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这是黔江人身上最鲜明的标签,也是黔江人拼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从“埋头苦干”求温饱,到“创新创造”谋发展,黔江人凭着一股不怕输、不畏难的劲头,乘势而为、逆势而上,一次又一次跑出黔江“加速度”,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纪录单”:历史性摘掉国家贫困区县帽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再捧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脱贫攻坚群众认可度达96.87%,“创国卫”群众满意率达97.1%,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8.67%,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打开了山门:“山韵黔江”飞起来

在很大程度上,黔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迁过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从一个“老少边山穷”的“蛮夷之地”,到如今加快建成重庆东南部对外开放高地,其根本动力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竞争力优势。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黔江人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初识为简单的“请进来、走出去”,走到了靠改革突破困境、用开放盘活资源、以创新提高效能,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新阶段。

在石家镇鱼田村黄秋葵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徐清向前来收购黄秋葵的商贩说起自己和村民们的“思维之变”:以前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的是包谷红苕,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在村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蔬菜黄秋葵300亩,成为“股民”,今后每年都有盈利分红。今年,黄秋葵已到了盛产期,卖到了重庆主城,供不应求。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徐清的“思维之变”,折射了黔江区的产业发展之变;而产业发展之变,则映照着黔江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之变。

近年来,黔江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三大“动力支撑”,持续推进“铁公机”一体化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开放发展的平台和窗口、培育发展外向型产业,武陵山地区一大批绿色、生态产品依托黔江区域开放新优势,开始走出大山、迈向世界:

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远在大山深处的黄秋葵、韭菜苔等绿色蔬菜带着露水采摘装筐,九十点钟就出现在了重庆主城或周边省市的菜市场或超市里;两年前,“蜗居”在正阳工业园区内的“顺香春小面”,换了大厂房、添了新设备,凭着其过硬的质量、鲜美的口感,漂洋过海,卖到了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黔江区有产品出口的企业达到10余家,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达到16万亩左右,出口产品包括高山娃娃菜、猕猴桃、辣椒、面条等“山韵黔江”系列特色农副产品;青蒿素、药用百合等生物医药制品;白蚕丝、服装、纺织品等纺织服装产品;机电、摩托车配件等优质工业用品以及铝、硅等矿产品。主要销往新加坡、德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或香港、台湾等地区。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事实证明,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在改革发展中,黔江区坚持交通先行推动发展,始终坚持内外结合,打通对外联系“大动脉”,加快开展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努力实现“到重庆主城1小时,到国内通航城市2小时”的对外快速联接时空目标。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动脉一通,人流涌动。”开放的黔江喜迎四面八方来客。黔江顺势而为,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思路,打响“旅游大区”攻坚战,叫响“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名片,一个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就这样红红火火起来!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黔江“一关一检”的建成又一次吸引着周边进出口企业来黔报关或落户,统筹外贸发展资金资源,重点支持自营出口、加工贸易等实体企业;积极推动在黔江设立航空口岸和铁路口岸,统筹推进海关监管场所、保税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加强与重庆自贸区、中新合作等平台对接,力争建成国际邮件服管局黔江分理点,争取在保税仓建设、跨境电商、外资利用、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与此同时,搭建“互联网+”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以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站—点为框架的三级服务体系,建成集冷链物流、仓储配送、智能仓库、网销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产业园,吸引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邮政、安能物流、菜鸟物流等物流企业入驻;推出区属公共品牌“山韵黔江”,并在电商产业园内开设展示区、在濯水景区建成农特产品线下体验店,集中展示特色产品,带动形成了43个重要的网销产品生产基地。

农副产品、外向型经济依托便利的交通和海关等开放平台走俏海内外,带给群众和企业的,正是满满的收获。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不走寻常路:百姓生活更“带感”

黔江的改革,有目标、有方向、有举措,无论怎样改,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蓝天映碧水,清风拂绿地;山水在城中,城在画卷里。”去年,黔江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区”,市民李明用诗歌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无独有偶, 2018年7月25日,一场绚丽多彩的“爱我社区”主题活动在黔江区武陵文化广场精彩上演,来自城西街道西山、水井湾、迎宾等社区的居民代表以及部分黔城市民齐聚一堂,以歌舞、健身操、小品、知识问答等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现场向广大市民展示黔江区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城市如此,乡村也一样。走进各个镇乡,村民们不再乱扔、乱倒,村容干净、整洁;不再脏话连篇,邻里和睦,交往有礼;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会到村图书室看书、学习……这些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的转变,已切切实实地落实到行动上,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有感觉。

