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汉服“出圈”中国文化出海

汉服“出圈”中国文化出海

一位身着红色汉服的中国女孩,在满是欧美面孔的街头摇曳生姿,引得路人被东方华服吸引,纷纷上前与其合影。

这段来自TikTok上的视频已经获得了24.5万点赞、超过150万观看。而这类汉服主题的视频,在TikTok上不一而足,TikTok上标注为“汉服”话题(#hanfu)的短视频观看总量已经突破了3亿次。

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汉服——这种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汉族服饰的崛起。越来越多热爱汉服的年轻人,让这项小众爱好发展成了百亿级产业,覆盖近4亿人的消费市场。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至2021年,汉服相关企业年注册增速达16.7%。成立于 2016 年的汉服品牌“十三余”,去年在淘宝在10大畅销品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更是获得过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汉服不仅让中国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更进一步,伴随着海外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其也收获了大批“歪果仁”的围观。在海外,TikTok上汉服话题下缤纷多彩的视频可见一斑, 这些视频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化与时尚的交汇。

近日,Pancake Chic——全球内容和传播的新媒体矩阵平台“霞光社”旗下聚焦文化出海的海外品牌,在Facebook上发布的一条汉服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视频中,无论是玩耍的孩童、优雅温婉的淑女,亦或是风姿飒爽的青年,每个人都身着汉服,一举一动饱含中国古典气韵之美。这条视频迅速获得了大批网友围观,海外网友对汉服不吝赞美之词,其中有些网友更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事实上,海外的汉服爱好者不仅仅单独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甚至已经开始自发为爱聚集,成立社区。广东汉服文化委员会主席王家文表示,2020 年至 2022年间,全球汉服社区的数量增长了 46%,其中“00后”、“95”的年轻人占到了70%。

“我们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的追随者。”多伦多学生 Jane Wang说。她创办的“hanfu.in”是一个海外汉服粉丝的网站,并在Instagram、Youtube、facebook和TikTok等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汉服的流行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文化自信的增强和自我表达真实展现。

业内人士表示,汉服之所以吸引了众多年轻爱好者,归功于多变的风格和多重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审美标准。历经几个朝代的演变,汉服有着不同的变体,这也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当下流行款式包括唐、宋、明等朝代服饰。汉服爱好者李伯钰酷爱明代风格,“因为它华丽而优雅”。明代以奢华的材料而闻名,包括缎子和丝绸,经常使用金箔来增加其丰富性。层次分明的廓形还伴随着对工艺水平要求极高的细致刺绣。相比之下,另一位汉来自新加坡的汉服迷Kuby Ku 更喜欢唐代服饰,“感觉活泼清新,带着可爱的感觉。我喜欢它的青春。” 与此同时,唐代因其鲜丽的色彩搭配而广受欢迎。

霞光社主理人何维表示:“汉服不仅仅是在中国历史中不断演变的传统服饰,其中还蕴含了华夏礼仪文化,可以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如今,汉服在跨境电商中的破际出圈表明,外国消费者不再停留在对中国元素的猎奇心理,而是对东方美学、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这也是我们大力弘扬文化出海的意义所在。”

随着时尚的发展,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服被主流审美认为是过时、陈旧的装扮。但时尚的轮回很难放弃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服饰。当下的Z世代让它再次归时尚,通过融合现代流行趋势创造出了更舒适和独特的设计。

有专家认为,汉服兴起的背后,不但是新经济背景下Z世代的自我表达,也是国人对文化自信的回归。在政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倡导下,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等互联网效应的推动下,以汉服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正寻求更大的声音。

然而文化出海虽然已经提出了多年,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体系、思维习惯等不同,如何真正实现文化输出,实现中国文化在海外的长效影响?需要怎样的平台承载文化出海?

何维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让世界听懂中国故事,不但要了解外国受众的语言文化和心理特点,还要大力挖掘像汉服这样有文化标识的议题话题。当下以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丰富了文化出海的渠道和形式,是文化出海的最佳载体。”

上一篇新闻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下一篇新闻

越中国,越时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