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近来,叫张勇的人都很忙!

9月10日,“逍遥子”张勇上位,接棒阿里大权。而在此之前,另一个叫张勇的先抢了一波风头。

8月29日,据福布斯官方发布的信息,新加坡首富易主,新晋级的为49岁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身价为138亿美元(约合986亿元人民币)。

大家热爱的海底捞突然变成“外企”,张勇也成了新加坡人?看着榜单,有人惊讶,有人不解,有人叹息……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海底捞是本土品牌,张勇是四川人。

此时那些不明觉厉的人,可能会有些小情绪。但是据传言,在海底捞上市前的2017年,张勇及其妻子舒萍就已移民新加坡。

细思这个时间节点,不难看出张勇的良苦用心!

为上市换国籍?

“逍遥子”张勇曾开玩笑说,他就是那个被马云推下地狱的CEO。玩笑中透出的是责任和担当,纵使是下地狱也要迎难而上。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而海底捞张勇,一切都为海底捞的“发展”让步,哪怕牺牲自己的国籍。这位慈眉善目的“大家长”的心永远与员工、顾客同在。

在2700万的别墅里,张勇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他三天两头地飞回内地,情系海底捞。据当时的知情人称,张勇移民新加坡实属无奈之举,权宜之计,其目的是为了顺利上市、拓展海外市场,将中国的饮食在世界发扬光大。

公司创始人为了企业上市而更换国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俏江南董事长张兰曾说:“要不是为了在香港上市,谁愿意放着中国公民不当而当岛民呢?”周黑鸭在香港上市前,创始人周富裕将名下所有股权赠予其夫人,彼时其夫人变更为瓦努阿图共和国籍。

究其原因,企业家们更换国籍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商务部的审批,达到在境外上市的目的;另一面移民海外或拥有第二本护照,意味着在投资、海外市场拓展、开设银行账户、境外上市、全球置业等配置海外资产方面会有更多选择。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而海底捞的下一步计划是就是海外扩张,实现品牌全球化。在香港上市的海底捞控股公司实际上是重新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因为在在开曼注册的公司可以更方便地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

其实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恒大等等,都在开曼群岛进行了离岸注册,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已经成了中国大公司的惯例。

从张勇20多年的创业历程、人生志向以及经营理念,对以上说法也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奋进的小镇青年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屡败屡战是成功者的标签,张勇亦不列外。

张勇的时代,中专是最吃香的,毕业后直接包分配。为此,初中毕业后,张勇就进人了简阳的一所包分配的技校学电焊,认识了一个叫施永宏的同学。技校毕业后,张勇如愿被分配到国营单位当电焊工,总算是握住了铁饭碗。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但彼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吹遍了神州大地,随便做点小生意就比上班强,他院子里卖烧鹅的阿婆竟然都可以成为万元户。

那时“赚钱”成为许多人最大的目标,在工作之余,张勇也开始留意赚钱的门道。当时人们手上渐渐有了余钱,博彩就流行起来了,张勇想从中寻找商机,在去成都买博彩机的时候被骗了,他幡然醒悟,这样骗人的行当不长久。

后来他又利用便利的关系,搞到了汽油,但当时汽油市场是计划市场,倒卖汽油也不能正大光明的干,买的人很有限,这也不是正经的买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夜市也流行起来了。此时的张勇看到了的麻辣烫的商机。

于是简阳的“小辣椒”麻辣烫开业了,这既不害人,也不违法,符合他说的“正经买卖”。果然凭着张勇地道的口味和热情的服务,生意竟然出其不意地红火,他因此落了一个“万元户”的名声。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麻辣烫不仅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而且还“抱得美人归”。在他小店的旁边有一个美发店,一名叫舒萍的女孩不知是因为看上了勤奋的张勇,还是真的饿了,总之把“小辣椒”当成了她家的厨房,在张勇生发爱慕之心的时候,这事就成了。

壮大海底捞

坠入爱河的张勇,很快意识到了生活的责任和生命的意义,在“小辣椒”店不足以满足二人的发展目标时,“夫妻”俩想把事业做大一点。

说干就干,夫妻俩很快开始张罗火锅店。那是1994年,这时张勇技校的同学施永宏找到他,于是两对“公婆”四人一起凑了8000块,支起了四张火锅桌,开始了草根式的创业生涯。

凭着之前做麻辣烫的经验,火锅店一开业就生意兴旺。但当时还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名字,最后在老婆的建议下,以打麻将的“海底捞”命名。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偏居一隅的海底捞,在张勇的特色服务下,迅速成为本地知名餐饮企业。他不仅亲自为客人拎包、带孩子,还为客人擦皮鞋,提供各种贴心服务,如今海底捞的服务就是传承了他的特色。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得自然。

