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新加坡小六考官摆乌龙,给多动症学生发了份“难试卷”?

最近新加坡公立培群学校已经证实,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学生独自在课室进行华文听力考试,考官理应要给他发基础水平的考卷,可是却给他发了难度更高的普通水平考卷,直到结束考试之后,考官才发现自己发错卷!

新加坡小六考官摆乌龙,给多动症学生发了份“难试卷”?

据说,现在学校已经联系考试与评鉴局说明情况,而当局表示会公平评估学生的表现,而他们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学生在预考和其他华文考卷的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可是孩子的父母就表示不满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孩子无法重考。可是当局采用孩子的预考成绩进行评估,因为预考一般比真正的考试还难,而孩子当时可能还没有为考试做好准备。

而且他们也担心孩子的心情也受到这件事的影响,从而影响他在其他科目的表现。

新加坡小六考官摆乌龙,给多动症学生发了份“难试卷”?

这考官的“乌龙”,到底是谁来背锅呢?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已经议论纷纷:

“这件事是考官疏忽犯错,为何教育部不让考生重考呢?又不是考生之错,这样一来对考生岂不是不公平吗?”

“这么简单的事也会犯错,考官不会觉的汗颜嗎?不懂的selfcheck 才发考卷嗎?你们的错让学生承坦你不感觉内疚嗎?”

“只有一位考生都没法检查清楚。”

“不可思议!连这样的错误都有”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政府小学提供为期六年的小学强制性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六课程后必须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以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分配到不同的中学课程就读。

新加坡小六考官摆乌龙,给多动症学生发了份“难试卷”?

都说新加坡小学生的压力就很大,你们又是否知道,一名学生从成绩出炉到最终被中学录取,要经历几个步骤的筛选?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新改革方案在2021年才会开始实施):

第一阶段:看总分

现在:T-score不是直接体现一个学生在某个科目的得分,而是在与同届学生比较后,通过公式计算出的一个分数。这也就是说学生每个科目的得分高低取决于同届其他考生的分数,从中分出高下。

新加坡小六考官摆乌龙,给多动症学生发了份“难试卷”?

这个公式是:T Score= 50+10*(X-m)/ s

X是学生的考试分数;m是平均得分;s是平均得分的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

T-score的总分是所有科目的T-score分数的总和。据了解,每届考试约有200个可能拿到的T-score。

改革后:每科成绩不会再有T-score,而是分成八级(有些类似O水准)。某科目如果拿到90分或以上,就属于积分等级AL1(也就是获得1分);低于20分,属于AL8(8分)。每个科目的积分等级不会因为其他人的表现而改变。

一名学生的小六会考总分,将介于4分(四科都拿AL1)到32分(四科都拿AL8)之间。也就是说,原本划分得很细的总积分,今后将减少为29个可能的总分数。

这项改变是为了什么?能减缓学生的压力吗?

教育部说,在T-score制度下,一名学生要和同届考生比较,总要争取比其他学生更高的分数,可能造成恶性竞争。改革后,每名学生其实是和自己比。

比如,一名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某个科目的内容,表现稳定,每次都获得90多分,虽然有时91分,有时99分,但基本上就属于很高水准。在T-score制度下,这名学生仍然不敢松懈,担心其他同学在会考中分数更高,导致自己的T-score相对被拉低。

改革后,这名学生和家长就不必过度担忧和同学的比较,因为无论91分或99分,都属于积分等级AL1,取得了1分,也就不必为争夺那最后几分之差而忽略学术以外的生活。

至于分流方面,教育部指出,新制度不会造成不同源流比例出现大的变化,基本还是会有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进入快捷源流。新制度下,总分不超过22分的学生绝大多数都能进入快捷源流。

第二阶段:高级华文优待

现在: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如果得到特优、优异和及格三个等级,在报考特选中学时会分别获得3、2和1分的加分。特选中学会根据纳入高级华文得分之后的总分来进行收生。比如一名学生拿到260总积分,高级华文又获得特优,总积分就会增加到263分;另一名学生原本考到261总积分,但高级华文只是及格,那总积分只增加到262分,相比之下第一个学生会优先被学校入取。

改革后:高级华文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还是会有优待,但那是在考虑总分之后,而且高级华文的成绩等级不会再有直接加分作用。也就是以上两名学生的情况往后不会再发生。无论他们的高级华文成绩,总分比较高的学生会被优先入取。只有当学生有相同总分时,特选中学才会按照高级华文的成绩考虑先入取哪一名学生。

第三阶段:公民优先

改革后和现在并无变化,在前两层筛选过后,同样得分而高级华文成绩又相同的学生,先录取公民。

第四阶段:选校排序

现在:目前,学生虽然也填写选择的学校排序,但学校的顺序并不影响他被录取的可能性。只要他的分数高于一所学校的截分点,他就会被录取。如果第一选择的学校截分点比他的得分高,就考虑第二选择的学校,以此类推,直到他的得分足够进入他的某个选择。就算两名总积分相同的学生,所选的学校排序不同,学校选择较靠前的学生也不会获得优待,而是同样必须经由电脑随机分配。

改革后:当两个学生在前三个阶段的筛选后成绩和国籍都一样,他们的选校排序将成为一个“定夺标准”(tie-breaker)。比如,两名学生都拿到10分的总积分,高级华文都拿优,且都是公民。那么这时,学校就看哪名学生将该校排在更前面,优先录取。

选校排序成为定夺标准意味着什么?

教育部希望这能促使家长和学生不要盲目争进截分点高的热门学校,而是细致考虑学生自身的情况和强项,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而减少只关注学术分数的恶性竞争。

第五阶段:电脑抽签

前四个阶段都无法分配到学校的学生,如果要“争夺”剩余的学额,就要借助电脑抽签决定了。来到这一层,也就要看运气了!

教育部估计,改革后,需要经过电脑抽签的学生不会超过10%。绝大多数学生在第五个阶段前已经获分配学校。

上一篇新闻

看来小时候的愿望难以实现了!新加坡考卷看来再也不会不见了!

下一篇新闻

这场考试,决定了新加坡80%孩子的命运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