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起,不仅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而且让改革成果更多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黔江区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方面,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区成果,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民群众文明卫生好习惯,建设和谐、乐和社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织密安全防护网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17年,黔江区平安建设连续第16年被评为全市先进,连续4次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的区县,全区群众安全感指数、政法队伍满意度、司法公信力3项核心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更受群众称道的是,黔江区着力改革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将大量优质资源搬到家门口,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厚度。

黔江已成功引进了重庆八中、南开中学、人和街小学、人民小学、谢家湾小学5所主城优质学校,并对区民族中学、新华中学、菁华小学、舟白小学4所学校进行“点对点”精准帮扶,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主城的优质教育资源;渝东南教育中心已见雏形,外来就学占比达到15.7%。而在医疗卫生方面,成功创建1所“三甲”医院,新启动2所医院创“三甲”,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建成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千年贫困帽:一朝摆脱开新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黔江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战天斗地的豪情,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创造了“北有临沂、南有黔江”的“八七”扶贫攻坚奇迹,“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享誉全国。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过岁月洗礼的“黔江精神”,不仅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里,反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

2017年11月,黔江迎来标志性的时刻: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区(县)。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黔江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深度抓全面、聚焦问题抓整改、聚焦责任抓担当、聚焦结果抓落实,扎扎实实把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和我家签约的‘家庭医生’罗贵萍,经常到上门为我量血压,关心我们一家的身体状况。”8月1日,家住黔江区城西街道关云村的肖万明激动地说,党的政策好,区级部门、街道、村干部不仅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了油茶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而且还经常走村入户,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效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走进黔江区各街道镇乡,和肖万明一样,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受益颇多,感受也最深。

太极乡的兜底贫困户田景泽、田维良、王友成等走出大山,搬进了政府为他们修建的新房里,他们说“全靠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石会中学留守儿童、贫困学生钟浩等在老师多次“家访”中,得到了关心、关怀,健康成长,他说:“每一次家访,我都很开心,可以和老师很好的沟通、交流,任何成长的困惑都能得到解答”;沙坝乡万庆村5组居民邓思普和妻子向孝学有了家庭医生邓芙蓉的“签约服务”,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他们说“我们喊邓医生‘幺女儿’,感谢她的关心、照顾;更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得到了这么多的关爱,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这,就是黔江区创新性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写照。

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民生之本,更是深化脱贫的根本之策。黔江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

深化统筹“资源+资本”,促进持续增收方式更加多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增收产业,培育壮大“3+X”农业产业体系,以“十个一”模式深入推动猕猴桃、羊肚菌、无抗生猪等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品牌化发展,在每个乡镇集中发展1-2个5000亩以上的骨干产业。充分发挥直供市卫生计生委扶贫集团的“爱心菜”计划优势,建成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成功推出电商公共品牌——“山韵黔江”和“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脆红李之乡”,打通“山货出山、网货下乡”,持续增加群众“钱袋子”收入。提速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成农业观光体验园46个、“醉美乡村”旅游景点24个,成功举办旅游节庆活动7次,推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6条,接待乡村游客超480万人次,实现收入3.8亿元。

改革开放让黔江群众生活更“带感”

创新机制多元增加农民收入。借鉴贵州“塘约经验”,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深入推进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生产组织形式,安排农业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资金3000万元,新发展家庭农场75个,专业合作社56家,区级龙头企业12家,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上指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如今,黔江人继续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并用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讲好“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创业故事”等,发挥好身边人的亲身经历、身边事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激发群众彻底摒除“等、靠、要”思想,坚定信心、自立自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重担在肩思己任,无须扬鞭自奋蹄。今天的黔江,激情迸发,活力四射,全区干部群众正把他们对未来发展更优、生活条件更好、幸福指数更高的憧憬,汇集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昂首阔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

记者:周艳红

上一篇新闻

「脱贫攻坚小故事」纪韵祚:把技术变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锄头”

下一篇新闻

手作传统味道受热捧 马来西亚柔佛“美糕娘”走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