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人物专访文章回顾系列之十九:张海

【注:张海,生于1941年,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本文发表于2012年3月人民政协报《使命》丛书(作者:祁胜利)】

张海:笔走龙蛇 壮写时代

文·祁胜利

他搦管染翰60余年,不但四体皆能,还独创了别具一格的破锋行草书和草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他转益多师,品流详雅,对书法艺术充满热爱,艺术主张领风气之先。他在河南从事书法组织活动30多年,使河南书协成为全国书法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任中国书协主席六年来,在同道共同努力下,书协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领导和业内所认可。

他是中国书协成立30年以来,专门从事书法组织、书法创作、书法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既有战略眼光,又极富创造性,还特别注重落实的具体措施是否科学合理。

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书法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

翰墨情缘自幼结

1941年,张海出生在河南偃师农村一个普通人家。他对书写的兴趣与生俱来,自打认识字就爱写写划划。上了小学,对写字就更加敏感,看到哪位老师的板书好,就在下面模仿。

上到三年级,张海渐渐离不开毛笔了,家里的废纸几乎都被他用来习字,废纸实在不够用,干脆在读过的课本上写仿。当小学教员的叔父对此很是生气,责问“你这功课会不会?就把课本都划花了!”并当场考试张海,结果他竟然都会,也就不追究了。通过此事,张海意识到必须先把功课学好,才能去练习书法。家长们看到张海的学习成绩不错、字也写得渐好,转而开始支持他习字。

这样到四年级,全校都知道张海的毛笔字不一般。一次,县里一位知识青年刘秋凤要来学校做报告,当时学校书法最棒的郭老师有事不在,老师们便推荐张海写欢迎标语。学校门口正好有一口井,往来汲水的乡亲看到张海写的标语,不禁交口称赞。受到表扬和激励的张海第一次感到书法还真能派上用场,习字的兴趣愈发浓厚。

初中和高中阶段,张海成了学校各种标语、板报的主要书写者兼执笔人。偃师有许多古代碑刻,张海常常一边临摹一边琢磨,遇不懂之处就向老师们请教。

高中毕业后,张海考入新乡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安阳市。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需要有人写写画画。人们知晓张海有书法基础,就把他推荐到文化宫,后在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从此书法成了张海的工作和专业。由于技术条件所限,那时无论搞宣传还是办展览,大小标题、版面说明,都靠手写。出于工作需要,张海不但要熟练掌握楷、隶、行、草、篆、魏碑等书体,还得会写美术字。那时起,他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系统学习。

彼时书写的任务很繁重,安阳市大街和广场都有巨大的标语牌,张海他们都得刷上红底,用排笔蘸白漆写标语。不几天就有新标语,新标语一来,不分昼夜就得刷写好。安阳市开各类大会都在中心广场,广场四周各配两个竖联一个横标,每次开会都要写一遍,布置四面。大会不断,张海他们也劳作不断。

尽管工作繁忙,张海却爱上了书法艺术。他觉得既然是艺术,就得有人学习和传承。从1969年开始,他在安阳市开办了中小学生书法学习班。起先是自己教,后来学生多了,陆续请书法前辈来讲授,自己负责组织管理。当时,这样的书法学习班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属凤毛麟角。

1971年前后,张海听到一个传闻:日本某书法家代表团访华,回国前对中国的接待方说:“再过10年,中国就得到日本学习书法了。”张海很受刺激:“书法明明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现在怎么会差到可能要向日本学呢!”从此他更坚定了为中国振兴书法尽一份力的决心。

除了每年寒暑假办班外,其他的业余时间他也用来普及提高书法。他还较早地组织作者到省内的六朝古都开封、省会郑州,省外的上海、浙江等地学习交流。

1975年,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安阳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改制成群众艺术馆,张海被任命为副馆长。热爱书法的张海想把几年来收集到的书法佳作结集出版。1976年初,书法大家、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到安阳出差。领导通知他去陪同赵朴老的时候,张海正在户外写大标语,只见他身穿黑大褂、上面滴了不少油漆,赵朴老笑称他为“工人书法家”。当张海向赵朴老提出“要出一本书法作品集并希望题写书名”的要求时,赵朴老欣然应允,题了“书法作品”四字墨宝。于是该《书法作品》集在1976年10月杀青出世——这也许是动乱结束后全国第一本书法集。

书法乃严谨之事

《书法作品》集的内容是“毛主席诗词”,作者主要来自河南安阳。为寻求突破,1977年张海从全国征集了内容更宽泛的书法作品,准备再出一本《现代书法选》。在请哪位书法大家题写书名的时候,他想到了费新我。

