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知名Biotech被爆要卖身!现金储备严重不足,真的活不下去了吗?

近期就有市场传闻称,基石药业正在考虑出售股权或寻找买家全面收购,或转售予中国或跨国药企。

尽管基石药业“卖身”传闻有待证实,但却并非空穴来风。除了业绩连年亏损以外,今年以来基石还接连发生理财爆亏、管理层动荡等风波,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事实上,传闻是真是假,并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深陷困境、急于求生的“基石药业”不止一个,无论是坚持以修炼“内功”来摆脱困境,还是选择认清现实、顺应Biotech“卖身潮”趋势,能否找到更好的生存之道,才是核心关键。

01基石药业“卖身”传闻,为何并非空穴来风?

今年以来,关于Biotech“卖身潮”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前有天境生物,后有基石药业。

虽然目前基石药业没有明确回应这一传闻,但如果结合当下国内创新药行业的低迷背景,就会发现“卖身”传闻的背后,实则有着深厚的底层逻辑。

众所周知,自2018年香港交易所推出第18A章以来,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数目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根据港交所数据,2018年18A上市公司数目5家(集资额185亿港元),2019年达到14家(集资额345亿港元),截至2021年12月17日,18A上市公司数目已经达到45家,覆盖领域从最初的生物科技逐步扩展到医疗器械、疫苗及IVD等。

虽然在高瓴、红杉等顶流投资机构的疯狂加持下,业绩连年亏损的Biotech得以上市融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国内很多Biotech不仅没能实现扭亏为盈,还出现了现金流紧张、商业化困难等诸多问题。

缺乏基本面的支撑,国内创新药行业的估值泡沫问题变得愈加突出。自2021年7月以来,创新药板块进入了资本市场寒冬,陷入了“跌跌不休”的状态,Biotech股价腰斩甚至破发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根据东方财富终端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在29家港股生物科技公司中,有9家公司跌幅超过70%,有17家公司跌幅超过60%,22家跌幅超过50%,可谓惨不忍睹。

现金储备不够充裕、缺乏造血能力,如今又面临创新药投资进入情绪低谷期,导致Biotech外部融资举步维艰。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香港药品与生物科技行业融资额仅为17亿港元,同比下降95%,融资额创2018年一季度以来季度新低。

此外,很多Biotech都在寻求转型Biopharma,不愿再局限于单一管线,也不愿再过度依赖资本市场输血求生,而是希望能够实现产品规模化销售、储备丰富管线、在细分赛道中占据优势,尤其能在兼顾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发展国内销售和国外合作权益。

可现实是,仅有少部分Biotech能成功转型Biopharma。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传统大型制药企业趁势开启了抄底Biotech的大动作,同时也掀起了一股Biotech“卖身潮”。

例如,2022年2月,手握百亿现金的石药集团,完成了对铭康生物母公司珠海至凡的100%权益收购,从而拥有Biotech铭康生物51%的股权,并向其注资1.54亿元,成为铭康生物的控股股东;6月23日,中国生物制药以1.61亿美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F-star,获得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双特异性抗体;7月5日,南新制药宣布通过增资及支付现金收购Biotech兴盟生物医药51%的股权。

综上所述,在大环境低迷的背景下,“基石药业卖身”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024年合计亏损超72亿,管理层动荡、股价腰斩

深入来看,假设基石药业选择“卖身”,除了前文所述的大环境低迷以外,目前深陷困境的基石药业正急于求生,成为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往年业绩看,基石药业一直处于连年亏损的态势。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18-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17.93亿元、23.08亿元、12.21亿元、19.2亿元,短短四年合计亏损金额高达72.42亿元。其中,仅有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10.4亿元、2.44亿元总营收,但两年营收总额远远不够去年一年的亏损。

导致基石药业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费用的巨额支出。

为了加快推进在研管线的研发进度,基石药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2018-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达到8.5亿元、13.96亿元、14.05亿元、13.0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销售团队逐步壮大及为推出产品进行的市场推广活动,基石2021年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3.64亿元,较2020年的1.42亿元增加2.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

知名Biotech被爆要卖身!现金储备严重不足,真的活不下去了吗?

基石药业往年经营业绩情况 来源:2021年财报

从现金流情况看,2020年基石药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达到上市以来的峰值30.25亿元,但截至2021年末,已经急剧减少至7.43亿元;流动资产也从2020年的35.74亿元降低至19.58亿元。

更悲催的是,在基石药业本就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今年还发生了理财爆亏的风波。

2021年7月,基石药业出资约2.277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89亿元)认购招银国际发行的基金挂钩票据。但是,根据公司于2022年5月3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该笔投资的未变现亏损约为名义金额的29%,意味着账面浮亏达到548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原本在2021年11月18日就到期的理财,被延期至2022年10月31日。

此外,今年5月31日,基石药业创始人江宁军宣布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职务,由李伟接任挂帅,至此管理层发生大动荡。

值得注意的是,李伟曾担任毓承资本创始合伙人、通和毓承(通和资本和毓承资本联合成立)执行合伙人,而基石药业的第一大股东WuXi Healthcare Ventures,是由实控人药明康德在2015年牵头成立的医药投资基金,而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是通和毓承董事长。

相较而言,江宁军具有医学和免疫学博士学位,曾在赛诺菲担任全球副总裁兼亚太研发部主管,负责多项临床试验,有着丰富的业界运营经验;而李伟此前虽然未曾介入基石药业管理团队,但却拥有丰富的医药投资经验。

此次换帅背后,冥冥中或许带着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浓重的“博弈”味道。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作为背靠药明康德、以VIC模式为经营“利器”的基石药业,选择“卖身”会是更好的出路吗?