他们遵循的是传统的合伙人制,人人平等,四位约定,顾客来了,大家凭着自觉性干,客人走了,就喝水聊天打,大家既是老板又是员工,“赚钱一起分,赔钱一起抗”。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但很快,张勇意识到“这样的队伍不能走得长远”,跟当时马云对十八罗汉说的“大将从外面请” 的话如出一辙。为了摆脱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弊端,他提出要当总经理,建立一家正式运作的公司,其他三位合伙人没有异议。

于是在张勇的正确带领下,10年来,服务已成为海底捞行走火锅江湖的独门绝技,成为口碑营销的典范。这得益于张勇的战略和领导,在企业做大的同时,海底捞的大权也不断向张勇集中。

唯一创始人

独揽海底捞大权的张勇,早已不是10年前的那个替人拎包的 “服务员”,他是公司的CEO,他要考虑全国扩张,带领下属共同致富。

于是为了战略利益,他不得不做出后来惹人非议的决定,“杯酒释兵权”。2004年,他先提出让让妻子舒萍和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离开公司。阿里当时上正轨的时候,马云第一个“开除”的就是张瑛。厉害的人物做事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三年之后,他不仅提出让施永宏离开,而且要求按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18%的股权,之后张勇夫妇拥有海底捞68%的股份,绝对控股。

海底捞早期的四位创始人也仅剩张勇。但张勇并没有让离开的三位合伙人失望,这个十年,他带领海底捞开疆拓土,不仅成为中国知名餐饮企业,而且走向国际化。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2012年,海底捞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至今已在新加坡开设了12家分店,在美国、日本、韩国也有多家分店。

在2018年成功地将海底捞推向港股市场,如今股价较上市时翻番,其市值近2000亿港元。张勇也以近千亿元身家,成为新加坡首富。

外界的误解

在张勇成为新加坡首富后,许多媒体又拿当年张勇“踢开”施永宏夫妇说事,对此张勇从未解释,所谓清者自清。曾有人说张勇经营的海底捞为菩萨心肠,作为菩萨的张勇怎会理会外面的流言蜚语。

有人说,以海底捞目前的市值来算,张勇从施永宏夫妻手上购买的18%的股份价值300多亿,等于白捡了个便宜,认为“不厚道”。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可我们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首先施永宏夫妇对此并无意义,无论是退出还是卖股份,他们是认准了张勇的能力,对他的经营才智心服口服才做的决定。可以说没有张勇就没有海底捞的今天,而如今施永宏夫妇手里剩下的海底捞股份价值依然超过200亿。

对施永宏而言,不仅赚到了钱,而且实现了人生价值,其实外界不知道的是,他从不曾离开“海底捞”。

在海底捞上市前的2016年,有一家叫颐海国际的火锅底料生产企业上市了,它成立的时间刚好是施永宏离开海底捞的时间。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颐海国际上市价为3.30港元,到2019年,其股价最高已达到48.45港元,施永宏就是颐海国际的CEO。为了扶植颐海国际,张勇允许它永久性免特权的使用海底捞商标,而且是海底捞火锅底料的唯一供应商。

至此,人们才发现兜了一大圈,施永宏其实从未离开海底捞,只是换了个方式和位置。张勇也不是外界所传的只顾自己不顾同伴的唯利是图者。

张勇没跑

就像施永宏从未离开海底捞一样,其实张勇一直都在“四川”的海底捞,媒体评价的“菩萨心”一直未变。员工的福利:配宿舍,有暖气空调,空间不小于6平米;步行到店时间不超过20分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给员工洗衣服等也未曾改变。

成新加坡首富的张勇,他并没跑

​因为张勇的睿智,天才般的经营,海底捞才没有成为下一个 “真功夫”。2018年,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显示,张勇夫妇财富为77亿美元,排名第19位;施永宏夫妇财富36.5亿美元,排名第66位。

站在终点,再回首走过的路,两对夫妻创始人都是人生的赢家,张勇与施永宏的分合进退,不像是约定好了的吗?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为了达成某种目标,你必须杀伐果断,不留情面;也许会遭受咒骂,背离初衷,甚至做出牺牲,但你知道,那是你必须做的,也只有你能去做。

当所有人说“你变了”的时候,你拍拍胸口,“我的心还在!”

作者:电商报 吴昕

上一篇新闻

别了张勇——从移民新加坡到寻找接班人,海底捞创始人渐行渐远

下一篇新闻

外籍视频博主走进荣昌,体验非遗与美食的魅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