当时费新我是江苏国画院的专业画师,擅长左手书法,文革期间在江苏出版社出过一本以“鲁迅诗歌”为内容的作品集,风格独特。与费新我并不相识的张海,试着给他写了一封信,并请江苏美术出版社代转。结果信件果真转到费新我手里,没几天,费新我就把写好的“现代书法选”五个字寄了回来。这令张海大喜过望,连忙写信答谢,并期望76岁高龄的费先生来安阳给学习班讲学。考虑到费老年事已高,张海还特意邀请他带一个人随行,并汇去了足够的路费。又一个大喜过望,费老先生接受了邀请。

1978年初,当费新我和画家曹宜民到达安阳见到张海时,老人感慨地说:“全国有不少地方来信请我去讲课,但都只是说说。唯独你在我还没有答应的情况下寄来了路费,这表明你是真诚的。”而对张海和学习班来说,这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当代书坛大家,都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

费新我原本计划讲两星期课。但讲到一半的时候,他的三儿子突然去世了。得知消息后,张海劝费老回家处理丧事、不要再讲了。费老却忍着悲痛说:“不,我应该把这个事做完。”为了缓解悲伤的心情,费老表示先到北京二儿子那里待两天再回安阳。后来费老按期返回,并完成了讲学。

在安阳期间,张海为费老的新作专门举办了展览“新我来洹书作展”。费老创作时,张海提出:“您年纪大了,讲课又这么辛苦,我帮您盖章吧?”“可以。”张海刚盖了两个章,却被老先生叫停:“你蘸印泥用力不够,在纸上摁章的时间不够。我给你做个示范。”只见费老饱蘸印泥后在作品上印了好长时间才启章,并教张海说:“印章不仅仅是信记,它是作品有机组成部分。盖章之前,要想一想应该盖在哪个地方,盖的时候也丝毫不能马虎。”

费老离开安阳前,张海请他题一幅作品,内容是陕北民歌“天上没有玉皇”。这件作品其实是刚在日本展出过的作品。在张海看来,费老这样的翰墨高手,肯定胸有成竹、轻车熟路。然而出人意料之外,费老却没有一挥而就。他先是按比例裁了一张纸,再拿铅笔写了一个样,又用毛笔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写了第二遍:有些笔划重合了,有些变化了章法。有了草稿以后,费老才铺纸引笔。这是张海第一次看到书法家先打草稿再写字。

这几件事给张海留下了没齿难忘的印象。他说:“费老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身。讲了十几天课,几乎没什么报酬。还强忍丧子之痛,坚持完成课业,充分说明老艺术家对事业的负责和对艺术的热爱。认真盖章、打草稿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以前我只是把印章当作符号,没有把它看成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其位置、盖好盖坏关乎作品完美与否!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作好作品不可忽略任何细节。”

自那以后,张海认识到书法创作是一件严谨的事情,绝非所谓“玩书法”。在创作中,张海力求每一幅字都全神贯注、认真对待。以至于有时完成一幅作品之后,血压都会升高。他常说:“这就好比运动员,在赛场上如果不集中精力、吊儿郎当,怎么能够出好成绩、创记录?!”

后来,张海撰文《熟事要生做》,提倡的就是费老这种对待书法创作的认真态度和严谨精神。

缔造中原劲书风

费新我之后,张海又请了不少外省书家到河南讲学。从1969年到1980年,张海的学习班从未间断,培养了大量书法爱好者。当年的小学生,不少已经成长为当今书法创作骨干和文化部门的领导。

1980年,河南省召开了第二次文代会,文联恢复、书协成立。张海被推荐到河南书协。书协成立之初,仅有张海一人。虽然日常工作基本都能应付,但在这更大的平台上,他一心一意想干出一番事业。于是他通过多方努力,在领导的支持下,先后从全省调来7名专门从事书法工作的同道。

