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龙泉青瓷……亚洲文明周联展频现“浙江元素”
2019-05-18 10:3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陆遥 通讯员 张磊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展览之一,正在国家博物馆展览的亚洲文明联展(文物展)之“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和“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呈现出一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其中,几件来自浙江的展品闪耀登场,展现了浙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全部47个国家及希腊、埃及两个文明古国伙伴的400余组文物,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两条主线,分为“美成在久 日出东方”“美在通途 行久致远”“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美人之美 礼尚往来”四个部分。先来说说来自浙江的“宝贝”。
浙江“宝贝”,闪耀登场
玉琮 公元前3300年—前2300年(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96-1998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瑶山遗址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记者 倪雁强 陈嘉昀 摄
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之“文明初现”篇章,来自浙江省博物馆馆藏“良渚玉琮”闪亮出现。
玉琮,省新石器时代晚期江浙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玉礼器之一,也是神人兽面纹神徽的主要载体之一。其主要功能是祭祀与随葬,在这件玉琮上,还刻有神人兽面纹神徽,图案上部为人像,中部是兽面,下部为兽足,给人以神秘、恐惧之感。
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城址、墓地和水利系统构成的早期城邦。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亚洲文明中有着重要意义。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被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这件玉琮,可以说来自于中华文明的源头。
越窑凤头小执壶 公元618-907年(唐代)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记者 倪雁强 陈嘉昀 摄
“九秋凤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人笔下的越窑秘色瓷温润如玉,光彩照人。越窑作为唐、五代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因在越州(今慈溪上林湖滨湖地区)而名,所烧制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这件越窑凤头小执壶高6.8cm,腹围4cm,底径2.5cm。侈口,长颈,瓜棱腹,矮圈足。管状弯曲细长流与扁带状复式把分置于肩与肩和肩颈间。整器施青釉,支烧处不施釉,釉色带黄,釉面匀净光洁,造型丰满浑润、庄重优雅,是秘色瓷的代表之一。
“说到良渚玉琮,就能想到浙江。此次,选取这两件文物参与展览,是因为它们最具代表性,能体现浙江文物的特色。”省文物局工作人员胡慧媚表示。
距今3000年的老挝史前时代铜鼓,公元前7000年的沙特石雕人像……展览中,亚洲文明的厚重与多元,交流与互鉴,令人目不暇接。
在亚美尼亚展示区,一只釉陶盘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其中央装饰的人面神兽飞舞,身后沿着盘子口沿装饰了一圈如柳条般的植物纹,整体流畅且动感强烈。釉陶是古玻璃的前身,它的制作技术源于两河流域,在古埃及发展至顶峰。
这只公元10至11世纪的彩陶盘是亚美尼亚阿尼遗址出土的,现藏于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
这件来自沙特的古老文物——石雕人像,引起了观众的惊叹。石雕人像产自公元前7000年,距今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是在打磨的石头表面做浅浮雕,着重勾勒了人物的面部轮廓和五官,人物表情肃穆,非常独特。
据介绍,沙特塔布克地区的古代遗存和考古遗迹众多,有岩画、铭文、堡垒、宫殿和古代叙利亚—埃朝圣之路等珍贵遗存。
据了解,本次展览汇集展品400余件组,包括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兰卡、叙利亚、土库曼斯坦、阿联酋等亚洲国家文物精品,另特邀希腊文物参展。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旨在通过文化遗产讲述各国文明故事,为亚洲各国相互交流、展示、沟通、了解搭建重要平台,“我们为了体现亚洲文明大家庭的合作,向全亚洲各个国家都发出了邀请。通过这个展览能把亚洲文明更好地向世界展示,能体现亚洲文明的源远流长、多元共生、古今相通。”
龙泉青瓷,走过海上丝绸之路
青如玉,明如境,声如磬……龙泉青瓷美天下。
从12世纪到15世纪,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在宫廷还是民间,龙泉青瓷都深受欢迎。与此同时,龙泉青瓷也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中,向外输出的主要产品之一。由此,来自浙江西部山地的龙泉青瓷,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新时尚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伴随着龙泉青瓷的输出,以及世界各地的仿龙泉青瓷的生产,龙泉青瓷在古代世界中最早实现了从产品到文化的交流、以及技术提升的过程,并形成了一波影响广泛的全球化进程。
青釉碗 青瓷 苏哈尔古堡(巴蒂纳北部省)浙江省龙泉窑 公元13世纪(南宋或元朝早期) 阿曼苏丹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展览中,这三件藏品实证了当时阿曼与中国,可以说是阿曼与浙江的往来交流的关系。
阿曼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唐朝(公元618—907年),阿曼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包括数百件珍贵的中国文物,其中许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贸易珍品带到阿曼的。瓷器占据中国文物的大宗,这些瓷器在古代被视为珍贵而稀有的物品。这类“奢侈品”出自南宋、元、明、清历代著名工匠之手,如今已成为阿曼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他们出现在婚礼和其他重要节庆场合,并用于装饰家居、城堡、要塞以及清真寺。龙泉青瓷作为一种优秀文化的输出,更是造福了当地的百姓。
当然,除了陆路输出,还有海上输出。
龙泉窑青釉刻花花卉纹碗 瓷 南宋 南海一号出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
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早期全球化时代的组带,中国也在新的全球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陶瓷、丝织品为主体的大宗商品从中国绕行非洲,直接运往欧洲,而欧洲的白银则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大量资本的积累,造成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这些龙泉瓷,也实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重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