馆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有《少女》、《跳》、《生命使者》等。作品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榫卯结构系列》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傅中望》等。

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一定是因为经历中的某个契机,傅中望将传统建筑的立柱、横梁、斗拱、牌坊等变体形式转换为他的雕塑,但是,也一定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思想对艺术家的开启和导致的实践,让傅中望能够毫不怀疑地利用传统木制建造方式,来创造没有任何功能目的的雕塑。围绕雕塑家榫卯结构的作品,我们当然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以及思维方法去分析他的作品,将雕塑家的作品同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区别开来,可是,打开雕塑的结构方式与制作方式的窗户这个基本的开放性思想来自现代主义给予的解放。

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榫卯穿透的结构方式,自然容易与中国木质结构的功能构造对象联系起来,不过,他的确将这种功能性转换为了一种取消实用功能的美学样式,并且在这样一种思路上,延伸他的雕塑实验——例如“异质同构”。实际上,傅中望开放了一种雕塑的方法论,按照榫卯结构的可能性,他的雕塑可以朝着解构雕塑朝着装置的方向自由延展。因此,傅中望是雕塑家中摆脱象征、寓意和结构自足性束缚的一个有价值的范例,与那些通过变形、改变材料以及单纯强调结构的雕塑家不同,他提供了一种即便在西方雕塑中也没有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来自自身传统的启发,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榫卯结构”成为当代雕塑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术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史意义的贡献。

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异质同构、穿越时空,傅中望的结构雕塑艺术

代表作品

《嫁接》材质:铁 石 500×400×350cm 2000年

《遥望紫禁城》高3米 2002年建于北京国际雕塑园

《画中画》锻铜雕塑 高12米2002年建于威海抱海公园

《地门1#》榫卯结构雕塑 600×600×25cm 2004年法国巴黎罗浮尔宫花园展出

作品有《少女》、《跳》、《生命使者》等。

参加展览

1984年“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5年“首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7年“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入选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杭州/中国美术馆)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展”(香港、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1993年“中国威海国际雕塑大赛”(威海/国际雕塑公园)

1994年“海峡两岸雕塑艺术交流展”(高雄、北京)

1994年“临近的新关系——傅中望作品展”(北京/中央美院画廊)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5年“95雕塑与装置艺术提名展”(江苏画刊)

1996年“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雕塑与当代文化”(四川美术馆)

1996年“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香港、北京)

1996年“今天与明天——96中国当代艺术展”(北京/国际艺苑)

1997年“中国艺术大展”(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1997年“延续展”(中央美院画廊)

1997年“桂林现代雕塑演习营”(桂林国际雕塑公园)

1998年“海峡两岸雕塑艺术研讨会”(台北、高雄、花莲)

1998年“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美术家作品展”(北京/太庙)

1999年“形与体——新加坡雕塑艺术节”(新加坡)

1999年“第十四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日本/福冈)

1999年“46位中国艺术家学术邀请展”(澳大利亚)

1999年“第二届当代雕塑年度展”(深圳)

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0年“中国当代雕塑精品展”(北京/东方广场)

2000年“中国当代雕塑展”(青岛雕塑博物馆)

2000年“2000年69国实验艺术家作品展”(法国/巴黎)

2000年“人文山水地景艺术展”(桂林/浪岛)

2000年“2000年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杭州/西湖公园)

2000年“与亨利 · 摩尔对话——中国当代雕塑展”(广东美术馆)

2000年“中国雕刻大赛”(福建/惠安)

2001年“中国艺术季——现代雕塑展”(法国/巴黎)

2001年“中国当代雕塑与陶艺展”(香港自然博物馆)

2001年“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人▪生命▪自然——延庆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展示会”(北京)

2001年“重新洗牌——当代艺术展”(深圳雕塑院)

2001年“国际校长论坛雕塑艺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

2001年“艺术与时代——首届精文艺术展”(上海精文艺术中心)

2001年“呼▪吸——湖北当代艺术系列展”(湖北美术馆)

2002年“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北京/玉泉公园)

2002年“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广东艺术博物院)

2002年“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02年“零点”材料艺术展(上海/海上山艺术馆)

2003年“德国国际雕塑创作营”(德国/比特堡市)

2003年“开放的时代——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2003年“2003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2003年“城市平台——当代雕塑家作品展”(重庆/江滩公园)

2003年“美国凯尔德克国际艺术交流系列展——中国月”(美国/纽约)

2004年“中国想象——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法国/巴黎)

2004年“让城市更美好”上海公共艺术邀请展(上海、广州)

2004年“奥地利哈曼斯多夫国际艺术创作计划实施”(维也纳)

2004年“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展”(北京)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长春、北京)

2004年“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武汉)

2004年“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北京世纪坛)

2005年“限制与自由”——夏市展(武汉)

2005年“世纪与天堂”——成都双年展(北京世纪坛)

2005年“黄天厚土雕塑艺术展”(北京世纪坛)

2005年“85致敬”——2005现代艺术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05年“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现代艺术展(北京TSI艺术中心)

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世纪坛)

声明:当代雕塑及下属各平台发布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和视频资料产权或版权均归属各自的创造者或业主。如果你拥有版权的信息资料显示在了当代雕塑及或下属平台中,且你并不喜欢这样,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上一篇新闻

王世利黄河壶口瀑布作品欣赏

下一篇新闻

汕头濠江黄金海岸将建设国际顶级酒店,方案正在投票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