张海于1983年被任命为河南书协副秘书长。“一个人在运动场上,你永远是冠军,但是你的水平永远提不高。如果有众多人参与,冠军可能不是你,但是个人和整体水平肯定会提高。”为了千方百计调动广大作者的参与意识,1984年初,他们组织了第一届中原书法大赛。当时没有经验可循,张海他们就绞尽脑汁研究比赛规则,力求公正,尽量能反映作者的水平。大赛要求每名参赛者提供三幅作品:第一幅是在家经过充分准备的作品;第二幅现场即席自由发挥;第三幅是在现场抽题、命题限时书写。此举为社会和书界广泛关注,根据大赛要求,十七个地、市组成代表队参赛,参赛者达1000名之多。开幕当天,河南省人民会堂2000多个座位全满,经过认真评选,10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100个三等奖,还有集体奖各有归属。作为主要当事者张海主动放弃参赛评奖,所有参赛者几乎都认可其公平公正,上级领导也给予了肯定。该次大赛属全国首创,反响巨大,而公平科学的评分规则也为之后的全国性书法大赛所借鉴,启功先生专门写诗赞扬:“千人大赛古无俦,逐鹿书林笔墨遒。万木草堂诗句在,八方风雨会中州。”北京等省市书协也前来取经。

1988年第二届中原书法大赛,张海他们推陈出新,规定以地区为单位,每个地区推荐50件或者60件作品,然后组织评委去评选。这样一来,各地积极性高涨,为能选出最拔尖的作品,无不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书法水平。

1991年张海开始担任河南省书协主席后,于1992年组织了第三届中原书法大赛。这一次采取打破地区界限、作者以自由结合办展览的评选方式,充分发挥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省共有70个不同类型展览报名参赛。组织者把这些展览分布在河南四个城市展出,评委们挨个展览进行打分,从中选出了10个获奖展览在省会隆重展出。

后来又举办了第四中原书法大赛,每一次的评比方式都新颖科学,取得了圆满成功。书法在河南形成了百花齐放、自由竞争的氛围,每个作者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在通过中原大赛普及书法的同时,张海他们为给优秀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接连举办了五届中青年“墨海弄潮展”。第一次墨海弄潮展是在1986年,推出了15位45岁以下的河南中青年书法家,将其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这15位作者陆续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书家。直到现在,书法界说到展览,必然会提及当年的“墨海弄潮”。

那时的张海就颇有战略眼光。他的设想是:每4年一届推出20位“墨海弄潮儿”,20年5届就能够推出近100个优秀书家。以后每届全国展览这100个骨干作者,倘若一半入选的话,河南书协就入选50件作品,就可以占到当时全国展总数的十分之一,如果再有其他河南作者入选,就不止十分之一了。后来的实际证明了张海的预测——从第四届开始评奖到2011年第十届全国展,河南书协的入选数和获奖数大都在第一名或第二名,且大都超过了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一届获奖竟占到六分之一!

张海担任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主席期间,还率先并多次带河南书法走出国门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对外交流。有时连展带销,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俱佳。为促进书法艺术水平的全面提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就带领河南省装裱代表团到日本访问,与日本装裱协会会长市川先生建立了联系,并把日本顶级装裱师请到河南进行交流。

到2007年卸任,张海担任河南省书协主席一共17年。在他的带领下,在河南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河南书协取得了突出成绩和巨大变化——河南书界都把书法当成事业去做;形成了被书法界广泛关注的中原书风,一批又一批青年作者队伍成长起来;形成了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以张海为榜样,河南书协的同志大都比较好地处理了组织工作和个人创作的关系,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组织管理工作,个人的书法水平也日渐精进,赢得了广大书法作者的信服。

脱俗书成一家法

自专业从事书法组织和创作至今,张海已在墨海遨游近半世纪。多年来,他在研习中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如今他隶、行草、篆、楷四体皆能,作品有草隶之趣、富行楷之美、含破锋之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方之家。

在继承传统方面,张海隶书取《乙瑛碑》之骨肉停匀,《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篆书得力于杨沂孙婉转流通;行书主追“二王”之意趣;草书含茹怀素之妙笔;楷书则以《张猛龙碑》为宗。由于有广泛经历,他写擘窠大字也能力透纸背;由于他精研过小字行草,能在咫尺之中起万里之势。

张海说:“书法风格不可能预先设定,它是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的确,他的几种书体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在不同的时期侧重不同。他先是在隶书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了大家认可。又学习汉碑、汉简、行书,创草隶基本定型之后,又开始小行书、行草书。他说:“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每个人有限的创造力连到一起才是无限的。个人的艺术开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不可能跟四川变脸一样。因此不是说丢弃了隶书,要从行草书上寻求突破。”

这些年来,张海曾多次担任全国展览及书赛的评委,评委作品享有直接入选展览的特权,但不能评奖。1992年,因公务出国,不能任评委,张海第一次以普通作者向第五届全国展投稿。善于思考的他想:投隶书应能入选但不易获奖;而小字行草,过去评委没有见到他这种风格的作品,既不似手札那样随意,又不像小楷那样难以抒情,年长者多眼疾写不了,年轻人一时难以有此功夫。因此他瞅准切入点,以9首现代诗为内容,投了一幅小行草作品。结果这件作品如愿获全国书展最高奖。从此全国的书家都知道张海隶书好、行草也佳。