至于新帅能否带领基石药业摆脱困境、开创新的未来,同样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是,目前“糟糕”的基本面,已经让基石药业的股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6月,基石药业的股价曾达到上市以来最高,涨至19.12港元,总市值达到227亿港元。但截至今年7月15日收盘,股价已经暴跌70%至5.05港元,总市值仅剩60亿港元。

03辉瑞会是基石药业“卖身”的最佳选择吗?

业绩连年亏损、理财爆亏、管理层动荡、股价腰斩等一连串的风险提示,似乎告知着基石药业:“卖身”或许会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基石药业“卖身”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选择“卖身”,谁是最合适的“白衣骑士”?

从长远发展来看,辉瑞或许会是基石药业“卖身”的最佳选择。

2020年9月,基石就曾与辉瑞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包括基石自研的舒格利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以及关于将更多肿瘤产品引进大中华地区的合作框架,交易总额高达4.8亿美元,包括2亿美元股权投资(9.9%股份)。截至2021年末,辉瑞仍持有基石药业1.159亿股,占总股本比重9.77%,位列第三大股东。

实际上,这几年双方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21年6月,基石与辉瑞深化合作,达成协议在大中华区联合开发辉瑞的后期肿瘤资产洛拉替尼用于二线治疗ROS1阳性晚期NSCLC,从而扩充研发管线;

2021年12月,舒格利单抗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联合化疗获批一线治疗转移性鳞状和非鳞状NSCLC患者的PD-L1抗体,辉瑞将发挥领先的商业基础设施及深厚的专业知识,为该药物更好的在中国上市销售。

综合来看,如果基石药业能“卖身”辉瑞,对双方而言,或许会造就“共赢”的局面。

于基石药业而言,既能借助辉瑞储备的研发管线,继续通过License in丰富研发管线,同时也能利用其强劲的商业化实力,快速打开海内外市场、早日摆脱经营困境;

于辉瑞而言,在国内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收购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内药企,增强肿瘤免疫管线,也不失为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明智选择。

04不“卖身”的基石药业,能否“活下去”?

但反过来说,如果基石药业选择不“卖身”,坚持以修炼“内功”来摆脱困境,那么“活下去”的概率又有多大?

从研发管线来看,基石建立了一条15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已经获得了4款产品9项新药上市申请的批准。

其中,包括3款同类首创精准治疗药物: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的阿伐替尼、中国首个获批用于针对携带IDH1易感突变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艾伏尼布,以及获批上市的潜在同类最优的PD-L1抗体药物舒格利单抗。

另外,基石还拥有超过10个正在进行中的发现项目,包括多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抗体-细胞因子融合分子,以及用于靶向其他不可成药细胞内蛋白的专有平台。

为了加强公司内部发现研发能力,基石药业正在建设占地约16000平方米的全球研发中心,预计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营运,从而保证实现每年提交1至2个具有同类首创、同类最优潜力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能力。

此外,基石还完成了可生产26000升生物制剂及10亿小分子药物的药片/胶囊的生产基地的建设,为商业规模生产做筹备。同时,截至2021年末,基石还建立了一支约300人的商业团队。

从销售情况看,普拉替尼、阿伐替尼在上市八个月内净销售额达到1.628亿元,占2021年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6.72%。另外,根据兴业证券研报对舒格利单抗各适应症的销售峰值预测,舒格利单抗的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31.09亿元。

不难看出,基石正在努力向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Biopharma转型,寻求摆脱经营困境。

不过,从管线研发进度看,除了目前已获批的4款产品以外,基石的很多在研管线临床进度仍处于早期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面临新药上市“空窗期”。

为此,基石选择与辉瑞(PD-L1单抗、洛拉替尼)、恒瑞医药(抗CTLA-4单抗)、EQRx(PD-L1单抗)、新加坡多特生物(3款多抗)、国药控股(普拉替尼、阿伐替尼)等海内外药企展开了多项战略合作。

2020年10月,基石将舒格利单抗的海内外权益,分别以2.8亿美元、13亿美元的价格出让给辉瑞、EQRx;

2021年11月,基石将抗CTLA-4单抗CS1002在大中华区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占许可授予Big Pharma恒瑞医药,获得总计高达约2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上市后年净销售额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同时,基石药业将保留CS1002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这种将重磅产品授权给有能力销售好的企业,提前收获市场的License out方式,早已是像基石药业这样面临商业化难题的Biotech回笼资金的市场常态。

结语:实际上,基石药业被传“卖身”,只是国内创新药行业相对低迷下的一个缩影。

对于更多像基石药业这样深陷困境、急于求生的Biotech而言,无论是选择“卖身”,还是依靠自身力量顽强求生,只要找到合适的生存之道,“活下去”才是核心关键。

本文源自瞪羚社

上一篇新闻

估值缩水 70%,这个烧了 40 亿美元的独角兽还有机会吗?

下一篇新闻

“小美人鱼”虽化成了泡沫,但泽姆林斯基的时代最终会到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