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不健康饮食只需7周时间 可能对你体内健康肠道菌群造成不可逆破坏

2017年6月25日的肥胖医学中区研讨会,听到了很多颠覆传统认知的观点。

不健康饮食只需7周时间 可能对你体内健康肠道菌群造成不可逆破坏

那时第一次听到,国内肠道微菌权威吴俊颖教授的演讲,发现人体内孕育的生态系复杂度,完全是个地球缩小版。

2018年4月15日,微菌国际研讨会请到了许多各国专家,分享截至目前的重要研究结论。我想再过一两年,将有更明确的机转得以被证实。

地球的物种不过一兆个,人类目前已知才0.001%; 人体的微菌(Microbiota)约十兆个,我们分析出的大概连0.00001%都不到,但是这占有人体90%以上基因的生物们,才是主宰人类一切疾病跟健康的关键。

分享这次微菌研讨会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点:

不健康饮食只需7周时间 可能对你体内健康肠道菌群造成不可逆破坏

1.后天饮食及环境对肠道菌的影响超越先天基因

2018年3月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的研究,分析来自1,046个健康个体的基因型(genotype)

和微生物相(microbiome)的数据,发现基因对肠道菌相的影响力远不如饮食和环境。此结果跟2017年新加坡李元昆教授的小型(n=43)儿童饮食习惯的研究结果呼应,发现脂肪跟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比例不同会造成孩童的肠道菌群差异,发现饮食是影响肠道菌变化的主因,而基因次之。

2.母体垂直传递的肠道菌相跟三岁定终生

一个人的基础菌相,由怀孕期妈妈身上的菌垂直共享(胎儿并非无菌状态)+生产方式(经产道

或剖腹皮肤的菌)+三岁前的饮食(母乳跟食物)几乎决定了终生。所以母亲在孕期的体重跟体脂肪若增加太多,就会使胎儿得到易致胖的肠道菌相,一个人是易瘦还是易胖体质在三岁前就决定了!当然决定了也并非不能改变,或许靠长时间的饮食、营养跟运动介入,还是能改变命运(这就是我所致力的方向!!)

3.食品添加物"可能"造成肠道菌相失衡

食品中的铁强化剂、乳化剂、增稠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鹿角菜胶(Carrageenans)、玉米糖胶(Xanthan gum)等都可能破坏肠道菌丛生态。 2015年的《Nature》跟2017的期刊也发现乳化剂跟增稠剂会改变 菌相而导致发炎(ex 肠躁症)跟代谢相关疾病(ex 肥胖)。

4.药物减少肠道菌的物种多样性

2016年的《Science》发现有几种药物对肠道菌多样性的影响完全不亚于抗生素,前几名分别为氢离子帮浦阻断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降胆固醇药(statin)、抗生素、泻剂 (这就是我常强调的,药物是用在刀子口上的,非药物能改善的症状就不要为求速成而用药,有耐心的卫教是更好的药物,可惜台湾的医疗环境不够友善到,可以支援这样非药物的卫教模式)这些失衡的菌相(dysbiosis),都跟肠胃道系统的癌症发生有关系,例如,在除去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之后(这些人原本潜在就有高机率得胃癌),使用氢离子帮浦阻断剂仍然是胃癌的的独立危险因子。

不健康饮食只需7周时间 可能对你体内健康肠道菌群造成不可逆破坏

小结论:

人体的生态系跟地球一样需小心呵护维持平衡,不健康的饮食、加工制品跟药物滥用就跟人类制造的生态浩劫一样,对健康跟地球的破坏是永久不可逆的 (不健康饮食7周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破坏),而且危害子孙世世代代(会传直传染,物种多样性越来越少);祈祷饮食介入的相关研究跟粪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 技术在各种疾病,包括肥胖的治疗运用在未来几年开花结果,让东方人早在勾践、黔娄、葛洪、李时珍等人「以粪治病」的古老智慧能融合西方医学在现代发扬光大,造福更多人类:)

不健康饮食只需7周时间 可能对你体内健康肠道菌群造成不可逆破坏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茶健身头条号,并请在下方为本文5星好评及点赞。

上一篇新闻

全球创新城市指数出炉,新加坡位居亚洲第二!智慧国不只是说说

下一篇新闻

少喝水就能变“苗条”?外媒:别为肥胖找借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