而最能体现张海独特书法风格的莫过于他的破锋行草书。他说:“艺术贵在创新,如果都按老路走,永远不可能超越。破锋的渊源应该是古代的飞白书,但飞白一般只是书家偶一为之,长篇书写则需要足够的秉笔技巧和功夫。我也不是刻意破锋,是在创作过程中偶然出现后经反复实践得来的。”由于历代书家的草书中没有发现任何一幅作品整篇都用破锋写成,张海就从非常讲究用笔技巧的“一笔草”开始练习。

实际上,当毛笔用到一定年限,自然就会分岔,若没有驾驭的本领,只好将笔扔掉。可如果驾驭好了,就会呈现一种“再一不能再二”的效果,因为毛笔的收、合、张开,何时分、分多少岔,根本无法控制。另外与纸张的薄厚、墨的浓淡也有关系。

然而究竟锋破到什么程度,才能和墨色很好地结合起来,是非常难掌握的。为了既有破锋的效果,又要把握住墨的枯润程度,并充分表现这种书法艺术魅力,张海反复尝试,不断取舍、调节,慢慢地由少到多逐渐实现,终于在1990年代末成功掌握了“破锋行草”的技巧,使这一独创的书法形式既奇峰突起又充满美感。他比喻说:“这就像农学家培养新品种一样,先发现变异,再搞试验田,最后大面积推广。”

张海有着很强的“代表作意识”,早在1990年代初他就撰写了书论《关于代表作的思考》。他认为代表作首先要自己满意,其次是圈内人士也认为好,第三得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两件张海的力作,一件是隶书李白的《游泰山》,一件是杜甫的《望岳》。《望岳》诗只有40个字,却要书写成巨幅作品。字少面积大,给布局带来很大的困难,让张海颇费心机。如果布局过于松散,就会显得气势不够;倘若写得太满,就没有了空灵之妙。最终,他决定将“齐鲁青未了”的“了”字当作整幅作品的调节点,让它连竖带勾一下从上通下来,成为全篇疏密衔接的枢纽,这样就把平整的布局给带活了。有关领导看后,称赞“了”字处理得精妙,使整篇作品得以灵动飞扬。

2009年,张海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创造力的实现”书法巡展。2010年4、5月间,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岁月如歌”书法展。这些展览均盛况空前、嘉宾如云,获得了巨大成功。

如今,张海的书法风格由古雅走向老辣,由精熟走向神秀。但他依然在不懈探索,恰如其诗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

以至心光扬书法

2005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张海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上任之初,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发表了《努力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提出作为专业群众团体,既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又要担当起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责任。2010年换届张海又连任。6年多来,他和书界同仁以发展艺术和奉献社会为己任,广泛开展公益活动,促进全国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

张海常说:“艺术家除要有艺术责任外,还要有社会责任,也就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和人民,这是责无旁贷的。”为此,近年来中国书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回报社会。

“中国书法进万家”,即组织书家深入乡村、厂矿、部队、边疆城市,无偿地将作品赠送给劳动模范、边防战士、各族群众,让书法艺术回归社会、造福民众。该活动已坚持多年,彰明较著。“中国书法走进西藏”还受到中宣部刘云山部长的肯定和表扬。

在外交部的协助下,开展“中国书法环球行”,出国办展览、开讲座,让书法艺术走遍五大洲,使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协近年来到访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实现宏大目标打下了基础。为让“环球行”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张海呼吁书法理论家编写图文并茂的“中国书法读本”,作为环球行的有效补充。

此外,中国书协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积极带头捐赠作品或捐款,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欢迎和中宣部、中国文联的表彰。

在发展艺术方面,张海主张作者“必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他说:“书家就是要以书法创作为中心,最重要的是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新的经典,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望。”他撰写了《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在他看来,现在没有任何瓶颈制约艺术家创造经典:“环境是这样宽松,社会条件是这样好,想写什么、怎样写,完全都由书家作主,如果创作不出优秀作品来,只能怨自己。”面对“经典不是呼唤就能出来”的不同意见,张海在书协主席团会议等多种场合恳切地表示:“如果不呼唤,经典就更难出来。即便呼唤了没出来,也为以后出经典做好了铺垫、创造了条件。我们应该有出经典的决心和信心!”

