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仲裁出炉 达能获赔1亿欧

12月1日,2013年震惊全球的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的仲裁结果终于出炉。

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被判定立即向法国食品巨头达能支付1.05亿欧元(折合8.27亿人民币),以补偿达能因2013年恒天然食品安全危机而蒙受的巨大经济损失。

那场曾席卷奶粉市场的风暴已过去了四年多时间,造成的损失可以用金钱估量,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却难以挽回。

达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仲裁结果让这一危机带来的教训不会被人遗忘。

双输局面

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则在奥克兰表示,对于仲裁法庭裁决恒天然向法国达能集团支付产品召回费用一事感到失望。

“仲裁法庭没有充分考虑恒天然与达能先前供货协议的条款,特别是双方责任分担方面的规定。”西奥·史毕根斯表示,将把2017至2018财年恒天然股票的每股收益从先前预期的0.45至0.55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0.68美元),调低至0.35至0.45新西兰元。

不过,恒天然董事会主席约翰·威尔逊最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将接受仲裁结果。

“我认为新加坡仲裁的结果是公平公正的,事实上恒天然事件对达能的损坏是远高于这一亿多欧元的,因为其品牌和产业链都受到了很大的损伤。”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向记者直言。

“画上句号是个好事,恒天然也是损失者,这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恒天然企业的损失造成的负面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当地奶农,“全世界的食品企业都会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更加谨慎进行品控,严格产品的质量保证。”

前述达能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仲裁结果凸显了达能针对恒天然采取法律行动的价值,即在整个行业捍卫最高食品安全标准。

奶粉原料污染风暴

那场奶粉原料污染风暴发生在2013年。当时,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占全球乳品出口总额的1/3。但是2013年8月,新西兰第一产业部突然宣布,根据恒天然的上报,其旗下工厂生产的约3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含有肉毒杆菌毒素。

随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多批次奶粉等产品收到剧烈波及,导致达能、雅培等购买恒天然涉污染奶粉原料的企业在亚洲地区召回婴幼儿配方奶粉。但其后的多次复检发现,污染乳清蛋白粉的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梭状芽孢杆菌,而不是致病的肉毒杆菌。

不过,彼时中国是达能婴儿食品部门的重要市场,约占整体集团营收的20%。恒天然事件导致达能2013年第三季婴儿食品营收下滑8.6%,对比当年上半年15.2%的涨幅,影响剧烈。

达能旗下多美滋负责人包博睿更是在其2013年12月份的媒体见面会上坦言,受恒天然错误警报的影响,预估这一事件致使其全年销售额损失3.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90亿),利润损失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12亿)。

“从恒天然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任何国家政府和企业对食品安全都不能儿戏,任何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都应该严惩不贷。”乳业专家宋亮对记者表示。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上一篇新闻

财报的秘密:新补品时代

下一篇新闻

“鸡”娃的同时,我们更要“鸡”自己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