在张海的呼吁下,书界对“呼唤经典”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取得基本共识,讨论文章收录在《时代的呼唤》一书中。

为把“呼唤经典”落在实处,张海经过认真思索,集思广益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先后提出了“评选年度佳作”和举办“三名工程”的建议。“评选年度佳作”,即由书家从当年发表、展出的作品中推荐若干件作品,再由专门的机构从中评选出10件,成为公认的“年度佳作”。张海设想:“5年过后就有50件好作品,这50件佳作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筛选,如果有1件能得到社会肯定,也不负这5年的辛劳。即便这50件全不成也没关系,起码对于书家来说是一种促进、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名家、名篇、名作”三名工程,第一步选“名篇”:从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散文、诗歌中,由专家、教授挑选出100多篇向社会公布。第二步推“名家”:组成数十人的推举委员会,先由各方“伯乐”们按基本条件推荐,然后由推委会投票选出约百余人的准名家。第三步创“名作”:由准名家在上述100多名篇里择一创作。准名家领取任务后,书协给与一定创作费用,供他深入生活、购置材料,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打造作品。第四步是评选展出: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从这百余件作品中,依据严格标准选出数十件名作,进行正式展出。

目前,“三名工程”的名篇已经确定,准名家也选定,一切按计划在实施之中。张海盘算:“6年时间如果顺利举办两届,就有近百件作品,再加上共60件年度佳作,我们希望这其中有几件叫得响、留得住的经典作品,我们就无愧于时代的呼唤,无愧于人民的期盼。”

中国书协还关注老年,关注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开创性地举办了全国老年书法展和西部十省展,深受社会好评。开展命名“书法名城”、“书法之乡”、“书法名山”等群众性活动,实施理论申报,改革专业委员会等,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作者的积极性。目前全国书法已有“百万大军”,中国书协会员达到一万多人。由于西部地区积极申请承办,2011年第十届全国展首次分别在上海和广西两地举办。这都为名家名作的出现提供了良好氛围。

为中国书法自豪

也许是仍记得1971年的传闻,张海一直重视与日本书法界的互动。2004年,他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在老家偃师的艺术馆开幕,他特意请了两个日本代表团来。日本书家看到整个偃师市万人空巷,艺术馆水泄不通,连五乡六里的农民都来参观,北京、河南省的多位领导也光临现场。一个中国艺术家个人艺术馆开馆的轰动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因为在日本,类似的开幕式能有上百人到场就很不错了。

2008年,张海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有着15年全国人大代表经历的张海觉得,政协和人大职能定位不同,但责任是一样的。作为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方方面面都同样重视。

他曾在不同场合提议“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在中央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教育部2011年正式下文在全国中小学设置毛笔写字课。2011年上半年,张海随全国政协孙家正副主席到陕西农村考察,切实感受到基层文化场馆太过缺乏,于是他又呼吁有关部门关注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县以下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配套。他参与提出的“建立国家书法馆”提案,也被纳入规划:未来14万平米的国家美术馆,有4万平米书法馆。张海说:“这是一大突破。将来书法家就有了展示、研究、交流、收藏的平台。”

张海还一直关心书法界的职称问题。1980年以来,书法家和美术家的职称混称为“美术师”,他建议分开,“因为书法和美术毕竟是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而且现在书法家队伍和美术家队伍一样庞大。如果说职称问题不好一次性解决,也可以先在美术师后面加‘(书法)’。”张海多次就此提议,有关部门也认为很有道理。或许假以时日,书法家就能拥有自己的专属职称了。

如今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尽管有足够的自信,但他表示不会像1971年的那些日本书家一样自大。在温家宝总理召集的“中日文化知名人士座谈会”上,张海希望“两国书法界更多地交流”,并提出“要抓两头、带中间”的切实措施,即所谓抓高层书法家和青少年爱好者这两头,带动书法的交往。

2010年中国美术馆的“岁月如歌”书法展,张海邀请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洲、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界代表团参加开幕式。他们普遍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条件、精神状态艳羡不已、自愧弗如。日本书家更是坦言:“调动全国的书法资源和书法作者组织活动,只有中国能办到。”

2005年,张海上任之初,《书法导报》曾以《书法的春天》为题采访了他,这是书界的呼声和期望。如今回过头来看看,在这6年多中,书法界确实发生了令人惊羡的变化。我们由衷地希望,同时也坚信,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书法界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创造新的辉煌,给党和人民一张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新闻

一个真正的文人——三叔达夫

下一篇新闻

中国近代武术宗师(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